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机后经济得多长时间复苏
此次危机预计要到2009年上半年股市才会平缓,世界经济要恢复则要数年左右,中国大概3年左右,美国可能需十数年。 本次次危机到今天已经造成了世界金融也蒸发了50万亿美元左右,全球约有数千万人在此次危机中失业, 世界各国投入的救市资金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将来会投入更多 中国受到的影响: 股市缩水60%,市值蒸发近20万亿RMB;实体经济也开始大规模受损,许多公司销售业绩下滑;房产市场冷淡,部分房产商血本无归,许多楼盘无人购买,大量中小房产机构倒闭,中小企业艰难度日,部分企业倒闭;大型企业融资困难,面临合并或被迫收购;消费市场缩减,开始出现通货紧缩。 但总体上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9%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社会固定资产增加值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比去年同期快了1.1%,去年GDP的增长率为12.3%,今年d发展虽然有所放缓,但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品还是很高的,遥遥领先与世界其他国家,虽然金融不景气但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占有国民经济总量中比重还不是很大,同时中国自身的消费市场巨大,所我们小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 中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1银行降息,鼓励老百姓去做投资,不要把钱存起来 22008-2010年左右投入4万亿RBM 用于社会投资和刺激消费 3救助中小企业,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及适当的减税政策 4为大公司提供融资渠道,使这些支柱企业尽快复苏 5扶植建筑业,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 的建筑业脱离困境 6投资农业以及加快一些大工程基础工程建设,拉动内需
⑵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可以复苏
复苏只需1-2年,但这种复苏只不过仍然是像现在一样的所谓的GDP的高增长,于真正改善民生、改善自然环境作用不大。中国经济离真正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大距离,至少10年内还做不到。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⑶ 目前金融危机刚刚结束,势必会需要经济复苏。请问复苏周期需要多久
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现在,人们都在对中国和美国翘首以盼。美国自奥巴马上台后,经济已初见成效。我国两会温总理已高调宣布。中国已对金融危机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充足的弹药。我们很希望金融危机尽快扭转。尽管有许多人在对危机的结束和好转做着各种预测,但是审慎来看,绝不能预言危机就这样结束了。它已经不是一起金融事件,因为它的传导方式是螺旋式地席卷: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房价的大幅下跌,让抵押贷款业蒙受了巨大亏损,参与次贷衍生品业务的华尔街金融巨头被拉下水,全球其他与之有金融交易的金融机构也无可幸免。美国金融市场的暴跌带来了全球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挫,民众资产急剧缩水使得消费意愿也在急剧下降;消费意愿的下降带来国际原油和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暴跌,反过来又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导致股市继续下跌,民众资产的进一步缩水和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欧美国家经济不可避免面临衰退,以它们为主要贸易出口国的国家最终也被卷入。就这样,从金融到实体,从美国到全球。不但使美国人陷入其中,也祸害了全球! 有专家说2014年有望转暖。但如此大的海啸。谁也无准确预测。 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第四季度出口下降17。8。进口下降2。2%。一些中小外贸企业纷纷倒闭或破产。外资企业也纷纷撤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困难。今年出口业第一季度下降比较严重,二月份下降29%,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靠四万亿的资金拉动内需的实际效果了。总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但更不能悲观,温总理讲得很清楚,信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信心没了,那比金融危机更可怕。
⑷ 中国经济15个月持续复苏,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是非常强大的,即便是我们经济在去年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但是对于今年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经济又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最要好的成绩是和我们国家的整个我们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整个国家的经济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和风险,但是我们国家仍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复苏增长,这与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密切相关的,在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缓解疫情,对我们国家经济带来的压力,通过各种各样有效的政策,有效的提高了经济的活力,让大多数的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转入生产状态,让这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政治优势,所以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优势所在。
⑸ 2021年经济为什么这么差好久能恢复
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疫情没有再次恶化的前提下,世界经济复苏乐观因素或更多一些。IMF表示,明年世界经济有望迎来触底反弹,实现约5.2%的增长。OECD则预测世界经济将反弹约4.2%,明年主要经济体有望实现复苏。
1、2020年,无疑是世界经济最糟糕的一年。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遇阻,各国经济深陷衰退泥潭,广泛实施的“封城令”更是使航空、零售、酒店、旅游等行业面临“至暗时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数据也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锐减49%,预计全年将减少40%。
2、诸多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此次疫情给世界经济的生产端和需求端带来了巨大创伤,世界经济短期内很难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以全球航空业为例,多家国际知名航空公司业绩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硬着陆”之后,业界估计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时间才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疫情之下倒闭的部分企业和就业岗位将难以恢复。同时,欧美等地区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或使全球债务高企,进而影响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
拓展资料
1、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世人赞叹。在各国经济纷纷“亮起红灯”之际,IMF称中国今年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无疑给世界经济的“至暗时刻”带来了一抹亮色。尽管年初经济出现短暂下滑,但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强劲,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了4.9%。目前,中国经济已实现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经济预测称,明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有望实现更大范围的复苏,但中国依然领跑全球,预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实现8%的增长,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的增速。“疫情的有效控制为中国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将引领世界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说。多名国际观察人士也指出,从各大国际机构发布的预测数据看,明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⑹ 中国经济15个月持续复苏,你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市场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15个月持续复苏的情况。而且在最新的2021年第一季度的时候,经济增长直接突破了18%,可以说成为了全球GDP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比较的兴奋,对国家的经济非常的看好,甚至有很多人都认为国内经济的水准以及活力已经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对国内经济市场的一些看法。
第三,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经济市场行情?
