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邓县有什么经济产业

邓县有什么经济产业

发布时间:2022-08-10 03:01:24

A. 想知道: 南阳市 邓州市经济形势如何 在哪

现在已经升级为地级市了,公检法也在慢慢的向省里接轨呢直接归省里领导,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还是挺不错的。

B. 河南邓州简介

邓州市基本情况和发展优势

一、邓州市基本情况

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更有“中原之雄区,天府之亚选”的美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全市辖28个乡镇(办、区),578个行政村,156万人,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2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2004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省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把邓州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中等城市。”

历史文化悠久。邓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海经》有“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神话传说,邓林即今邓州市。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表明,早在6800年前,邓州就有先民居住。邓州为邓姓发源地,每年都有海内外邓氏族人前来邓国侯吾离陵寻根谒祖。邓小平在《邓氏家谱》中记载:“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唐宋元明,代有伟人。”邓州建制较早。夏、商、周皆为侯国。春秋时期,楚国灭邓,邓归楚地。今邓州杏山仍有楚长城遗址。隋朝时置邓州。中华民国二年,改邓州为邓县。至今,邓州有建制机构1300余年。

交通区位优越。邓州地处武汉-郑州-西安大三角和南阳-襄樊-十堰小三角的中心地带,起着连接东西、南北的“桥梁”作用。邓州市交通便利,207国道和六条省干线穿境而过;位于焦枝铁路和宁西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和陕沪高速、207国道和312国道三个“十字”交汇的枢纽位置。水路从老河口、襄樊等地码头入位,通江达海。距襄樊、老河口、南阳三个机场均在60公里以内。邓州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力度,形成了九纵七横城市道路网络,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豫西南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

综合实力雄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强力实施三大战略(工业立市、开放带动、人才兴邓),坚持三抓带动、产业支撑,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工业振兴工程、农民增收工程、城乡一体建设工程、劳动技能培训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生态邓州建设工程),走好三条路子(工农互动,探索农区工业化路子;城乡互动,走城镇化路子;经济生态互动,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了邓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3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508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居民储蓄66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居南阳各县市区首位。一二三产之比达到29.2:43.3:27.5。

二、邓州具有的发展优势

农业特色突出。邓州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生态良好,物产丰饶,盛产小麦、棉花、油料、烟草、豆类、辣椒等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林牧烟棉等四大优势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还是全国粮食、黄牛、外贸烟出口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市。2008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1.9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农业增加值59.8亿元,同比增长5.9%。

工业基础雄厚。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目标,强力实施项目统揽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张壮大优势产业,依托邓州资源优势和现实生产力,大力培育发展棉纺服装、建材、粮油食品、林板纸、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体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支柱产业成为支撑邓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8.6亿元,同比增长18.6%;限额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增加值40.8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70%。全市工业企业入库税金9796万元,同比增长22.9%。工业综合效益指数315.3%,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30家,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强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80%以上。

商贸流通发达。邓州市围绕建设豫西南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资源、区位、产业优势,强化市域中心城区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吸纳能力,已经形成独具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彩棉种植及加工中心、服装产业集散中心、农机制造及销售中心、豫西南粮食仓储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优质烟叶生产及加工供应中心、豫西南石油储备战略中心等六大市场体系,对周边形成了强有力的辅助带动作用。

C. 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许昌市有哪些省级产业集聚区我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些内容

