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三个经济效应是什么

三个经济效应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4 18:33:15

Ⅰ 经济效益、经济效率、经济效应三者的区别

经济效益: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经济效率:是用时间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效果。它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某种经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完成的经济任务越多,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
经济效应: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拓展资料
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经济效率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是一种财富创造的衡量指标 ,更多涉及的是相对确定的、易测量的物与物的关系 ;
我们在完成一项经济活动时除了要考虑它的的“时间成本”以外,还要考虑其它成本;如果我们在完成一项经济活动时只考虑在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不考虑所付出的其它的成本和代价能说有效率吗?
在西方经济学中,最优经济效率还可表示一种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经济效率的英文:Economic efficiency
经济效益反映的是投入与收益的关系 ,包含着财富的分配 ,更多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经济绩效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由与资源分配以及资源利用有关的效率所决定的,其他方面的标准则与公平和应付外来突变因素的能力有关。正如人们所了解到的,要兼顾到这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是很困难的,即使只考虑一方面的评价标准,也会有不同的结论,没有一个一致的和明确的评价方法。
经济发展时,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可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做得不够好,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就很难把两方面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目的非常简单明确,就是把英国看作是早期北美殖民地可以得到的一个资源库,我们没有必要在一个更大范围里,对涉及所有经济绩效的评价标准进行兼顾和综合考虑。
在这样的范围里,才有必要和可能对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价,也才可以把英国与在北美地区有移民的其他国家进行适当的比较。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 ,更有区别 ,从企业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关系的多重性。

Ⅱ 经济学效应有哪些方面

经济学效应有:1.马太效应;2.搭便车效应;3.二八定律;4.长尾理论;5.羊群效应;6.挤出效应;7.隧道效应。
经济学效应包含的方面如下:
1.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搭便车效应:是指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并且组织规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给缺乏。
3.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4.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5.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
6.挤出效应: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7.隧道效应: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快速拉大,但整个社会可能对此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自身也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经济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比如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Ⅲ 经济效应是什么

有24条经济效应,很全面

Ⅳ 经济学中有哪些重要的效应

经济学中的八大效应
1.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搭便车效应:是指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并且组织规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货给缺乏。
3.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
4.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5.“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6.棘轮效应:也叫制轮作用,其指人一旦形成某种消费习惯就具有不可逆性,而且很容易向上调整。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7.挤出效应:是指一个市场里,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变化,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基础,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挤出效应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它突出表现在政府支出对减少私人支出,尤其是减少私人投资支出的影响。
8.隧道效应: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快速拉大,但整个社会可能对此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自身也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Ⅳ 经济学效应有哪些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2.
搭便车效应:是指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
3.
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
4.
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有。

Ⅵ 经济学有什么效应

经济学十大效应:
1.、生活现象的折射——破窗效应
2、天价胶囊——蝴蝶效应
3、新颖效应——近因效应
4、水煮青蛙——青蛙效应
5、靓女促——美人效应
6、沙丁鱼的天敌鲶鱼——鲶鱼效应
7、童年卖报纸,少年卖保险——满意效应
8、窥一斑而见全豹——晕轮效应
9、短板效应——木桶效应
10、国王的赏罚——马太效应

Ⅶ 什么是经济效应

一、定义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也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二、公式计算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耗费和产出结果的比较,或简称所得与所费的关系,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三、意义
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经‍济效益分析法
传统的边际分析法的进一步完善或变种。当各个选择方案的数量、目标远不像利润、生产率、费用等所表示的那样具体明确时,经济效益分析是一种选择方案的好办法。经济效益分析是解决综合性非程序决策问题的效益费用(成本)分析。
五、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因素分析法。把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原始的因素,以便确定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这种方法称为因素分析法,其要点如下:
(1)确定某项指标是由哪几项因素构成的,各因素的排列要遵循正常的顺序。
(2)确定各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如加减关系,乘除关系,乘方关系,函数关系等。
(3)根据分析的目的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某一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2,结构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计算某项经济指标各项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其内容构成的变化,从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结构分析中,能够掌握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

Ⅷ 数字经济三效应指的是

1、数字经济的滚雪球效应

传统企业在扩张时难免会遇到市场规模限制、消费人群变化、可用经济资源有限、组织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拖累企业的发展,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所以我们看到中小型企业占据了全国企业的很大比例。

