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 GDP 停滞20年,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日本国内经济部门的生产效率低下是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最主要原因。
日本是典型的投入驱动增长的国家。即较高的资本和人力投入推动经济增长。日本做了巨大的资本投入,但由于资本生产率方面的低下,并没有因为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随着新生代价值观的改变,日本在人均劳动投入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15岁到64岁的人口在2000-2010年问按0.5%的速度递减。
其次,日本政府在国内奉行的是充分就业和维持稳定的经济政策。为此,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保护现有企业,人为限制自由竞争,扭曲了市场,减缓行业演进的步伐,使大量效率低的传统企业长期存在。一方面,对众多的传统小企业进行大量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现有的传统企业的存在,日本政府还对新的市场进入者设置了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包括日本的企业。
㈡ 日本经济停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造成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外部原因,与日本经济停滞没有必然联系。真正根源是日本经济的内部原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未将近30年的时间内日本经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但,这种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由于日本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执政党又不稳定,经常更替执政,许多经济政策不能及时调整,也没有远大长期的战略规划,原来的经济结构下的经济发展趋于饱和而又未能及时、主动地向自主开拓开放型经济增长转变,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的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最终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日本经济这种内在的体制和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恐怕难以改变。(注:文中黑体真正原因)
㈢ 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停滞二十年
每次提到房价是否有泡沫,楼市是否会崩盘,总是会提到日本。 甚至不只停滞,而是倒退了10年,花多少时间、金钱都补不回来。 从1990年,到2010年,整整20年。 也许偶比较迟钝,各位看官,您认识日本友人吗?他们这20年的生活还好吗?还有房住,有肉吃,有书看吗5年前,有几个人会相信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在几年内可以和日本持平?当年有人曾经说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赶上日本,因为"中国发展,难道日本就不发展吗?"可现实恰恰正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赶上日本,除了自身的高速发展之外,日本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人说日本老年人太多,社会负担重.我问几个问题,是老人太多,还是年轻人太少?年轻人为什么少,因为国民不愿意生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生出来养得起吗,教育得起吗?为什么会养不起,教育不起?为什么教养成本会高,因为人工费高.那为什么人工费高,因为帮你做工的这些人也要自己养自己,他自己的生活成本也高.那么,最终的问题就是,生活成本怎么会高起来的? 生活成本里面一个重要组成,住房成本.这就涉及到日本的房地产问题.现在大家都说,那时候日本的房地产存在泡沫.可是这个泡沫怎么起来的呢,因为有人投资.为什么有人投资?原因可以说有3个,1,有国际抄家,2,日本人自己有钱,3,日本储蓄利率低,日本人的钱放银行里实际是贬值,不如用来投资.企业可以投资购买别国的资产,国民如果要投资,选择就很少,股票,房地产,艺术品. 如果要长篇大论,自然还要分析日本的房地产,股市,银行信贷等等.但是,那些是细节问题,固然越细致看得越清楚,但是也越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上面3段话,看似杂乱无章, 但有一条线能把他们全部联系在一起:日本人都有钱了. 日本人有钱以后投资国内,推高了国内的生活成本,赚到的钱多了,但所需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或者说日本人普遍富裕之后的结果和通货膨胀一样,增加的只有数字,生活质量没有提高.而企业则为了降低成本,也因为钱在国外更值钱,因此更愿意投资国外. 极端的例子很容易分析出结果.如果某国某天突然天上掉了很多金子下来,那么这个国家不会变得富裕起来,而是会灭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极端的例子在现实里面是不存在的,所以要看清现实很难. 日本并不是突然之间有钱起来的,他的钱也是几十年流血流汗辛苦挣来的.要说有突然之间财富猛增的时候,只有日圆急速升值的那些年.那些年日本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钱价值增加了很多.虽然拿到手里的日圆还是那么多,还是在打短工,但是一换成美圆,自己就变成一富人了.于是对日本普通人来说,与其在日本国内消费还不如到国外去消费.这样就压低了日本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投资却不同,普通人要赚钱还是要赚日圆,又不能去买企业,不能买矿山,要工作又没有时间自己开店,那就只能投到房地产和股票上面.这样就推高了国内的生活成本,国内生活成本高了,又更显得国外的东西便宜,反过来进一步限制了国内内需.