首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180个(其中许昌有8个),名单如下: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5、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
6、郑州市官渡产业集聚区
7、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
8、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9、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11、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2、新郑新港工业园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15、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16、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
17、开封黄龙产业集聚区
l8、开封边村产业集聚区
19、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20、杞县产业集聚区
21、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工业园区)
26、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27、洛阳市伊洛产业集聚区
28、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
29、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
30、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
31、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32、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33、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34、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35、栾川县产业集聚区
36、孟津县产业集聚区
37、汝阳县产业集聚区
38、嵩县产业集聚区
39、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40、偃师市产业集聚区
41、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2、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43、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44、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45、郏县产业集聚区
46、汝州市产业集聚区
47、叶县产业集聚区
48、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49、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50、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51、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5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5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54、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55、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56、滑县产业集聚区
57、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58、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59、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60、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
61、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62、鹤壁市金山产业集聚区
63、浚县产业集聚区
64、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新乡高新技术开发区)
65、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合新乡工业园区)
66、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含新乡经济开发区)
67、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
68、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69、新乡市桥北新区
70、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71、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72、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73、封丘县产业集聚区
74、卫辉市产业集聚区
75、延津县产业集聚区
76、辉县市产业集聚区
77、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焦作经济开发区)
78、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79、焦作工业产业集聚区
80、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81、温县产业集聚区
82、孟州市产业集聚区
83、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
84、修武县产业集聚区
85、博爱县产业集聚区
86、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濮阳经济开发区)
8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含濮阳工业园区)
88、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
89、南乐县产业集聚区
90、清丰县产业集聚区
91、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92、濮阳县产业集聚区
93、范县产业集聚区
94、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许昌经济开发区)
95、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
96、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
97、中原电气谷核心区
98、长葛市城南产业集聚区
99、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100、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101、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102、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漯河经济开发区)
103、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
104、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
105、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106、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107、临颖县产业集聚区
108、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109、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110、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111、卢氏县产业集聚区
112、渑池县产业集聚区
113、灵宝市产业集聚区
114、陕县产业集聚区
115、商丘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商丘经济开发区)
116、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117、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
118、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
119、永城市产业集聚区
120、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121、夏邑县产业集聚区
122、虞城县产业集聚区
123、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124、宁陵县产业集聚区
125、睢县产业集聚区
126、周口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周口经济开发区)
127、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
128、项城市产业集聚区
129、淮阳县产业集聚区
130、扶沟县产业集聚区
131、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132、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133、西华县产业集聚区
134、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135、太康县产业集聚区
136、商水县产业集聚区
137、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驻马店经济开发区)
138、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
139、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140、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141、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142、正阳县产业集聚区
143、汝南县产业集聚区
144、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145、泌阳县产业集聚区
146、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147、确山县产业集聚区
148. 上蔡县产业集聚区
14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50、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51、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
152、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153、新野县产业集聚区
154、浙川县产业集聚区
155、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156、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157、桐柏县产业集聚区
158、镇平县产业集聚区
159、西峡县产业集聚区
160、社旗县产业集聚区
161、南召县产业集聚区
162、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163、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164、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潢川经济开发区)
165、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
166、信阳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
167、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168、信阳明港产业集聚区
169、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
170、固始县产业集聚区
171、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
172、新县产业集聚区
173、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174、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175、商城县产业集聚区
176、潢川县产业集聚区
177、息县产业集聚区
178、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79、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
180、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

D. 邓州有什么特产

邓州古称“邓”或“穰”,是河南省直管市,是豫西南门户城市,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邓州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

窝子面


邓州窝子面

邓州窝子面原为热干面,传入邓州后经过改良更上一层楼,加入了绿豆芽,牛肉丁,浇上牛油辣椒,香辣无比,在武汉最老的热干面馆因为没人去吃而倒闭,邓州的窝子面馆却是日益红火。

高汤烩面

源自清真羊肉泡馍,因豫西南人食不惯羊肉之膻腥骚味,故而改进,发扬光大,成为当时和时下市面上的大众食品。每当夜幕一下,邓州的方城烩面馆食客林林总总,人满为患,成为一道亮丽的街景。人们因为喜爱,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政要,大有不分尊卑共聚一桌的思想,正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元妙观扒素鸡


元妙观扒素鸡

制法:(1)“扒素鸡”:豆腐皮10张,在清水锅内煮几滚后,取出用新抹布包压起来,约10--15分钟揭掉抹布,用刀片成5厘米长、1.5厘米宽、1.5厘米厚的块,摆放碗内。(2)上放花椒1个、葱花1.5克、糯米1.5克、盐1.5克,添半勺黄芽汤,入笼蒸15分钟端出,再兑点开水和胡椒面即成。特点:形似鸡块,嫩脆香辣。

