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丛亮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即“形稳”“质优”“势好”。
“形稳”,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大盘”是稳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前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就业基本稳定,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势好”,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我们既保持了‘稳’,也实现了‘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㈡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什么
伴随着美国几家银行的倒闭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祸起萧墙,愈演愈烈,长时间没有得到好转和明朗,致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量缩减,企业倒闭,裁员潮,工作难找,工资低等问题困扰着广大民众。政府出台多种对策来解决问题,帮助人民群众和各大企业度过难关。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是4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出口量存在下降态势,而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缓,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初步预计,上半年及全年GDP分别增长7.6%和8.1%左右,CPI分别上涨3.4%和3%左右。我国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增强经济稳定增长的后劲。
进入2012年,物价高位滑落,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工厂开工率不足,出口量减少,库存量增加,失业率上升。截止目前,钢铁价格、水泥价格、煤炭价格、生猪价格有了连续5个月降低。资金链的断裂,房地产开发商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倒闭潮。央行年内有过三次下调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以应对增速下滑的中国经济。6月份物价指数为2.2%,再创新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三年来首次跌破8%,中国经济增速的回稳或将推迟。
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互相之间的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有以下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但近期出口量又有了下滑。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着,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我国生产企业成本高企。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财政政策是继续加大调控力度,还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率,陷入两难。并且,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有待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短期难有所改善,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停滞。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呈现复苏艰难的迹象,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增长率放缓的中国经济恢复期或将推迟。
经济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当前,虽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减小,西班牙却因国内银行危机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请求,欧债危机呈现进一步扩散和恶化的趋势,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同时深陷债务与景气“双重危机”境地。美国失业率出现反弹,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减速超过预期。因此,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依然严峻。
2、消费需求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消费增势不尽如人意。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14.5%和10.9%,同比分别下降2.1和0.7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减缓主要受到汽车、家用电器和石油及制品等大额商品销售不景气的影响。初步测算,1-5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分别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约0.48、0.56和1.54个百分点。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消费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减缓,说明结构调整没有朝预期方向发展,广大居民对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期盼没有得以满足,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任重道远。
3、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境地
经过两年多的严格调控,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连续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的泡沫不断得到挤压。但是,过去几次房地产调控越调房价越高的经历,使我国房地产政策有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降息传递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政策信号,使得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向不变,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购房意愿明显增强,5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让成交量环比明显上升。当前,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减速过于明显,需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房地产成交量放大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产成交量连续放大有可能带动房价和土地成交价回升,似乎再次验证“塔西伦陷阱”效果,房价反弹将使民众再次失望,房地产调控有前功尽弃的风险。
4、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工业增速减慢,一方面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和风险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在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实现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依然处于阵痛期。
5、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明显。
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上半年为7.8%,为三年来首次破8%。6月份物价指数为2.2%,再创新低。年内有过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此外:
