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他们为什么被评为中国十大收藏家
因为他们有钱呀,有钱可以买各种东东西,然后被评为十大收藏家了,就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呀。如果我有钱也可以买很多东西也可以成为的,这是要有经济实力决定的呀。
❷ 门口的野蛮人的事情经过
当天,王石得知君安将在当天下午3点有所行动的消息之后,在30分钟内与在美国、加拿大、北京、青岛等地的13名董事取得联系。当时万科股权高度分散,万科的国有股成了关键的一票。
王石向自己一直在努力摆脱控制的对象——万科最大的股东——国有股发出了求援,对一些关键人物展开了秘密的外交行动。
1994年3月31日上午,万科在位于深圳罗湖区水贝工业区的公司总部举行情况说明会。时任万科财务部经理的郁亮宣读了张西甫授权王石代表“新一代”公司的声明,称君安以“新一代”的名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告股东书》和《改革倡议书》是不对的,并宣布取消君安财务顾问资格。
3月31日,王石决定向深交所申请停牌,并获得批准——这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停牌,在当时尚没有对股票涨跌的停牌限制,万科开了一个先河。王石的目的是,通过停牌赢得时间,阻击君安内部人的“老鼠仓”。
4月1日,“新一代”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张西甫宣布委托王石为“新一代”本次新闻发布会全权发言人,提前走人。拥戴君安,冀望在此事件中大捞一把的小股东们对“新一代”的“叛变”极为不满,情绪激动的一些股东也选择了离场抗议。王石力劝众股东:“已经发现有大户狂吃万科股票,大家应该警惕,以免为人操纵。”
4月2日,万科再次发布公告:“(万科)董事会认为没有必要对此种建议(君安倡议)做出正式反应”。但公告仍称,“董事会认为该事件极为严重,并希望向股东和公众保证如下:一、董事会至今未收到收购本公司的要约。二、本公司有稳定的、强有力的管理阶层。三、‘新一代’、‘海南证券’、‘中创’对公司目前管理阶层表示支持。四、本公司和附属公司的业务一直是令人满意的。董事会对君安证券有限公司今次行动表示失望……”
4月4日,万科在深交所复牌。曾一跳三丈高的万科股价重归于那个沉寂的股海之中,君安等炒家折戟沉沙。
同一天上午,作壁上观已有一个星期的深交所,终于派出副总经理柯伟祥约见“君万之争”两位主角张国庆、王石。两位在日后中国经济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的双手,握在了一起——但正是从两双手相触的那一刻起,二人渐行渐远。
❸ 关于王石的资料
王石王石
王石简介
为摩托罗拉做广告,登顶世界最高峰,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王石活得极其潇洒。过去,他"卖掉万科";现在,他禅让权位,这就是王石,创立并领导着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但他本人并非公司的所有者。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省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1994年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国家总理朱镕基接见,朱总理对王石对房地产的市场走势和看法给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拍摄的大型电视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节目。
1999年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99中国企业高峰会”,并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在论坛上做专题发言。
1999年5月参加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在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应邀出席“‘99《财富》论坛”,并作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适应新世纪、新市场的挑战。
1999年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推动中国城市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
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现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到了2000年前夕,王石的底气积累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更加广泛地走进公共平台和频繁登陆大众媒体。随着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所拍摄的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的名声迅速溢出业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甚至摩托罗拉也找上门来,请他为一款手机做形象广告。
从那以后,五年过去了,这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央视主持人的串讲词)已经成为媒体上的魅力明星。他有登山、滑翔、出书等等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他的每一个动静,都不会被媒体遗漏。他一身名人风范,行走在聚光灯下,他有足够多的粉丝。
