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经济特点
2017年以来,一季度,上海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第三产业比重为70.7%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9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2.5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896.40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7%。
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1799.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09.81亿元,增长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6.72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6.40亿元,增长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4.12亿元,增长14.4%;金融业增加值1399.49亿元,增长11.3%;房地产业增加值348.54亿元,下降16.1%。
二、工业生产明显回升,企业效益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2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实现了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分行业看,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5336.60亿元,增长10.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8.8%,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增长3.9%,精品钢材制造业增长4.6%,成套设备制造业增长3.0%,生物医药制造业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8%。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769.77亿元,增长12.1%。
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219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总产值增长29.3%,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产值增长14.8%,高端装备总产值增长4.6%,新材料总产值增长3.4%。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8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而上年同期为下降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4.42亿元,增长40.1%,增速同比提高36.6个百分点。
三、消费增长稳中有升,网络零售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商品销售总额2603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0.37亿元,增长7.8%,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9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3.37亿元,增长6.8%。分商品类别看,通讯器材类、煤炭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7.5%、35.0%和22.0%。
从零售业态看,一季度,无店铺零售额44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增速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23.1%,增速提高6.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3%,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民间投资加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5.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从主要领域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06.03亿元,增长25.7%,增速提高1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69.62亿元,增长8.6%,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146.98亿元,下降2.2%,降幅收窄9.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4亿元,下降44.0%;第二产业投资147.44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投资1168.23亿元,增长12.4%。从经济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319.34亿元,增长28.0%;非国有经济投资996.56亿元,增长5.9%,其中,民间投资551.17亿元,增长23.8%,增速同比提高22.0个百分点。
五、对外货物贸易大幅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出现下降
一季度,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51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1%。其中,进口4462.11亿元,增长25.3%;出口3049.22亿元,增长13.2%。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3767.65亿元,增长19.3%;加工贸易进出口1784.45亿元,增长19.9%。
一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98.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37.96亿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产业实际到位金额2.14亿美元,下降18.5%;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35.82亿美元,下降8.8%。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大幅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服务价格上涨3.2%,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别看,医疗保健上涨8.7%,居住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衣着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食品烟酒上涨0.7%,交通和通信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8%。
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8%。
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良好,货币信贷运行平稳
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其中,增值税833.74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350.32亿元,增长3.3%;个人所得税222.02亿元,增长19.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8.96亿元,增长16.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3.0%、11.3%和10.6%。
3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0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29万亿元,增长12.7%。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9790元,增长5.3%;经营净收入432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2200元,增长10.7%;转移净收入3419元,增长17.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5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0元,增长8.6%。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6.73万个。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6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47万人。
总的来看,2017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开局良好,实现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目标。下一步,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Ⅱ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表现有哪些
1949年以前,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无论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规模全部雄踞亚洲之冠。当时的上海云集了亚洲最大的交易所、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中央四大行的总部、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银行如北四行、南三行的总部及不计其数的保险、信托公司的总部等。此外当时的上海还云集了亚洲最多的国际金融机构的远东分行,大量今天的金融巨头与老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然而到1952年底,外资金融机构基本撤离上海而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已经锐减至60余家。从1949年以后,有些上海的资本家都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
经过阵痛后的上海,如今涅槃重生。上海的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华区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达到1.49万亿人民币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居全国各省区及直辖市首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仅次于同处纽约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超越伦敦和东京。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仅次于芝加哥,并同时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场中心行列。上海还是全球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上海是世界第一大港,2010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06.90万标箱,均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的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上海的私人银行总部数居全国第一,工行、交行、农行以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均选择上海作为私人银行总部;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的海归人才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全国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归人才选择到上海工作创业。亚洲第一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也坐落于上海。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大量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高端领域的跨国巨头都选择将亚太或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如花旗集团、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黑石集团、路易威登、德勤、英特尔、GE、麦肯锡、RBS、巴黎银行、AIG、普华永道、渣打银行、安永、香奈儿、安联、迪士尼等。
上海服务业高度发达,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外游客旅游目的地和最大的豪华邮轮母港及目的地,其中上海的豪华邮轮旅游业务占据全国的70%以上。包括锦江、如家、汉庭等在内的国内四大酒店集团全部来自上海,包括洲际、雅高、凯越、希尔顿等在内的全球十大豪华酒店集团的在华总部基本都位于上海。上海是目前中国的商业之都,我国最大的商业集团――百联集团来自上海,包括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LVMH,厉峰和PPR在内的几乎所有奢侈品公司都选择将在华总部设于上海。上海的海外游客境内消费额约为新加坡的四分之三,远超国内任何城市,上海的商铺租金同样居全国第一,其中南京西路的商铺租金为全球第37位,除此之外再无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商铺租金进入全球前50。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五大时尚之都和全球三大商都,上海的商业环境、氛围和底蕴在国内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上海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占中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钢铁、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造船、精密仪器、电气工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为主。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等原因,目前上海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上海财政收入达到2540.3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59.4%;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GDP比重也已经达到了47%。在2010年社科院发布的《2009—2010年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上海在中国仅次于香港,位于台北之前,三个城市共同进入全球前50强。
Ⅲ 上海经济为什么发达都有什么支柱产业
因为上海在过去就已经很发达了,所以有很很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地理位置也是靠海的,你不觉得沿海城市都发展的挺好的吗?
