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兴镇的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9.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20.58万元,同比增长16.43%;农民人均纯收入16088元,同比增长17%。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镇域经济稳步增长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13年共实现列统工业总产值77.08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列统工业销售收入77.6亿元、利税10.3亿元,利润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9%、29.4%。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坚持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全镇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适度投入,超前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坚定不移走内涵提升、技改扩张、投入强企之路,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2013年我镇已有1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亚星锚链特种附件生产线扩产项目、旭顺东明中控汽车门锁提质扩产项目等4个;达到5000万元的项目有靖隆合金钢管壁式大型冷渣机扩产项目1个;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有皓月电镀车间转型升级项目、鸿奕铸造5711变速箱整体铝合金铸件提质扩产项目等5个。科技创新速度加快。鼓励企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力促企业创新能力提高。2013年度镇工业企业申报专利330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7个;建立产学研联合体3个;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省民营科技型企业3家;省中小型科技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成立泰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获得泰州市科学技术奖2个;靖江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35项。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总产值的85.94%。集体资产管理加强。强化镇有集体资产管理,整合资源配置,盘活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加大规费收缴力度,确保镇属资产保值增值。2013年原和平中学、原惠丰小学、原苗兴小学等闲置地块均已启动建设。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6.8%。粮食生产继续保持增产态势,小麦、水稻生产同时实现了“十连增”。机插秧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全镇机插秧面积达4800多亩,商品化育供秧面积进一步扩大,位居全市前列。现代高效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大力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实施了东兴翠冠梨、葡萄、水蜜桃、黑玉米、人工灵芝、蓝莓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且均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市场竞争力大为提升。鳜鱼、长江蟹等现代渔业的养殖面积近2000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2013年新建农用桥梁1座,涵洞11个,衬砌渠道18960米,排灌站38座,水泥路(砂石)16020米,营造防护林8500亩,新栽树木13800株。清除网簖26处,新建排涝站10座,改建涵洞洞首4座;完成江边41号涵洞改造,二三海军基地双向泵站全面竣工,六圩港惠丰段坍塌驳砌750米。完成头圩港、三圩港等2条二级河道及合兴村的三级河道的疏浚。年内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3085.59亩。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充分利用国家、省一系列农机购置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购置各类新型农机具,2013年全镇共新增各类新型农机具144台(套),共享受国家、省农机具购置补贴22.645万元,有力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第三产业活力彰显。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同比增长203.5%。引导三产企业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惠园生态园、博奥农业园、欣晨生态园等一批休闲农庄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形成集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为东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扎实推进城乡建设,镇村面貌明显改善
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宣传文体中心建设基本到位,图书馆、健身馆、影剧院投入运行。农民健身广场配套设施安装到位,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健身环境。依托西环路和东兴大道,将农民集中居住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居住社区。完成合兴村农民公园建设、镇区亮化修复和东兴大道景观改造工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对东兴、惠丰农贸市场进行了维修整治,确保群众安全交易,放心购买。大力推进东兴老街环境整治,全力打造一条以购物和餐饮为主的特色街区。着力提高集镇路网整体运行能力,建立镇区良好交通秩序。完成沿江高等级公路东兴段亮化。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年度复垦总面积达92亩。
B. 北部湾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一、城市规模小。
近几年来东兴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2010年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7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但是与到2020年建城区要发展至20平方公里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是国家每年下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东兴正处于贸易持续上升的时期,外来寻求商机的商人或投资者不断增加。而用地指标的不足,将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口岸基础设施落后 。
C.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根据我国国情,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步骤,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具体途径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改造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在我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两个部分。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反动本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对它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把它变成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我国,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的革命意义: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了它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其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这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
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按照自愿的原则,采取示范、说服教育和国家援助的办法,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把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是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农民觉悟提高情况,采取了逐步前进的三种过渡形式,引导农民组织起来。第一步是建立农业生产互动组,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采取合作化的道路,经过耐心的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总之,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和平赎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 兴安镇的经济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
