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德国把什么国家当作经济殖民地

德国把什么国家当作经济殖民地

发布时间:2022-08-12 17:49:27

㈠ 德国曾经有没有海外殖民地,又是从什么时候失去的呢

德意志帝国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也在海外开始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大部分都在非洲,还有就是参与列强瓜分清朝时期的中国,在中国的青岛。如果与德意志帝国其他的欧洲邻居法国、英国以及曾经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等相比,可以说是规模小,且建立的时间比较晚了。这当然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是并不是这里讨论的主题。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即迅速波及各个殖民地地区,在刚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德国人很快投降。德国驻青岛总督决心死守胶州湾,在青岛和附近地区发生德军和日军间的激战。结果却是包括总督在内的2300名德国人被俘。1915年南非的军队占领西南非洲,1916年喀麦隆屈服于法国和英国。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签订,从此德国丧失所有殖民地,它的殖民梦想彻底破灭。

㈡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殖民地吗

由于德国在二战时战败,被迫分为两个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共产主义国家。

二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德文缩写:DDR),通称东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

东德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称西德)、波兰人民共和国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该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队参与了镇压。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德国国内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在冷战时期,东德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先地位。冷战时期着名的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就在东德境内,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停止存在,其领土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德统一成为当今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两德统一前简称联邦德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德语缩写”BRD“)或西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简称德国。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柏林战役战败之后,纳粹德国在该年5月2日向苏联投降、5月8日向盟军投降,之后德国领土被同盟国分区占领,由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管制。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停止存在,其领土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首都设在波恩,两德统一后迁都柏林。

两德统一:

㈢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大国的殖民地具体都是哪些国家以及后来德国要求重新划分的殖民地有哪些最好有地图

当时的几大殖民帝国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包括缅甸,老挝,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澳洲,北美洲,南非,以及巴勒斯坦,以色列还有非洲的另外一些国家。

法国殖民地包括东南亚的法属印度支那。北非的突尼斯、利比亚。中非的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马里、科特迪瓦、贝宁、尼日尔爾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及刚果共和国以及吉布提一带东非的狭长海岸。还有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一带的群岛以及新海布里地群岛。

德国殖民地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德属西非(包括多哥、喀麦隆等地)、德属东非(包括坦噶尼喀、卢旺达和布隆迪等地)、德属新几内亚、西萨摩亚、马里亚纳群岛等地

其中西班牙、葡萄牙由于大航海时代的远航方向原因,主要殖民地分布于拉丁美洲,但十九世纪时,拉美国家已纷纷进行独立革命,西、葡殖民体系其实已告没落,

一战时德国主要要求的殖民地在非洲、远东,特别是非洲。

(3)德国把什么国家当作经济殖民地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前提下。

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㈣ 19世纪80年代中期有第一海外殖民地 它只能靠从老牌殖民国夺取殖民地来建立自己的帝国。这是哪个国家

德国,这一时期德国完成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德国和美国成为发展最迅速的国家,这就需要广阔的市场和资源,但世界大部分已沦为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德国要发展,理所当然要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掠夺

