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西部经济文化发展怎么样

西部经济文化发展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7 20:21:22

⑴ 西部现在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政策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十一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健全六个方面的保障机制:国家政策扶持机制、金融服务支持机制、企业发展激励机制、资源合理开发机制、政府协调服务机制和规划有效实施机制。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迎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初步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其他预算内财力性投入总量累计达7212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投入2758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43%。但是,我国现在还有两部分人口的60%在西部地区,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和低收入的人口。

《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上这就是最大的实惠。

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一个立体配套的政策体系。六大保障机制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立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重点支持尚未实现“两基”的西部农村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工程;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工程;西部科普工程等。

西部百姓将要得到的实惠,首先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有明显提高,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教育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扩大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覆盖面;加大扫盲力度;支持高等学校办好一批重点专业和学科;加强对应届中学毕业生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

县、乡、村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落实经费保障;以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同步建设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民族医院);控制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等。

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齐全,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抢救性文物保护、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带加快发展。鼓励南贵昆、呼包银、兰(州)西(宁)加快形成有特色的城市带。

提高西部城乡居民的实惠,关键体现在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内年增长都达到6%以上。

收入的增长,取决于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能否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能源及化学工业、优质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例,丝绸之路、香格里拉、长江三峡、青藏高原、川黔渝、滇桂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边境旅游区将渐成规模。

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建设通乡(镇)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加快建制村公路建设。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路段和西部开发8条干线公路。

在城市,道路交通综合运输网络将基本形成,继续新开工并建成一批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重大工程。

在农村,“油路到乡”、“公路到村”要基本实现;农村“水(人畜饮水安全)、气(沼气入户)、路(农村公路)、电(无电村通电)”等设施达到新水平,主要包括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建设农村通乡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铁路路网总规模达到3.5万公里,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00万千瓦。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2%,治理“三化”草原1.1亿公顷,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

⑵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一、中国西部大开发有一些优势条件:

1、矿产资源、草地资源、水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大。

2、人口稀少,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国家开发和发展西部的优惠政策。

4、西部地区人们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中国西部大开发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1、自然环境比较差,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气候干旱或高寒,淡水资源不足。植被覆盖状况差,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这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对外交通很不方便,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3、发展经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4、文化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

5、地处内陆,比较闭塞,信息不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6、科技不发达。西部老百姓只有通过对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的初级开发来获取利益,既没有能力没有技术也没有意识去改善已受破坏的环境问题。

⑶ 西部经济目前的状况

2009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指出,从1999-2008年,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西部地区发挥地方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恢复态势良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的步伐加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取得了新进展。

——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8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十年。其中内蒙古自2002年起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一,十年间年均增速高达16%;陕西和西藏以12.18%紧随其后,增速最低的云南也达到9.47%。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4122.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857.18元,年均增长率14.42%,高于全国13.48%的平均水平。另外,西部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东部地区相比的发展速度差距也在逐步缩小。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东部,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7.8%。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加。2008年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5096.09亿元,比1998年的946.24亿元净增加了3.33倍。其中内蒙古与重庆增长最快,分别净增加了7.38倍和7.12倍。

——投资和创业环境显着改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9-2008年十年间,西部地区投资总和达到158663.1亿元,年平均增长22%,投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为历史所少有。十年来,西部地区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营。

——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68亿美元,比1998年的132.6亿美元增加935.4亿美元,年均增长23.2%。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加,由1998年的30.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232亿美元。由于投资环境改善,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超过东部趋势,据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初步测算,2008年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19.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998-2008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迅速,各省、市、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在6%以上,有8个省、市、区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增速的平均值(9.7%),分别是内蒙古(12.77%)、宁夏(12.14%)、陕西(11.79%)、重庆(11.13%)、广西(10.08%)、甘肃(10.63%)、青海(10.63%)和贵州(9.92%)。农村居民收入出现多年未有的快速增长势头。1998-2008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收入增速(8.21%)的有5个省、市、区,分别是西藏(9.94%)、重庆(9.14%)内蒙古(8.92%)、四川(8.7%)、云南(8.38)和陕西(8.36%)。

