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来宾市经济如何
经济理念国内前茅
㈡ 广西哪个城市经济比较好
南宁市经济最好。
广西十四城市实力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
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
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
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财政收入74.63亿元,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
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
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
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
3、桂林市
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
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
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
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
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以北流、容
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
活力的增长点。
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
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
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
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
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
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
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
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
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
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
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
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
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
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
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
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
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
大支柱.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
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
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着称于世。,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
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
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
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
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政府决定把百色
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如果我这辈子注定要孤单,我会选择在路上漂泊一生。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认识喜欢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
伴。然后和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握手,拥抱,一起看繁华世界人间苍凉,然后告别,然后期待下一
次惊喜的重逢。?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
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
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
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
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 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贺州市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121条,总长73.68公里。贺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水
路航运为主。207、323国道和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洛
阳至湛江铁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过贺州市。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
移,贺州市建立了旺高、西湾、信都工业区和贺州高科技工业园,
12、河池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
贫困县市。现在正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
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
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为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目标而努力奋斗。
13、崇左市(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
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
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工业园、大新锰谷工业园、
左江农产品加工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扶绥华侨投资区、大新桃城乡镇企业工业区、天等特
色产品加工园等工业园区。
14、来宾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至今还不满两周岁。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暂时排于十四位)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
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
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
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
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
㈢ 广西宾阳是怎么样的
百粤之地--宾阳县
自然地理:
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南,东经108o32′~109o15′,北纬22o54′~23o37′,
