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类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铁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短程、量小的货物。
3、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4、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大量流体货物。
‘贰’ 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运主要是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一、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木舟和船。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最早的运输工具是独木舟和排筏,以后出现木船。帆船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15~19世纪是帆船的鼎盛时期。
二、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公元前214年建成了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京杭运河则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当代世界上水路运输发达,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自己的商船队。现代商船队中已有种类繁多的各种现代化运输船舶。
三、中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叁’ 水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一、水路运输的优点:
运能大,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通
用性较强,客货两宜。
越洋运输大宗货品,连接被海洋所分割的大陆,远洋运输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强大支柱。
运输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平均运输距离长。
二、水路运输的缺点:
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由于季节、制约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营运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天然航道则无法运输。
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
运送速度侵,淮时性差,经营风险增加。
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这是因为运能最大,所以导致了装卸作业量最大。
‘肆’ 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
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运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水路运输是为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水路运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以及其他通航水域中一切营业性的货物运输。
本细则适用于水路运输企业与其他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之间签订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持有营业执照的个体(联户)船民与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之间,以及水路运输企业与个体经营户、个人之间签订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应参照本细则执行。
军事运输,水路与铁路、公路、航空、管道之间的货物联运,另行规定。
第四条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除短途驳运、摆渡零星货物,双方当事人可以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大宗物资运输,可按月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对其他按规定必须提送月度托运计划的货物,经托运人和承运人协商同意,可以按月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或以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零星货物运输和计划外的整批货物运输,以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
‘伍’ 水路交通运输设施包括哪些
水路交通运输设施包括线路基础设施,站场基础设施,枢纽基础设施和附属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指各种交通方式中为完成客流和物流所需要的固定设施。
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陆’ 水路运输的简介
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柒’ 如何评价各种运输供给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2019年水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内河航运的作用不断加强
华经情报网
09-01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一、水路运输概述
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根据航行水运性质,水运分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海运即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
河运即内河运输,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
水路运输的分类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路运输一般包括四种形式,分别是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内河运输。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水路运输的四种形式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水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1、客运量
随着高铁的提速,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从2017年起全国水路客运量逐年降低,2019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比上年下降2.6%。而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截止至7月全国水运客运量7031万人,同比下降54.9%。
2015-2020年7月中国水路客运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货运量
得益于不断增长物流运输需求,以及港口设施的完善,水运的在区域物流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货运需求增长稳定,货运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水运共完成货运量74.72亿吨,同比增长6.3%,占国内货运总量比重也达到了16.16%。其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9.13亿吨;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27.27亿吨;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8.32亿吨。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水运货运量呈现下跌趋势,到2020年7月我国水运共完成货运量40.92亿吨,同比增长-6.9%。
2015-2020年7月中国水路货运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内河航运相对较快,占比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近两年占比较为稳定,且有所下降,主要是煤炭、钢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需求量有所回升,沿海货运量增长较快推动。
2015-2019年中国各类型水路货运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水路运输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3、内河航道里程
从国内水路的航道里程来看,近几年我国内河的水路通航里程已经基本稳定,保持在12.7万公里左右,且存在小幅的波动,主要是由于航道等级提升工程等因素影响,造成的部分区域航道周期性封闭与开通所导致的。
据统计,截止2019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72公里。等级航道里程6.67万公里,占总里程52.4%,提高0.2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38万公里,占总里程10.9%,提高0.3个百分点。
2015-2019年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数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货物周转量
2015-2019年,我国水路货运周转量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到2019年我国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03963.0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0%。其中内河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6302.01亿吨公里;沿海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33603.56亿吨公里;远洋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54057.47亿吨公里。2020年,水运货物周转受到疫情影响,呈现下降趋势,截止至7月我国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57.140.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1%。
2015-2020年7月中国水运货物周转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5-2019年我国港口吞吐货物总体保持稳定,不存在大幅度波动。到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5亿吨,同比增长5.7%,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6.1%和4.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亿标箱,同比增长4.4%。到2020年随着疫情的结束,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由负转正,截止至7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7亿吨,同比增长1.4%。
2015-2020年7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水路运输业未来发展趋势
1、港口在运输领域的中心地位持续凸显
国务院下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预计未来,中国港口在大宗货物与长距离运输的领域的中心地位将会持续凸显。
2、内河航运作用不断加强
随着产业结构的地域性调整,未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显着受益于航运与铁路运输的联动式发展,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游的各个省份。随着内河航运的发展,未来有望降低基础原材料价格与产业运输成本,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基础性产业,降低下游产业成本,有利于丰富地区产业类型,完善产业结构,并为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腾出空间。
内河航运为何衰落
港口未来10年前景
2020航运业十大预测
航运业2020能回暖吗
航运海运最新消息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现状
‘捌’ 水运优点
法律分析:
一、技术性特性上水陆运送的优势:
1、在运送标准优良的航线,根据工作能力基本上不受到限制。
2、输送量大。在五种运输工具中,水路运输工作能力较大 ,在湘江主干线,一支拖驳或顶推驳船队的载运工作能力已超出万吨级,海外较大 的顶推驳船队的载运工作能力达3~4万吨级,世界最大的运输船已超出50万吨级。换句话说船运可以运送总数极大的货品。
3、实用性较强,客货两宜。水陆运送通用性特性也非常好,既可运客,也可运东西,能够 运输各种各样货品,特别是在是大物件货品。
二、技术经济指标上水陆运送的优势:
1、远洋运输大宗商品货物,联接被海洋所切分的内地,远洋运输是发展趋势进出口贸易的强劲支撑。远洋运输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层面占与众不同关键影响力,在我国有超出90%的出口外贸货品选用远洋运输,是发展趋势进出口贸易的强劲支撑,临战又能够 提高国防安全工作能力,它是其他一切运输工具都没法替代的。
2、劳动效率高,沿海地区运送劳动效率是铁路货运的6.4倍,湘江主干线运送劳动效率是铁路货运的1.26倍。
3、船运基础设施投资省,水路运输只需运用江河湖泊等当然水利资源,除务必项目投资购造船只,基本建设海港以外,沿海地区航线基本上不需项目投资,治理航线也只是只能高铁建设花费的1/3~l/5。
4、均值距离长,水陆运送均值距离各自是铁路货运的2.3倍,公路货运的59倍,管输的2.7倍,民航运输的68%。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第二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第三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衍生问题:
物流运输方式的分类具体是怎样的?
1.公路运输。这是主要使用气车,也使用其它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灵活性,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公路运输也可做为其它物流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2.铁路运输。这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物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优点是速度快,运输不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它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3.水运。这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种物流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扭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做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但是水运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主要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玖’ 武汉的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分别有什么特点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客货运输。在蒸汽机发明及其用于交通动力前即已出现,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武汉周围多有山峦重叠,铁路运输总会经历多段上山下山的过程,较适合一些相对轻型物品的运输,如若是要运送大型器材和重型装备,那水运进武汉将是最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