1997年,镇政府健全农业结构调整领导机构,出台《兴安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意见》。成立果树、蔬菜、养殖业、食用菌4个协会,履行中介服务职责。通过举办科技普及和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传授技术,讲解致富经验,组织农民赴外地参观,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坚定了要致富必走种植调整路的信念,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997年,通过对苍德300亩大棚菜、露地菜的科技示范扶持,使农民看到身边的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1998年发展到了500亩。1999年,辐射到周边织锦、陈村、角中、董家庄等村,面积达到2000亩。2000年发展到3000亩。2001年达到5000亩。其中董家庄甜椒集中连片种植已达300亩;1999年,以高速路口100亩京秀葡萄为中心,2000年带动周围发展到300亩,2001年达到600亩,主要以京秀、黑提、红提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根据石津渠北部的土壤水质适宜冬枣种植的有利条件,将13个村划为冬枣产业规划区,1999年,栽培成功100亩,到2001年发展到500亩。蔬菜、葡萄、冬枣生产已经成为全镇农业经济作物主导特色产业,并逐渐由小块分散到大面积集中发展。
2011年4月现建成张村葡萄示范园,织锦,苍德温室蔬菜,西里村蘑菇小有规模。角中的养兔、西里村养鸡都形成连片养殖。角中的五方养殖中心有一定规模,并实现了微机管理。赵家庄苔韭及露地菜种植,董家庄中棚甜椒都有所发展。此外,苍德计划栽培实用菌,西里村发展冬季种植业。这些种植和养殖业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逐步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私营经济
镇政府根据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每年都制订出新的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规模项目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真诚搞好服务,确保了项目引得来,建得成,留得住,发展快,为企业创造了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1997年初,藁城市炼钢涂料厂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130万元,年产不定型耐火材料4000吨。1998年6月,石家庄市高宗化工有限公司始建,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翌年5月正式投产,生产白炭黑产品4个系列,8个品种,年产量3000吨。1999年,藁城市华旭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年产特戊酰氯500吨。同年7月,长城冶炼厂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入100万元,回收废旧电瓶,年加工高标准铅锭3000吨。2000年3月,藁城市杰伟工贸有限公司筹建,固定资产投入100万元,于同年10月投产,年产二硫化碳500吨,以后进行两次规模扩建,年产量已达2000吨。2000年10月,东兴化工厂筹建,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于2001年3月建成投产,年生产三聚氰胺1500吨。
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和管理,着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连年被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发展50强乡镇”。
1997年,投资1200万元的金鑫焦化厂建成投产。同年,表灵、东街、南街等村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了表灵速食面厂、东街钢管厂、南街铸造厂等较大规模集体项目。北街村民宋小路投资1350万元新上北街造纸厂投产。
1998年,南尚庄张彦军筹建圆通公司,投资1300多万元,新建铁路工务器材厂。表灵村王文育投资350万元的万吨甲醛项目正式投产。
1999年,东街投资300万元新上电工构件厂,投资1320万元新上165型钢管生产线;南街铸造总厂投资400万元新上自动化生产线一条;城子村民桑青祥投资310万元建立石家庄市电机泵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石市资金484万元,在南墩村建立恒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翼辰工贸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无链条自行车厂正式投产。常家庄投资450万元的铁合金厂竣工投产。
2001年,李建志投资2300万元的鑫鑫木业有限公司竣工,年产中密度纤维板3万立方米,产值3500万元,利税500万元。何立军投资630万元的京虎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加工服装32万件,产值350万元。投资400万元的北街箱板纸厂瓦楞纸车间投产,年产值达480万元。
北营村以发展服装加工为重点,成为远近闻名的服装加工专业村,1997--2001年,新增服装加工厂33家,废棉提净厂12家,全村服装加工厂达到42家,废棉提净厂达到22家,年产值达8000万元。
彭家庄是摩托车制造专业村,到2001年,全村三轮摩托制造厂达到7家,摩托车品种13个,年产各类摩托25000辆,产值达7500万元。
2011年4月现有两个工业园区,一是贾村工业小区,本区有工业、商业、运输业,各业联动发展,为我镇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张村工业区是2000年新建工业区,本区以化工行业为主,本区地理位重要,位于石黄高速路口,交通方便。
E. 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重大举措是什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组织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退耕农户培训等各项措施,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做好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牧区水利和棚圈建设,以建促退推动草畜平衡和舍饲圈养。
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快编制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云南迪庆两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滇池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环境监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治理。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重点地区土地开发与复垦。推进灾区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依托交通干线、枢纽,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开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严把产业政策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国有林区(场)、垦区、矿区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茅草房、危房改造。推进边远地区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沼气。完善农产品(15.00,-0.14,-0.92%)市场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措施。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办法。
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在总结四川南充、甘孜和甘肃甘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非农收入。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支持并尽快完成西部地区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争取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基本实现每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逐步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医院标准化等医疗卫生专项建设经费中给予西部地区更大倾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快妇幼卫生、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西新工程第四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建设,提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级标准。做好西部地区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建设。加强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西部开发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西部人才开发资金渠道。积极引进智力,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资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鼓励社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服务。