处在北回归线南缘。县境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为28.8 oc ,
便于多种经营。
宾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桂海高速公路、南梧、南柳二级公路穿腹而过,湘
桂铁路,黎湛铁路在黎塘交汇,县境内的黎塘火车站是广西最大的地方铁路编组站。全县有
干线公路6条,其中国道2条,省道2条,高等路面185.4公里,100%的乡镇、97%的村委已通汽
车。县城芦圩镇至南宁市仅80公里。
历史沿革:
宾阳县古为百粤之地。夏至周为荆州地,秦时属桂林邵所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建领方县,为本县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国时代,本县为吴国属地。元兴元年(264年)改领方
县为临浦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将临浦县疆域划分为二恢复领方县,又予汉广郁地设
等宁县,唐朝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清朝康熙以前,仍沿明制,宣统三年(1911年)改
宾州为宾县。民国元年(1912年)宾县改称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宾阳县,宾
阳县专区(后改邕宁县专区)1953年3月起为桂西壮族自治区(后又称州)所辖,1958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划归南宁专员公署所辖(后改称地区),2003年6月27日正式移交南
宁市,为市辖县。
民族文化:
2000年,全县少数民族189014人,其中壮族占98.61%,瑶族占1.08%;人口超过100人的有苗族
(167人)、侗族(117人),其余少数民族仫佬、毛难、回、京、水、满、土家、白、藏、黎
及其他各民族,人口在100人以下。“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
人口经济:
2000年,宾阳县人口964056人。其中农业人口836108人,非农业人口127948人。宾阳县个体私
营经济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GDP的二分之一强,上缴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目前,全县共
有2000多名农产品经纪人和450家中介组织;共有个体工商户2.9万户,私营企业388家,有专业
村285个,主要从事小五金、竹编、造纸、皮革、建材、制糖、服装、机械加工、农机具、缫丝、
毛笔毛刷、食品、农副产品加工、香粉加工、陶瓷、壮锦、塑制品、化工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壮锦、竹编、瓷器堪称宾阳“三宝”。特别是以竹编产品为主的工艺品,以其实用舒适、雅致清
新、乡土风味十足的特点,30多年来一直畅销欧美、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过
700万美元。
行政区划:
宾阳县位于广西中部,东经108o32′~109o15′,北纬22o54′~23o37′,东邻贵港市、南偏东
与横县接壤,西南部与邕宁县交界,西部与武鸣县连接,西北部与上林县相衔,东北部与来宾市
毗邻。全县有20个乡(镇),208个村委会,22个街委会,1881个自然村,6016个村民小组。全
县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224.5公顷,有林面积7.03万公顷。全县总人口为964056人,
有壮、汉、瑶等22个民族。
旅游资源:
宾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景区以点带面,呈环带分布:东以黎塘为核心,有龙岩公园、相
思潭、燕山六五寺、和吉镇狮子岩、边山村仙女湖;西有清平水库、昆仑关战役遗址、葛翁岩抗
日战争指挥部旧址、思陇凤凰滩、万盆林区、陈平江漂流;南有桃源忘忧谷、六莲渡抗日战争后
方医院旧址;北有邹圩清水河、八仙岩;中部以县城为中心有大汉回风塔、蒙大赉恩荣坊、南桥、
南街、中山公园、大桥江、秀峰塔、思恩府科试院。
工农业:
农业 宾阳资源丰富,是全国500家产粮大县之一,大宗农产品有甘蔗、莲藕、蔬菜、桑蚕、木薯、
花生、玉米等,目前宾阳的瘦肉型生猪、水养白鳝、点星鱼已享誉区内外。1996年,宾阳被列为
“九五”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1998年,成为广西优质粮生产县。2001/2002榨季,全县糖蔗总
产量70.28万吨,蔗糖生产已成为全县第二大支柱产业;2001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2.20万亩,
养蚕7万多张,产茧2423吨,总收入2600多万元;竹编制品年外贸收入530万美元;2001年全县肉类
总产量达3.64万吨,比上年增长6.34%;2001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97万吨。
工业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宾阳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8%。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611万元,比上年增长7.81%;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8%;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1188万元,比上年
增长8.4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8.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81亿元,增长8.61%;
外贸进出口总额641万美元,增长15.64%;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8元,比上年增加154元,增长幅
度为9.33%。
宾阳县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发展迅速。全县现有专业村285个,产品小五金、爆竹、卫生纸、
皮革、竹编、陶瓷、塑料制品、丝绸、镜画等300多种,花色品种多达710种。壮锦、竹编、瓷器堪
称宾阳“三宝”。全县拥有水泥、制糖、机械等中小型企业200多家,制糖、建材是宾阳县的支柱
产业。宾阳商贸发达,闻名全国。全县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生产资料市场、建材市场、小五金市
场、服装市场、农贸市场、牲畜市场、皮张市场等大小市场62个,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其中专
业市场8个,年集市成交额约12亿元。
政策优势:
2001年,宾阳县狠抓项目投资工作,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8%。
2002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项目建设年,主攻方向是工业、农业、交通通信、能源建设、矿业、
城镇基础设施、市场建设、旅游项目等方面,重点抓好一批对宾阳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促
进作用的“龙头”项目。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减费让利,进一步优
化投资环境;二是设立项目投资办证大厅,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行政公示
制、工作时限承诺制、跟踪服务责任制、公开评议制和首次受理材料制等制度;四是对外商投资企
业尤其是重点纳税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五是公安部门把外来投资企业列入重点保护范围。
㈣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马上就要打造成市级了,这是真的吗有谁知道这个地方有多少人口经济发展怎么样
人口现在官方统计105万左右。经济一般般。主要经济集中在黎塘镇。没什么旅游的。交通一般般。教育还是很不错的。文化方面,只有个炮龙节。吃的有酸粉,还有白切狗肉,焖狗脚。宾阳人对外地人比较奸诈,招商一直不行,外地人不敢来宾阳投资。一年前是传销人员集中的地方。基本上就这样了。所谓的成立市,那纯属扯淡!
㈤ 广西的宾阳县经济发达不很穷是吗
很穷啊,非常的穷,房价还6000实在想不通,穷得我都不敢在县城买房了,跑去南宁买了
㈥ 宾阳在那里有什么特色
宾阳 在青山水秀的广西。
要说宾阳有什么特色~~那我来郑重地告诉你:宾阳,假货特别多,你要去的话请你注意点。那里就连女人都是假的,就知道骗我们的感情!
当然,我没被骗过,是我的朋友被骗过了!