更为重要的是,21世纪的中国天空,企业家成为最为闪亮的庞大星群。
“超级男声”及“媒体宠儿”
今年新春刚过,王石携他的新着《道路与梦想》到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巡回演讲和签售。
这是少有的图书推广盛况。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主流书店,一时之间都耸立着印有王石大头像的巨幅广告,媒体的追捧更是不遗余力。本刊记者见证了2月21日成都购书中心的签售现场。读者的热烈与崇敬,堪与时尚娱乐明星煽情场面相比。不同的是,围绕王石的,既有时尚青年,也有成熟男人和知识妇女。
到成都前,他已经马不停蹄地穿梭了三个城市。头天晚上从昆明赶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跟集体预约的媒体见面后,又接受专访,凌晨才得到休息。第二天,他应该有些疲倦,但是,面对记者,王石依然保持着他平常带给媒体的习惯笑容。
早就预定了下午1点从成都双流机场飞上海的机票,那边的活动正在等待他。但是,演讲结束已经11点了,签名的行列还在书店四楼大厅站成一个大大的S型。
活动组织者有点慌张了。但是,王石镇定地坐在那里,始终带着不变的微笑,一个一个地签,遇到熟人,抬头笑笑,寒暄两句。他绝不把“王”字写成连笔看上去像个“五”一样,一定是横平竖直的四个脱笔组成,紧紧地靠在“石”字的那一撇上,使两个笔画简单的字成呼应之势。显然,即便误机,也不能成为他把“王石”二字马虎写下的理由。
签完了最后一本,还差5分钟到12点。他又微笑着摆一个姿势站在那里,满足了要求合影的几个人的愿望。最后皆大欢喜。王石抓起风衣,大步离去。
他要到十多个城市重复同一过程,甚至重复演讲内容。
检点王石这一路巡讲后各地媒体的报道,发现他所到之处,抛出的每一个话题,都被媒体全面笑纳。因此有媒体根据去年的一大热词,给王石演绎出一个新的封号:“超级男声”。据说这个比方的妙处在于,它可以令人想象到王石行走在一个无形的PK台。
他追求完美,滴水不漏,“不说错话的能力”叫人叹服。有时,他会紧抿着嘴唇,选择词语,脸上会掠过一层沉思。这时,你既会看到他的审慎,也会看到一个拼搏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的沧桑。有时,他会用一大段话来回答一个问题,使你需要从这些语言背后去过滤答案。他的话充满弹性,即便在目前,“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面对“房地产是否是暴利行业”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也能讲得比较温情。最后,无论你问任何问题,他整个回答下来,都会把他原先准备发布的内容贯彻进去。
他出席不同的场合,不断变幻他的“LOGO”: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他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样长——坐在嘉宾席上的发言人。
“网络一下”王石,结果是有822000个网页,排除其中的重复和夹带的不相关内容,这个数量也是很大了。而在所有这些信息里,均难以找到一句对他明显负面的内容。5年前,有新浪网友问他“如何看待媒体”,他简单地回答:“很少有媒体说我的坏话,我还没有做什么坏事。”——在表明他跟媒体有善缘的同时,也不忘记说,他的实际操行没有愧对媒体的褒扬!
看着他在媒体上的表现,很难设想他的真实性格会是他自述的那样:由于军人出身,比较严肃、生硬,有时爱发火。他说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率性到“不适合”做大企业首脑的程度。他说他曾经因为公司早年的一次裁员,让他的员工失去了工作,而“背了很多年的心理阴影”。
他的一位“驴友”说,在他们登山期间,他曾“偷”过两瓶王石的好酒(王石的部下送来的),跟朋友们正在喝得热闹,王石出现了,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如此而已,没有多话。他的“驴友”介绍对王石的印象,是一个亲切而不失城府的大哥。
“先按抢答器”的“地产哲人”
王石是一位探险运动家,他登山,滑翔,他还要航海,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大众名声并且还将继续带来,但是,最具真实分量的王石,却是在这一切活动的后面,一个全身心融入企业的王石。
在他们那一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环境里,从最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里,王石是很容易分辨的。他的那一代同行们面对中国不太明朗的经济环境,绝大多数刻意地“低调”着,聚集财富,韬光养晦,只做不说,特别不对公共事务表态。而王石在他的整个历练过程中,关注大气候,考虑那些看来还“不属于”他考虑的问题,而他并不把他的想法藏起来,在中国急剧变化着的大环境里,他不断地表达他的观念。
他不会放过表达机会。1998年1月,正在蕴酿“房地产新政”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去深圳。市领导召集部分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谈,安排他们每人都有发言。其他几位的发言没有调动起朱总理的兴趣。轮到王石,他开始根本不谈他的本行,而是把朱总理“税务调整”以来,万科公司的缴税情况全盘汇报,因为他猜想总理一定想验证他的税务政策的效果。果然,朱镕基深感兴趣,跟他讨论起来了。他趁势把他关于房地产业的判断和建议推到了总理面前。朱总理高兴之下,甚至当场“聘”他做“免费”的房地产顾问。
