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京津冀和经济一体化哪个好

京津冀和经济一体化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8-08 13:32:27

Ⅰ 如何看待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及城市功能定位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北京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功能新定位对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内在基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五大效应,即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区域内辐射共赢效应、生产和投资转移效应、区际福利转移效应和区域辐射带动效应。

Ⅱ 谈谈你对京津冀一体化的看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期许

作为一个大西北人。个人观点可以告诉你一体化可以大力带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总体发展,甚至可以带动北方经济发展。之前没有一体化没有打开三地的僵界局,所以三地很多地方发展受到约束,如果一体化会将这个僵界局打破。 现在有少许别有用心的人故意一体化没变化,是因为不想看到好的发展,至于为什么就两字(地域)! 自己体会。

Ⅲ 谈谈你对"京津冀一体化"的看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期许

京津冀,国家行政中心+港口运输枢纽+相对经济需要拉动的周边地区。

各取所需取长补短,这是要把首都圈全部带起来,对于未来发展的期许应该是绿色能源化为主。

Ⅳ 京津冀一体化是什么

对交通、经济、人文、科技都有帮助!
一体化发展不是划成一个地方,是建立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商贸圈,协同发展的意思明白吗?绑在一根绳上,但仍然是三个地区
把北京的先进医疗、技术开发、经济发展都辐射到冀津两省,让北京成为发展政治的中心,而不是负担着中国各各领域的顶尖技术与人才

Ⅳ 人民网1+1观点你怎么看待京津冀一体化

个人认为:

  1. 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京津冀周边贫困地区发展。

  2. 有利于缓解北京、天津的城市压力。

  3. 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比例。

  4. 有利于周边农业现代化发展。

  5. 有利于形成一个优化发展的新模式。

  6. 有利于有效发挥大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作用。

Ⅵ 如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的角度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近年来,京津冀高层领导虽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一直未能建立起一套正式的高层协调机制,未能就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战略性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共识,未能在寻求有关各方利益结合点及合作切入点上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缺乏整体合作的理念和合力。长期以来,北京功能定位是服务全国,这就必然使得北京不可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区域发展当中,可以说首都意识要远远强于京津冀区位意识,这与上海更强调长三角中心形成强烈对比。
国家己经明确环渤海地区要率先发展,位于环渤海中心区域的京津冀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方的合作不仅对各自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环渤海率先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三方对如何共同争取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如何在国际国内的经济活动中树立环渤海区域形象等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专注度不够,共荣共赢、统筹规划的整体合作理念尚未形成,因而合作的合力不足。三方政府间共同关心、利益一致的大的合作步伐缓慢。

第三,目前,三地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等多个层面都还不够统一;不规范竞争、各自为政的问题还比较普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合理化,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培育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合作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在合作中的推动作用。

第四,市场机制为主,辅以政府宏观调控的合作机制有待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配置资源是一个基本方向,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国有资本占绝对优势,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这种客观现实一方面决定了企业包袱重,调整难度大,活力不足,有跨地区扩张欲望和辐射能力的企业比较少;另一方面也决定了政府对企业控制能力强、行政干预多,企业进行跨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受到制约,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作用并不充分。所以,各城市政府之间沟通协调十分必要。应该成立由中央政府主持指导下的三省市高层协调机构,协调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配置以及各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

北京和天津作为该地区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由于联合观念的缺乏、行政地位的对峙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定时期形成的财政、投资、金融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做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工业主导产业趋同现象,难以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聚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资源难以在该地区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限制了市场机制下对周边地区辐射效应的产生。

从北京市情况看,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开始由“二三一”型结构转变为“三二一”型结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达到产业结构高级阶段的地区之一,消费型城市特点较明显。其形成原因,一是由于其城市经济的特殊性质,土地大都被用于报酬率较高的工业及商业用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据较小的比重。二是其经济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越来越对经济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出现了明显的产业服务业化。

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三、二、一”产业格局稳固。到2005年,第三产业占到比重超过60%。北京虽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水平,但总体来说,实力不强,影响到北京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带动。

从长期趋势看,天津市第二产业在GDP比重是逐步下降的,经济结构也开始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转变。目前,天津市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装置性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产业,以汽车、造船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物流、中介服务、金融、房地产为主的新型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为主的传统服务业。
虽然发展阶段小有差异,北京和天津两个龙头城市产业趋同现象依旧明显。

一是两地都已形成包括传统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在内的自成体系的工业。多年来,北京、天津两地各自为战,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结构趋同加重,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及河北周边各市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虽然已经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新兴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地方财政和人员就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因而与其他城市的产业差异性还没有完全展开。

二是行业发展排行在两地高度相似。在两市的工业总产值行业排序中,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均是两市工业生产总值中前几位的行业。

三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地位雷同。即使在目前两地政府高度重视两市协调发展,不断调整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的情况下,京津产业合作格局也没有全面启动。以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这里分布着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6大园区,是京津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所在。但从各开发区所开发的现有产品类别、品种和发展规划上看,大都集中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几个大方向上,造成带内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各地抢项目、拉资金的恶性竞争将不可避免,从而大大影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和综合竞争实力。