㈦ 宾阳县的经济概况
年度数据
2008年,宾阳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85.8亿元,比2007年增长20.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猛扩大,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6亿元,比上年增长35.7%。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收入5.02亿元,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2.03%。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3元,比上年增长24.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69元,比上年增长19.49%。城乡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全县城乡市场同步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15.1%;全部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7.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37.62%;完成财政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26.83%;农民人均纯收入6121元,同比增长17.5%。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70亿元,达到172.9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亿元,同比增长14%;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1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94亿元,增长30.81%;财政收入12.67亿元,增长23.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1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93亿元,增长5.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3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1元,增长12.94%;农民人均纯收入7187元,增长16.3%。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294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GDP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从分产业数据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284万元,增长5.1%,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7479万元,增长13.2%,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65719万元,增长7.2%,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6.56:36.45:36.99,与2012年相比,第一、第二产比重有所回落,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15%、61.79%和26.05%,分别拉动GDP增长1.13、5.76和2.43个百分点。 本县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充足,对发展农业生产颇为有利。农作物以粮食为主,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间,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90.03%。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占耕地面积64.47%。其次是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黄(红)麻、烟草、木薯、桑、茶、果、瓜、药材等。1949年,粮食亩产137斤,总产12539.86万斤,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下同)2500.54万元;1983年亩产523斤,总产68968.08万斤,总产值21018.53万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2.96倍、5.50倍和7.41倍。1985年因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等原因,亩产487斤,总产53177.08万斤,总产值283.6750万元,比1984年,亩产增2.51%,总产减2.09%,总产值增126.96%。
201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8.15万亩,比上年增长0.8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06.16万亩,比上年增长1.44%;花生播种面积8.67万亩,比上年增长2.05%;甘蔗播种面积33.22万亩,比上年减少9.17%;蔬菜播种面积38.52万亩,比上年增长8.13%。全年粮食总产量37.91万吨,比上年增产6.32%;蔬菜产量达到50.39万吨,比上年增长4.81%。畜禽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受H7N9疫情影响,生猪、家禽市场价格出现了周期性波动,生产受到一定影响。进入7月以后,禽流感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家禽市场价格回升,家禽生产明显恢复。三季度末,全县肉类总产量6.42万吨,同比增长2.04%;蚕茧产量2.03万吨,比上年增长2.78%。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8%。初步统计,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农业产值356900万元,增长4.76%;林业产值27009万元,增长5.14%;牧业产值227442万元,增长2.25%;渔业产值36190万元,增长10.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321万元, 增长4.8%。 民国时期,县政府建设科下设农业技术推广所,配技术员2人,从事林业苗圃工作,供应一年一度“植树节”种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设立实业科,分工专人管林业。1955年设林业科。1956年2月在山地面积较多的高田、太守、武陵、古辣、甘棠、黎塘等6个区设立林业工作站,每站配林业干部3至4人,协助区公所编制年度林业生产计划,指导群众采种、育苗、造林、护林防火,培训农民林业技术人员。同时,在芦墟及武陵的平天、黎塘的新端口,建立3个国营苗圃,各配技术干部1人,工人3至5人,负责采种、育苗,供应群众造林。1958年2月取消县林业科和区林业工作站,林业与农业,水利合并为农林水利局。1959年分出成立林业局,配林业干部2人,33个公社各配林业委员1人。1962年林业局改为林业科,配技术干部3人,继续经营芦墟、新端口苗圃。1964年林业科改为林业局,配技术干部8人、公路绿化员10人,12个区各配林业助理员1人。1968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设农林小组,除留1名林业技术干部外,其余于10月下放“五·七干校”。1973年农、林分开,又成立林业局。1977年11月,县成立林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林业技术干部增加到20人。1983年成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配技术干部5人,并在高田、思陇、甘棠公社成立林业技术推广站,每站配干部1至2人,全县林业技术干部增加到24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4人。1985年,全县有林业干部22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1人。 宾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0%。全县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开放、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除了传统的春节等节日外,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关公节、灯酒节、中元节、重阳节、冬至节、送灶节、三月三,在民间和传统的节日里,除了家家户户烯放炮仗外,人们舞龙、舞狮、舞马、舞貔貅、舞鹤、舞蝶、舞蚌、游彩架、跳板鞋舞、抢花炮、彩灯、踩高跷、武术表演以及跳民间歌舞等,别有一番情趣。此外,宾阳的民间舞蹈、戏剧丰富多彩,戏剧方面有:粤剧、师公师戏、丝弦戏、采茶戏;歌舞方面有:仙马彩凤舞、鹰歌饮酒舞、群鼓舞等;音乐方面有:八音、民歌、马歌、侬歌及各种形式的配乐演奏等。与此同时,宾阳人民还创造了剪纸、刺绣、壮锦、竹篾编织、木器、制陶、雕刻、绘画等传统工艺,这些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是宾阳独特文化积淀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