正如同我在上面所讲到的那样,我对国内的经济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对于国际经济行情却并不是太乐观,主要就是因为目前很多国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已经认识到国内的基础制造行业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这之后它们可能会发展相应的工业,从而能够应对这样的情况,而这会对我们的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进出口贸易行业。
⑺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复苏
此 次 危机预计要到2009年上半年股市才会平缓
世界经济要恢复则要数年左右
中国大概3年左右,美国可能需十数年
此次危机已造成
世界金融也蒸发了35万亿美元左右
全球约有上千万人在此次危机中失业
世界各国投入的救市资金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将来会更多
中国
股市缩水60%市值蒸发20万亿RMB
实体经济也开始大规模受损
房产市场冷淡
中小企业艰难度日
大型企业融资困难
消费市场缩减
继而冲击其他与以上有关的每个行业
迫使中国政府决定在2010年左右投入4万亿RBM 用于救市和刺激消费
但总体上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
因为
中国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社会固定资产增加值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发展虽然有所放缓,
但经济发展水品还是很高的
虽然金融不景气但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占有国民经济总量中很少
同时中国自身的消费市场巨大,我们的正常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
中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除了拿出4万亿用于就是之外
银行将进行数次降息,同时对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提供贷款,和减税政策
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根源
追寻此次危机的根源是现有的金融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所以这次危机过后肯定会制定新的金融经济秩序
而中国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很可能借助此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美欧经济不景气,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疲软的机遇崛起 世界经济新格局将因此形成
⑻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能维持几年
中国还可以继续维持未来8至10年的较高增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过去十年经济总量整整增长了200%,中国经济总量2011年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增长方面,2012年各地区城乡人均收入增幅不尽相同,但都在10%以上,基本在12%至17%之间。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的五至十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速大约在7.8%至8.2%之间。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翻一番多,国家实力更为强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将会更为富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更多。政治体制将会更为优化,政治透明度将会更高。文化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有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企业崭露头角,群众的文化生活将会更为丰富多样,大家对于群众文化的参与性将会更强,群众对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但在2013年,为受到欧债危机冲击后恢复期的第一年,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将更显效,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运行格局,以及市场价格并不会大起大落,将会更为稳健,保持平稳增长。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为中国经济受到欧债危机冲击,市场需求低迷,大宗货物价格降低,工厂开工率不足,失业率上升,但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了7.8%,同期印度为6.1%,美国仅为2.2%。201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各行业先后实现见底回升,截止一月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6% 以上,今后两三年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期,2013年经济运行态势将会好于去年,经济增长率有望实现7.8%至8.1%的增长,但既不会大幅增长,也不会急剧下滑。
2012年已经过去,最后一个月经济有两大看点:一是受蔬菜价格上涨推动,CPI将继续回升;二是投资见效,制造业经理指数为50.6%,与上个月持平,从第三季度、第四季度GDP增速已出现小幅回升。
不仅如此,宏观经济在年末出现众多可喜变化,先是PMI等先行指标持续回升,再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制造业指数连续四个月由负转正,一系列数据成为印证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最新证据。
2012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8%,较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对应全年增速约为7.7%。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房销售的持续提速,是拉动四季度相应工业生产和消费活动景气度回升的主要驱动力。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8%,经济总量超过50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量的13%,约为美国的39%,但美国近年仅保持较低水平的增长率,2012年仅为2.2%。
2013年为中国经济恢复期的第一年,但还会稳定增长,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8%至8.2%之间,稳增长成为2013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侧重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并不会大起大落,既不会急剧增长,也不会大幅回落,属于经历欧债危机之后的恢复性增长。
但由于钢铁、纺织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及其我国调控政策存在的变数,以及美国正忙于应对财政悬崖危机,美国经济面临6000亿美元额度的财政悬崖,又处于增加税收、减少财政开支的双重夹击,美国经济后期难免重振乏力,如果态势急转直下恶化,将会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使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我国经济增长还会保持较高增速,并且,由于央行存贷款利率处在次低位水平,通胀压力将会轻微加大。
对此,中国的企业界应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应对2013年的经济局势,顺势而为,未雨绸缪,早作计划,拓展市场,以争取生产企业的更好收益。
摆脱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向着工业大国迈进,加速追赶世界上的第一大国,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国家实力在持续增强,正走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从2010年起的10之内,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要再翻一番,到期就会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但现阶段我国国民民众社会收入水平高低悬殊,高低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总量到2020年,大约中共创建100年,就有望和美国平起平坐,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再到2049年,在新中国创建100年的时候,就将会全面超过美国,但美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实力、科技竞争力依然很强,不可小觑。
⑼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怎样的区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等。
⑽ 中国经济15个月持续复苏,中国经济究竟经历了什么
今年年初1月,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正式出炉。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可以说,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疫情频发的年代,中国还能保持经济复苏长达15个月之久,这对于国家民众对经济的信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预示着我国抗风险能力的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