㈤ 殖民主义的殖民主义史

近代殖民主义时代开始于1500年左右。15世纪末叶,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洋和美洲的航路,自此,商业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出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国家,它们的殖民地和扩张活动遍及世界各地,同时也传播了欧洲的制度和文化。 1450-1763年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第一阶段。十字军虽然开拓了欧洲同近东穆斯林新的商业和政治交往,但通过地中海的东方贸易多为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所垄断,西欧国家渴望去东方寻求财富;地理知识的进步,罗盘针的传入和造船业的发展,使得远洋航行有了可能。15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最先向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殖民。
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到印度,是葡萄牙同印度贸易的开始。此后葡萄牙开始改变纯贸易的政策,开始征服商路上的据点,修筑防御工事,配置官兵,以确保其贸易的畅通。
1510年,葡萄牙占领果阿,使它变成葡萄牙殖民帝国在东方的大本营;随后又在东南亚、美洲的巴西等地扩张。
1553年,又租借了中国的澳门,以此为据点同中国进行了300年的贸易。西班牙的殖民时期持续了近3个世纪,自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就积极向美洲拓殖。
1494年,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葡、西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分了分割世界的范围。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了庞大了殖民帝国---西班牙帝国,对土着民族实行残酷的奴役政策,以致土着人口由西班牙人最初到达时的5000万人锐减到17世纪的400万人。新航路的开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状况,原先频临大西洋的国家现处于中心状态,开始走向外部世界,殖民国逐渐取代了封建公国和城邦国家,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引起了欧洲的物价革命,英国1650年的物价是1500年的250%,商业的变革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货币经纪取代了原先大量存在的以货易货。国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咖啡、巧克力、茶叶、烟草、马铃薯大量进入欧洲市场。意大利的商业中心地位和波罗的海的汉萨同盟大大衰落,为新起的英、法、荷兰所取代。到16世纪下半叶,葡、西两国就不得不面临这些国家的挑战。
荷兰在16世纪末赢得独立,17世纪发展成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和商业国家,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设立总部,这是荷兰在东方的中心,通过它与中国、日本、印度、锡兰和波斯进行贸易。荷兰向东方渗透最初主要还不是殖民而是垄断当地贸易,供给本国所需的咖啡、香料等商品。
荷兰于1624年占据台湾38年之久,同时积极向北美洲拓殖,成立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于16世纪开始向外殖民,1603年在北美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地,在东方和英国争夺印度,终于为英国所排挤。英国在1553年成立莫斯科公司,与俄国进行小量的交易,以后则转向西北航路。
1600年,伦敦商人建立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着力在印度半岛扩张。英国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也开拓了向美洲的殖民活动。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多在东部沿海一带,主要经营农业,也拥有许多船舶同英国、非洲和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到1763年,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查尔斯顿、南卡罗莱纳等城镇都已经发展成为城市了。几个殖民国家为了适应殖民活动的扩大,复活了在地中海一带在中世纪时已经频于消亡的奴隶制度。葡萄牙人于1442年开始使用柏柏尔人为奴隶。西班牙人于1502年开始把非洲黑人输入美洲,以弥补由于大量屠杀印第安人而造成的劳力短缺。英国和荷兰的奴隶贸易分别开始于1562年和1619年。到18世纪中叶,奴隶贸易达到极盛,英国在1763年就有150艘船去非洲运载近4万黑奴。
从1689年到1763年,英国和法国发生过四次战争,战争虽发生在欧洲,却极大的改变了殖民地的面貌,特别是第四次战争----七年战争,英国大胜,获得了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还得到西班牙的佛罗里达。这样,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拓殖,英国一跃成为第一流的殖民大国,殖民地面积虽仅次于西班牙,但拥有强大的海军,国力殷富,威势大增,为西班牙所不及。 从1763年起,欧洲殖民扩张进入第二个阶段,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消化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欧洲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亚洲(当时尚未开始对非洲的殖民)寻求发展空间。例如:印度一直向英国出口棉布,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棉布出口的四分之一倾销到印度,印度已经失去自己的出口市场。其次,欧洲向殖民地大量移民,灭绝或赶走土着民族以取得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空间,或是征服和改造土着民族的社会以适应殖民地国家的需要。科学技术、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即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又在殖民地人民心目中造成了殖民国家的优越感和殖民地民族底下的自卑感。
从1763年到1875年这100多年中,英国拥有无语匹敌的海上力量,活动遍及北美洲、南太平洋、远东、南大西洋和非洲沿岸,原先在沿海的立足地成为向内陆征服的基地。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此外,英国还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皇家海岸、冈比亚、开普殖民地、亚洲的缅甸、香港等地。殖民活动的扩大使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英国的垄断贸易在19世纪初已经改为自由贸易,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此后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这一措施使得各国在非洲沿海的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在北非,法国利用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借助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1815年美国海军打败了阿尔及利亚海军,1819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了阿尔及尔,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从1825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而就英国的情况来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在1851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但是,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了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了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
1833年,英国的海外领地的奴隶最后解放。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在海外贸易和财政金融方面都占有优势。于其相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从19世纪中叶开始走向衰落,拿破仑战争又加速了这一过程,而民族运动却高涨起来。
1825年,西班牙失去南美洲的殖民地,英国则乘机渗透,到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已成为英国纺织品的最大市场。移民潮随之而来,据估计,在1820年以后的100年中,离开欧洲的移民达到5500万。 从187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国家竞争加剧,除了老牌殖民国家(包括俄国)又出现了德国、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这些新的殖民主义国家。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俄国乘机夺取了阿穆尔省并取得满洲的特权。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列强的竞争使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占中国,遂加紧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把许多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中国名为独立,实则不断向外国提供越来越多的特权和租借地。后起的日本也大力向中国和朝鲜扩张,20世纪初已在中国的满洲享有特权,并把朝鲜、台湾和邻居岛屿变成它的殖民地。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占领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占领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即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利用当地土着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
1870年代,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家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沙漠和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确定了“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从1885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在亚洲,俄罗斯帝国的殖民扩张与众不同,采取了同化土着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的方法,向西伯利亚、远东、高加索和中亚推进。并极力向中国渗透;先后占领了大茹兹、中茹兹、小茹兹、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地区、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
到1876年,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东正教国家沙皇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安南、老挝、柬埔寨,地处欧洲西部的英国占领了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中东的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欧洲中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中国(清)、朝鲜、暹罗(今泰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直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几个主要强国完全控制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原先自给自足的国家日益纳入世纪经济范畴,出现了国际劳动分工,主要工业国制造和出售高端产品,而其他国家则成了他们的原料和供应基地。殖民地竞争还加剧了军国主义的复活,由于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法绍达危机,两次布尔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从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俄国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地处欧洲中西部的德意志帝国覆灭,本土被削减七分之一,被剥夺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地处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全部阿拉伯地区的属地。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到1920年代时老式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
到1930年代,出现了新的殖民主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1930年代将其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着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后鼓励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但殖民主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尔爾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建立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至1953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举例说,英国曾是一殖民帝国,二战后,则通过“威斯敏斯特法”,给予自治领独立的权利,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独立,但此些国家仍属于英联邦。如澳大利亚的宪法中便着明英王为国家元首。进入1950年代后,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1957年至1963年间先后撤出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苏丹和1957年加纳的独立。
从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
至1960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葡萄牙这个最早的殖民帝国也是最后一个放弃殖民地的国家,葡属几内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经过多年的战争,在1975年获得独立[1]。殖民主义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㈥ 德国对英国提出了什么样的殖民地要求