——基础教育发展取得显着成绩。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市、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普九”攻坚。至2007年底,已完成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共新建小学5380所,改扩建小学27197所;新建初中2466所,改扩建初中8035所。小学校舍方面,新建431.82万平方米、改扩建1336.44万平方米;初中校舍方面,新建527.89万平方米、改扩建929.29万平方米。“工程”共购置小学和初中课桌凳857.5万单人套、图书13252.81万册、教学仪器及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价值88957.16万元,培训校长和教师117.23万人次。“工程”第二期,年均资助贫困学生150.3万人,资助资金2.1亿元。与此同时,西部省区市重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迈出了新的步伐。

——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消除西部地区贫困的政策与措施,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98年底的2029万人减少到2006年底的117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9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0年的7.3%下降为2004年的5.7%,比2000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规模逐年稳定下降,2000—2006年,西部农村地区低收入人口从3490万减少到2196万,减少幅度达到了37.08%。

⑷ 西北城市现在的发展怎么样

西北城市现在的发展,就我个人看来还是很一般,相比中原和西南以及沿海地区,西北、东北的发展进度较慢,而且整体的经济、人口也不如其他地方。

在我大学时候有很多西北方向的同学,他们在毕业以后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发展,根据他们的描述来看,西北城市发展慢受到了下面这些因素制约:

除此之外一座城市的人口,也能够决定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外来人口来讲,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而西北的很多城市里,都没有足够的优势条件,来吸引外部人过来投资、生活,所以对于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⑸ 美国西部的发展和文化具体是怎么样的

历史:

这一地区的欧洲移民最初是由十七世纪的法国拓荒活动、建立毛皮交易网路以及传教活动而开始开垦,开垦的进行主要是沿着密西西比河及大湖区上缘开始。而法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于1763年随着对印地安人的战争结束而终止。 而英国移民在1750年代时则开始在俄亥俄地区拓展殖民势力,但在1763年时曾暂时中止在阿帕拉契山区以西的扩张,但并未完全终止殖民势力在这一地区的扩张。

早期移民也开始经由陆路(经由Braddock Road)或水路(经由大湖区)来越过阿帕拉契山脉。今日的位于俄亥俄河起点的匹兹堡(当初被称作Fort Pitt)为早期中西部殖民经由陆路的前哨站。第一批借由陆路来到内陆地区的拓荒者聚居于俄亥俄州南方及肯塔基州的俄亥俄河两岸。较广为人知的拓荒者有Daniel Boone及Spencer Records。而借由水路经由大湖区来到中西部的第一批拓荒者则是以军队碉堡或交易港口为中心开始发展,诸如今日威斯康辛州的Green Bay及密西根州的底特律。

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束,自东部各州来到中西部的拓荒者开始快速增加。在1790年代,独立战争时期的退伍军人和来自东部各州的拓荒者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土地授与法案的通过开始移居此一地区。而宾夕法尼亚的长老教会、荷兰卡尔文教会(Dutch Reformed Church)、贵格会及康乃迪克州的公理会是最早移居俄亥俄和中西部地区的先锋。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移居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通常会绕过当时东岸地区的美国直接定居在美洲大陆内陆地区,这些地区包括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伊利诺州及密苏里州东部的德国路德教派,威斯康辛州、明尼苏达州及爱荷华州北部的瑞典及挪威移民,以及德国的罗马天主教徒和犹太人所建立的中西部城市。许多德国天主教徒也经由俄亥俄河谷地区在移居到大湖区的边缘。

廿世纪时,随着工厂和学校所带来的各种新契机,非裔移民开始由美国南方移入中西部各州,也大幅改变包括芝加哥、圣路易、底特律和其他大都市的都市文化及景观。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肥沃土壤,这一地区盛产包括玉米、燕麦及小麦的各种谷物,其中以小麦最为重要,因此早期中西部也被称为美国的“面包篮”。

另外,水路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最居功厥伟的是流入密西西比河的俄亥俄河。1795年之前,由于西班牙箝制住密西西比河的南方流域并拒绝美国农产品经由密西西比河进入大西洋,中西部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而停顿。

而中西部的河流也是促成马克吐温笔下两本美国经典名着—《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及《顽童历
险记》—的灵感来源。马克吐温的故乡,密苏里州的汉尼伯,目前已经成为着名的观光景点并提供游客一窥当年中西部生活方式的机会。

