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含嘉仓说明隋朝经济如何

含嘉仓说明隋朝经济如何

发布时间:2022-08-18 12:22:55

A. 隋朝千年粮仓现代技术无法超越,这句话有没有可信度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技术无法超越”这个说法肯定是无稽之谈,因为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千年粮仓”只是隋炀帝发动数百万人力建成的,在技术和效率上,单纯的人力肯定是比不过现代技术的。何况,今日之情况与古代之实际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将几个省的粮食都汇聚到一个粮仓中去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洛口仓数易其手的背后原因——地处洛阳城外。所以擅于吸取前人教训的李世民,就在洛阳城内新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粮仓——含嘉仓。自此,洛阳城外的洛口仓逐渐走向没落,而城内的含嘉仓却开始迎来自己的辉煌时期。

唐玄宗时期,由于大运河水量减少,导致漕运不利,含嘉仓受此影响储粮量逐渐减少。而后“安史之乱”的爆发,更是让大运河的“伤势”雪上加霜,含嘉仓也遭遇双重打击,由此走向衰落。到唐朝后期时,史书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含嘉仓的身影了,只留下一片遗址见证着它曾经的辉煌。

B. 隋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有较快的发展:A、江南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道产量大面积提高。B、大运河的开通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筒车的创制和曲辕犁的发明。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茶叶生产已是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

(2)手工业发达:A产地分布广。如,丝织业产品遍布全国各地;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B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如,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如,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陶瓷业的新品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D技艺水平高,且吸收了外来的生产技艺。如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丝织品还吸收了波斯的某些风格和织法。

(3)商业繁荣。A、水陆交通发达。B、统一了货币,新铸“开元通宝”钱,唐以后历代货币,都以它为范式。C、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了“夜市”和“草市”。经商的人大量增加,再加上外商的贸易活动,使唐朝的商业更加繁荣。

(4)城市兴旺。随着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主要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其中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的大都会。

C. 在河南发现的隋唐粮仓,里面的粮食为何历经千年都不腐

我们国家不仅地大物博,人口也非常多,所以从古至今不管是什么朝代,我们国家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历史当中的各代王朝,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每一任的君王以及百姓,他们对土地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作为一个盛产粮食的大国,那么必定会有相对应的囤粮仓。我们国家的储存粮食技术,其实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那个时候还是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明,考古学家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在那个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储存好的稻谷。而且在几千年就已经储存好的粮食,到今天挖掘出来它还没有显现出腐烂的迹象,看起来还是十分新鲜。



在将粮食放入粮仓之后,那时候的人们还会在仓窖上面种上一棵小树苗。当小树苗开始发黄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在仓窖中的粮食已经发热发芽了。正是这些在选址的位置上的科学研究,以及墙板的多层结构,使得含嘉仓能够在1000年当中将粮食很好地保存下来。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D. 含嘉仓的存粮千年不坏,隋炀帝时是怎么做到的

隋炀帝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个残暴的人。这暴君欺压百姓,使劲刮民膏,百姓可以说是生活非常痛苦。隋炀帝最出名的就是他建立了京杭大运河。可以说,京杭大运河是非常费力的,当年隋炀帝耗费巨力,才修了京杭大运河,这也是他的王朝覆灭的很大一个因素。但是,京杭大运河作用不小啊,它可为后世的南北贯通,经济发展,提供了很深的基础。

这对专家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果然,专家们就想要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些粮食,千年不腐,还可以继续存活。专家们在研究了这个粮仓很久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粮仓的设计很大很大,并且是上宽下窄,这就造成了下面空间小,环境也特别干燥。这也许就是这些粮食,没有腐烂的原因吧。因为粮仓太过干燥,而无法造成腐烂。因为食物腐烂的一大原因就是,环境太过湿润潮湿从而质变。

E. 含嘉仓说明隋朝北方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并不多,因为在隋朝建立之前,中国正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发达

F. 隋唐时期粮仓储粮方式,对当时的影响

隋唐时期修建了很多大粮仓,下面以含嘉仓为例进行介绍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找到了仓城的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探出粮仓287座,发掘粮窑40余座。据统计,含嘉仓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仓窑形状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径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实后,用火烘干,周壁和窑底铺设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后储粮,粮入窑后,上面铺席,堆糠和垫草,最后用土密封。在已发掘的仓窖中,出有刻字砖,记载仓窖位置、粗粮来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领粟官的职务、姓名等。砖文所记大都是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有调露、天授、长寿、圣历和开元等年号。粮仓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规模的粮仓可称为我国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影响: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其主要积江淮之米,西运至太原仓,以实关中。