A。房地产价格的回落,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途径和办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行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房地产价格会降低,是由于有了央行的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手段。房地产房价价格走低,将会使得商品价格、物价水平同样走低;
B。央行收紧了信贷规模和流动性,就会迫使市场价格降低,降低的市场价格不仅仅是房地产价格,同时还会使得钢材价格、煤炭价格、水泥价格等品种物资价格同步降低,社会用电量也在降低;
C。央行增加准备金率,收紧银根就使得市场流动性资金量减少,从而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力;上调大型银行存贷款利率,就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业整个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性企业、商业性流通企业就会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前个时候,就有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逃遁”、“跑路”的现象。
并不是房地产价格的降低,就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而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起作用。这是一个原因多种结果的因果关系和连锁反应。
㈢ 中国经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它在进程中会有曲折,会有人反对,但其势头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劳务(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统一大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市场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不可阻挡,这一进程不会中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轮子一直往前转,这两股力量不可阻挡。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和网络化的力量,也称作市场革命和技术革命。
冷战结束后,世界市场化的规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市场化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步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大为松动。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突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
WTO的成立,统一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对民族国家的约束力逐步加强,又大大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的显现,南北差距的拉大,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不合理(这些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制定的),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富国集中,不发达国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产业结构的全球整合,使发达国家一部分人失业;工业化的步伐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提醒世界,全球化进程应当调整,需要反思,应当给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欧盟语),应使全球化成为一个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㈣ 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到底怎么样
经济没有那么复杂,只是经济泡沫化短板化全面化投机犯罪等等一切惯性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很难的,
对于2016年来说只是惯性制动的开始,无论是是什么事物都是有周期性波动性的
前段时间国家每个人都像大跃进式的扩大生产投资,但是待遇并不诱人,就这样当然会很快产能过剩
但是工人农民阶级购买力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很多产品依靠出口创汇,中国的增长正是全世界购买力的增长,而不一定是中国生产力的增长,因为中国的人很廉价,所以吸引大量外商投资,
然而世界是由三个经济链条组成一是美国等货币基金银行负责享受印钞和管理金融的最大消费者和经销商,二是中国等世界工厂,三是石油国宝石国奢侈品国,中国的产品在国外的确能卖出好价钱但别忘了利润是沃尔玛亚马逊的,对于中国就是我需要买石油结果石油立马就涨价,我要卖玩具塑料制品,马上全世界就降价,中国的利润年也就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
去年2016年,美国等货币组织动力不足,中国货币想要成为三巨头就得冒风险,于是汇率战开始打响,美元购买力起伏,自然中国商品生产订单计划就被打乱,于是就出现了怠工。
当然电商服务业吸收了一大部分资金,对实体店冲击较大,然而直销根本无法规范,
最后经济原本是经世济人,也就是合理配置,时空布局都要合理,但是分配不均很容易发生,自己不去索取就连空气都会被拿走,
工人可能一年能造好几辆车,但是却买不起车,一年能盖一座房子却买不起一个厕所,这样显然不是社会主义,然而假如没有办法控制海外资本主义对中国市场的榨取,那么改革开放是引进来牧羊犬还是狼就不一定了,因此中国不能完全放弃资本家,因为只要上市,还得资本家陪他们玩,只靠几个经济学家的坑爹本领是不能跟索罗斯这样的股市狙击手比的,
今年首富王健林落后了马云就有点实体败给网络的意思,但是看看巴菲特净赚120亿美元,不能说这里边没有你我的钱
㈤ 美股将迎50多年来最糟糕的上半年,当地经济情况到底怎样了
随着美国股市将迎来五十多年最糟糕的上半年投资者。投资者正在进行激烈的研究,就是为了确定未来几个月美股下跌的趋势是否会有所缓解。毕竟股市直接影响着资本家的经济状况,也影响着美国当地的经济状况,资本家纷纷想要储存现金。那么资本家利益到底是否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呢?答案是肯定的,资本家的利益受损必然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物价,然后压力越下调到普通名众。
由于通货膨胀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结束。美国国会在6月发布的经济展望中指出,美国的通货膨胀局面将持续到明年。由此可见,美国股票市场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利益,物价上涨,让群众充满压力。面对这种局面,美国采取了强烈手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基点。如此的紧急政策,将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压力。小编将和大家一起时刻关注着美国的更多动态。
㈥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中国经济情况究竟如何
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发布,引起了不少民众的热烈讨论,而且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注意,其中关于GDP的增长最吸引大家的话题,于是乎有人提出疑问,中国的经济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目前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是百分之4.8,可以说在疫情期间各国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整体的经济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对于2022年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局,要知道,在克服了因为疫情导致的消费大幅度下降以及进出口因为疫情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可以说在其他方位拉高了经济的发展,这点是非常值得赞扬的。这表现了我国经济的硬实力是非常优秀的,不仅仅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波动,还可以在整体全球经济呈现劣势的情况下,带动全球经济稍微增长,可以说是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整体稳中向好,希望有着更加强劲的第二季度表现!