糊辣汤

邓州美食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针菇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已知,邓州经营糊辣汤的,小户近千家,大户也有数十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拐子(张文胜)糊辣汤”和“韩家糊辣汤”了。这两家均为百年老店,在色香味的调制方面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极受市民欢迎。

河南省邓州市是小磨油制作工艺的发祥地,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据邓州志载:早在清光绪年间,邓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余万公斤经汉口“邓帮商行”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邓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一是原料芝麻独特。该地属暖温带区,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因此芝麻籽粒饱满,千粒平均重达3克以上,出油率高达75%,且油脂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二是制作工艺原始:先将芝麻炒至半煳,尔后用专用小型石磨压榨成糊状,接着按比例兑水,搅拌,最后沉淀,滤净,即成为原汁原味的小磨香油。其三是清、香、醇兼备,曾经有“无风香三里,有风十里香”之美誉;其色清澈透亮,其味甜润清爽,若用以烹炸食品或调制凉拌菜肴,则可去腥臊而生奇香,若配制中药,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效

邓州特产荣冠牌红曲绞股蓝黄酒系列被世人誉为“南方人参”、“福音草”的神农架野生绞股蓝精品和绍兴特制红曲为主原料精酿而成。酒体饱满可人,口味鲜美醇厚,营养丰富齐全,常饮降血脂、降血压、养颜减肥。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和饮用美酒为一体的纯天然饮品。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优良品种之一,居全国黄牛品种之首。南阳黄牛主产于南阳盆地唐、白河流域。国家在邓州市设有黄牛良种繁育场,研究、改良、发展黄牛。南阳黄牛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畜力,而且还提供大量肉类、皮张等畜产品及一批良种种牛。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E. 邓州有什么工业区

邓州产业聚集区!百行各业任你选、白马向南北京大道南头

F. 请问河南省邓州的经济如何有什么特产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50;地方财政收入2.12亿元,增长32.6%,增辐为8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3130元,同比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4元,同比增长14.8%;金融储蓄存款余额42亿元,净增8.2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40位。 2008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邓州经济一季度处于低谷,自二季度开始,随着中央一系列保增长政策的实施,邓州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苗头,至三、四季度,回升态势更加明显,经济增速呈现逐步加快趋势。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8.9 %、8.3%和9.3%,预计全年GDP有望达到225亿元,增长9.7%,其中一产增加值62.4亿元,增长4.3%;二产增加值100亿元,增长13.2%;三产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1%。预计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望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27.7:44.5:27.8,首次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人均GDP达到16000元。初步预计,2010年GDP将达到250亿元,增幅在10.5%左右[2]。
邓州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盛产小麦、棉花、烟草、小辣椒、花生、豆类,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优质棉基地县(市), 是河南省油料生产和优质烟出口重要县(市)。年粮食总产10 亿公斤以上,棉花总产3500 万公斤,烟叶总产2000 万公斤,花生1000 万公斤;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南阳黄牛中心产区,年存栏45 万头,生猪存栏70 万头,家禽1500 万只。邓州素有“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油料生产和优质烟叶出口重点市。邓州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水泥灰岩储藏量13 亿吨,溶剂灰岩2 亿吨,黑墨大理石1100 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600 万立方米[1]。

G. 谁知道邓州 在哪 具体点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邓州主要产什么 [ 标签:邓州 ] 沧海一粟 回答:4 人气:16 解决时间:2007-12-22 11:12 检举 位于河南省西南边缘,北依中原,南抵楚襄,被称为豫、鄂、陕三省雄关。如今横贯全境的焦枝铁路、207国道,距离不足50公里的南阳、襄樊、老河口三个机场和通江达海的河口码头,构筑了这座新兴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讯设施完备,国内外直拨电话、传真已开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邓州素以“资源大市”着称,是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市)和南阳黄牛、商品粮、外贸烟、优质棉基地,矿藏丰富,主要有高品位资土和黑墨玉大理石。 “八五”期间,全市粮食年均总产6亿公斤;畜牧、烟、棉、林果、蔬菜等五大支柱产业形成规模;烟、棉、油总产量跃入全国百强行列。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食品、纺织、建材、化工、机械六大工业体系。 回首过去步履坚实,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到“九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7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使邓州成为工业发达、农村富强、城镇繁荣、社会事业进步的中等城市。

