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说员工给客户造成损失为由应该怎么办
老板说你在工作中给他的客户造成了经济损失,那么他需要举证,一方面需要举证你严重失职,另一方面要举证你给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实际没有损失或只有较小损失是不算的)。老板没有证据的仲裁委也不会采信。你只需要提出让老板拿出证据来。
2. 招聘错误造成的损失怎么衡量
招聘错误的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首先是招聘成本、招聘过程中经理和人事部人员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广告费用、招聘耗时;人员离职造成的业务损失、员工的薪资、职位空缺等造成的成本等。伦勤自主开发的人力资本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高效的找到最合适的人才,降低招聘成本,消除招聘错误的隐患。
3. 用人单位招聘隐瞒或披露虚假信息将承担什么责任
用人单位不但有向劳动者披露与劳动合同订立相关信息的义务,还有真实披露的义务,不履行这些义务即不依法进行信息披露或者披露信息不真实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有权拒绝接受。针对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披露或与披露内容不一致的相关要素,劳动者可以拒绝接受。如劳动者发现存在职业危害但是并没有被事先告知的,劳动者可以拒绝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工作。
(2)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披露信息不真实的,劳动者可以依据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或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仅不得拒绝,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赔。若用人单位不依法披露信息或披露不实信息,导致劳动者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隐瞒重要信息或披露信息不真实都属于欺诈,导致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4. 如何证明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证明法律认可
首先要对事情的经过仔细研究,他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因违反操作流程还是在商业活动中与客户签订某项合同违反公司规定。造成公司损失有客观原因和主观意识,如何证明,如果事实成立,一定会有证据,否则公司拿什么来证明,此人给公司造成损失,损失的金额和本人的行为是法律的准绳,损失的大小程度以及本人是否故意而为,如果认定构成犯罪,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察。
5. 虚假招聘违法吗
对用人单位发布虚假招聘广告、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要依法责令改正并可处罚款。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对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要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要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押金财物的,要责令限期退还并依法给予处罚。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互联网招聘平台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如果发布的招聘信息不真实、不合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给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拓展资料:假招聘与违法招聘不同。违法招聘往往在入职前需缴纳数额不等的费用,由于招聘网站宣传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求职者都可以事先发觉。而假招聘由于求职者并不了解用人单位真正的招聘情况,往往在投递简历,乃至面试过后才发觉上当受骗,同时浪费了很多大好的机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