殖民地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德国在统一之后参与了对殖民地的争夺,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认为德国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英、德两国的利益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生冲突。两国在非洲、东亚和近东的矛盾尤其尖锐。英、德之间争斗的初次爆发是由于德兰士瓦引起的。两伙相互角逐的帝国主义强盗在这块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南非布尔人共和国冲突起来。1896 年,德皇威廉二世在英军部队袭击德兰士瓦失败后,致电德兰士瓦总统说,布尔人战胜外国侵略者“并未求助于友邦”,“捍卫了国家的独立”。这份电报引起了英国的狂怒,英国统治集团把它看作是对英国的挑衅。德国统治阶层企图利用英国在布尔战争期间所陷入的困境,来捞取一些比较可观的殖民地利益。英德瓜分葡属非洲殖民地条约的签订,并未使德国满意,于是德国政府在1898 年8 月提出了瓜分萨摩亚群岛问题。英国不愿意把萨摩亚交给德国,但是为了换取德国在南非保持中立,英国还是满足了德国的这一要求。与此同时,德国帝国主义开始在东亚大肆活跃起来。1897 年,德国以“租借”为名吞并了中国的胶州湾,随后以将整个山东半岛置于它的保护之下。这使早已盘踞在中国的英国感到不安。德国帝国主义自19 世纪末开始大力向近东渗透。巴格达铁路便是加紧向近东和中东扩张的实际表现。德国于1910 年冲破了修筑巴格达铁路的重重障碍,但德国与英国的矛盾却日益剧烈。巴格达铁路为德国开辟了一条经过奥匈、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直达波斯湾的通道。随着这条铁路的建成,德国帝国主义者便在近东、中东和苏伊士运河附近获得了重要阵地,对英国同印度这个不列颠殖民帝国支柱之间的海陆交通构成了威胁。

㈦ 世界上哪些国家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非洲有说德语的国家吗

德国殖民地
德国正式拥有过主权的地方包括:

太平洋
西萨摩亚:1899-1914年
德属新几内亚 (Deutsch-Neuguinea),包括威廉皇帝领地 (Kaiser-Wilhelms-Land) 和邻近海岛:1884-1914年;其政区还包括:
加罗林群岛 (Karolinen):1889-1914年
马里亚纳群岛 (Marianen):1889-1914年
德属东非 (Deutsch-Ostafrika):
后来的坦噶尼喀 (Tanganjika),今天属于坦桑尼亚
卢旺达和布隆迪 (Ruanda-Urundi):1885-1917年
维图 (Witu):1885-90年,在今肯尼亚
德属西非 (Deutsch-Westafrika)包括:
喀麦隆 (Kamerun):1884-1914年
多哥 (Togoland):1884-1914年
德属西南非洲 (Deutsch-Südwestafrika),今纳米比亚:1883-1915年
德国也在中国拥有土地利益:

