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青海经济条件如何

青海经济条件如何

发布时间:2022-08-19 20:23:39

‘壹’ 青海省经济状况怎样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青海省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

‘贰’ 青海地带经济状况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青海省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对于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青海省有着更为迫切的愿望。然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具有特殊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即是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地区。因此,青海省经济的发展更加需要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整体把握,更加需要注重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叁’ 青海经济条件在全国排名第几

排在第21位,下面是抽样调查某一年份全国经济排名2005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单位(亿元人民币)
台湾 28544左右
广东 21701.28
山东 18468.3
江苏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辽宁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龙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广西 4063.3
山西 4000(超过)
内蒙 3822.7
陕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云南 3400(预计)
重庆 3069.1
新疆 2680(预计)
贵州 1910(预计)
甘肃 1894(预计)
澳门 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宁夏 525(预计)
西藏 250.4

人均GDP只是一个并不精确的参考数据,并不能代表人均收入排名,更不能代表一个地区本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排名。因为首先各地人口都无法精确统计,按国家制定的标准以各地公布的人口总数或常住人口总数来计算,由于各地公报未全部出来,人口就按2004年底的计算,2005年的各地GDP也只是初步统计或估计,这样得出的2005年人均GDP当然不准确,但是误差也不会大,只是各省的数字普遍稍大一点。
人均排名 省区 人均GDP(元RMB)
01 香港 201625-216026
02 澳门 186722-207469
03 台湾 15215美元
04 上海 52378
05 北京 45652
06 天津 35791
07 浙江 28318
08 广东 26134
09 江苏 24584
10 山东 20118
11 辽宁 18781
12 福建 18476
13 内蒙 16032
14 河北 14858
15 黑龙江14436
16 新疆 13652
17 吉林 13347
18 山西 11994
19 海南 11049
20 河南 10842
21 青海 10085
22 湖北 9973
23 陕西 9918
24 重庆 9761
25 江西 9501
26 湖南 9312
27 西藏 9149
28 宁夏 8933
29 四川 8465
30 广西 8311
31 安徽 8292
32 云南 7701
33 甘肃 7232
34 贵州 4893
注1 (香港人均GDP2004年为186267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注2 (澳门GDP2004年为827亿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注3 (台湾人均GDP为自己公布)

‘肆’ 青海经济发展条件

青海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开发现成资源成为最便捷的致富手段,许多地方都是“因矿成企”,进而“因矿成城”,比如茫崖。如果有一天资源开发殆尽,这些企业或者城市的人口该如何生存?因此必须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青海的GDP增长速度为12%,靠的是什么?主要靠的是丰富的资源。各地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发展产业群,实现多个产业轮动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某一产业的兴衰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引导资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延长资源产业的寿命期。比如可以规定,资源型企业在开采的头几年可以不做深加工,在开采一定年份后,深加工矿产品在开采量中的比例必须逐年上升,避免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和浪费。怎样做到?只有一个办法,靠国家的产业、财政、税收政策来引导。

青海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有些资源开发难度很大,换句话说,青海的部分资源目前还不具备开发条件。比如,金瑞矿业(8.20,0.09,1.11%)的碳酸锶储量非常丰富,但面临电力成本高、交通运输成本高等一系列不利的外部条件。茫崖的石棉储量非常丰富,但由于气候和给养供应的困难,全年只有3—10月才能开工,其它时间无法工作。青海的部分资源型企业,也面临着总部和生产基地之间交通不便的困难。

高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护坡护土已成为国家的大型研究课题,但这个课题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在南方一些省份,护坡护土可以成为研究课题是无法想象的。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就成为青海的现实选择,从执行的情况来看,效果是相当好的。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农牧民不光要吃饱饭还要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退耕和退牧相当于他们要少种地少放牧,政府还要引导农牧民拓宽致富路径。