炮龙节
炮龙节: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炮龙节是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一种非常热闹、隆重、中国少有的传统节日(即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一晚举行舞龙活动)。
炮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人们从四面八方奔踊到各个开光点,兴奋地等待着开光一刻。举舞时,组织单位首先举行开光(开光可分多个点)仪式。开光时,“啪啪啪”,总指挥准时发出三发信号弹,多处开光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拜几拜,迅速间万炮齐鸣,光焰冲天,巨龙狂舞,欢声雷动。整个县城倾刻变成了炮龙之城,辉煌之城。开光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等管弦乐器以大小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开路,高举火蓝、火把相随,按事先安排的龙路循序渐进。舞龙者可分多套人马,轮流举舞,他们头戴滕帽,身系腰带,个个赤膊上阵任由多少鞭炮爆灼。炮龙每到各家各户各单位,都事先备足炮竹夹道而迎。凡炮龙到之处,鞭炮齐鸣,焰火缤纷,万头攒动,鼓乐助兴,热闹非凡。炮龙每到一家都必须待鞭炮响停后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数量有的户放几千头,有的放数十万头。舞龙一定要沿原来邀请的大街小巷举龙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为止。炮龙举舞一般连续昼夜,炮竹长鸣,也可直至两昼夜。舞龙者(人马)不怕疲劳,昼夜不睡,坚持到底。如有炮龙被炮毁,不管多少条龙全在所不顾。炮龙节,人们看到的是全城街巷人群万头赞动,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竹光映红满城,街道全是铺满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
宾阳炮龙之所以能够久盛不衰,全在于当地人民认为舞炮龙能招吉祥兴旺。当晚舞炮龙时,有不少人抱子抱孙去钻“龙肚”,以求吉祥;敬请炮龙进自家屋宅举舞,更为吉利。有些群众求子心切,早与龙队私下定取“龙珠”,以求添丁发财。20世纪80年代后,宾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炮龙节规模更为盛大。1993年炮龙节,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召开炮龙节招待会,邀请广西区、地、邻县各厅、部、委、办、局、银行、公司、军分区等有关领导及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外籍在华的专家、教授等200多人参加。这年炮龙节,为历史上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共有炮龙28条,游遍全城12条街道,热闹通屑达旦。2007年,为了展示宾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丰富的民俗风情,打响炮龙文化特色品牌,宾阳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百龙舞宾州炮龙节活动。被誉为“中国炮龙之乡”的广西宾阳县历史悠久,众多名胜古迹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宾阳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清末至民国初期,本州、县大墟场都有私人办的中药房(店);一些农村有草医。民国6年(1917年)县创办官医局。24年(1935年)县设医务所。26年(1937年)8月,芦墟、安民、武中、茶山、罗幔、镇宾、高田、河田、太守、洋桥、三塘、大仙、邹墟等乡也相继设医务所,每所有医士一至两人。30年(1941年)12月1日成立县卫生院和黎塘、武陵、新桥分院。38年(1949年)全县有医师、护士等2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接收县卫生院,成立县人民医院;接收黎塘、武陵、新桥卫生分院,成立区卫生院。1954年增设县妇幼保健站和154个乡卫生院,合计区(镇)及乡卫生院160个。1955年,撤销乡卫生院138个,保留、充实区、镇卫生院22个。全县医务人员177人。1956年成立县人民医院黎塘分院和县防疫站、血防站。1959年恢复乡卫生院70个,1960年又恢复乡卫生院73个。全县有县院、站5个,区、社卫生院155个,医务人员633人。后随区、社(镇)行政机构增减而增减。1985年: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防疫站、血防站、皮防站各1个,乡(镇)卫生院18个,医务人员1646人。1969年,农村开始建立合作医疗组织。1970年大队合作医疗161个,乡村医生(赤脚医生)513人,生产队卫生员1985人,农村接生员200人。1979年,大队合作医疗173个,乡村医生607人,生产队卫生员3159人,农村接生员511人。1985年,全县农村医疗网点449个,乡村医生198人,卫生员367人,接生员333人。
㈧ 2021广西宾阳县很落后吗
不算落后吧!
宾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宾阳县 2015年GDP总值为187亿元,2016年GDP总值为203.33亿元,位居全区第11名。宾阳县总人口104万左右,县内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和仫佬族等少数民族。说壮话的占全县总人口的19%左右。宾阳着名景点有:相思潭,程思远故居,宾州古城、昆仑关、清平湖旅游度假区、佛子山旅游区等等。
㈨ 广西来宾发展的怎么样
虽然广西的经济在全国排名并不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来宾市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来宾19年GDP达到了654.15亿元,广西排名十四。虽然曾经的来宾因为传销被人们广为诟病,但是如今的来宾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让人十分敬佩。就整个广西而言,来宾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广西属于被人们低估了经济的省份,来宾同样如此。不过如今的广西,每年交上的答卷真的非常漂亮。
来宾市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这座城市很有可能未来会撤县立市或者撤县立区也未可知。首先在经济上,因为当地矿产资源的丰富所以支柱性产业如今越来越强,其次环境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都是一绝,大力发展旅游业也能够让来宾越来越好。当地居民工资每年都在上涨,GDP每年都能够增加。公共事业和教育事业当地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只要继续保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以及招商引资到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可以让当地可持续发展得到最好的保障,那么相信未来一定能够看到来宾和广西更好的一面,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的一年,相信来宾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