次年,即1999年,王石有如下表现: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之“99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做专题发言(他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5月,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上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9月,出席“‘99《财富》论坛”,做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一年,他还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做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把房地产融入城市文化,《万科周刊》发了不少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多次被公开发行的刊物转载。王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不断构筑他的概念。他知道哪些概念即将被社会买账,他率先把它描绘出来,例如上文所言的“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运动”和“关注普通人”。
他把“资本家的问题”转由“普通人的角度”来提:呼吁城市建设要“关注普通人”。他关于“普通人”的定义是,“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这正好呼应着某种正在萌动的社会情绪。而“关注普通人”是指:随着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开发商开发的别墅、高档住宅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突现出两个极端,城市规划者、有责任的开发商,应该考虑这种差异会造成社会紧张,应该使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要求现场每一个企业家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信条”,其他人的答案都是“诚信”,只有王石写的是“社会责任”。这样的回答使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获得了“加分”。事实上,王石的所有活动都有附加值。他把登山跟慈善等公益内容链接起来,称为“公益攀登”。他的新书推广演讲主题是“做负责的企业公民”。他并且说,在过去,他还不知道“企业公民”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追求即与它的内涵相暗合。而未来,这将是万科的发展目标。当前,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是跟政府合作,建设惠及中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据称,万科的第一批廉租房明年将交付使用。
在思维观念和话语方式上,王石把和他同样出身的新一代资本家甩开了。当他的那些同行们开始在公共领域发言,要么“说不圆”,要么甚至被视为“挑衅公众”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活动家”了。房地产这个最强势的资本集团,从来都是全社会的关注中心,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王石总比他的同行先按抢答器,并且他处处政治正确,处处被媒体选中。
王石从来不安分。用他的话说,他是继承了母亲的民族血液里的勇敢成分。他的母亲是锡伯族,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他喜欢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有着“于连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他的《道路与梦想》开篇第一节,标题五个字:“野性的精神”。
他不是那种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的企业家。当财富多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安分了。攀上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张五常语)的高峰,他辞去了他亲手缔造的企业帝国的总经理,背上了行囊,飘然远行,攀登那需要用体力一步一步去丈量的高峰去了。他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中,登得最高的人”,已经年过五十。他是中国年纪最大的探险家。他毅力超群,本刊记者辗转结识了一位西藏自治区的体育界人士,在他看来,王石完全是凭毅力登上珠峰的。
就这样,王石成就了一段现代传奇。
于是,他稳稳地占据了新一代资本家最耀眼的中心。他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他的传奇一直是正面的,他几乎没有经历过负面的考验。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明星。
❹ 靠期货发家的真实故事
可以讲述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1998年,在中国的江苏省,有一个亿万富翁在期货市场上,连受重挫,遭到3000万的亏损,濒临灭顶之灾。
然而,5个月后,这位富翁在一个高参的指点下,却奇迹般地得以“复活”。不光把亏损的3000万元扳了回来,还倒赚了5000万元!
短短5个月,搏取8000万,这神话是怎么创造的?那位使亿万富翁复活的“高参”又是谁呢?