㈣ 为什么九十年代别人经济飞涨而日本停滞不前
日本经济发展停滞表面看是由于日本政府接受了广场协议造成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经济必然要走向转型,日本近15年的停滞不前就是经济转型失败的后果,而美国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转型,网络经济连续10多年实现高速增长 ,在主导日本进行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日本的客观条件制约经济转型难度比美国大,另一方面政府犯了严重的错误,致使转型失败。
㈤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到这个地步
转自知道网友动漫破颜拳
大致说说我对日本这20多年来发展停滞的一些看法。
1.国民投资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谈到日本经济这二十年的状况,很自然地就会提到“泡沫经济”与“广场协议”,但是这种看法大体正确但是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最大的伤害并不是90年代初的不动产价格迅速下降,而是在于之前的房价地价飙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国民投资。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纪80年末,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地价的飙升让当时的日本企业和居民认为与其投资于其他行业,投资于坐地升值的房地产岂不是更好,投资于房地产用于长期对外出租则更受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青睐。再加上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汇占款倒逼流动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地价房价很自然就涨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后问题就来了,林毅夫就说过东京的房子之前公允价值值5000万日元的,泡沫破裂后就只值1000万日元了,通俗点说就是贷款了20年工资的钱去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结果今年这房只要3-5年工资就可以买了,相当于有15-18年的工资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银行体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冲击,但是代价就是投资的提前透支,日本银行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
2.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与日本特色的流动性陷阱。首先介绍一下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大致来说就是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由财阀控股,同时财阀又控股实业企业,而财阀间又相互持股,最后日本政府又对财阀入股或者加以实质控制,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组织化、政策性强的银行体系,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天朝的情况类似。除此以外日本银行体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银行倾向于提供年限长达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长期贷款,还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时日本的金融体系还衍生出了以这些年金为基础现金流的年金化理财产品或养老保险基金,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长期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办银行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业化时期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明显的助推作用,那就是为大量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减轻企业每一个财年利息支出的负担,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是到了泡沫破灭后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主办银行制度下的银行体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说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考虑的是一个贷款项目未来10年,20年的现金流问题,但是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银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后大量房产抵给银行,这些资产就是死资产而已,不形成现金流,变现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很难有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又风险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办银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体系无法如他们以前那样找到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高风险的项目又不敢做(为了作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基础现金流来源,风险规避是必须的),所以日本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大量投资由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日本本国国债、美国国债与其他固定收益的证券。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放水”“开印钞机“效果都不好了:因为放水根本没有放到企业里去,商业银行并没有积极扩大贷款规模,而是选择了稳妥的投资选择,即持有国债,结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头来又回到了财政账上。这一次的“安倍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日本商业银行贷款派生能力差的问题,不过这一次安倍“放水”比较彻底,包括负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国债发行的收紧,让商业银行体系的活力有所恢复,日本的大型跨国企业近两年的年报比较好看。
3.结构性问题与错失产业转型时机。日本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都谈到了人口老龄化,当然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实际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产率甚至还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日本经济结构还是高度依赖于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电子元器件、钢铁、机械制造这些。但是20时机90年代互联网这波大潮来的时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时期,由于刚才我讲到的日本银行体系的僵化,没有能够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资。我个人认为,对日本来说,泡沫经济破裂真不是时候。
4.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认为日本经济目前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经济的一个周期走向尾声后长期没有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表现形式(个人看法)。
总的来说,我觉得日本式的经济停滞应该说更多的和日本的财政金融领域有关,由于财政金融的问题传导到实体经济上的,让日本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资。不过日本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从基础设施、制成品的水平,核心技术来说都还是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如果日本经济走出了这个周期,有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比如安倍强调的未来日本经济三大支柱产业:机器人、新能源、微电子)。
㈥ 日本2020年GDP萎缩4.8%,造成经济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关于日本GDP的统计,日本在2020年的GDP已经有所萎缩,并且萎缩了4.8%。那么造成日本经济萎缩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导致日本经济萎缩的原因吧!
