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增加值怎么算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从算术角度说,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EVA 是对真正 "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Ⅱ 知道利润表跟资产负债表 怎么计算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的算法是: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或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本期应交税金
中间投入指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含物质投入和劳务投入等利润表跟资产负债表,反应了某一时点的财务情况,使企业经营情况的总纲,但资料不全面,还应参考其他明细资料分析计算
Ⅲ 央企经济增加值如何通过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到,公式中需要提供具体会计科目
经济增加值=利润总额+人工成本(工资\资金\五险一金\福利费)+本期折旧费用+本期已交税金
Ⅳ 经济增加值如何计算
经济增加价值=税后利润-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总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资本成本和风险特征,其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确定,能得出一个特定的企业或所属行业的风险水平。
经济附加值是在对因财务报告的需要而被公认会计准则曲解的信息做出调整后计算得出。经济附加值的使用者认为按照公认会什准则计算的简捷利润在用于评价经营业绩时有很多方面有失公允,为了得到更加可靠的经济附加值数值需要对以下常见的项目进行调整:研发费用、各项准备金、经营租赁、折旧、重组费用、递延税款、商誉和战略性投资。
(4)经济增加值怎么从报表算扩展阅读
经济增加值提供更好的业绩评估标准。经济增加值使管理者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因为经济增加值要求考虑包括股本和债务在内所有资本的成本。这一资本费用的概念令管理者更为勤勉,明智地利用资本以迎接挑战,创造竞争力。但考虑资本费用仅是第一步。
经济增加值还纠正了误导管理人员的会计曲解。在现行会计方法下,管理者在创新发展及建立品牌方面的努力将降低利润,这使他们盲目扩大生产,促进销售以提高帐面利润,而公司体制的升级更新就无从谈起了。
Ⅳ 求EVA(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衡量的是企业的经营盈利情况;平均资本占用反映的是企业持续投入的各种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平均成本率。
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的效果主要包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激励经营管理者,实现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主业,优化资源配置。
(5)经济增加值怎么从报表算扩展阅读
经济增加值产生的背景:
经济增加值的产生是源于企业经营目标的讨论。早期,大家普遍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追逐经营利润。这个观点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那个时候的企业,大概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规模很小,一般都是私人经营、自负盈亏,投资者和管理者往往是一个人,不存在委托代理的机制问题。
到了20世纪,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企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原来的企业所有者开始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经营企业,而自己只是负责提供资金等各项资源。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出现分离,这个时候委托代理机制开始形成。
委托代理机制产生以后,就有了股东与经理人的概念。此时企业经营的目标就变成了给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投入很多资源,当然要求获得更多的回报,这就是资源使用效率问题,综合考虑资源的投入与产出。
因此,评价一家企业好坏,就看这家企业是否能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于是1989年思腾斯特公司提出了EVA的概念。他们认为,股东投入的资源是有成本的(机会成本),只有企业的盈利超过投入资源的机会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
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企业对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比如同样是获得了100万净利润的两家公司,A企业投入了50万资本,B企业投入了200万资本,很显然A企业对资本的使用更有效率,A企业能给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Ⅵ 如何利用财务数据计算增加值
计算增加值一般有二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
一、生产法的计算方法如下:
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年应交增值税
总产值一般等于所生产的产品按市场价计算的价值。
工业中间投入=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本年应交的增值税
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生产中投入的直接材料+会计帐上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工资及福利费(即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中的折旧(即管理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会计账上的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及福利费-劳动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其他上缴的规费
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会计账上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中的工资及福利费-销售费用中的折旧
本年应交的增值税=会计账中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的借方金额+会计账中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金额
二、收入法的计算方法如下:数据在会计帐及报表中比较容易取得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可在会计帐上取数
劳动者报酬=企业发放的工资及奖金+按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
生产税净额=销售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管理费用中的税金
营业盈余=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一般来说,生产法与收入法之间会有差异,主要是原因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般不可能当期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
(供参考。请高手指正)
Ⅶ 经济增加值怎么算,
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总成本 =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由于各国(地区)的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现状存在差异,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的困难与差别在于: 一是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时需要对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消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扭曲; 二是资本成本的确定需要参考资本市场的历史数据。根据国内的会计制度结合国外经验具体情况如下: (一)会计调整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营业利润+财务费用+当年计提的坏帐准备+当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年计提的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当年提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投资收益+期货收益-EVA税收调整 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准备-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股本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 约当股权资本=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短期投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算EVA的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约当股权资本-在建工程净值 (二)资本成本率计算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股本资本+债务资本)〕 (三)债务资本成本率 3一5年期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5.58%) (四)股本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 +BETA系数×(市场风险溢价) (五)无风险收益率计算 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当年最长期的国债年收益率(20年,3.25%),市场风险溢价按4%计算。 (六)BETA系数计算 日值可通过公司股票收益率对同期股票市场指数(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回归计算得来。
Ⅷ 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
一般统计报表中的增加值,通常是:利润+折旧额+摊销额+福利+工资
Ⅸ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两种计算方法
1.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经济增加值=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经营利润/期初投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