为寻根探秘,记者多次慕名来到江苏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对被人们称为“神鹰”的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
1997年,为了向国际化基金管理、专业理财方面靠拢,公司让吉明到南京总部负责基金试点。
当时,期货交易的品种比较多,有不少品种如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动巨大,机构操纵现象多。尽管机会很多,但他还是把这类品种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这些品种可分析性差,超出了个人的判断之外,挣钱是偶然的,而赔钱却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则,他选择了大连大豆、上海铜和海南橡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这些活跃的大品种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投资机会。这正是吉明在进行基金投资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往往对风险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稳。
吉明在选择好了品种后,接着就对所关心的品种做战略性的评估。即当前的走势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是积蓄能量?还是处于趋势能量释放的尾声?还是在构筑顶底等等什么的。他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决定着下一步的操作计划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预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评估行情的中心任务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战略投资意义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义的短线行情。
至于对于锁定的交易品种,交易机会的捕捉,吉明倾向于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趋向与价格所表现的技术面达到统一时。这样做,才符合每战必胜的操作宗旨。他认为贯穿《孙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于全胜的思想,期货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说,基本面的内在要求,决定着做交易的方向。而进出场策略、时机,则更多地应用技术面的表现。根据他总结的总体方针:“宏观顺势,微观逆势”,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就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进场交易,而实际上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和可转化的。
❺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简介
中文名:王石
外文名:Wangsh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籍贯:安徽金寨
出生日期:1951年1月23日
身高:176cm
职业:企业家,探险运动家
毕业院校: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主要成就:创立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灵魂的台阶》等
社会职务:壹基金执委会主席
❻ 王石现在还是万科的董事长吗他现在在万科算是什么万科是王石的吗
王石是万科的董事长。2.王石在万科还是算一哥,万科形象和精神的代言人。3.万科是上市企业,万科最大的股东以前是华润集团,现在是宝能集团。王石和万科的管理层只占有很少的股份。
根据以下资料,截止至2015年12月17日,万科前十大股东依次为:
1华润股份有限公司 15.25%
2HKSCC NOMINEES LIMITED 11.92%
3国信证券-工商银行-国信金鹏分级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4.14%
4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3.17%
5.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7%
6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99%
7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0%
8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0%
9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德赢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2.07%
10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富产品 1.98%
由此可以得知,王石不是万科的大股东,只是股东大会任命他为董事长。
❼ 王石的背景资料谁有
王石简介
[编辑本段]
为摩托罗拉做广告,登顶世界最高峰,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活得极其潇洒。过去,他"卖掉万科";现在,他禅让权位,这就是王石,创立并领导着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但他本人并非公司的所有者。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王石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郑州铁路局工作,其母是锡伯族。曾有人怀疑,王石是王震将军的孩子。其实,老王的家庭背景很普通的,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家庭差不多,平平凡凡、勤勤恳恳的双职工。1968年,那是个军人吃香的年代,老王能顺利入伍,多少说明家里还有一点关系。在新疆做了五年的汽车兵后,王石被推荐上了兰州铁道学院。那学校在西北也算还不错,所以老王参加工作时也是个大学本科。
1980年代初期王石到深圳发展。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用倒玉米赚来的钱王石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那时候,王石正忙着对“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忙着倒腾家电、忙着生产录像机配件、忙着折腾遥控电气开关。1988年的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拍卖场上,万科经过白热化争夺,终于胜出。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按照拍卖的价格计算,楼面价格已经高于周边地块的住宅平均价格。就在这一刻,目前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最伟大企业之一的万科,就这样懵懂、鲁莽地冲入了房地产行业。其黑马姿态,一点不比后来高价拿地的顺驰差。这一年王石37岁。