如果满意,请采纳。

G. 隋文帝时期粮仓充足的原因

隋文帝建粮仓,文帝时设仓两种,官仓和义仓,前者给公务员,后者供灾区。文帝末年的存粮可供政府5,60年之用。
隋文帝出力行节俭,展开改革,大兴水利之外,若数到隋文帝时期的重要建设,一定要提大型粮仓。事实上,隋代是古代地下储粮技术发展的顶峰时期,据史书记载,隋朝的粮食到了唐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依然可以食用。形容似乎相当夸张,但考古发现,形容有根有据。在粮食充足之下,隋文帝储存粮食以防治荒灾,在全国各州设置官仓与义仓。
含嘉仓
据史书记载,隋朝的粮食到了唐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依然可以食用。建有数个粮仓,其中回洛仓的面积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般大。
含嘉仓
到了隋炀帝,粮仓规模更大,其中规模最大当属含嘉仓,含嘉仓始建于隋朝隋炀帝即位后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它位于今洛阳老城区的北侧,东西宽约 600 米,南北长约 700 米,总占地面积 42 万平方米,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而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H. 隋炀帝挥霍无度,隋朝当年到底有多富

隋朝国库满溢当时国家的府库已经全堆满了,已经到了没有堆放的地方,很多东西都只能暂时堆放在府库的外厢房里。经济发达,减赋税,即便对天下百姓征收很轻的赋税,加大对有功之臣的赏赐也不能减少国库的丰满。而且每年的收入都多余支出很多,可想而知当时的隋朝经济得有多么的发达,历朝历代有哪个朝代敢这样。因为财物富足,已经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另外开辟左藏院以存放新征收的财帛。即便这样也不能堆放完财物,隋文帝只能下诏书:“粮食布帛宁愿积蓄在民间百姓家里,也不要储藏于国家府库,今年河北、河东地区的田租可减征三分之一,军人应缴纳的份额可减征一半,全国各地成丁应缴纳的调全部免征。”

I. 隋朝仅存37年,为何后人都说那时国富民强

说起隋朝,很多人都会将它与唐朝并读为“隋唐”,将它看作是唐朝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唐朝有其“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反观隋朝,历经两代帝王、短短的三十八年,最终在此起彼伏的战争中迅速灭亡。

实际上,隋朝虽历经时间短,但也曾有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时期,史称“开皇之治”。在之后的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达到隋朝的各项经济指标。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剧照

其四,税收上的“文章”。

《贞观政要·辨兴亡》中记载,唐太宗登基第二年的时候,派人清查隋朝留下的国库,结果收到这样一份报告:“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也就是说,隋朝留下来的财产、粮食,还能够使用五六十年。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时期,国家有很多大工程,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比如修长城、开凿隋唐大运河、建造富丽堂皇的洛阳城、三征高句丽等等。在经历了这些大工程之后,国库还有这么多的结余,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隋朝在税收上作了“文章”。

首先便是大索貌阅。所谓“大索貌阅”就是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户籍普查,要求人与记录信息相符,为按人头纳税做准备。隋朝初年,人们通过隐藏户口不报、青壮年装作“妇、老、幼”等方法逃避交税。

经过这个方法,官员们将百姓的性别、年龄、相貌特征记录下来,以防止此类事情发生。通过这次大检查,大量的隐藏户口被查出,从开皇元年到开皇三年,隋朝的人口由二百万户增长到了七百万户,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增长率,可见并非通过正常的生育完成的。

其次便是析户。所谓“析户”便是分立户籍。在隋朝,除了“人头税”,还有一种税叫“户税”,政府规定:子女成人婚嫁生子,便要与父母分立户籍,如此一来政府便可以多收一份“户税”。

这种方法的弊端很明显,那就是“老无所养”,当父母年迈,政府没有强迫子女承担起对父母的赡养,紧靠道德约束。

J. 含嘉仓在隋唐时期是做什么用的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阅读全文

与含嘉仓说明隋朝经济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两边婚姻孩子如何上学 浏览:153
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哪个级别高 浏览:418
猴男婚姻配什么好 浏览:178
浙江省哪里的美女多 浏览:588
为中国艺术事业发展做了什么 浏览:302
有哪些古代四大美女 浏览:43
章子怡的诗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50
145代表什么爱情暗示 浏览:203
再婚幸福概率是什么 浏览:750
中年人最靠谱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572
徐州目前哪里可以办理健康证 浏览:812
哪些省属事业单位招聘 浏览:541
砍伐树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浏览:388
杰克的故事主要是说什么 浏览:862
婚姻登记信息没有联网如何处理 浏览:719
怎么样去介绍一个美女 浏览:726
幸福出行共享电动车如何收费 浏览:514
423爱情暗语什么意思 浏览:123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指数怎么算 浏览:560
树和风筝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