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生谈恋爱的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谈恋爱的经济学分析
爱情作为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已经被无数前人吟咏过,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诸多的慨叹。在大学里,恋爱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操场上,在图书馆里,在教学楼里,在食堂里,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对的情侣。现在呢,我们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谈恋爱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经济个体是理性的 二、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现状分析
1.供求分析
如果把爱情必做产品的话,我们每个人既是供给方,又是需求方,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当男生的供给=女生的需求,女生的供给=男生的需求,这时候供求平衡,即双方相互满意,这里的供求平衡不是指数量上的平衡,而是指男生(女生)的人品,外貌,学习等的供给满足一个女生(男生)对这方面的需求,于是两人开始恋爱,他们都实现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双方因为恋爱而实现了一个帕累托最优。这就是某些大学生恋爱的一个原因。
2.稀缺性分析
在华科那样的工科学校和我们财大这样的财经类学校,男女比例大大失调,恋爱需求的无限性和男生或女生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有的人想恋爱却没有相应的资源,或者为了获得这种资源,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从而有的人还是单身。这就是有的大学生还没有恋爱的一个原因。
3.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分析
当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有好感,但不知道那个女生是否也同样喜欢自己,这是一个比较难于解决的一个信息不对称问题,男生可能会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不知道是否该表白,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表达,同样对于女生也是如此。这个时候需要第三方的信息传递,无论是通过第三方,抑或是直接交流,谁先表白都要冒一定的风险,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对方不接受,那是一件很伤自尊心而且极没面子的事,为了避免这种窘境的发生,双方都容易选择的自己的占优策略——互不表白,认为这是自己的最优状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博弈的图,这个一个男生在犹豫要不要向一个女生表白,如果他表白的话,女生接受他,他的效用是2,如果女生不接受他,他的效用是-3,;如果他不表白的话,但是那个女生喜欢他,他的效用就是-2,如果那个女生不喜欢他,他的效用就是-3,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不知道那个女生喜不喜欢他,所以他表白的总效用是-1,不表白的总效用是1,于是他会选择不表白,对于女生要不要向男生表白也是这样。这也是有些大学生还是单身的一个原因,但倘若对方都有意愿,这种状态实在让人惋惜啊。
4.边际效用递减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着消费同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如果把恋人也看做某种程度上的商品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个规律会很好的解释大学生恋爱中的感情越来越淡或者得到后不在珍惜的现象。恋人们相处,实际上是一种彼此持续消费的过程,当他们在一起越久后,边际效用自然就逐级递减了。当这种效用递减到再也不怎么想跟对方在一起的时候,离分手也就不远了。不过这里要强调“持续”的重要性,在不持续的时候这个规律是未必适用的。这是大学生恋爱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这样说的话,也许会有同学提问这样的问题:再美好的爱情岂不是都要烟消云散么?不过,倒也不用太担忧。首先,现实中的爱情有着诸多的影响,不仅仅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那么简单。其次,即便仅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也并非束手无策:对于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生活多样性来冲淡,也就是说生活不仅仅是爱情,不用一直泡在爱情里不能自拔,应尽量避免对其过度依赖及持续消费)
二. 大学生谈恋爱带来的费用(坏处)
对于恋爱双方(私人费用)
1,机会成本就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而所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如果我们四年不恋爱,我们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学习方面,因为我们不必花时间精力恋爱,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考证考研。
人际交往方面,在大学里看到很多的同学和恋人们出双入对,除了在宿舍的时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一旦恋情破裂,就发现自己变得孤单一人,由于长时间的疏远,已经和室友同学有了隔阂。对自己的人际交流有不利的影响。
锻炼能力方面,如果不恋爱,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参加一些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能够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等。
2.显性成本是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各种,这类成本通常与资金的实际流动相联系。
金钱成本(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出去玩 女生和男生的打扮 节日送的礼物 )
时间成本(男生陪女生逛街 女生要看男生打篮球 出去玩的时间 )
精力成本(男生和女生都竭尽全力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花精力想一些办法给对方惊喜)
减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损害。比如恋爱中很可能出现两个人一起逃课去逛街,或者拌嘴吵架等等,对双方的利益都有损害,这也就是很明显的减和博弈。