Ⅶ 京津冀都市圈、环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到底有什么区别

【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 政 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2004年11月,国 家 发 改 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
1圈: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4区: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13+1 县(市):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增补)
【首都经济圈】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北京市将以“三个转变、八个辐射”努力打造首都经济圈。
这“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注重功能集聚,特别是经济功能集聚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二是从过去更多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主动为外省市提供服务转变;三是从过去强调服务首都自身向通过服务区域、服务全国来实现自身发展转变。

“八个辐射”主要突出了北京市辐射和带动首都经济圈发展有很多资源优势。北京市可以在金融资本、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市场和流通、总部经济、人才和教育资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等八个方面加强对区域的辐射。

借助北京方面的“三个转变和八个辐射”,打造首都经济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建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等一系列楼市利好消息,北京周边住房消费、投资预期后劲并未因国家宏观调控而停滞,房价一度水涨船高。位于京西南世界地质公园的华银天鹅湖正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典型受益者。

"华银天鹅湖"是以"欧洲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理念为基础,结合群山大湖的资源,打造的一座集生态人居、旅游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城镇。它是"首都经济圈"的重点工程,也是目前掀动京西南"主动外溢"热潮的领袖项目,更是一种慢调山水生活方式的缔造者。

Ⅷ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有什么好处

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更加便捷、房屋价值增高、创业政策更好。总而言之,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河北,百利而无一害。

一.经济高速发展,北京、天津带动河北

在经济发展上,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北京(高铁30分钟,比国贸到大兴都近~手动滑稽),让天津早早就搭上了北京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如今,河北也被一趟线穿了起来,那么北京和天津两个老大哥自然要带着河北一起进步、一起飞。

换句话说,当京津冀一体达到最初的设想时,来河北上班将完全不比在北京的选择少,甚至于在北京上班在河北住的那一批人,可能会因交通的便利减少许多时间成本。

总的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河北的利好将远超人们的想象,天津近年来的发展在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迎头赶上,涌现出更多新一线城市。

Ⅸ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来说具有哪些好处

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更加便捷、房屋价值增高、创业政策更好。总而言之,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河北,百利而无一害。

一.经济高速发展,北京、天津带动河北在经济发展上,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北京(高铁30分钟,比国贸到大兴都近~手动滑稽),让天津早早就搭上了北京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如今,河北也被一趟线穿了起来,那么北京和天津两个老大哥自然要带着河北一起进步、一起飞。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河北贴靠北京,甚至于廊坊、雄安等可以称作北京七环,大量创业公司在北京内部的写字楼价格偏高的情况下,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完全可以将办公地点选在河北境内,之前我们常说的北漂,也可以将范围扩展到河北。简而言之,来到天津、河北、北京的圈子里,都可以被称作是北漂,且创业公司数量相比较于之前不遑多让。

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如腾讯、阿里、网络等大厂在河北境内开设分部,则更有可能促使这一进度加快,从而拉动河北经济快速提升。

二.交通更加便捷、河北成为第二枢纽相比较于天津、北京,河北作为一个省级单位,其地理面积要远高于前两者,那么在交通上,整个河北或许将会成为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二个枢纽站,当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河北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必将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高铁线路、新的航班都不再只局限于连接北京。


而当这样的交通理念被实现后,也会间接带动河北的旅游业发展。都说掌握了交通就掌握了经济,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一个可以连接全国各地的城市,其受到的关注度必然也会大大增加。

三.房屋价值增高相信相比较于前两点,房屋价值的提升或许更为直观。当经济被拉动、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创业公司拉动城市整体经济价值。那么城市的房屋价值则必然增高。简单来说,当环境周围的工作环境利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再加上高速发展推动的地铁沿线建设,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向就是房价的暴涨。


换句话说,当京津冀一体达到最初的设想时,来河北上班将完全不比在北京的选择少,甚至于在北京上班在河北住的那一批人,可能会因交通的便利减少许多时间成本。

总的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河北的利好将远超人们的想象,天津近年来的发展在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迎头赶上,涌现出更多新一线城市。

Ⅹ 京津冀一体化与迁都那个更佳

京津冀一体化,事实已经说明这个方针更佳,国家已经在执行了。迁都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北京现在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只是迁都的话,这些中心就都要转移,应该设立陪都,一国多心,犹如美国,华盛顿是政治文化中心,纽约是经济中心。

阅读全文

与京津冀和经济一体化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城汽车事业编有哪些 浏览:23
国网公司微信健康打卡在哪里打 浏览:122
蔡家爱情海后面那个楼盘叫什么 浏览:216
美女问男朋友是什么意思 浏览:672
快乐的爱情歌曲有哪些 浏览:651
郑州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多少 浏览:922
属虎的跟属鸡的婚姻如何 浏览:270
文人骚客的爱情观是什么 浏览:627
如何使用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浏览:121
事业编如何升工资 浏览:974
国珍健康生活馆主治什么 浏览:146
纯凝机组和背压机组哪个经济性好 浏览:732
坐城轨去经济技术学院怎么去 浏览:256
怎么拍出作品有故事情节 浏览:666
健康需要行动怎么回答 浏览:21
办健康证需要提供哪些证件 浏览:976
什么是跨阶层婚姻 浏览:919
事业单位调档后放弃多久拿到档案 浏览:946
宿迁事业单位公积金和奖金有多少 浏览:912
近14天健康码在哪里看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