而另一条开拓中西部的水路是经由大湖区而来的航路,1825年时所开凿完成的伊利运河使中西部的货物可以经由完全水运的方式直接运到纽约港,较之前由密西西比河迂回的水路来的便捷。而伊利运河也促成许多湖港都市的兴盛以因应这一条新航路的完成。在工业革命期间,湖运为将明尼苏达州梅萨比岭(Mesabi Range)区域所产的铁矿石运到大西洋州炼铁厂的主要输运管道,之后所开辟的圣罗伦斯海道(Saint Lawrence Seaway)便是为中西部物产运送到大西洋所开辟的航道。而在俄亥俄州及印第安那州境内的陆运河则是连接俄亥俄河与大湖区另一条重要的水路。

密西根湖被四个中西部州所环绕,包括密西根州、印第安那州、伊利诺州及威斯康辛州
由于位于中西部核心的西北领地是美国首先禁止蓄奴的地区(美国东北部于1830年代禁止蓄奴),中西部在文化上承继了有别于美国其他部分的自由先驱精神并引以为傲。而这个区域的南界为俄亥俄河,是美国历史与文学上象征自由和蓄奴的分界线(详见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托尼·莫裏森(Toni Morrison)的《宠儿(Beloved)》)。中西部,特别是俄亥俄州,提供了所谓的地下铁路给越过俄亥俄河的黑奴经由伊利湖前往加拿大。

中西部区域是由包括不蓄奴(除密苏里州外)、先期居民、自由的一个课堂式的公立学校、由美国独立战争退伍军人所带来的民主观念、新教徒信仰、经由俄亥俄河及铁路运送而累积的农产财富所塑造成型。在俄亥俄州及印第安那州境内的运河更是开启中西部农产运销的关键,中西部的农业生产带动了世界最大的人口和经济成长并为日后的“合并市场(emerging markets)”奠下基础。由中西部俄亥俄河经伊利运河的货轮所运载的日用物资更是超越波士顿地区及费城地区,间接贡献了纽约地区所累积的财富。 在南北战争时代,中西部主要是乡村,小农场点缀在俄亥俄、印第安纳和伊利诺大地;然而,工业化、移民和城市化孕育了工业革命,中西部大湖地区成为工业进步的中心。在19和20世纪,德国、斯堪地那维亚、斯拉夫和非洲裔美国移民涌入中西部地区,形成以基督教新教为主、多种信仰并存的地区风格。天主教徒集中在大城市,是因为1915年以前德国、爱尔兰、义大利和波兰移民的增加,以及1950年以后墨西哥移民人口暴增。着名的阿米什社区在俄亥俄、印第安纳北部及伊利诺中部也常见。

文化:

中西部居民常被认为是个性开放、友善且坦率,但有时候会给他人造成憨直且固执的成见。中西部价值观成形的因素可能是自废奴主义者、重视教育的公理会会众、中西部新教徒的卡尔文主义的宗教传统,以及勤劳的早期开拓先驱者培植的重农价值观。中西部至今依旧保有基督教新教特别是卡尔文主义、对权威和权力的不信任思想的熔炉。

罗马天主教是中西部最大的宗教宗派,占各州人口的19%到29%;浸信会在俄亥俄、印第安纳和密西根占14%,密苏里22%,明尼苏达5%;信义宗在威斯康辛和明尼苏达占22-24%,反映出这些州的斯堪地那维亚和德国传统。五旬节教会和灵恩派教会在在中西部影响甚小,在1%到7%之间。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人口也低于1%,且主要集中在芝加哥和克里夫兰等大城市。底特律郊区有全美最大的穆斯林居住区。13-16%的人口无宗教信仰。

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变革了中西部各州,该地区仍广泛维持其乡村传统。拥有乡村、内战前的中西部传承,像堪萨斯这样的农业州已经变成了中西部的象征,并且在一些老电影中直接表现出来,例如1939年的电影版绿野仙踪。

中西部的政治较为保守,但这种倾向有时会遭到少数民族、农工或民粹团体的抗议。五大湖区由于都会区林立,是本区最倾向自由主义思想的地区,愈向西或往南的人口稀疏的乡村,自由派的色彩愈淡化。五大湖区的产生了包括拉福莱特家族、美国共产党领袖葛斯·豪尔这类政治人物。明尼苏达州产生了自由派政治家沃尔特·蒙代尔、休伯特·汉弗莱、前参议员及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尤金·麦卡锡及抗议歌手鲍伯·迪伦。

