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表示什么
C在数学及计算机科学中,表示十六进制的12
MS-DOS(2.0或以后版本)及微软视窗作业系统称第一个实体硬盘上的可开机(active)主分割中的逻辑磁盘为“C:”或“c:”,系统档案都是分别放在此磁盘的DOS、Windows或Winnt子目录中
大写C代表
在化学中,表示碳的化学符号
在乐理中,表示:
音阶中的C音
调号中于C音开始的音乐的C大调及C小调
拍子记号中的4/4拍子
在罗马数字中表示100
在国际单位制的电荷中表示库仑
在计算机科学中,有C语言、C++、C#、Objective-C等
在营养学中,表示维生素C
在生物化学中,表示胞嘧啶,是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结构之一
在物理学中,表示电容
在数学中,表示:
复数
不定积分解之常数项
圆周
在机率中,组合会以C表示。
在对称元素中,C表示旋转轴。
字母c的发展史
1.5V干电池的标准尺寸之一
温度的单位摄氏(℃)
在宝石学中,钻石的鉴定标准简称“4C”,分别代表切割(Cut)、色泽(Colour)、净度(Clarity)和重量(Carat)
在电子商贸术语中,有C2C、B2C等的交易形式,C表示“Consumer”
在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中,表示青色(Cyan)
在桥牌的叫牌过程中,C表示梅花牌(Club),如“2梅花”记作“2C”
在评核制度中,C表示“常”
在DVD及数位电视中,CC代表隐藏字幕(Closed Caption)。
小写c代表
在物理学中,代表真空中的光速,为299,792,458米每秒
在小写字母中划一竖线表示“分”(货币),
在国际单位制词头,c表示centi,即一百分之一(10-2)
在小写字母外围划一圆圈:©表示版权所有
在代数学中,常表示常数
在几何学中,表示截距(intercept)
在文件或电子邮件上,cc表示“副本抄送”
在度量衡中,cc是“立方厘米”(cubiccentimetre)的缩写
在无线电通话中,字母C,拼写为:Charlie。发音:CHAR LEE 或者 SHAR LEE
其他
在网络语言中,c经常被用来替代“see”,如“ic”即“I see”,“cu”即“see you”
在香港的茶餐厅中 ,侍应常将“冻”(Cold)省作“C”。例如“C0T”即“冻、柠(零)、茶(TEA)”。
英语
音标: [si:]
1. 英语字母中的第三个字母,大写为C,小写为c
2. (用大写C)丙等(成绩)
3.可数名词, 用[C]表示=countable noun (oppo.相对应的,不可数名词用[U]表示=uncountable noun)
数学
1.表示图形周长。
例: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圆周长公式:C=πd
=2πR
2.大写C表示复数(complex number)集合
3. 表示组合数
=n(n-1)(n-2)…(n-m +1)/m!=n!/(m!(n-m)!)[2]
物理
1.电学:物理量--电容单位--库仑(电量)。
2.电磁波传播速度:c= (299 792 458±1) m/s(光波是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光速也为c)。
3.电容器(或电容, capacitor,condenser)由两片接近并相互绝缘的导体制成的电极组成的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在电路中用字母 C 表示。
4.电池放电倍率:电池的放电倍率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
5.比热容。
化学
概述: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碳英文名称:carbon,符号C,元素周期表中第6种元素
1.C:碳元素 Carbon; 一个碳原子(原子序数:6;相对原子质量:12.01)
常见C化合价+2,+4
折射率:
2.417 (钻石)
比热容:J /(mol· K)
(graphite) 8.517
导电性:10^6/(cm ·Ω )
0.00061
导热系数:W/(m·K)
(graphite) 119-165
汽化热:(千焦/摩尔)
355.80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
5000
2.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工业
碳(C)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容易腐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实效敏感性。
生物
1.Cytosine的简称,即胞嘧啶。
2.半胱氨酸(Cysteine)的简称。
3.维生素C,抗坏血酸。
其他解释
1.唱名:多指do
2.调名:C大调 or c小调
3.技能快捷键,如所谓“大便”:出自魔兽争霸3中死亡骑士的技能——死亡缠绕(DeathCoil)(快捷键为C)。
4.Windows中,一般情况下复制的快捷键为Ctrl+C。相对地,粘贴的快捷键是Ctrl+V。
5.中国火车车次中代表城际特快旅客列车。
6.网络语言是操、插楼的意思。
7.形容词,c即cissy,而cissy=sissy,sissy意为柔弱或怯弱的男孩、女孩子气的男孩 很c的boy,就是指娘娘腔的boy。
8.组合,C即Combination,数学概率统计相关的一种算法(详见组合数)。
9.地质学:石炭纪
10.在美国空军中,大写C代表军用运输机(carrier)。
13.LOL、DOTA中Carry的简称。这一位置在队伍中担当指挥,输出等极重要任务。
14.代表诺基亚(Nokia)手机中"C"系列的手机,此系列手机的前缀名。如:C7-00,C5-03等。
15.在网络语言中,c经常被用来替代“see”,如“ic”即“I see”,“cu”即“see you”
16.在香港的茶餐厅中,侍应常将“冻”(Cold)省作“C”。例如“C0T”即“冻、柠(零)、茶(TEA)”。
17.游戏评级:在日本的游戏分级制度CERO中,C级指代15岁以上对象(对应年龄)。
⑵ 经济学中C=w·L w表示工资,C和L分别表示甚麽
C:劳动成本 W:工资率 L:劳动量
⑶ C代表什么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K )],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卡诺定理指出,可逆循环的效率只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工质)或工作路径等其它因素无关
热力学温度又被称为绝对温度,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所说的绝对零度便是对应-273.15摄氏度。
学科定义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吸热(或放热)后温度的变化量,初中的教材里把ΔT写成Δt,其实这是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Δt,但国际或更高等的科学领域仍用Δ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国际单位或为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内的字可以省略。)
⑷ 经济学里V,C,M各代表什么
C = constantly
V =changeably
M = maxs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每一件商品的价值都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即W=C+V+M,其中C是转移到商品中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
V+W是创造的新价值,是工人在生产中所消耗的活劳动,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之和构成了商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M)和工人劳动力的价值(V)
基本特征:
①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决定性的形式。
②资本占有生产资料。
③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
④与现代化社会形态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近代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人类文明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现代社会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4)国际经济学中c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和资本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两种价值观和两种社会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
第一,资本和社会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几乎同时产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社会与资本对立,集中体现在生产关系上:一个要消灭私有制,一个要维护私有制。
第三,社会是对资本的扬弃。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
第四,当代社会可以从资本与社会的矛盾运动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在民主国家里,人民群众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在社会国家里,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⑸ 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C,V,M分别代表什么
C是指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M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简单说C就是原材料价格,V就是工人工资,M就是利润。
社会价值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它由该部门内部各个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的加权平均数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社会价值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产品绝大多数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
(5)国际经济学中c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从理论上说,动物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个体时,这两种价值的关系的体现往往差别很大。有些个体往往以自己拥有的金钱多少、权力大小、知识贫富,或以自己所处的地位高低,甚至以自己的“自我设计”来评价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论是哲学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论研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化和升华。但是,社会价值论不是一般价值论框架和研究成果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简单应用,不是运用价值论观点对社会历史领域若干问题的具体分析,而是在一般价值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价值体系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的理论建构。
⑹ 政治经济学中的c v m分别指什么
政治经济学中的c v m分别指什么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但是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m):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相关内容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劳动剩余转化为剩余价值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过程。马克思论证这个过程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
正如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