由于高原气候的特殊性,植树造林的成本非常高。政府可以考虑搞活土地经营机制,将部分荒山荒地的永久经营权出让,激发经营者的改造和投资热情;也可以考虑在荒山荒地绿化后,向开发者溢价买回,使经营荒山荒地成为双赢之举。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教授:高载能产业是青海的重要发展途径

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无法逾越的一个阶段,但是重化工业应该在什么地方发展?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发展重化工业。两类地区适合发展重化工业,一类是资源富集地区,一类是交通便捷的沿海地区和内河港口城市。

工业布局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原材料加工失重大的行业适宜布局在资源产地,可以减少交通运输成本。青海资源富集并可以就地加工转化利用,在青海发展重化工业具有天然优势,当然也要注重资源的深加工,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如果这不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现在对所谓的“高耗能产业”有一个不恰当的认识,就是不应该提倡西部地区发展这些产业。应理性看待电解铝等耗能产业,如果在正常的技术条件下,企业的耗能没有超过行业一般标准,耗能是合理的正常的,就可以利用能源优势发展这些产业,同时注重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把“高耗能产业”称作更为中性的“高载能产业”。当然在发展重化工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

在少数情况下,种植业的发展并不一定和保护环境背道而驰,这方面可以借鉴内蒙古的经验。内蒙古阿拉善盟搞苁蓉养殖,由于苁蓉是寄生于梭梭林根系上的药材,要增加苁蓉产量就必须养护梭梭林,茂密的梭梭林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可谓典型的生态经济。

要按照青海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可以将重要的水源地和湿地比如三江源,列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将人口迁移出来,或者利用转移支付补贴当地群众。

在西部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六大产业:能源化工、矿产开采及深加工、农产品(23.29,0.19,0.82%)及深加工、装备制造、高科技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由于青海资源富集,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是有优势有潜力的。

‘伍’ 为什么青海的经济不发达

青海处于高原地区,人口相对少。且环境较差。没有消费群体,交通运输也相对落后,不能形成经济圈。再者少数民族也是影响青海经济的一个原因~

‘陆’ 求:青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61.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比上年增速高0.2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17389元,增长12.1%。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5.5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9.4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6.55亿元,增长10.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06%、66.72%、30.2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0.6:53.3:36.1转变为11 :55 :34。
财政:全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6.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56亿元,增长26.2%;中央一般预算收入64.95亿元,增长20.8%。

全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42.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8.3元,比上年增长13.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61.24元,比上年增长14.0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35元,比上年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58.37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3%,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2%,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18.5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18.53平方米。多方筹措资金,对8个州地市、39个县的277个绝对贫困村实施整村扶贫推进项目1181项,全年净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中15.23万人的温饱问题。

2009年青海省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6.5亿元,增幅超过全国水平10.2个百分点。为预算的110.8%,比上年增收29.9亿元,增长21.9%。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108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76.3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97.53亿元,增长9.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6%、57.8%和37.6%,与2008年相比,第一、第三产业贡献率分别提高1.7和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下降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0.4:54.7:34.9转变为2009年的9.9:53.3:36.8。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9454元,增长9.6%。

2010年以来,面对玉树突发强烈地震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及玉树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省经济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为30年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9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744.63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470.88亿元,增长12.1%。

