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对第三次政府经济工作报告分析当前及以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怎样的
回答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定;从就业看,大量中小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看,当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仍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我国采用的经济政策很多,但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通胀的威胁,我国的政策组合实现了转变。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Ⅱ 什么是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由谁发布,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用于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阐释货币政策操作,披露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
其正文包括五个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与展望
正文中穿插专栏,或介绍背景知识,或对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附录包括四个部分:
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中国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和金融指标
具体而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司发布的。央行其他部门也发布一些别的报告,譬如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统计调查司)、金融稳定报告(金融稳定局)、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支付结算司)、反洗钱报告(反洗钱局)、国际市场报告和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等等。你要问这些个报告难道没有类似或者重复的地方么——我想肯定是有的,你总得让人家每个部门都多琢磨点,多写点,因为我们也是按字数算钱的。而且《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由年刊改为季刊,机关团体批量订阅的话友情赠送副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而且特大喜讯是在线版免费试看的报告已经推出,所以你要是想了解具体内容不妨瞅瞅13年一季度报告。
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4098/2013/20130509184054861375112/20130509184054861375112_.html
Ⅲ 我国自2011年到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
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超预期回落,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攻坚期。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2015年四季度反弹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6年将探明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为2017年的轻度反弹打下基础。报告认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总体持续回落中出现部分区域的塌方式下滑,将成为进入萧条期的标志。数据显示,2015年前两季度名义GDP下滑大,近5年来首次出现低于实际GDP增速,东北和西部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综合数据来看,第二次触底可能出现在2016年一、二季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称,稳投资政策释放、股市总体高扬、房地产市场回稳等因素作用下,2015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弹可能短暂又轻微,2016年一季度GDP还是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刘元春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短期低迷、长期回稳的普遍预估,但目前经济新常态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风险,值得引起注意。第一,趋势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叠加,使宏观经济面临失速风险。GDP平减指数连续两季度为负,意味着过去4年“GDP增速持续回落,但价格水平平稳”的特征被打破,总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开始显现。“认为只要保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经济会自然回归到中高速的想法需要调整。”刘元春表示,不能高估传统框架中政策工具的效果,也不能低估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第二,预计2015年总体债务与GDP之比高达252%,过快的债务增长和企业债、地方债过高问题,与生产领域通缩叠加,对宏观经济的内生性紧缩效应更加严重。第三,宏观经济政策传导不畅,目前财政政策名义积极但实质紧缩,货币条件指数紧缩,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性大幅下降。例如,2015年1~5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速为10%,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2.9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报告称“一带一路”等利用大腾挪来实施“宏观去杠杆”,利用股市繁荣启动经济,虽然是恰当的战略选择,但其风险性应得到正视。其中杠杆手段带来的泡沫,会使股市下降的速度远高于上涨速度。报告指出,2015年的各项宏观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迎来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也意味着在不断探底中必须打好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新的增长动力在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在需求转型和政策扶持作用下逆势上涨,网购等新型消费业态保持迅猛势头,还有生物制药行业等新型经济增长极增速稳定。”刘元春说。
Ⅳ 央行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年2月8日,央行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下一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要实行精准灵活、合理适度、稳字当头,要把握好政策时效度,做好对经济的恢复以及风险的防范。当前我国十三五战略规划圆满收官,举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2020年国内gdp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同比CPI上涨2.5%,国内目前就业形势和进出口贸易都呈稳定向上发展趋势。央行发布这一公告,旨在为中国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给出提要,也是施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度的一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合适的金融环境。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央行报告所释放的信号是在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货币的合理性流动,再根据形式做灵活的政策调整,目的是深化市场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市场发展构建一个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Ⅳ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核心是什么
指标数据。
经济活动分析是以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为指导,利用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技术核算)、计划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包括通过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总结经验、揭露矛盾、明确方向、改进管理,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把这种情况分析系统起来写成报告,就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意义
在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下,可从施工企业项目作业计划实施情况、资金运转状况等方面入手,确定技术经济指标,掌握项目实践中的经营状况,促使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更具针对性,丰富所需的参考信息,高效完成决策制定与实施工作,避免加大经营风险,更好地体现出经济活动分析的潜在应用价值。
因此在提升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决策实施效果及促进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积极开展具体的分析工作予以应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Ⅵ 形势与政策报告中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对外贸的依赖上的。全世界的无技术含量的生活消费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madeinchina带给国人骄傲,实际上是侮辱,就等于全世界的国家都不做的粗活都给中国人做了,实际上是剥削我们中国的廉价劳工,这种经济发展没有将来。因为我们国家的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都要给外国的专利费,什么技术都是引进的,我们没有科研能力。 这是很致命的
1.需要创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打破个地区的封锁垄断!
2.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制造能力!打造民族品牌!
3.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
4.提高科学技术,增强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