由于日本的国土面积较小,所以日本比较注重在国外投资办厂。在国外投资办厂,不仅可以使用国外的国土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还可以缓解日本本土的用地紧张。所以,大部分的日本企业都喜欢在国外投资办厂。但是,在国外投资办厂的话,不仅无法给日本本土的人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无法在日本本土发展上下游企业,无法带动日本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走向萎缩。
㈦ 日本经济为什么停滞
日本经济没有停滞,只不过是在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发展的比较慢而已。他的起点很高,所以说看起来就比较慢,但事实上日本的经济一直很稳定。
㈧ 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在日本型经济体系中,虽以市场经济为法则,但尽量回避市场调节,更多地采用契约关系的方式,长期合作。像终身雇佣制、企业集团的结合、总公司和承包公司、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等都是一种长期契约,所以说日本的市场经济是长期契约型经济。繁荣时限50年的原因就是强势政府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固化,只能在一代人的主导下强大,而不能获得制度的保证,随着激发社会全体成员奋发图强的社会背景消失和制度保障的缺失,社会经济自然会陷入绵绵不绝的衰退。
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自明治维新以来的1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日本人民的勤劳和社会各方的勉力而为成就了日本的强盛。有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国力强盛和国内市场狭小促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实不然,真正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恰恰是使日本走向强盛的“明治维新”,它的另一面就是政府部门主导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对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的破坏。
在日本经济起飞的同时,日本政府部门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不论是妄图恢复封建政权的失意武士还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都死于明治政府的屠刀之下。由大地主转变而来的大资本家深深明白依靠政府权力谋得自身利益的优势所在,三菱重工集团就是典型案例。即使是在二战以后成立的和平政权也沿袭了日本的这一经济政治紧密结合的典型发展模式。不过,日本因为模仿而成就了一时的繁荣,但强势政府对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的破坏导致了社会经济陷入了“结构性低迷”。经过50多年的发展强大,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将日本拖下了深渊;再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强大,1990年代初期再次陷入衰退。
㈨ 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十年停滞
经济分析学家克鲁格曼认为,日本之所以会进入经济十年停滞,主要因为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日本政府极力减低通货膨胀,现在仍有5%的通货膨胀,那么在零名义利率下还能产生5%的负实际利率,这足以使人们减少储蓄,鼓励投资,日本就不会是那个样子。
日本实际并没有接受克鲁格曼的政策建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量化宽松"的政策,后来在2006年也算走出了长期的经济衰退。
PS:日本的国家军事实力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军事力量。中国及其他国家还远远不及日本的军事实力。日本战后实际基本只失去核武的研发权利以及战争权利。并没有失去国防实力。而且因为美军部队驻守,日本政府的军备开支一直是极少的。
㈩ 日本经济快速下滑,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实际上日本经济并没有真正的下滑,只是这几年因为老龄化的原因,加上少子化,发展就开始停滞了,虽然广场协议似乎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实际上更多的原因是八十年代房地产泡沫经济造成的,当时日本经济看上去非常的厉害,实际上几乎都是水分,后来挤出了水分以后,才是真正的经济状况,但是日本的科技,制造业在世界上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不少产品都是占了顶端领域。
因此,不要以为日本经济真的下滑了,日本这几年科技依然还在不断地进步,诺贝尔奖年年都有这个也不是浪得虚名,而我国各方面要追上日本,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像越南,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也是相当的惊人,但是成为发达国家的话,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