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贵州的习水县经济发展如何呢
除此之外习水县还是很不错的旅游场所,境内可以见证到很多特色的美景。加上它有便利的交通,更好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成功吸引了很多游客过来留下足迹,自从来往的人数变多之后,也更好带动了它的经济总量,相信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对于贵州即将腾飞的县城,喜获409亿高铁项目,全长241公里设立7个站点,不知你看完后有什么想法呢?
Ⅱ 贵州习水县现在经济条件怎么样
经济不景气,有些公司工资发不起
Ⅲ 请问2016年习水县温水镇GDP是多少
2016年美国生产总值是多少美国经济总量达到17.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5.46万美元,两项数字都相当高。今年,美国经济形势总体过得去,估计突破18万亿美元。
Ⅳ 赤水、合江、习水、仁怀的经济
赤水市 面积1801平方千米,人口 30万。邮政编码5647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街。GDP24.14 财政收入1.75
习水县 面积3128平方千米,人口 67万。邮政编码564600。县人民政府驻东皇镇。GDP30.60 财政收入3.6
仁怀市 面积1788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政编码564500。市人民政府驻国酒大道。GDP89.23 财政收入22.12
经济在这几个地方来说肯定仁怀好些!!毕竟茅台在那里!!!
关于家具的话,要看买什么家具了,是有钱人家买,还是普通大众买的家具了!!要么去遵义买去,要么去重庆也会便宜很多!!!
呵呵,我是习水人,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很全面 仅给你参考一下吧,你不会要开家具公司吧!!
Ⅳ 为什么习水县和仁怀市的工资差别那么大呢
关于调整我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各县、区(市)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黔劳社厅发〔2007〕50号)文件规定,现将我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如下:
一、最低工资标准及范围
1、月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区:由550元调整为650元(范围: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
二类区:由500元调整为600元(范围:桐梓县、湄潭县、遵义县、余庆县、绥阳县、习水县);
三类区:由450元调整为550元(范围:道真县、凤冈县、正安县、务川县)。
2、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区:由6.3元调整为6.9元;
二类区:由5.7元调整为6.4元;
三类区:由5.1元调整为5.9元。
二、月最低工资标准含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并含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类企业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四、各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并认真贯彻执行。
五、上述标准从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就是这样了!
Ⅵ 贵州各地区经济收入排行
在目前来看、贵阳经济收入条件相对来说要比较好些,六盘水的经济条件也不错、其次就是 毕节、黔西南。六盘水、毕节、黔西南州《黔西南州大部分地区重要种植烤烟》等地主要产煤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至于度假、旅游重要还是看自己的爱好,比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风景不错、铜仁梵净山、毕节织金洞、安顺黄果树、龙宫、黔西南州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等地都值得一游哦!
Ⅶ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最低工资标准
习水县属于遵义市的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按照二类地区执行,即1100元/月。
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在每年的6月份公布,遵义市目前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014年6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具体为:一类区1250元/月,二类区1100元/月,三类区100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区13元/小时,二类区12元/小时,三类区11元/小时。
遵义市市最低工资标准三类区域具体划分为:一类地区为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二类地区为桐梓县、湄潭县、遵义县、余庆县、绥阳县、习水县;三类地区为道真县、凤冈县、正安县、务川县。
Ⅷ 习水县每年为国家财政贡献多少钱
根据习水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习水县2018年实现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完成34.3亿元、1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21.7%。
Ⅸ 贵州、省十大经济强县排名
摘要 亲,贵州十大强县排行榜
Ⅹ 习水县的经济
“八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5.25亿元,比“七五”末3.11亿元增长68.75%,年均递增11.03%;工农业总产值5.28亿元,比“七五”期末1.94亿元增长172.51%,年均递增22.2%;粮食总产量212655吨,比“七五”期末140975吨增长50.85%,年均递增8.57%;肥猪出栏225066头,比“七五”期末188466头增长19.42%,年均递增3.61%;财政收入完成5167.1万元,比“七五”期末2323万元增长122.43%,年均递增17.34%;农民人均纯收入605元,比“七五”末371元增长62.6%,年均递增10.23%。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11.13亿元,比“八五”末5.25亿元增长115.18%,年均递增17.69%;粮食总产量319349吨,比“八五”末212655吨增长50.17%,年均递增8.34%;肥猪出栏333092头,比“八五”末225066头增长48%,年均递增8.16%;财政收入实现1.41亿元,比“八五”末5167.1万元增长172.36%,年均递增22.19%;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比“八五”末605元增长112.4%,年均递增16.26%。财政总收入达14073万元,年均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86万元,年均增长19.5%;财政总支出4033万元,年均增长18.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亿元,年均增长16%;总人口达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计生率89.9%,比1995年提高了13.7%。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0亿元新台阶,比“九五”期末8.64亿元,年均增长12.2%,超过“十五”计划年均增长12%的预期目标,财政总收入达到2.61亿元,年均增长13.2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034万元,年均增长12.03%;五年累计投资总额达到36亿元,比九五时期净增21亿元。
“十一五”时期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4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10%,年均增长11.5%。三次产业比重为19.6:39.9:40.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9.69%,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5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1%。财政总收入完成7.6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94%,年均增长24.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30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6元,年均增长11.7%。
2014年习水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获得较高的增长态势;综合排名连续3年进入全省前3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