2、数字经济的聚集效应

平台企业的特点是能够打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将大量用户集聚到一个平台上,使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数据、开展经营活动,进行平台创业,形成聚集效应,使平台上的企业、平台上的创业者聚集互动,融合发展。

3、数字经济的长尾效应

集聚效应使得过去使用频率较低、访问量和采购数量较少的小众市场服务因为用户数量的激增而扩大服务规模,由此而形成长尾效应。

分享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最大亮点。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快速成长,分享经济即将进入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数字经济的一大亮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在信息革命引发的世界经济版图重构过程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能力将越来越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能力、信息能力、网络能力。

Ⅸ 经济效应是什么意思

经济效应意思是指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赢结果。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年金计划本身长期平均管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经济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管理成本的高低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成反比,公司越小,参加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就越高,这是中小企业站在企业年金门槛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拓展资料:
1.规模经济效益是水平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的一个主要来源。首先,水平并购会带来工厂规模经济效益,它一般来源于资源的不可分性。第二,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使用更大型和更有效率的机器设备,设备的规模成本指数降低。第三,从整个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水平并购会带来大规模采购的收益。采购量的增加增强了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地位,这种地位表现为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增强等,从而带来采购上的规模经济。另外,水平并购还会使企业能够进行更专业化的分工,这样会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2.所谓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随着规模的加大,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得以降低,从而能够取得一种成本优势。而乐队花车效应则意味着随着规模的加大,市场经营变得越来越容易,从而能够取得一种包括成本在内的集群优势。
3.例如,美国低于100人的小型公司401(k)计划,管理成本将占到全部资产净值的1.4%,甚至1.6%,比正常的平均值高出62%左右,即较大型公司只有0.5-0.8%左右。一般来说,以 500人和1000万元资产的401(k)为例,在全部费用比例中,受托人费用最低,仅占全部成本的3%,账户管理费用占全部成本的14%,企业年金管理成本占比最大的是投资管理费,大约占全部管理成本的80%以上。

Ⅹ 经济学中哪些经济现象和效应

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供给,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即货币贬值,现象是物价持续地普遍的上涨,持续和普遍是很重要的定语,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通货紧缩

对于通货紧缩的含义,与通货膨胀一样,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三、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

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在国家实际执行财政过程中,经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的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这是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赤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安排,被称为“赤字财政”或“赤字预算”,它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另一种情况,即预算并没有设计赤字,但执行到最后却出现了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

四、财政盈余

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财富被储存起来了。财政盈余越多,被储存的财富就越多,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经济紧缩。

因此,财政政策原则上是收支平衡,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如何支配,就由市场自主调节,而政府则根据宏观经济调控需要,决定采取紧缩(制造财政盈余)或者扩张(制造财政赤字)政策。

五、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等量对比关系。事实上,财政收入与支出在总量上的平衡,只有在编制预算时才能存在。

预算执行结果收入与支出恰好相等的绝对平衡状态是很少见的,通常不是收大于支,就是支大于收。

由于超过收入的支出在资金和物资上是没有保证的,往往会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人们往往在习惯上把收大于支,略有结余的情况称之为财政平衡。

阅读全文

与三个经济效应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叫爱情真实内涵 浏览:656
龙男狗女婚姻怎么样 浏览:689
黄骅港买海鲜哪里经济实惠 浏览:595
婚姻的委身是什么意思 浏览:175
爱情观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640
王羲之写书法故事有哪些 浏览:177
美女怎么拍背影好看 浏览:920
雷影兄弟和水门有什么故事 浏览:314
美国故事书有什么 浏览:431
现代说祝你幸福古代怎么说 浏览:295
爱情和彩礼哪个划算 浏览:714
台北和上海哪个地方美女多 浏览: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苹果手表 浏览:238
什么叫幸福加油 浏览:754
淮南大通怎么办健康证 浏览:495
小县城美女老师工资多少 浏览:478
现在的女人怎么幸福 浏览:883
5195爱情代表什么意 浏览:711
美女特效用的什么软件 浏览:575
古代有哪些运用计谋获胜的故事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