由于二十世纪非裔美国人向北迁徙,在中西部各大城市区,如辛辛那堤、克里夫兰、底特律、芝加哥、密尔瓦基、哥伦布市、印第安纳波利斯、堪萨斯市、圣路易、明尼阿波利斯、托莱多、代顿等,均有为数不少的非裔美国人涌入。在这里,可以看到工业和文化的融合,爵士乐、蓝调和摇滚乐使得二十世纪的中西部在音乐上蓬勃发展,包括底特律的摩城之音和科技音乐、芝加哥的浩室音乐和蓝调以及克里夫兰的摇滚乐。摇滚乐名人堂现址就设在克里夫兰。

今日,美国东西两岸的富裕生活和南方阳光地带的快速成长使人觉得中西部的生活不易。中西部的许多工厂被废弃,移往南部或海外,使得有些人把工业化的中西叫做生锈地带。中西部的目前人口占全美的22.2%。

⑹ 中国西部发展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

我国西部,应该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唯一的天然资源,就是矿产资源,而开发矿产资源,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开发本土资源,更多的利用手中的外汇,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的缺口。那么西部的希望在哪里?我认为,首先,国家应该有政策倾斜,就如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对珠三角,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对长三角的政策倾斜一样,那两次的政策倾斜,使广东省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使上海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火车头。在西部,可否像画经济特区一样的形式,见是一座服务型城市?在这城市中,开放赌禁,资金,人员流动就会自然汇聚,从而形成一座新型的服务型城市,城市化,不一定非得用工业化来促进,服务型城市,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增加就业,而对从业人员自身的文化要求不高,这都符合我国目前劳动市场的现况。然后,利用市场经济运作的有效管理,吸引资金,提高就业,平衡东西差异。一座新型的服务型城市,可以带动包括金融、建筑、交通、餐饮、酒店、零售、批发、等多种行业的经济发展,为就业市场,开拓广阔前景。也许我是在痴人说梦,也许我是在呓语,但是拉斯维加斯这座建设在沙漠上的城市,能有今日的繁荣,的确值得我们借鉴,春节期间,我国有一千多人的旅游团,乘专机前往该城,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澳门的赌场里,有多少我们国内的资金?澳大利亚的赌场里,又有多少?欧洲的呢?

⑺ 大学生去西部大开发前景怎么样西部的条件现在到底怎么样

西部需要大学生,要是你想体验生活的真谛,我建议你去西部,我家在陕西,感觉这些年发展真的很快。我也是大学生,我毕业就去西部,再说国家给大学生去西部的待遇也很好,那我来说吧我们学校给了1万元奖励,国家给了2万,学费免一半,只要求为西部贡献两年时间(工作),这两年里你会学到很多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要是你真有这个想法,我建议你认真地考虑一下,一旦决定要去就不要后悔。
楼上说得太过于绝对,去了西部就不能孝敬父母了吗?我看不见得。孝敬不孝敬不在于距离的远近,你说呢?还有用水的问题,我想你大不必担心,西部缺水是事实,相信我不能影响你的洗澡洗衣服的。
还有就是大学生去那里发展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不管去哪里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求人生无悔!

⑻ 西北经济会有怎么样的发展趋势

目前来看,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主要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以及能源领域的建设,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能源领域的投入十分巨大,因此,西北经济的发展走势会逐步形成以能源产业为依托,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投资为双翼的模式发展。短期内会使得地区经济在能源的引领下实现快速增长,但长期来看,不会产生太多的良性发展,如果不能处理好环境、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以及民生的问题,可能会使结果与初衷背离。

阅读全文

与西部经济文化发展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直辖市事业转公务员什么级别 浏览:559
莆田哪里办健康证要检查什么 浏览:953
事业单位职称和技师哪个重要 浏览:257
儿童mp3故事哪里下载 浏览:577
什么是经济帮助词语 浏览:778
犀利姐的婚姻是什么 浏览:17
美女一般在什么地方跳舞 浏览:782
海南三亚经济跟南宁市哪个富裕 浏览:343
经济效益现值是多少 浏览:85
事业财运婚姻都会好起来什么意思 浏览:521
一年级讲什么故事龟与兔赛跑 浏览:526
美女酒驾怎么处理 浏览:134
美女送手表什么意思 浏览:22
幸福归来里的韩明是哪里人 浏览:722
属狗女性和什么属相婚姻匹配 浏览:729
幸福工厂超远距离怎么运输 浏览:283
在幸福的角落还需要再奢求什么 浏览:333
长城汽车事业编有哪些 浏览:25
国网公司微信健康打卡在哪里打 浏览:126
蔡家爱情海后面那个楼盘叫什么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