招商引资以“引凤工程”为载体,实行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的方法,开辟间接利用外国政府及民间组织贷款的新途径;以“中国穰东服装节和经贸洽谈会”为桥梁,积极和“三沿”发达地区缔结友好城市、友好乡镇,抓住沿海产业升级和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地联合协作。

目前,邓州市委、市政府正带领百万邓州人民,学习先进找差距,抢抓机遇上台阶,以“奋力拼搏争一流水平,务实苦干创一流业绩”的邓州精神,阔步迈向21世纪。

古文化简介

邓州自古迄今,文化灿烂,名人辈出。 邓州古为荆州之地。距今约六千年前已有原始人群居住,属苗蛮部落群。禹征苗,夏“仲康封子于邓,始有邓国”。《诗经》中的《台南》、《周南》即为襄、邓境内的民歌。邓州载入光辉史册的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曾为汉王朝的中兴立下汗马功劳;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开中医之先河,世尊其为“医圣”、“群方之祖”:宗懔以其善治和博学成为南北朝时着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唐代名将张巡固睢阳,以寡敌众,一举挫败安禄山叛军,遏其南下江淮。

北宋贤臣范仲淹在邓州创建花洲书院,在此写下不朽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历激越后人,千古颂唱;南宋名将王坚扼守合州钓鱼城,致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折鞭”于城下;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所着《天顺日录》、《古穰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女发明家丁育三、现代着名语言学家丁声澍、着名作家姚雪垠、着名教育家韩作黎、着名军旅青年作家周大新等,各领风骚,无愧为一代英才,国之骄子,是邓州的光荣和骄傲。 邓州景色秀丽、文物众多。境内有1.3亿年前的化石点5处,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3处,以及商代、战国、汉代遗址51处。

1988年邓州福胜寺塔地宫出土的宋代文物金棺、银椁,轰动国内外;1995年邓州八里岗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被评为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八里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工业企业风采 改革开发以来,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食品、纺织、建材、化工、机械六大工业体系,得到上级各部门的肯定和赞誉。近年来,全市各企业转抓练增,苦练内功。六大工业体系的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组建化工、粮油、棉纺、建材四大企业集团,努力造就和培育了一大批企业家队伍。

其中,邓州市第一棉纺厂自1988年建成投产以来,经过近10年的长足发展,产品已远销国内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和欢迎,部分45 s棉纱通过香港出口西欧地区,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南阳市、邓州市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之一。被河南省统计局授予“河南省效益百佳、税利百强企业”,被河南省工商银行命名为AAA级信誉企业。

邓州市第一化肥厂是中一型全民企业,始建于1966年,现有固定效益8500万元,主要产品碳酸氢铵、资料编织袋,产值超亿元。该厂主要产品“邓福”牌碳铵产品以含氮量高,水份低质量稳定而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产品不仅畅销本省,还远销湖北、四川等省市,跻身于“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河南省百强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化学工业企业”, 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化肥生产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邓州卷烟厂始建于1969年,现为国家中二型企业,年生产规模15万箱,具备独立研制开发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卷烟能力,先后推出16个牌号20多种规格的卷烟,其中雪茄型“松”烟1992 年被评为“全国畅销牌号”, 烤烟型“华贵”烟1995年被国家烟草局评为“一等品”,目前产品远销五省区100多个市县, 是河南省百家利税大户之一,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多次荣获河南省工行“AAA”级企业。