‘柒’ 青海省的经济支柱

青海省有三大经济支柱:矿业、牧业、旅游业。

‘捌’ 根据已经学过的经济地理学知识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有效途径

摘要 西部大开发.为青海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机遇,用 好机遇,需要我们实事实事求是地估量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不利因素 尽快转变为发展的有利因素。 1 青海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 . 1 生态环境恶劣 多年来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青海的天然林一直在不问断地被采伐, 大片草地和草山被开垦, 使有限的森林面积 日趋减少 , 防护功 能削弱 , 草场环境不断恶化, 地表裸露。我省属高寒气候, 脆弱的森林植被一旦被破坏, 就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而草场载畜过量的同时仍伴之以较严重的乱挖、 乱采、 滥垦, 更加剧了地表的裸露、 沙化和土壤的退化, 使我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4 6 %,省内年平均输沙量 1 1 4 9 5万 t , 其中长江源头平均输沙量 1 3 0 3万 t , 黄河流域平均输沙量 8 8 1 4万t 。 仅仅十多年时间, 号称“ 三江源头” 的青海千百条河流湖 白干涸 、 滞流, 黄河源 头第一县的玛多县境 内原有 的 4 O 7 7个湖泊 , 现在 2 O 0 3 多个 已经干涸。近年来 出现繁的春季干旱、 少雨 、 扬尘、尘暴天气和夏季气温持续高涨, 冬季干旱少雪,或者夏季一场中等的降雨就使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等。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必然制约青海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 . 2 思想观念滞后 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缓慢, 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方式浓厚, 行政命令严重困扰和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只重视规模不讲实效, 只顾眼前利益不讲长远发展, 其结果是只投入不产出。行政办事效率低下, 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蛮干行为时有发生, 如湟水谷地的硅铁走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方面重复建设,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 1 . 3 人才环境发育不良 由于人才运用环境的狭窄, 人才结构的失衡,使人才培育的目标不明确, 人才开发缺乏战略眼光。相当部分专业人才学非所用和闲置, 出现一种恶性循环;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拿出钱来发展教育, 而培养的人才由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局限性被浪费, 或流人外地发达地区。 1 . 4 科技知识普及程度低下 科技知识普及程度低下, 制约着青海经济建设深入 、 持久 、 全面地发展 。平时常听到科技下基层 、科技下乡的消息, 但真正落实和形成产业优势 的科技项目少之又少。现代科技知

‘玖’ 青海面积那么大为什么还那么穷

1、自然条件:海拔高,戈壁多,荒山多,然后才是草原,耕地极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2、人口匮乏:由于自然条件导致青海人口匮乏,没有人就没有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农业,都要有人才有发展基础。
3、国家政策:青海有很多的矿藏,但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是不准采挖的。国家对青海的定位是维稳和生态保护。
最后来说,青海其实不算最穷,如果从人均收入来看,他排名28,后面还有新疆,西藏,甘肃。这几个省的面积也很大啊……

‘拾’ 青海和宁夏哪个发达 青海和宁夏哪个经济更发达

1、青海发达。

2、青海和宁夏中间相隔了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比的话,青海要比宁夏大非常多,而且青海的经济水平要比宁夏高很多,但是宁夏的特色小吃却要比青海多很多。

3、青海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有青海湖、茶卡盐湖、被称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的孟达林区、三江源、有“小故宫”之称的瞿昙寺等等着名景区。

4、宁夏位于甘肃的北部,宁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宁夏的经济水平这几年的增速一直比较高,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宁夏的旅游景点也是比较多的,有水洞沟、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夏王陵、沙坡头、贺兰山、沙湖等等。

阅读全文

与青海经济条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庆余年有什么美女 浏览:809
万科美女在哪里 浏览:250
房产视频为什么要挂幸福里app 浏览:670
二十四节气写了哪些故事 浏览:781
美女写字时头发怎么画 浏览:890
吉大数量经济招多少 浏览:66
交警大队的事业编是什么编制 浏览:582
塔罗看事业用什么牌阵 浏览:411
旅行经济能带动什么 浏览:894
国内哪个省盛产美女 浏览:720
男女对现在婚姻怎么看 浏览:409
企鹅婚姻制度是什么样的 浏览:575
天蝎女跟着哪个星座男会幸福 浏览:106
鼠和牛爱情怎么样 浏览:454
婚姻夹杂背叛怎么挽留 浏览:474
惠州教育局事业编制考什么 浏览:828
爱国爱家有关故事有哪些 浏览:689
女生说我爱情不靠谱怎么回答 浏览:567
无证婚姻起诉状怎么写 浏览:142
车管所事业编是什么岗位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