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州是几线城市2020
惠州成为全国30个二线城市中的一员,这个排行榜是怎么来的?想必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这里来给大家揭秘一下!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按照 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城市。 榜单评估的是城市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 这是该榜单发布的第五年。
基础商业体量的上涨,也是城市商业力量上升的信号之一。过去一年,二线及以上城市中,昆明、厦门、济南、惠州、珠海的餐饮门店数量排名上升最快。
惠州近来大动作频频——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构建“3+7”工业园区矩阵,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崛起,7大千亿级园区矩阵联动,加以奠定城市百年发展格局的“丰”字大交通主框架启动建设,拉开了惠州发展前所未有的宏大版图。
2020年,惠州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52项,总投资4828亿元,年度投资计划879.8亿元。其中产业工程146项,年度计划投资413.5亿元,占了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不到1个月,两大世界级项目相继落户大亚湾石化区,总投资1100亿元。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三的壳牌、排名第八的埃克森美孚投资惠州,高高树起了世界资本突围疫情投资中国的“风向标”,造就了外资抢滩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现象”。
巨浪澎湃起,正是弄潮时。跨入城市得名新千年的惠州,迎来竞逐一流大发展的“巨浪时代”,也必将铸就高质量发展的“惠州现象”
B. 广东惠州怎么样,消费高吗
不高,惠城区居住环境好,消费相比周边城市要低,工业园区主要有南边的数码园,东边的东江工业区等新仲恺区发展前景不错,解决了原仲恺高新区的用地不足,是惠州经济的主力,可以查仲恺高新区相关资料惠阳区服务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与深圳相邻,但房价相差很大,所以很多深圳人过来买房大亚湾石化带动作用比较明显,流动人口增加,但人居环境有所下降博罗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与东莞相邻惠东有强大的海岸线巽寮湾,发展旅游业不错,有季节性。
拓展资料
1、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素有“粤东门户”之称。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0多万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2、自然概况: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市。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气温22℃。广东省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和西枝江横贯全市,北部多山地,中部和沿海地带多横积小平原,东、西部为丘陵台地。惠州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地下蕴藏有铁煤、钨、钛等30多种矿务。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沿海出产优质食盐,山区富藏山珍野味。惠州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223.6公里,海域面积达4520平方公里,水产品种达640多种。
3、人文历史:惠州为广东省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传说中仙人乘木鹅翩然而至故得名“鹅城”。惠州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故享有“岭南名郡”之美誉。惠州自然景色迤逦,集湖、山、泉、海、江、瀑、岛于一身,有远近驰名的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大亚湾、巽寮湾和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惠州集古城胜景、道教源流、名士遗址、革命纪念地以及瑶乡风情和客家民俗于一体,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功能综合旅游体系。
C. 惠州人口流入还是流出
惠州是人口流入城市。
2019年末惠州市常住人口488.00万人,人口出生率13.58‰,死亡率3.49‰,自然增长率10.09‰。户籍人口389.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15万人,乡村人口161.59万人。
2020年人口出生率11.60‰,死亡率3.34‰,自然增长率8.26‰。户籍人口397.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3.24万人,乡村人口163.52万人。
经济及收入介绍
2020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4221.79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0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134.36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1868.33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2:50.5:44.3。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23亿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297.45亿元,增长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7.38亿元,增长3.7%。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5元,增长7.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75元,增长5.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5元,增长8.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惠州
以上内容参考 惠州市统计局—202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D. 当前惠州各项经济指标几乎全面超越中山,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惠州穷
因为我们不能用书面指标来评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活力,更不能用这些指标来评估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
在多数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中山会比惠州更为发达,同时也更加看好中山的城市发展。这次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山的各个产业本身比较健全,中山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而对于惠州地区来说,我们可以把惠州地区的收入理解为房地产收入,如果去除房地产收入的话,惠州地区甚至连四线城市都不如,这也是很多惠州居民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以我个人来看,中山地区确实会比惠州地区更为发达,虽然惠州的房地产的价格非常贵,但惠州的人均消费水平和购买力要远远低于中山。
E. 惠州的经济怎么样
经济飞速发展,发展前景较好
那么惠州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1.背靠经济发展大树。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集团的成员,北部有雄安新区,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规划,未来发展有望超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大湾区,成为世界第一。身处前景无限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发展迅速。
