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长江经济带的历史背景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下文同)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该经济带国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2亿多,GDP总计1.4万亿元,分别占沿江九省市的27%、44%、62%和全国的4%、18%、25%,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均GDP分别为沿江九省市的1.6倍、2.3倍、1.4倍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6.2倍和1.4倍,在沿江九省市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❷ 长江经济带的介绍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战略金融核心区:江北嘴、陆家嘴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和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融中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❸ 洱海怎么会是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在长江沿岸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1个省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着力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和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❹ 长江经济带的含义
他也是长江沿线一届经济发达的城市的一个总称。
❺ 国家开发长江经济带包括哪些省市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
长江经济带(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5)长江经济带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❻ 长江经济带是什么在国内主要交汇地带
长江经济带(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宜昌至湖口段为中游,长955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长江支流众多,其中,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5条,8万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重要湖泊有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展延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土地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8%。
❼ 长江经济带包括哪些省市和城市
长江经济带(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应答时间:2020-10-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许多人都说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为何会这么说
以长江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个沿江省市。2016年,国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0%;长江流域人口约6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和情感。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该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国内外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的通胀和增长目标,我们将继续在宏观政策中实施超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这些建设需要大量投资。黄金水道和高效铁路系统的建设将连接周边中小城市;上游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城市群形成后,将形成更有效的城市经济发展圈。
❾ 为什么说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
新腰带一点都不夸张,毕竟他从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江,而且他穿过了多个省,还穿过了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直辖市,重庆和上海。内对生生存的重要根本就是水经济的重要,根本命脉也是水,而且水银的成本相当低,保护好了长江就是就成了金腰带,所以它很重要!
因为在长江那个地方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源头,可以说在江南一带发展经济是最迅猛的,什么广东啊,那些珠三角的地方都还要落后于长江一带,为什么呢?你想江苏上海武汉那么多一二线城市在那边呢,
而广东一带的话,其实广州发展我不得不承认也很迅猛,但是他们也只能是最多打一个平手,但总体上来说长江一带的城市更迅猛。他从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江,而且他穿过了多个省,还穿过了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直辖市,重庆和上海生存的重要根本就是水经济的重要,根本命脉也是水,而且水运的成本相当低,保护好了长江就是就成了金腰带,所以它很重要。
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这个非常简单呀,因为常常经济带本来就是非常经济发达的地区啊。凝固行这一条线儿,长三角地区特别富裕,再加上武汉,长沙。都是非常经济,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说长江经济带就是一条金腰带。比黄河经济带要强的多了。
❿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
●表明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内陆开发开放
●经济发展格局或由目前的“沿海一竖”转变为“T”型结构
●将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
据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稳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必须寻找新引擎,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如是说。
侯永志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表明我国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做好内陆开发开放。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城镇化。
据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介绍,长江经济带上有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发展轴线。
会议上传递的信息显示,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侯永志说:“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说,“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T”型结构:30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要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地区发展。
“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形成开放新局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王军指出,目前东部地区的很多产业正在向中部地区转移,比如安徽正在发展的皖江经济带。而成渝地区现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产业,还打通了开往欧洲的铁路线。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加速这一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侯永志认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科技、人力资源丰富和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我国的制造业,改变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