支柱产业太多了,你想上海都已经是全中国最发达,而且还是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等,说明产业是百花齐放啊
Ⅳ 上海各区的经济园区有哪些
如果只是一般的经济园区的话,市郊每个乡镇都有,
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汇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上海自贸区
市级开发区有崇明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区,宝山城市工业区,嘉定工业区,国际汽车城,青浦工业区,松江工业区,金山工业区,莘庄工业区,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奉贤奉浦),康桥工业区(国际医学园区),星火开发区,化学工业区
Ⅳ 上海的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很高。
上海市是全球第三大金融城市,中国的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全球最大的工业城市,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对全球经济,金融,航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航空、港口城市,在中国经济、金融、工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上海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了4万亿,比深圳高出了11000亿,比香港高出了一万四千多亿。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上海的GDP已经位居全球第六,亚洲第二。
Ⅵ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表现为哪四个方面
第一:上海的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华区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达到1.49万亿人民币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居全国各省区及直辖市首位。
第二:上海的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
第三:上海吸纳的海归人才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全国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归人才选择到上海工作创业。
第四:上海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占中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钢铁、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造船、精密仪器、电气工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为主。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Ⅶ 上海有哪几个区,哪个区经济最发达
上海最发达的区是浦东新区。浦东新区的gdp和人均收入在上海常年都是第一。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浦东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岛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万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2009年5月,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第一大的行政区。
Ⅷ 上海的实体经济特指什么
你好,
上海实体经济特指上海的工业。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
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
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
3. 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
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Ⅸ 上海除了陆家嘴还有哪些比较能够体现上海经济的地方啊
1、徐家汇
徐家汇是上海中心城区内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中央活动区之一,同时亦为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东起宛平路,西至宜山路,北起广元路,南至零陵路,占地面积4.04平方公里。
徐家汇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和徐汇区委区政府,是上海市十大着名的商业中心之一,该商圈是集购物、娱乐、办公、商贸、休闲、住宿、餐饮、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域。
2、黄浦区
黄浦区,隶属于上海市,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合流处的西南端。北起苏州河,东、南濒黄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全区面积为20.5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8.7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81平方千米。
2020年1月9日,入选“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第二位;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59。
3、长宁区
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东连静安区,西与西南邻闵行区,东南接徐汇区,北与普陀区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总面积38.3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69.36万人,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1649.14 亿元。
长宁拥有上海第最集中的涉外高标准住宅商务办公综合区古北新区、老上海传统的高级住宅区新华路、虹桥花园别墅区、苏州河沿线中高档住宅区和普通新村住宅区。位于长宁的国家级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上海最早最成熟的现代化商务区之一,外国领事馆、500强企业等聚集林立,为沪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4、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为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因地处黄浦江东而得名。浦东南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与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区隔长江相望。
2019年6月25日,上海市政府加大放权力度,浦东新区被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5、闵行开发区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3年,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西南部。1985年,成立中外合资的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闵联公司),采用企业化经营运作的方式,负责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闵行开发区在引进外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发挥对外窗口、经济辐射作用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按单位面积计算,始终位于全国各开发区前列,成为国内成熟开发区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