六、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加快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支持西安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广西钦州、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开展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蒙古呼包鄂、新疆天山北坡等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加快成渝城乡一体化以及西安—咸阳、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引导各类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引导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抓紧在青海柴达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准噶尔、贵州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形成一批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加快甘肃白银、宁夏石嘴山、云南个旧、陕西铜川、重庆万盛区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制定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新疆、宁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区、川北地区、甘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发模式。支持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特困人口集中的民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好革命老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鼓励依托能源、矿产、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推动重点边境城镇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扩大边境互市贸易规模,提高出口加工水平。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新疆伊宁、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先期在青海“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的区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建长期稳定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行业性组织。继续建设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东西部地区互动平台。积极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中亚投资经贸合作示范中心,加快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八、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实施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抓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重视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困难。
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客运站、通信、电网和供电设施等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和新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做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市场恢复,促进旅游业振兴。
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用好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做好项目、资金、物资等衔接工作。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展灾区长期稳定发展规划研究。
九、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资金投入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通过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F. 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准确认识资源优势,科学开发西部资源,推进西部资源开发从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对资源需求的变化,考虑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考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资源重要性的影响,认真甄别资源的多样性、丰裕度和市场价值,科学开发西部资源。另一方面应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努力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应以工业园区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强化产业聚集和产业群形成机制,形成规模经济,并对资源深度加工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进行集中投入。以传统产业新兴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实行分类指导:在传统产业领域着力推进规模化、新型化,加强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推进联合化、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扩大规模,提供风险投资,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通过项目支撑和资源整合,在中间原料产业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规模化、基地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减轻区域环境压力;加大对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控治理。
提升西部地区发展能力,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推进西部市场化进程,提升西部的资源配置能力。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除国家法律禁止的领域,积极吸引非政府投资进入,实现投资多元化,增就业、增税收、促增长;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真正形成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尽快使政府从会计、律师、培训等服务行业退出,促进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应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和要素市场,完善商品交易市场。
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一方面,应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制定西部对外开放的配套政策,修订补充原有相关政策;加大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外商在西部投资的限制,放宽对西部地区开发区和优势产业试验区的审批条件;允许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西部大城市设立分行、分公司,经营人民币和保险业务;放宽中外合资旅行社和外资旅行社的申报条件;放宽西部地区海外融资的限制。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鼓励西部扩大外贸出口,特别是要扩大私营企业出口经营权试点。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内开放,特别是对沿海发达地区开放。积极引进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西移。应在防止重复建设、转移落后技术和导致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工商、劳动、统计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东中部地区企业以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移等多种方式在西部地区进行发展。
此外,作为扩大西部开放的重大举措,当前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兰渝铁路和西南出海铁路通道的建设工作,促进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
采取返还部分关税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边境地区的发展。建议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按20%—30%的比例将西部边境地区上缴的关税以直接提留或上收后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返还给西部边境地区,促进西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西部边境地区关税在全国所占份额不大,但在地方财政中所占比重却较大。据统计,六省区边境地区2004年上收关税99285亿元,占全国总关税474405亿元的209%。如按30%返还,则六省区边境地区返还总额为29786亿元,只约占全国总关税的063%,不到1%,所占份额很小,不会影响到国家总的关税资金安排。但返还关税在当地财政中所占份额则较大,以广西东兴市(县级)为例,2004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41亿元,东兴海关上缴关税14094亿元,按30%返还则为0423亿元,占地方全年财政收入的1/3。这样一笔资金用于地方建设,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地方,作用不可低估。
G. 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建设