1989年初,万科完成了企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了2800万元资金,这一步的重要性此后怎样抬高也不为过,须知没有当年敢为人先的股份化改造,就没有今日的地产龙头。
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0002。由此拉开了万科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在1991年的环境下,这么早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具备一些高瞻远瞩的意味,也正是因为万科这样早地完成了上市,才保证了以后在发展过程中,能有一条宝贵的资金渠道,这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其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为过。但在当时,王石也未必有这样的认识。当年万科是深特发的下属公司,深特发看王石不顺眼,觉得王石不听话,王石也觉得深特发这个婆婆烦人,万科之所以这样早的股份化上市,多少存着王石计划通过股份化,跳出原大股东深特发控制的意图。可喜的是,他得手了。王石跳出了大股东的控制,万科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渠道。
1994年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国家总理朱镕基接见,朱总理对王石对房地产的市场走势和看法给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拍摄的大型电视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节目。
1999年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99中国企业高峰会”,并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在论坛上做专题发言。
1999年5月参加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在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应邀出席“‘99《财富》论坛”,并作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适应新世纪、新市场的挑战。
1999年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推动中国城市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
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现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到了2000年前夕,王石的底气积累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更加广泛地走进公共平台和频繁登陆大众媒体。随着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所拍摄的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的名声迅速溢出业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甚至摩托罗拉也找上门来,请他为一款手机做形象广告。
从那以后,五年过去了,这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上,央视主持人的串讲词)已经成为媒体上的魅力明星。他有登山、滑翔、出书等等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他的每一个动静,都不会被媒体遗漏。他一身名人风范,行走在聚光灯下,他有足够多的粉丝。
更为重要的是,21世纪的中国天空,企业家成为最为闪亮的庞大星群。
“超级男声”及“媒体宠儿”
今年新春刚过,王石携他的新着《道路与梦想》到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巡回演讲和签售。
这是少有的图书推广盛况。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主流书店,一时之间都耸立着印有王石大头像的巨幅广告,媒体的追捧更是不遗余力。本刊记者见证了2月21日成都购书中心的签售现场。读者的热烈与崇敬,堪与时尚娱乐明星煽情场面相比。不同的是,围绕王石的,既有时尚青年,也有成熟男人和知识妇女。
到成都前,他已经马不停蹄地穿梭了三个城市。头天晚上从昆明赶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跟集体预约的媒体见面后,又接受专访,凌晨才得到休息。第二天,他应该有些疲倦,但是,面对记者,王石依然保持着他平常带给媒体的习惯笑容。
早就预定了下午1点从成都双流机场飞上海的机票,那边的活动正在等待他。但是,演讲结束已经11点了,签名的行列还在书店四楼大厅站成一个大大的S型。
活动组织者有点慌张了。但是,王石镇定地坐在那里,始终带着不变的微笑,一个一个地签,遇到熟人,抬头笑笑,寒暄两句。他绝不把“王”字写成连笔看上去像个“五”一样,一定是横平竖直的四个脱笔组成,紧紧地靠在“石”字的那一撇上,使两个笔画简单的字成呼应之势。显然,即便误机,也不能成为他把“王石”二字马虎写下的理由。
签完了最后一本,还差5分钟到12点。他又微笑着摆一个姿势站在那里,满足了要求合影的几个人的愿望。最后皆大欢喜。王石抓起风衣,大步离去。
他要到十多个城市重复同一过程,甚至重复演讲内容。
检点王石这一路巡讲后各地媒体的报道,发现他所到之处,抛出的每一个话题,都被媒体全面笑纳。因此有媒体根据去年的一大热词,给王石演绎出一个新的封号:“超级男声”。据说这个比方的妙处在于,它可以令人想象到王石行走在一个无形的PK台。
他追求完美,滴水不漏,“不说错话的能力”叫人叹服。有时,他会紧抿着嘴唇,选择词语,脸上会掠过一层沉思。这时,你既会看到他的审慎,也会看到一个拼搏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的沧桑。有时,他会用一大段话来回答一个问题,使你需要从这些语言背后去过滤答案。他的话充满弹性,即便在目前,“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面对“房地产是否是暴利行业”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也能讲得比较温情。最后,无论你问任何问题,他整个回答下来,都会把他原先准备发布的内容贯彻进去。
他出席不同的场合,不断变幻他的“LOGO”: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他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样长——坐在嘉宾席上的发言人。
“网络一下”王石,结果是约10,300,000篇网页,排除其中的重复和夹带的不相关内容,这个数量也是很大了。而在所有这些信息里,均难以找到一句对他明显负面的内容。5年前,有新浪网友问他“如何看待媒体”,他简单地回答:“很少有媒体说我的坏话,我还没有做什么坏事。”——在表明他跟媒体有善缘的同时,也不忘记说,他的实际操行没有愧对媒体的褒扬!
