1. 贵州经济相对落后目前的经济主要是以什么为重点
以下都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全部是我从截取的公开报道名称
烟税------近代贵州经济的支柱——烟税
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贵州最大经济支柱
建筑业已发展成为贵州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磷及磷化工产业
贵州省的支柱产业是电力工业,和旅游业
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贵州:茶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经济新支柱
贵州矿业经济成支柱产业
2. 贵州的主要发展什么经济
根据目前贵州形式看:旅游、工厂(中航工业、茅台酒业、富士康等)
3. 分析贵州地理位置并说出贵州适合发展的经济有哪些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贵州适合发展的经济有发展能源工业,利用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一些丘陵地区还可以发展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种植。
4. 贵阳靠什么带动经济
贵阳靠的是旅游业来带动经济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就做,北上广负责挣钱养家,贵渝负责貌美如花,足以说明贵州独特的的自然风貌是被保持的很好,所以旅游业发展得很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扶持政策,以前的的贵川渝就好比之前的深圳,比较落后,只是个小渔村,现在呢,发展的多好,靠的也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的扶贫政策一直都是偏向贵川渝地带,所以经济迅猛发展。
5. 怎样促进贵州经济发展
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1、走民营企业与农村融合发展之路
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的投资实力和管理模式,直接进入农村。创新贵州农村发展新模式,形成农村发展集团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农民就业员工化的发展格局。
2、走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据我省区域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发现代农业和科技产品,形成“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3、走多种经营发展之路
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形成规模,形成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4、走高效农业效率之路
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换,围绕农副产品资源,培养专业农民,依托民营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精加工,提升产业链和附加值,提高农副产品效率。
5、走生态环境保护之路
以山为根,以水为魂,是贵州发展的定性;保护生态环境,做大山水文章,是贵州发展的定位。进一步让世界走进贵州、品味贵州、感受贵州。
6. 从地理角度看贵州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主要限制条件
从地理角度看贵州发展经济的优势及限制:
1、贵州拥有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
贵州92%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其中又有61%的是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最集中典型分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和山地特色构成了贵州的山水美景。在贵州,它既是瀑布之城也是溶洞之城,还是温泉之城、峡谷之城。
2、贵州拥有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贵州92%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其中又有61%的是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最集中典型分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和山地特色构成了贵州的山水美景。在贵州,它既是瀑布之城也是溶洞之城,还是温泉之城、峡谷之城。
3、从贵州运出来的产品成本是极高的。
贵州应加大力度培育内部市场,加强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把由于地理因素无法通达的地区通过公路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内部市场,以此承接和消化产业转移。
(6)贵州省主要靠什么发展经济扩展阅读:
贵州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
1、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1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6.7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2%,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2%)2.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0%。
分行业看,19个重点监测的行业中,17个行业保持增长,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
7. 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工资收入如何
我就是贵州贵阳人.本土人.
支柱产业有很多,包括电力工业,旅游.
电力工业,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西电东送”使贵州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强劲拉动经济增长 ,“黔电送粤”协议签订后,贵州当即开工建设“四水四火”共538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2003年进入投产高峰后,由于这批项目不能满足“十五”期间送电广东省4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再增送广东400万千瓦和省内用电的需求,全省又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11个共1584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62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总数2340万吨大型煤矿和数百家中小型煤矿建设的投资,全省仅电力和与电力直接相关的煤矿的建设投资就大大超过了1000亿元,预计将达1300亿元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这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贵州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旅游业,从2005年,贵州旅游收入以49.85%的速度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50亿元,充分展示了贵州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不可替代性,昭示了贵州旅游业能够成为黄金产业的灿烂前景。最具闪光点的黄果树瀑布节、“十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文化精品“多彩贵州风”,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成为贵州旅游的助推器。旅游业必然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践证明,旅游产业是我省的黄金产业,最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产业,是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从省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决策,奠定了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贵州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总体上看,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时机已经成熟。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成为旅游大国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我省旅游业有了良好的基础,各级领导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日渐看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然会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完全有希望成为旅游大省。
旅游业可以成为率先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的产业。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一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市场的比较优势、资源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出来。我省旅游业已连续五年持续稳定地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十五”末年更是达到了35%的高增长,圆满完成“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增长25%的总体目标。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1.0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3%,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确实具有“吹糠见米”之功效。
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深度;工作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兴,旅游大省立。
这2个行业的工资都比较高的,尤其是电力,工资最低都是2000元以上,在贵州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不加福利的.
旅游的工资也还算可以的,1500+以上.
8. 贵州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靠什么
贵州这些年确实发展速度很快,GDP增速在全国连续多年保持前三,贵州的经济在这些年能够突飞猛进,我想是离不开两个原因的,第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的发展;第二是营商环境的改善。1、贵州的发展速度有多快?贵州省的GDP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7年之前,这个时候贵州经济发展速度一般,仅有全国平均水平,有时候甚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的经济底子本来就薄,在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自然是很难有大的改变。
总结起来贵州的经济发展是“硬件+软件”两手都硬,两手都抓,硬件就是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面貌,通过新建交通设施,带来了交通的便利,这是为经济发展制造了一个硬件环境。其次就是软件的建立,软件就是改善营商环境,给市场松绑,激活市场活力,激活市场各类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加上贵州人民的勤劳智慧,敢想敢干!
9. 贵州经济的发展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贵州作为中国经济一个比较弱小的板块,来自外部区域的挑战、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凸显等多种因素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0. 贵州的产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省最大支柱产业结构。
2020年,贵州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58.6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781.80亿元,增长7.7%;林业总产值293.66亿元,增长8.2%;畜牧业总产值1019.01亿元,增长2.8%;渔业总产值61.09亿元,增长6.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31.20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总产量1057.63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266.99万亩,比上年增长5.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90.87万吨,比上年增长9.4%。年末果园面积1169.20万亩,比上年末增长13.9%;全年园林水果产量478.58万吨,比上年增长30.4%。全年全省木材产量314.67万立方米。
发展
2020年,贵州省生产智能电视机183.62万台,比上年增长48.6%;汽车7.91万辆,增长38.9%;铁合金207.09万吨,增长20.8%;电子元件48.47亿只,增长12.4%;辣椒制品45.58万吨,增长7.9%;原铝(电解铝)135.58万吨,增长6.1%。
2020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5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1.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2.65元,下降2.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2%,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