2.紧靠经济发展中心。深圳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其经济实力在广东排名第一。惠州一直在对接深圳,旨在惠及同一个城市,最大限度地享受深圳的溢出效应。
3.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一个城市,土地资源是最关键的因素。惠州总面积11600平方公里,广州,深圳、东莞的土地面积加起来只比惠州多300平方公里,后续开发潜力巨大,引进什么大项目都不是问题。
4.房地产成绩喜人。与邻近的深圳、东莞和广州相比,惠州的房地产价格仍然较低,加上大亚湾作为旅游休闲城市的定位,越来越多的深圳客户选择在惠州置业,这进一步刺激了惠州的经济发展。
5.交通运输便利条件。高铁市的称号将把惠州推向财富的前沿,2020年左右,江西深圳高铁、广汕高铁、厦门深圳高铁在惠州开通运营,惠州一城三线九站将成为广东省高铁站最多的城市惠州,经济发展将达到更高水平。
6.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惠州旅游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惠州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有山、水、森林、湖泊、泉,洞穴、瀑布、海岸和岛屿等等各种景观,旅游景点主要有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大亚湾、巽寮湾等。每到假期,来自周边城市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涌向惠州,这自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7.国家政策支持。惠州有大亚湾和仲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电子石化产业发展迅速。此外,广东“硅谷”通湖生态智慧区的建立也将带来强大的发展潜力。
F. 惠州经济水平相当于哪个城市
2018年惠州实现GDP4103.0亿元,同比实际增长6.0%,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五位,经济增速位列广东省第十位。
惠州年末常住人口483.01万人,人均GDP达8.54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29万美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9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万元,略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
2018年,GDP在惠州之前的是东莞,实现GDP82780.5亿元,同比实际增长7.4%;在惠州之后的是中山,实现GDP3632.7亿元,同比实际增长5.9%。
区位优势:惠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部,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700万人,与深圳、香港、广州、东莞、汕头接壤。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和广州市世界一线城市,深圳和汕头是国家经济特区,东莞是世界工厂。惠州成为这四座城市发展绕不过的经济腹地。
生态环境:惠州为广东省首个地级市的“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在大湾区规划中担当生态、绿色城市定位,成为记忆休闲度假又能投资置业的佳地。
交通升级:到2020年,惠州将有八条轨道交通对接深圳,五条对接广州,四条对接东莞,两条对接香港。 将打造半小时到深圳,一小时到广州,与东莞和香港形成45分钟生活圈。
产业情况:惠州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其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2%。其中,电子和石化产业非常发达,培育出TCL、德赛、华阳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一批民营企业。目前,惠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0.6%和40.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G. 惠州上半年GDP增速广东省第一!惠州为啥能如此优秀
农业生产,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惠州在广东省内GDP增速位居第一。
城市应该如何做才能发展越来越快?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界城市,在疫情之下,仍然实现了经济的稳定上升。作为去年新进的万亿工业大市,惠州依托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2+1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城市如果想要发展越来越快,则必须要均衡增长,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应该引起重视,惠州产业高端化,转型加快是惠州快速发展的秘诀,从产品上看来,惠州超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化学药品原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液晶屏分别增长41.2% 28.1%,19%,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发展后劲十足。
H. 讲经济惠州算很发达吗
惠州的经济实力不错,是广东经济第五城,可城建水平实在一般,乏善可陈,跟经济排名第十的湛江简直比不了。湛江的城建很是高大上,不仅是粤西头号城市,也是省内仅次于深圳、广州和珠海,排名第四的城市。
I. 广东21市上半年GDP:惠州增速全省第一,为什么惠州发展这么快
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建安投资三项指标,均居广东省第1位,惠州能够发展如此之快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与相关领导的积极配合,综合通知惠州市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惠州市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74亿元同比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12.67亿元同比增长8.3%,地摊产业增加值为977.78亿元,同比下降2.3%,贵州与其他城市相比工业增长更快一些,这也是惠州上半年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房地产经济正在逐步下滑,一个地区的主要发展与房地产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并非绝对,只有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才可以更好的带动当地的市场经济。
J. 惠州经济发展现状是什么
2020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221.7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9.0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34.36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8.33亿元,同比增长1.2%。
第一产业
2019年,惠州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29万亩,增长0.9%;粮食总产量58.61万吨,增长4.5%;蔬菜总产量315.95万吨,增长5.0%;水果总产量87.69万吨,增长0.2%。
全年肉类总产量16.33万吨,下降9.5%。其中,猪肉产量8.85万吨,下降15.4%;禽肉产量7.12万吨,下降1.3%。全年水产品产量15.81万吨,增长0.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88万吨,下降5.4%;淡水产品产量8.93万吨,增长4.7%。
第二产业