看着他在媒体上的表现,很难设想他的真实性格会是他自述的那样:由于军人出身,比较严肃、生硬,有时爱发火。他说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率性到“不适合”做大企业首脑的程度。他说他曾经因为公司早年的一次裁员,让他的员工失去了工作,而“背了很多年的心理阴影”。
他的一位“驴友”说,在他们登山期间,他曾“偷”过两瓶王石的好酒(王石的部下送来的),跟朋友们正在喝得热闹,王石出现了,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如此而已,没有多话。他的“驴友”介绍对王石的印象,是一个亲切而不失城府的大哥。
“先按抢答器”的“地产哲人”
王石是一位探险运动家,他登山,滑翔,他还要航海,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大众名声并且还将继续带来,但是,最具真实分量的王石,却是在这一切活动的后面,一个全身心融入企业的王石。
在他们那一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环境里,从最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里,王石是很容易分辨的。他的那一代同行们面对中国不太明朗的经济环境,绝大多数刻意地“低调”着,聚集财富,韬光养晦,只做不说,特别不对公共事务表态。而王石在他的整个历练过程中,关注大气候,考虑那些看来还“不属于”他考虑的问题,而他并不把他的想法藏起来,在中国急剧变化着的大环境里,他不断地表达他的观念。
他不会放过表达机会。1998年1月,正在蕴酿“房地产新政”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去深圳。市领导召集部分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谈,安排他们每人都有发言。其他几位的发言没有调动起朱总理的兴趣。轮到王石,他开始根本不谈他的本行,而是把朱总理“税务调整”以来,万科公司的缴税情况全盘汇报,因为他猜想总理一定想验证他的税务政策的效果。果然,朱镕基深感兴趣,跟他讨论起来了。他趁势把他关于房地产业的判断和建议推到了总理面前。朱总理高兴之下,甚至当场“聘”他做“免费”的房地产顾问。
次年,即1999年,王石有如下表现: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之“99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做专题发言(他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5月,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上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9月,出席“‘99《财富》论坛”,做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一年,他还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做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把房地产融入城市文化,《万科周刊》发了不少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多次被公开发行的刊物转载。王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不断构筑他的概念。他知道哪些概念即将被社会买账,他率先把它描绘出来,例如上文所言的“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运动”和“关注普通人”。
他把“资本家的问题”转由“普通人的角度”来提:呼吁城市建设要“关注普通人”。他关于“普通人”的定义是,“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这正好呼应着某种正在萌动的社会情绪。而“关注普通人”是指:随着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开发商开发的别墅、高档住宅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突现出两个极端,城市规划者、有责任的开发商,应该考虑这种差异会造成社会紧张,应该使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要求现场每一个企业家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信条”,其他人的答案都是“诚信”,只有王石写的是“社会责任”。这样的回答使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获得了“加分”。事实上,王石的所有活动都有附加值。他把登山跟慈善等公益内容链接起来,称为“公益攀登”。他的新书推广演讲主题是“做负责的企业公民”。他并且说,在过去,他还不知道“企业公民”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追求即与它的内涵相暗合。而未来,这将是万科的发展目标。当前,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是跟政府合作,建设惠及中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据称,万科的第一批廉租房明年将交付使用。
在思维观念和话语方式上,王石把和他同样出身的新一代资本家甩开了。当他的那些同行们开始在公共领域发言,要么“说不圆”,要么甚至被视为“挑衅公众”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活动家”了。房地产这个最强势的资本集团,从来都是全社会的关注中心,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王石总比他的同行先按抢答器,并且他处处政治正确,处处被媒体选中。
王石从来不安分。用他的话说,他是继承了母亲的民族血液里的勇敢成分。他的母亲是锡伯族,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他喜欢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有着“于连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他的《道路与梦想》开篇第一节,标题五个字:“野性的精神”。
他不是那种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的企业家。当财富多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安分了。攀上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张五常语)的高峰,他辞去了他亲手缔造的企业帝国的总经理,背上了行囊,飘然远行,攀登那需要用体力一步一步去丈量的高峰去了。他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中,登得最高的人”,已经年过五十。他是中国年纪最大的探险家。他毅力超群,本刊记者辗转结识了一位西藏自治区的体育界人士,在他看来,王石完全是凭毅力登上珠峰的。
就这样,王石成就了一段现代传奇。
于是,他稳稳地占据了新一代资本家最耀眼的中心。他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他的传奇一直是正面的,他几乎没有经历过负面的考验。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明星。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
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5月15日,因其“慈善负担论”身陷舆论漩涡,遭到更多网友的质疑和炮轰,许多网友认为王石在其心里的形象“一落千丈”。