3.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一旦人们做出选择就会投入精力、时间和物资,如果发现选择错误,就会使得以往投入变得一文不值。昨天喝下的牛奶不能解决今天的饥饿,更不要为面前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卡耐基。所以当我们发现这段恋情不是正确的选择是,应该绝对理性,不要因为沉没成本而舍不得放弃。
4.交易成本:我们可以将男女双方恋爱关系的建立看作是男方拥有对女方的产权(虽然产权是指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但在这里作一个抽象性比喻)。而产权的建立和维护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双方付出交易成本的,上述所说的机会成本,显性成本等都可以算是为了建立产权和维护产权所付出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取决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如果把了解对方的信息看成是一项交易的话, 随着恋爱关系的深入,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对方的信息,所需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因为一开始不了解花一点的金钱就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随着了解的深入,越来越难获取到信息)
对于其他人(负外部性)
负外部效应是指某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主体带来危害,但他们并未为此支付相应成本。例如我们有一对情侣在图书馆一直聊天或者讨论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有收获(这种收获可以是恋爱关系进步的满足感或者是讨论题目收获的知识),可是对周围同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晚上情侣们煲电话粥也会影响室友们得休息,另外在其他公共场合做一些亲密举动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不良影响,这些都是恋爱的负外部性。
二. 大学生谈恋爱带来的收益
对于恋爱双方(私人受益)
1. 正和博弈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生活充实:谈恋爱的人的业余活动增多,每逢节假日他们总是会计划一起出去玩,就不会宅在宿舍,宅在学校
精神满足:他们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独闯图书馆,而是有人替他们排除孤独,甜蜜的爱情使他们在形单影只的同学面前无比骄傲,变得自信。
提升自我:恋爱中男生会很注意自己的能力展现,女生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气质培养,这就会给自己提升魅力与信心。他们在学习方面可以相互请教,相互鼓励,一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 正外部效应是某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主体带来利益,但他们并未为此得到相应的报酬。
别人欣赏到美:情侣们在交往时,都会尽量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会尽量打扮自己,可以给旁人美的享受。
体现爱心,参加公益活动:在一起时为了体现自己的爱心,也许会一起参加很多公益活动,虽然自己未得到相应的报酬,但给其他主体带来了利益。
拉动消费: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个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可以使个人财富增加。从整个经济来看,个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坏事。相反,个人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但却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则是好事。节俭所导致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结果被称为“节俭悖论”。
大学生恋爱可以拉动内需,大家的普遍观点都是省什么不能省爱情!如果恋爱成功,每次约会起码会找吃饭、看电影这样的基本节目,这样说起来,中国电影的票房每年创新高,应该多多感谢爱情的魔力把那些热恋的情侣带进了电影院。再说开去,女为悦己者容,没了爱情,时装、首饰、化妆品、美容美发这些产业立马要枯萎;通宵煲电话、发短信、不遗余力地为通讯事业做出贡献的,绝大多数都是情侣。大学生恋爱,原本吃学校食堂的就要去周围的饭馆,这可以促进饮食业的发展,大学生要到学校附近租房,这也可以带动学校周边的房地产业,大学生要去娱乐唱卡拉OK,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总之只要大学生恋爱,他的开支要比不恋爱的时候大许多,这样大学生消费的基数就会得到很大增加,这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打个比方一个学校有10000名学生,每个学生恋爱前每月消费700元,恋爱后这个数字就可以达到1000,这就意味着这个学校学生一月要增加300万的支出,这些钱就会用在各行业促进了消费。
我们的观点
权衡恋爱的利弊,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呢?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支持大学生谈恋爱。
1, 大学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如果我们不在这美好的时间里谈一场恋爱,人生不免有些遗憾。
2, 也许我们因为恋爱放弃一部分学习时间等一些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放弃恋爱去干其他的事,恋爱不也就成为了一种机会成本吗?而且大学恋爱这种机会成本也并不低,因为大学时代大家思想已趋于成熟,心灵也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物质要求,相对日后缤纷复杂的社会更容易找到一份纯洁的爱情。所以我们在考虑机会成本而选择不恋爱的时候,也要想一想不恋爱带来的机会成本是不是会更大一些。
3,虽然恋爱的交易成本很高,但是我们在此时赢得了产权,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有没有成本唾手可得的恋人,大学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保护自己的爱情产权时,处于这种压力下,便不得不想办法,比如出去做家教,找兼职,来承担自己的经济压力,这样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让自己提早适应社会。
4,虽然大学生谈恋爱会花费金钱时间精力,但退一步说,现在不恋爱将来还是要恋爱的,你怎么会知道将来的费用不会比现在的大,也许你觉得你将来能有更好的条件来恋爱,其实现在你也可以具有恋爱的条件的。现在不拿出时间来谈恋爱,以后就得拿出时间来相亲”时间成本也都是会付出的,现在我们需要时间学习,以后就不需要时间来工作吗?