2019年,惠州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9家。高新技术企业1322家,净增217家;R&D投入占比提高到2.4%。上规模企业净增450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增长1%;石化行业下降3.9%;汽车行业下降0.4%。分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0%;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8%。民营企业增长11.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下降0.1%,其中内销产值增长5.2%;出口交货值下降10.7%。内外销比例为70:30。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6.9%、4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9%,实现利润总额281.07亿元,下降18.0%。
第三产业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在惠州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国内贸易
2019年,惠州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9.53亿元,增长8.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1.28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8.25亿元,增长5.8%。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466.98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132.55亿元,增长6.4%。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增长11.6%,化妆品类增长25.3%,金银珠宝类增长4.5%,日用品类增长9.8%,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4.5%;
书报杂志类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4%,中西药品类增长27.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8%,通讯器材类增长6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2%,汽车类下降2.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4.1%、
2、对外经济
2019年, 惠州市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09.74亿元,下降18.7%。其中,出口1821.74亿元,下降17.5%;进口888.01亿元,下降21.1%。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33.73亿元。
从出口市场看,2019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香港27.9%、韩国10.6%、美国20.5%、欧盟11.8%、东盟8.8%、日本3.4%,这六大市场占比合计83.1%。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390宗,下降80.6%;
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65.76亿元,下降8.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25亿元,增长1.2%。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8989家(不含分支机构等)。其中,香港5457家;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合计670家;韩国139家;美国62家;日本57家;欧洲42家。
3、金融和保险业
2019年末惠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558.61亿元,增长6.3%。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149.81亿元,增长5.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848.89亿元,增长19.7%。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588.31亿元,增长20.2%。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60家(含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5.80亿元,增长11.3%。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93.30亿元,增长13.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5.66亿元,增长19.5%;财产险保费收入46.84亿元,增长1.6%。支付各类保险赔款45.40亿元,下降5.7%。
4、旅游业
2019年博罗、龙门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昆山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末惠州市共有A级景区35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1个。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41万人次,增长11.0%。接待住宿游客2731.5万人次,增长11.9%,其中国内游客2992.94万人次,增长22.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70亿元,增长13.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06984万美元,同比增长2.3%。
地理
惠州市在珠江三角洲东端。惠州市南端有稔平半岛,夹在深圳大亚湾、汕尾红海湾之间。
惠州市东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汕尾市交界,南部与南海大亚湾相邻,与香港隔海相望,西部与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接壤,北部与广东省韶关市毗邻。
惠州市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13°51′至115°28′,北纬22°24′至23°57′,东西宽约152公里,南北长约128公里。惠州市的陆地面积为1.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4520平方公里。
惠州市北部以山地居多,东部和南部为丘陵台地,东江沿岸和南部沿海有极小面积的平原。惠州的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337米,另有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峰13座;
如罗浮山的飞云顶(海拨1281米)、白马山(海拨1256米)、南昆山的天堂顶(海拨1210米)等,这13座山峰及其从属的山脉包围在惠州行政区划的边界上,形成一个周边高,逐渐向南部沿海开口的簸箕形地形,而在此地形的中部,则多为花岗岩和红色砂岩构成的丘陵台地。
惠州市全境有大小河流20多条,较大的河流有东江和东江的支流西枝江、增江(又称为龙门河)。有湖泊和大小水库约130个,较大的有西湖、白盆珠水库、天堂山水库、显冈水库、花树下水库、角洞水库、水东陂水库等。
惠州市南部靠海,海岸线长223.6公里,有大亚湾(和深圳市共有)和巽寮湾两个较大的海湾,有上百个大小岛屿。
惠州市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惠州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3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19.5℃-22.2℃。全年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8.3℃,全年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3.0℃。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2000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4月和9月,占全年的82.5%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