21日万科董事会宣布将在净支出额度1亿元内参与灾区重建 在未来3至5年内逐年支出。
山在那—王石blog
http://blog.sina.com.cn/wangshi
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
[编辑本段]
万科公司董事长,国家级登山健将, 生于柳州,学在兰州;创业于深圳,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腕”;
登峰简历
[编辑本段]
1999年5月,玉珠峰,海拔6178米,登顶;
2000年4月,章子峰,海拔7143米,登顶;
2001年8月,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顶;
2002年2月,非洲乞利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登顶;
2002年5月,北美洲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登顶;
2003年5月,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登顶;
2003年12月,南极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登顶;
2004年1月,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登顶;
2004年7月,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登顶;
2004年7月,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登顶;
2005年4月,滑雪抵达北极点;
2005年12月,顺利抵达南极点;
2006年12月24日,印度尼西亚 查亚峰,海拔5,030米,登顶。
.
多年在中国影响力排行旁上居于前位.
“拐点”大辩论:http://www.homhow.com/infovideo/play/11482.htm
❽ 王石靠岳父和原配起家,成功后为何移情田朴珺呢
王石,万科的创始人,带领万科上市,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带领万科前进,创造了数不清的神话。
谁也未曾想到,真正让王石成名的,并非他和他的企业,而是他和原配,以及田小姐之间的感情。
2012年,王石被曝与妻子王江穗离婚。
没多久,王石就与小30岁的田朴珺甜蜜出入,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好奇。
时至今日,田小姐依然在上下活跃,宣扬她的“贵族生活”和王石的爱情。
王石为了她,不停地健身,割双眼皮,做美容,真是真爱啊。
只是不知,这样折腾下去,王石会不会晚节不保?
❾ 中国什么时候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
2003年。
自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2003年,房地产业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式被确认。直到现在,它依然是维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亿翰智库报告指出,2008-2017年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行业享受了大量的政策红利,大小房企飞速成长,销售规模不断创新高,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房地产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14738.7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3850.7万亿元,占总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4.6%增长至2017年的6.5%。
(9)王石为什么成了防城港的经济顾问扩展阅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欧美以及日韩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都曾作为支柱产业而存在。我国过去近20年中,房地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拉动消费等方面作用明显。
房地产业是涵盖建筑、建材、运输、中介、金融在内的大产业,并关联着十几个相关产业,是一国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行业,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❿ 李嘉诚、王健林、蒲鼎新、王石
长江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个人资产:高达265亿美元
李嘉诚,汉族,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所获荣誉: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95年-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9年亚洲首富等。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资产:46亿美元
王健林,1954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高级工程师。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同年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2年8月任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总经理。1993年3月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2年来,万达集团及王健林个人对社会的各项慈善公益捐助累计超过27亿元,是中国慈善公益捐助最多的民营企业之一,五次荣获中华慈善奖。2010年11月8日,王健林个人向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赠。
更好集团董事局主席蒲鼎新个人资产上亿,具体不详
蒲鼎新,Better Group 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及亚洲陶瓷总裁兼CEO以及实际控制人。广东南海人,1995年大学毕业便留学国外同时在香港创办Better Group。他是中国第一个登上世界瓷砖论坛的企业家。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所领导的企业曾以外贸出口而享誉业内,掌舵人蒲鼎新博士在业内被誉为“建陶出口教父”。为推动佛山乃至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然而,他还有着更多的身份与头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FDS资本合伙人、 北大PE投资联盟副理事长、香港瓷砖洁具总商会理事、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执行董事、美国CAU大学校友会广东、香港分会副会长,佛山市第十届委员会协常委。
万科集团董事长主席王石个人资产上亿,具体不详
王石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任万科公司董事长。2011年3月,万科公司确认王石已赴美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