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GDP增长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GDP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计算分为两种:
1、年度经济增长率:年度经济增长率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计算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
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2、年均经济增长率:年均经济增长率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
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
比如,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
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1)全年经济增速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GDP增长率的相关分析:
1、零增长与负增长:
零增长,有时候会表示为GDP与往年持平。而负增长则表示本年度的GDP低于往年,往往会被形容为“不景气”或经济衰退。零增长有时会被认为也是负增长,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物价上涨的原因,同样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会低于往年。
2、经济增长≠发展: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发展。批评家们往往会质疑经济增长的实际意义,其原因是因为经济增长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长不一定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举例来讲,A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2吨的煤,而同样生产1吨钢材B国只要1吨的煤,那么从GDP的角度讲,假设这就是两国全部的经济事件,那么A国的GDP=1吨钢材+2吨煤,而B国的GDP=1吨钢材+1吨煤。
所以A国的GDP是大过B国的,但是很显然A国的生产效率是落后于B国。另外一个着名的例子,假如美国高速公路上相向而来两辆汽车错身而过则对本年度GDP统计上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反而,如果两辆车发生了车祸,则需要出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并且增加了清理路面的工作,保险金的赔偿以及未来新车的需求,这在GDP上可能会有上百万美元的增加。然而这一事件的本质是一个意外,而不是生产力的发展。
Ⅱ 如何计算GDP年均增长速度
GDP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
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n√yn/y0-1。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_yn/y0)/n。比如,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拓展资料: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2020年5月23日,政府工件报告提出2020年不设GDP增速具体目标。
Ⅲ gdp年度同比增长率是怎么算的
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GDP并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3)全年经济增速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时期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期的不算。例如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用的,也就是说本年度内它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该年度继续加工生产;如果它被摆到货价上直接销售,被消费者购买并直接用了,那另当别论,是特殊情况,计入总值,否则不能计入;
3、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某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该年的总额,这是错误的,它仅指该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东西;
4、市场价值意味的是用货币作为单位去统计形成的货币总额,因为商品种类太多,吨、个、件、台等等单位没法加总,所以用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来统计并加总。所谓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是指这些商品这一年的价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内生产总值
Ⅳ GDP增速如何计算,何为实际,名义增速何为同比,环比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计算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名义GDP=实质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关系,则是:
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100%]-1
环比(Ring growth)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同比增长,指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某个指标的同比增长率=(现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4)全年经济增速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GDP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Ⅳ 增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一样,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一样,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增长的程度。定基增长速度是累积增长量与最初(基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总速度。
增长率根据统计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以及定基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
1、同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2、环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3、定基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同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去年同期统计数据相比较;环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统计数据相比较;定基比是在观察的若干个时期的数据时,将每个时期的数据均与同一个基期数据进行对比。
Ⅵ 年增长率计算方法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均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增长率基本类型:
1、增长率某一时期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率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2、同比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与前一时期、前一年或历史相比的逐年增长。由于使用基期的差异,发展速度可分为发展速度、顺序发展速度和固定基础发展速度。以百分比或倍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