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它在进程中会有曲折,会有人反对,但其势头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劳务(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统一大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市场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不可阻挡,这一进程不会中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轮子一直往前转,这两股力量不可阻挡。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和网络化的力量,也称作市场革命和技术革命。
冷战结束后,世界市场化的规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市场化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步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大为松动。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突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
WTO的成立,统一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对民族国家的约束力逐步加强,又大大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的显现,南北差距的拉大,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不合理(这些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制定的),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富国集中,不发达国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产业结构的全球整合,使发达国家一部分人失业;工业化的步伐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提醒世界,全球化进程应当调整,需要反思,应当给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欧盟语),应使全球化成为一个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世界经济形成三大主体、三大市场
与经济全球化一道,区域经济合作(即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现在,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大大小小多达140多个,但在世界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是三大主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正在筹划并形成中的东亚自由贸易区。世界经济的兴衰起落,与这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密切相关。
经过五次扩大,欧盟今天已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组织。25国人口4.5亿,GDP逾10万亿美元,占世界总GDP的30%。欧盟已建立起欧元区,统一了货币,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经济领域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㈧ 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状况如何发展前景怎样
首先,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状况挺好的,个人也比较看好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我们现在面临这复杂而多变的国际格局,国际关系也是瞬息万变,新中国成立这几十年以来,中国的复兴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好在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党和人民都交上了一份令所有人满意,也令世界瞩目的答卷,这份答卷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经济成绩。中国取得的经济成绩以及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状况这是无需多言的,多少人盯着,但凡有一点不好,早就沸沸扬扬了,阴沟里的老鼠使再多卑鄙的手段也没有用,通过这段时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我个人是非常看好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的。
最后,个人认为在中国生活很幸福,非常安稳,只要勤劳,终究能用双手为自己挣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个人现在是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稳定和谐的国家的,早早的就打上了安全的疫苗,每天安安心心上班,有多余的时间也可以做做副业,日常生活甚至都不需要戴口罩了,在看看国外的情况,我深刻地理解到大环境是非常重要,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只要你努力,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
㈨ 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出来了,经济到底怎么样哪些省份发展的比较好
前段时间,2021年一季度,各省GDP成绩单新鲜出炉。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广东、江苏、山东依然占据榜单前三名,广东和江苏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分别超过2万亿元的省份。其他省份经济增速处于平稳增长态势,是增速低于15%的第二个省份,即青海和黑龙江,其他省份基本增速大于等于15%。这说明经过一年艰苦的抗疫斗争,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秩序,各省经济恢复也非常迅速。
之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们全年GDP增长目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与经济负增长的省份相比,经济增速比以前慢的省份还有很多。西南地区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增速一直位于全国各地前列。但2022年上半年,除云南、贵州两省外,四川、西藏的经济增速分别仅为3.74%、5.07%。广西、江苏、北京等地增速也较低。北京的GDP增速甚至是0.68%。
㈩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了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态势。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疫情散发、汛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生产需求制约增多,经济社会预期需要增强支撑。中国经济面临较为复杂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风险挑战依然较大。
拓展资料:如何分析中国经济
1、观察分析中国经济,应当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准确识变,才能在短期波动和长远的格局中认清大势;科学应变,才能在压力挑战中发掘深层动力;主动求变,才能在亮点韧性中提振信心。可以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任务。 一方面,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基础大盘”依然稳固;另一方面我们坚信,中国经济有办法、有条件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强大韧性支撑和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从建言资政的角度,我提几点建议。
2、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持续推进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政策落地生根。目前,一些房地产企业过度扩张陷入困境,一些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负担过重而难以为继,一些地方采用拉闸限电、运动式减碳等等。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在处理短期与长期、目标与手段、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中有效化解。比如通过严格执法、完善规则,部分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垄断和竞争失序行为得到纠正,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从10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双碳”路线图、施工图,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采取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等必要措施,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收到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