1、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大力推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同时要坚持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的力量,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增效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全方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有效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
从目前来看,发展农业经济必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并逐步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
2、与此同时,还要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从注重农业产量增长为主转移到农业产量增长及质量提高并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从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移到传统投入与技术、资本投入相结合,加大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从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移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从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移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
(7)东兴用什么办法搞经济建设起来扩展阅读
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凭借自身资源与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在广大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
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
应抓住目前窗口期,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使村集体在农业土地流转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资产盘活和资本增值,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产业融合,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突破单一农业发展限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经营性收入来源。
H. 广西东兴经济怎么样
广西东兴经济不错的。
东兴,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广西南部,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东兴既沿边、沿江又沿海,是中国陆地边境线起点、海岸线终点的交汇城市,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泛北合作"一轴两翼"的核心地带,与越南北部最大、最开放的芒街口岸经济特区仅一河之隔。东兴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
2012年,东兴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24096万元,比2011年增加1032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1年同期增长19.01%,较2011年同期提高了4.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7501万元,增长5.0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4012万元,增长28.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2583万元,增长14.68%。与2011年同期对比,除第二产业增速回落6.82%外,第一、第三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提高了0.80和12.04%。
I. 我想到广西的东兴发展,不知怎么样才能成为那的边民,边民证怎么办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了解当地的投资政策,然后再开朗细节
转给你参考!希望你成功
-----------
东兴市投资优惠政策
--------------------------------------------------------------------------------
东兴享受国家给予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沿边开放城市优惠政策、边境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扶贫优惠政策、侨务优惠政策和边境贸易优惠政策。此外,东兴市根据实际情况还制订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多重优惠政策叠加,使东兴成为中国开放政策最富集的经济区域,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投资的热土。
(一)投资工业政策
1、土地优惠
(1)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由政府负责三通一平的,实行成本价出让,即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成本;由投资者负责三通一平的,只收取土地取得成本。
(2)工业建设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成本实行递减返还,即投资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年缴纳税收超1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每年按其所缴纳税收的四分之一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递减至总额等于成本价。
2、税收优惠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新办企业(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企业除外),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属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三年免征两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五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收费优惠
(1)工业园区及园区内项目建设,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
(2)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涉及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按下限标准收取。
4、投资者自办工业园区
(1)投资者通过受让、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自办工业园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享有对该地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权利,享有直接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的权利。
(2)在符合工业园区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可以按一定比例用地建设生活及营销设施,作为园区配套。
(3)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对外出租。
5、出让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50年。民营企业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抵押、出租、折价入股。
(二)旧城改造政策
旧城区成片改造开发面积在5亩以上、小区内基础设施自主配套的,拆迁回建时免收与拆迁部分相同面积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人防费、墙体材料改造费。
(三)从事边境贸易政策
1、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仅限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超过人民币3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法定税率照章征税。
2、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的商品,除烟、酒、化妆品以及国家规定必须照章征税的其他商品外,均可享受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
3、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均享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开展与越南边境地区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均享有边境小额贸易权。
4、边境小额贸易享受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政策,并按一般贸易出口退税办法办理退税手续。
5、边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换回的原产于越南的物资(除汽车及关键件外)可随项目进境,不受经营分工限制。
6、游客经边检和当地公安机关同意,进出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海关可按边境地区居民携带物品限量掌握。
(四)农林水利项目开发政策
1、对外来投资企业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以及高科技、高创汇、高税收的项目,其征用土地和各项费用均执行法定标准的下限。