宋朝福胜寺塔

农业·粮油·畜牧·烟·棉·小辣椒 农业是邓州市的基础产业。“九五”期间,全市粮食年均总产6亿公斤,烟、棉、油总产量跻身于全国百强行列。畜牧、烟、棉、林果、蔬菜五大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进入“九五”,邓州市的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进展,1999年,全市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0.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991元,粮食总产突破75万吨大关,其中夏粮总产突破5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产量3.49万吨,烟叶产量2.25万吨,油料8.1万吨。

中国黄牛在南阳,南阳黄牛在邓州。邓州是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市)和优质牛基地,其中肉鲜嫩味美,皮质优良。全市黄牛饲养量达50余万头,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邓州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1999年总产值完成11.6亿元,肉类产量达10.28万吨。

邓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优质烟开发基地,内贸烟储备基地和外贸烟出口基地,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产烟量在2000万公斤上下,年烟叶出口量占河南省的70%以上。邓州市烟叶以其质量好,颜色鲜,吸味芬芳,曾在多次国际各种展览会上获得殊荣。至90年代已与国际上的多个烟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如英美、德宝、环球等多家国际公司。 除烟叶外,芝麻、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也是主要经济作物,芝麻年产量在350万公斤以上,油菜年产在500万公斤左右,花生年产在5000万公斤以上。 邓州市棉花品质优良,棉花绒长,细度、强力、成熟系数、色泽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颁标准,曾远销到苏联、日本、法国及东南亚等国,平均年种植在20万亩以上,产量1000吨以上。 近两年,邓州市大力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发展高产、高效含税的小辣椒生产,2000年种植天鹰椒、三鹰椒、贵州王三大系列优质小辣椒面积达50万亩,加上周边县市50万亩,该区域内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量有20万吨,占全国总干椒面积的1/4,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小辣椒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近年来,邓州市委、市政府对粮食系统的各部门进行大力改革,在全国粮食系统不景气的情况下,邓州市的粮食系统却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改粮食部门单一的管理职能,大力兴办企业,着力在“两个转变”上下功夫,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粮办加工业为龙头,以多种经营、粮贸为两翼的发展格局。目前,以面粉、油脂、饲料、综合包装、花生制品为依托的加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的初步格局。粮办工业各项指标连年均居河南省同行业先进水平。近年来,粮办工业共获“优质产品”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30个。其中国家金奖产品5个,部优、省优产品12个,产品畅销豫、鄂、川、陕、京、津、沪等10多个省、市、区。

H. 西峡和邓州相比哪个经济强大

邓州的经济总量绝对更强大。。这是肯定的,质量也不差,随着邓州省直管,高铁邓州东站的建设,邓州可能要甩西峡三条街了。。。

I. 在邓州市做什么生意好

邓州市市场挺大的,可以做的东西真的也不少了,可以先调查一下邓州市的市场情况,去看一下市场上面那个行业的竞争比较小,那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比较大,那这个行业应该就比较适合去做的,可以考虑去做特色小项目,但是最好不要选择那种投入过大的项目,因为投入大了风险高,风险高压力太大。

阅读全文

与邓县有什么经济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东美女做电商怎么样 浏览:562
经济数学试卷分析报告怎么写 浏览:564
石井到万科幸福誉怎么坐车 浏览:902
用别人的手机怎么查自己的健康码 浏览:879
南京爱情故事有哪些 浏览:613
桃花眼的人婚姻如何 浏览:984
泰国人婚姻怎么样 浏览:885
经济缺失如何弥补 浏览:201
池塘边都有什么故事 浏览:894
微信上在哪里查健康码啊 浏览:13
什么叫爱情最美的人 浏览:888
未来的婚姻关系如何 浏览:612
良言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513
幸福有多少种遇到你是第一种 浏览:762
爱情三观一致有什么例子 浏览:827
杨家评哪里有美女 浏览:346
你要的幸福就有结果什么歌 浏览:754
在爱情里面如何欲情故纵 浏览:416
什么人才是真正爱情 浏览:120
集体经济脱贫做了哪些事 浏览: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