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述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特征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10年,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估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年。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B. 深海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有多大呢
大海正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召唤着人类。“海沟”号的失踪并不能阻止人类进行深海探测,正像“哥伦比亚”号失事不能阻止人类的航天事业一样。
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陆地上的资源正日益减少。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寻找新的物质来源,海洋应当是首选。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深海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要比那些耗资庞大的太空计划实惠得多。此外,深海生物新物种的发现,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C. 海洋经济的两个关键词是“深海”和什么
D. 海水深度0到20米有什么经济鱼类
四大海产分别是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方法/步骤
1/4分步阅读
大黄鱼,又叫黄鱼、大黄花鱼、桂花黄鱼、黄瓜鱼等,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大黄鱼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鳞较小,体呈黄褐色、腹面呈金黄色、各鳍呈黄色或灰黄色、唇为橘红色。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大黄鱼主要栖息在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在4-6月会向近海洄游产卵,之后分散在沿岸索饵,幼鱼主要是以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是以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大黄鱼肉质较好,味道也美。大黄鱼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不仅对体质虚弱的人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还能延缓衰老,防治各种癌症。但是,大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荞麦同食,有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也应该慎食。
2/4
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鱼、小黄瓜等,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鱼体形似大黄鱼,但是头较长、眼较小、尾柄短而宽、鳞片较大,背部呈灰褐色、腹两侧呈金黄色。小黄鱼为暖温性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小黄鱼主要栖息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冬季会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秋末返回深海,在3-6月会向沿岸洄游,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糠虾、毛虾、小型鱼类等为食。小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食用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不仅食用价值高,药用价值也高,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
3/4
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肥带、油带等。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头尖口大、无鳞,体表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呈浅灰色、尾巴呈暗黑色、鱼体上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带鱼为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黄海、东海、渤海、南海都有分布。带鱼白天群栖息于海洋中或是下水层,晚上活动于海水底层;有结群排队的特性,当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回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冬天水温降低时会游向水深处避寒;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月~6月为主,其次是9月~11月;主要以毛虾、乌贼、其他小型鱼类为食。带鱼肉厚刺少,营养丰富,且为高脂鱼类,不仅能补脾、益气、养肝、暖胃、补气、养血、泽肤、健美等功效,还能补脑、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作用,是老人、儿童
E. 深海经济是相对于什么而言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30
F. 海洋——丰富的资源与经济作用
人类最初认识海洋,就是从生活需求获取海洋中的渔、盐之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能够获取的海洋资源越来越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也日益发展。这构成了海洋经济的主要内容。
海洋拥有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的异常丰富和海洋资源的可再生性,为陆地资源远不可及。当代人类已经可以开发利用海洋的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化工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水资源,已经形成了海洋捕捞渔业、海水养殖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等多种海洋经济产业。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动植物资源,海洋养殖生物资源和海洋微生物资源。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生物已达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左右,植物2.5万种左右。在18万种动物中,有鱼类2.5万种,贝类10多万种,以及对虾、龙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在2.5万种植物中,绝大多数为藻类。其中可供食用的70多种,海带、紫菜、石花菜、鹉鸽菜等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将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同时,海洋生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物原料。
生命之本——海洋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海洋矿物资源的勘探及采掘技术的研究,是目前海洋研究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的一个方面。目前,人类发现的矿物有2200多种,包括矿物变种在内约3300种,已知有利用价值的约150种,其中大部分都能在海洋中找到,尤以海滨砂矿、海底油气、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床比重最大。
海洋化学资源是海水中利用潜力最大的资源。海水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溶液,迄今已发现海水中含有90多种化学元素,有人做过计算,在1000吨海水中,有965吨淡水、23吨食盐、4吨芒硝、3吨氢氧化镁、0.5吨钾、6.5千克溴、170克锂和3克铀。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十分丰富的化学资源。
另外,海水本身所产生的势能和热能等都可利用,有待人类进一步加以开发利用。
由于海洋包围与分割了陆地,因此,国际间的经济交流离不开海洋的纽带作用,各大洲之间、隔海国家之间以及沿海国大陆与岛屿之间,都必须通过海洋来实施经济交流。海洋的经济纽带作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整个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
目前,海上运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3以上。海洋运输在世界交流活动中发展迅速。今天的海洋经济纽带作用,已呈现出海面、海洋上空、海水深层与海底的立体性,形成了海洋船舶运输、海洋航空运输、海洋电讯、海底铁路交通、海底公路交通等多种经济行业。正是海洋经济纽带作用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是世界经济的战略生命线。
海洋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引发了国际间的海洋矛盾与斗争。一个沿海国家如果没有海上武力来保卫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安全,国家的海洋经济权益必然会受到损害。世界历史表明,在人类海洋观念经历了由“靠海吃海与就近航海”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这一历史飞跃以后,世界强国往往成了海洋经济大国和海洋军事大国的同义语。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世界强国的兴起,无不与其海外经济掠夺和海外殖民经济有关,也无不依赖于其强大的海上武力,他们海洋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强度的加大,都直接依赖于海洋经济活动范围的加大。知识点海和洋的区分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G. 深空 深海 深蓝指什么
深空指:
1、在地球大气极限以外很远的空间,包括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2、离地球的距离约等于或大于2×10⁶km 的空间。
深海指:
水深在2000~5000米以下左右的海域。壕沟可以下降到6000米以下。
这些非常深的区域有时称为“超深渊带”。曾把深海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单位。
深蓝指:
深蓝一词泛指较深的蓝色,是比较黑的蓝色。
(7)深海经济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深度看空(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的人,泛指无视经济运行环境与市场规律,以看空为目的的非理性看空,意即顽固看空乃至唱空。
“深空”一词最早是由作家三盅提出,在他的《杂文也疯狂》中收录了一篇2008年的单篇——《深空人士就是当年的吴三桂》。
文中这样写道:“大陆有极右分子,台湾有深绿集团,那些不计代价、不顾后果地唱空中国楼市乃至中国经济的极端份子……”
大洋区是大陆架之外的整个水体和海底(本节主要讨论大洋区的底栖生物群落)。
相对于近岸浅海区而言,大洋区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大部分大洋表层的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在那里进行光合作用。透光层的下方是大洋最主要的部分,那里光线微弱或因无光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海底部分从大陆架以外的大陆斜坡至深度达10 000 m的超深渊带,虽然深海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区,但是,迄今人们对深海区的了解还很不充分。
大洋区在表层水和深层水之间常有温跃层存在,其厚度从几百米至上千米。在温跃层的下方,水温低、变化小。1500 m以深的水温基本上是恒定的低温(-1~4℃)。
表层溶解氧含量是高的,都接近饱和状态,在500-800 m之间出现氧最小值的水层,这主要是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和缺少与富氧水交换的机会。
大洋更深的水体是由北极和南极富氧表层冷水下沉而来的,加上深水区生物数量少,氧的消耗相应减少的缘故,所以含氧量增高。到了深海底部,氧含量又有下降,因为那里生物栖息密度相对地高一些。
大洋区的盐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每深10 m,压力增加1个大气压),大部分深海区的压力在200-600个大气压范围。
深海底部的广大面积都覆盖以微细的沉积物,通常称为软泥。在底部主要是硅藻类的外壳在其他水域主要是含钙质的外壳,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球房虫属。
其中一些深蓝色包括:
皇室蓝
午夜蓝
天青蓝
钴蓝色
道奇蓝
国际奇连蓝
海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