2、依法申请使用荒山荒地,进行恢复林草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可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减免土地出让金,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期满后可申请续期,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
3、利用我市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的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按税务部门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依照规定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
4、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暂免收企业所得税,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5、对新办的特色企业、水利企业、林业企业、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从生产经营之日起,两年免征、三年减半收取企业所得税。
(五)开办旅游产业实体政策
1、对利用国有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发展旅游业的,可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地价优惠;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期满后可依法申请续期。
2、利用当地农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其旅游基础设施利用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集体建设用地办理审批手续。
3、商业性投资的景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门票价格。
4、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六)投资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政策
1、对所有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市政建设配套费、墙体材料改造费。
2、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以及建设非盈利性的科研、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福利院等公益性机构,按国家规定实行划拨用地。
3、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除义务教育外,对经批准的社会力量办学,其收费体现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收费标准与办学主体的筹资方式相适应,并按培养学生的完全成本进行收费;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办学主体、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有所差别。
4、对经批准利用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其收费除可收取自治区规定的杂费、住宿费、代收费外,学校可向学生收取一定比例的捐资款。
------------
东兴市贸工互动优惠暂行办法的通知
--------------------------------------------------------------------------------
为充分发挥东兴贸易优势,推动东兴“以贸促工、以工兴贸、贸工互动”的发展格局,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和东兴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结合我市贸易和工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优惠办法。
一、优惠对象和条件
(一)优惠对象
凡在东兴注册且在东兴经营和纳税的进口生产加工型企业和出口生产加工型企业(以下简称贸工企业)。
(二)优惠条件
1、投资1000万元(不含土地价)以上的贸工企业;
2、年销售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或产品加工年增加值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
二、优惠办法
(一)项目用地优惠
1、项目业主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按设计要求施工并竣工投产后,市人民政府对项目用地内的“三通一平”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
2、投资者自办工业园区
(1)投资者通过受让、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自办工业园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及工业园区规划的前提下,享有对该地块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权利,享有直接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的权利。
(2)在符合工业园区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可以按一定比例用地建设生活及营销设施,作为园区配套(具体比例另行商定)。
(3)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对外出租。
(二)项目建设与审批优惠
贸工企业所需办理建设土地和项目建设的相关手续,由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专门办理,实行全程代办跟踪服务。
(三)税收优惠
1、对新办的高新技术贸工企业,经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自生产经营之日起,5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新办农副产品加工、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贸工企业,从销售产品之日起,3年免征7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新办贸工企业可在3年内免征所得税;对区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到我市独资或联营新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贸工企业,从销售产品之日起,对外来方的生产经营所得,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4、对国家鼓励类企业以及自治区确定的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6个重点产业的贸工企业,自治区支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机械、制糖、林产、建材、钢铁锰业、化工、日用品7个传统产业的贸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4款税收优惠,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执行国家最新税收政策。
5、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对于贸工企业落户或筹建,免缴市政策配套费、规模服务费和抗震设防技术咨询费;项目土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或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起3年内建设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区的,免收人防设施易地建设费;涉及的质监费、白蚁防治费、环卫费、放线测绘费、卫生现场审查费等减半收取。
6、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免收登记费。
(四)政府扶持
市人民政府建立市贸易加工发展资金。5年内,将工业用地土地出让收益的70%、外贸企业上缴各种税收收入中地方所得部分的60%、工业企业上缴各种税收收入中地方所得部分的70%用于扶持符合优惠条件的贸工企业发展。具体扶持如下:
1、除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外,企业进出口商品在东兴所交的增值税额地方所得部分,当年分月按15%的比例奖励给企业。
2、属生产加工环节产生的税收,在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根据年度上缴税收数额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扶持资金,具体为:年度缴纳税金地方所得部分在50—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按所缴纳税金地方所得部分的50%的给予奖励;年度缴纳税金地方所得部分在100万元以上的,按所缴纳税金地方所得部分的 60%给予奖励;属高新技术项目的,按所缴纳税金地方所得部分的 70%给予奖励。
3、企业在建设期间,需要银行贷款的由市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
(五)其他优惠
1、优先安排贸工企业项目用地,优先安排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科技三项费和西部扶持资金。
2、劳动部门做好服务,为贸工企业免费短期培训的管理和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合格的产业工人。
3、政策各职能部门依法对贸工企业履行好监管职责,积极帮扶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贸工企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享受更优惠的政策。
三、优惠资格认定、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一)优惠资格认定:贸工企业享受优惠的资格由市经贸局、财政局核准。
(二)扶持资金的使用:扶持资金只能用于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不能挪作他用。
(三)扶持资金监管:年度由市监察局、审计局牵头对政府下拨的扶持资金实施专项检查和审计。
四、本暂行办法的解释权归市人民政府。
五、本暂行办法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