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区域经济体开发又叫什么

区域经济体开发又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4 02:58:30

1. 自贸区与经济特区有什么区别

1、选择标准不同
经济特区:对接港澳台,引进外资和技术;
自贸区:南北呼应,重在自我转型和升级。
2、目标不同
经济特区:对标港澳台的小经济体模式;
自贸区:对标美日欧的大国经济体模式。
3、着力点不同
经济特区的诱饵是政策优惠;
自贸区的诱饵则是消除政策壁垒。
4、使命不同
经济特区:“与国际惯例接轨”;
自贸区:新常态下主动应对全球化竞争。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2-02-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 什么是区域经济,它的作用是什么

区域经济

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国民收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概括性指标,决定着每个地区参加 劳动地域分工的程度、地区生产力发展 的效率及其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是区域 经济结构的主要部分,其多寡决定它进 一步发展的程度;价格和费率的地区差别是影响区域经济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增长指数、专业化程 度、直接费用系数、生产部门职能组合结 构等,也是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规模及其影响范围的综合指标。区域经济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共同研究领域,其内容主要包括:①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划分;②形成区域经济的最重要因素——劳动资料;③区域可扩大利用自然资源的可能性;④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比例;⑤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客观规律;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⑦新区经济开发战略;⑧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⑨区域国民经济综合体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⑩科技进步对生产布局和劳动地域分工体系的影响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科学地组织区域经济,才能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达到经济地利用全国自然资源,合理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建立新型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目的。

3.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经济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记载,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2、作用不同

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优势不同

开发区根据国家相关外资产业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进行税收减免(如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提供工业用土地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

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什么意思呀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5. 经济开发区的定义是什么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6. 什么是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是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

经济开发区,是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提出关于税收减免,土地价格便宜和政府支持的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一般这种规化出来的地方都比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像昆山的苏州工业园,长沙的望城坡开发区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7. 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有哪几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相互协助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形式:
优惠贸易安排
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自由贸易区
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关税同盟
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市场
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经济同盟
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经济一体化
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8. 区域经济指的是什么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9. 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区别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在我国,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为:(1)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2)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3)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4)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对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吸纳和辐射作用(5)获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让和出租收益。

经济开发区:
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开发区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比如《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等。开发区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开发区的主要管理人员经常是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来兼任或专职。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泛指的说法。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工业园(比如农业开发区,化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等等)的一种通称,也简称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
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0. 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有几种

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有6种:点线开发模式、线面开发模式、立体开发模式、优势区位开发模式、梯度式开发模式和跨越式开发模式。

1、点线开发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对经济发育程度低,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丰富但技术条件相对较差,城市发育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尚未形成向四周沿线辐射能力的区域进行经济开发。

2、线面开发模式:线面开发模式适用于在点线开发模式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基础上采用。两类开发模式互相配合,彼此推进,最终形成立体开发模式。

3、立体开发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开发采用,这类区域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资金供给对区域开发的约束力大大减小,有条件对区域进行全面开发。

4、优势区位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应该选择出优势区位作为开发重点,对其进行集中投入或政策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并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

5、梯度式开发模式:可以发挥发达地区的现有优势,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加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由此引发社会矛盾,使区域经济开发的总体效益不升反降。因此,这种建立在技术或经济推移的空间不平衡机制上的梯度式开发模式不具有普适性。

6、跨越式开发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而言有推广应用的前景,但是该模式的推广应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等前提条件保障才能顺利进行。

(10)区域经济体开发又叫什么扩展阅读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方式。对于一个地区来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促进地区发展的目标,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2、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类型。对于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来说,有很多类型,选择何种,要依地区条件和环境而定。、

3、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权组合类型。虽然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在产权组合的类型上,也是存在多种选择的。

4、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产业的类型。欠发达地区(国家)的进出口替代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有些地区采取外贸拉动的战略,重点发展出口产业,也有的地区以资源开发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加工产业。

阅读全文

与区域经济体开发又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北和上海哪个地方美女多 浏览:44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苹果手表 浏览:237
什么叫幸福加油 浏览:752
淮南大通怎么办健康证 浏览:493
小县城美女老师工资多少 浏览:476
现在的女人怎么幸福 浏览:881
5195爱情代表什么意 浏览:711
美女特效用的什么软件 浏览:574
古代有哪些运用计谋获胜的故事 浏览:941
双鱼的婚姻是什么 浏览:147
有关精油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846
幸福西饼怎么预约美团券 浏览:42
怎么喝美女的尿 浏览:705
安徒生的故事里有哪些词句 浏览:81
婚姻炸骗判多少年 浏览:865
幸福的层次是什么 浏览:240
哪个台在播幸福满园 浏览:906
男朋友看美女该怎么给他说 浏览:250
吴建豪下一站幸福电视剧哪里能看 浏览:199
歌声里的爱情就像柠檬草是什么歌 浏览: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