5,追求异性的道路就是一场与别的同性的博弈,资源是稀缺的,所以要想得到自己的爱情,博弈双方都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魅力,这样对博弈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在男女双方的博弈中,双方都会去试着习惯对方的习惯,学会忍耐和包容。比如男生喜欢看足球赛,女生喜欢看偶像剧,他们想在一起过周末的话,就必须商量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心态会更加成熟,更会为他人着想,而不是一味的一自我为中心。
6,大学生恋爱能有效促进消费,个人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但却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
B. 爱情经济学有哪些理论
1、帕累托改进:
双方至少有一方变得更好,同时没有任何一方受损。
有的恋爱不要谈,因为有人反而因为恋爱而生活更差、心情更糟或者其他不好的事情出现,往往是单相思或者有一方性格比较差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较好的恋爱模式是两个人都感到比以前单身更好了,这是两情相悦的情况。所以找相互喜欢的,愿意为对方付出,因为对方的出现而感到幸福。不要勉强自己屈尊接受,也不要一棵树上吊死。
更新:除了心灵之间的帕累托改进,我认为还要避免一些硬伤。有些行业或者职业,比较忙,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考虑,也为了两个人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就应该避免找同样很忙的恋人,比如医生、野外工作者、军人、军工厂工作、常出差的人士,这里没有偏见的意思,就是冷静地说,两个人都不要太忙得不着家,老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最近的新闻,“忘了老公长什么样了,我想去看看”,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帕累托改进的,两个人相互都照顾不了,更不要说老人孩子了,当然并不是说一定分开,而是可以考虑下更换职业,实现帕累托改进。
总结一下,还没有找对象的,尽量避免两个人都很忙的情况,已经恋爱了或者结了婚,好好考虑下职业选择,实现帕累托改进。
2、机会成本:
决定在某棵树上吊死,意味着你要放弃整个森林(玩笑)。你遇到心仪的姑娘或者小伙子,你决定付出努力牵到她(他)的手,这时候你要三思,万一你以后遇到更好的怎么办? 当然并不是不能相互爱慕,而是不要冲动,以免后悔。
3、边际效用递减:
假设你爱吃苹果,有半年没吃了,给你一个,真是美味!再你一个,还是好吃啊!再给一个,吃好了!再给一个,行了,不吃了!再给一个,真不吃了!
情侣刚刚确定关系的时候,恨不得一天24小时在一起,异地恋的视频从早上到晚上,各类肉麻的昵称一口一个,慢慢的,就少了,往往男方不知不觉,女方会察觉到,会说“你变了”,其实没变,只是长期地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乏味感,或者是新鲜感减少,这是人性。经济学上叫边际效用递减。
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知道了这个规律,就要想办法避免,比如两个人要一起接触新鲜事物和信息,一起出去玩,一起学习新的东西,而双方表达爱意的方式也要推陈出新,不要一成不变,总之就是把新鲜血液注入恋情之中。
4、放弃沉没成本:
买了一碗饭,实在难吃,吃了一半,实在是吃不下去了,怎么办?倒了吧!买饭的钱是沉没成本,反正追不回来了,再吃
C. 恋爱经济学书籍介绍
恋爱经济学恋爱经济学,又称爱情经济学。指的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合理的解释恋爱这种非理性行为。恋爱中确实有经济学,即使那些看来最不理智、最为折磨人的恋爱,也是存在一个成本收益衡量,使他们有理由继续下去,只是因为他们衡量收益的方式与普通人不同,生活中存在很多明明痛苦仍要继续的恋人,也有明明相爱仍要分手的恋人。所以,爱情不是只衡量成本收益的事件。
中文名称:恋爱经济学
外文名称:The economics of love又称:爱情经济学
含义: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合理的解释恋爱
恋爱经济学指的是,当你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那些往日的缠绵和情话无非是沉没成本,理性的决策者不该再考虑过去,关键是以后怎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当你沉浸在恋爱的快乐之中,你是否考虑过经营这场恋爱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她而非她,那么那个你没选择的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评价标准:
假设条件,谈恋爱的人是经济人,且对恋爱存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如下:
1、最为首要的一个模型自然是成本与收益的衡量。通过爱情得到的收益是大于付出的成本的。这一条件是爱情存在的基础条件。
2、谈具体一段恋爱的收益要大于谈其他恋爱,或者是单身的收益。
3、分手所承受的痛苦要大于继续在一起所忍受的痛苦(即付出的成本)。
评估过程:
在恋情刚开始时,即使收益很小,成本很大,但只要收益为正,仍有开始的可能。而当双方开始衡量成本与收益时,这段恋情已经开始趋近于理智与稳定,此时是最符合经济学的阶段。当开始衡量第二个条件时,恋情已经亮起了红灯,恋人此时已经有了二心,开始寻找更好的归宿。但只要找不到更好的归宿,那么仍然继续这段恋情的可能仍很大。当进入到考虑分手所承受的痛苦的阶段时,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一旦得出的结论是“长痛不如短痛”,那么这段感情也到了结束的时候。如果此经济人属于害怕痛苦的类型,那么很可能就出现身边常常见到的不开心仍要在一起的案例。以上供参考。
D. 爱情经济学
真爱的话,很多人愿意为自己TA付出任何代价。爱情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显的很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