胶州湾 (Kiautschou)保护领地,包括租借地青岛 (Tsingtau):1897-1914年 (原本租借99年)
山东势力范围
黄河 (Gelber Fluss) 流域势力范围

㈧ 德国殖民地的殖民地列表

德国的殖民地起源的比较晚,因为德国成立就比较晚。1871年普鲁士才统一了德国。当时英国和法国已经把世界给瓜分完了。德国统一之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而且由于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经济超过的英国。这时候德国也想要拥有自己的殖民地了。毕竟现在自己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此强大,没有自己殖民地的话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不过现在世界上的殖民地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于是德国只能从两方面获得殖民地了。第一就抢那些比较弱的国家,英法这种大国是不能动的,小国还是可以动的。第二,虽然世界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不过总还有剩下的,虽说不是好肉,但总比没有强。所以德国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殖民地。

㈨ 有哪些殖民地是曾经德国所拥有的,是因为什么原因失去的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启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陆续在亚非拉占领了很多殖民地,靠殖民掠夺成为欧洲富国。

之后,荷兰、法国、英国有样学样,陆续成为世界殖民帝国,占领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英国更是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太阳永不落下。

德意志人开拓殖民地也很早,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1526年,奥格斯堡的银行世家韦尔瑟家族就尝试在今委内瑞拉的地方建立殖民地。1528年至1556年,德意志人在委内瑞拉领土有一些特权。1557年,西班牙人赶走德意志人,统治了委内瑞拉。

1685年10月5日,勃兰登堡得到今毛里塔尼亚海岸上的阿尔金岛,并在1701年成为普鲁士的殖民地,但在20年后就被法国夺走。

1871年以前,德意志地区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国力弱小,开拓殖民地并不成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的殖民地立刻遭到英、法、日、荷兰等协约国国家的进攻,短短两三年内,殖民地就全被协约国占领了。1918年德国战败后,不得不签署《凡尔赛合约》,放弃所有殖民地,可谓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当然,英法等殖民帝国也没有高兴多久。二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欧洲列强都恢复了正常状态,奴役亚非拉人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㈩ 世界上哪些国家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

德国殖民地
德国正式拥有过主权的地方包括:
太平洋
西萨摩亚:1899-1914年
德属新几内亚 (Deutsch-Neuguinea),包括威廉皇帝领地 (Kaiser-Wilhelms-Land) 和邻近海岛:1884-1914年;其政区还包括:
加罗林群岛 (Karolinen):1889-1914年
马里亚纳群岛 (Marianen):1889-1914年
德属东非 (Deutsch-Ostafrika):
后来的坦噶尼喀 (Tanganjika),今天属于坦桑尼亚
卢旺达和布隆迪 (Ruanda-Urundi):1885-1917年
维图 (Witu):1885-90年,在今肯尼亚
德属西非 (Deutsch-Westafrika)包括:
喀麦隆 (Kamerun):1884-1914年
多哥 (Togoland):1884-1914年
德属西南非洲 (Deutsch-Südwestafrika),今纳米比亚:1883-1915年
德国也在中国拥有土地利益:
胶州湾 (Kiautschou)保护领地,包括租借地青岛 (Tsingtau):1897-1914年 (原本租借99年)
山东势力范围
黄河 (Gelber Fluss) 流域势力范围

阅读全文

与德国把什么国家当作经济殖民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恋爱时如何提及婚姻问题 浏览:85
找对象为什么不幸福 浏览:503
什么是菩提心动画故事 浏览:642
微信健康码的信息填错怎么改 浏览:967
遇到事业打击后怎么调整 浏览:123
哪个国家有苏联美女 浏览:243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如何认定 浏览:269
冷漠婚姻什么意思 浏览:311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么存档 浏览:277
漫画如何用镜头讲故事 浏览:458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个小区最好 浏览:207
395什么意思爱情 浏览: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么拍摄软件 浏览:567
如何查询外地他人健康码 浏览:164
廊坊经济开发区怎么样 浏览:36
杞子别名有哪些好看的电影爱情 浏览:700
爱情公寓一个女人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913
pes在经济里面是什么 浏览:140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626
花市买回来的幸福树怎么养 浏览: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