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需提高哪两个比重为什么
提高两个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
这是因为:
(一)这是我国政府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扩大内需,
是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是,国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并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这包
括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以及由于近年来社会分化多元所造成的阶层间差距扩大
,此外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和财产性收入都偏低,如何藏富于民
是现在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再有就是内需不足,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包括投资、
出口和消费,长期以来我国偏重前两者,导致投资的产能过剩,和过度依赖出口
(这种危害表现在经济危机当中出口的急速下滑),而消费迟迟无法打开,一个
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倘若将内部需求刺激出来,那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总量,但
我国广大民众收入偏低(尤其是占大多数的农民基本没有充裕的可支配性收入,
他们的钱用来储蓄以支付医疗、教育和养老等项目),有效需求被抑制,消费就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整收入分配的方式在于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多种分配格局(就是增加老百姓
赚钱的渠道),而扩大消费的任务更加艰巨,首先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有就
是加大补贴力度,还要完善居民保障(如医疗、教育等,许多本来可以用来消费
的钱都投入在这些领域,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广泛而深入的全民保障体制,老百
姓只能自掏腰包买保障),也可以增加消费方式,比如代金券之类的手段鼓励人
民消费 。
(二)不断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对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树
立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的信心、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增长
质量。收入决定消费,提高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扩大消费
需求具有治本效应。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
就会转变成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会进一步增强。
第二,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
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劳动成本比较低,即
使粗放仍然能够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利润率,低劳动成本维持了企业的粗放经营。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会降低企业利润率,缩小
盈利空间。这就从内部迫使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减少投入,降低物质和能源
消耗;更多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② 服务业在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的主要产业是服务业;而中国的主要产业是制造业。中国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且中国高新技术少,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大,与中国相反,且高新技术多。
美国: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现在判断世界上某一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
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0%以上。美国的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0%以上,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只占GDP总值的1%,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20%左右。现代服务业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巨大的整合功能。美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达到70%以上,居民社会消费总额占GDP总值的80%。
中国: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11%;第二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49%;第三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40%,与美国服务业所占比例相差一半,比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20%。
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只占就业总人数的30%,居民社会消费总额只占GDP总值的35%。而且中国第二产业中房地产行业的产值就已经达到10%,其它大部分工业产值来自轻纺工业以及污染严重的采矿业、钢铁业、水泥业、化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到10%。
③ 国企改革旨在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
1,国企改革最终是为了提高国企竞争力,而不是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国企的各项社会职能会严重影响企业运行效率,加重企业负担,因此,实施国企改革,剥离其办社会职能,使其聚焦主责主业,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可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使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专业化整合,是央企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央企能否真正做强做优的关键。
3,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是国企作为企业不再承担社会职能,但是依然要承担和恪守社会责任,该承担的还要承担。
拓展资料
1,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但这种下降是相对下降,是国有经济在不断发展和优化结构情况下的下降,是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而言的.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控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和关键领域.
2,经济学将自力更生等同于封闭化,认为这样不利于经济发展。实际上自力更生在很多国家都实行过,这是一种在国内发展的产业政策。 经济上的封闭化相对于开放经济,指的是没有和外部发生经济联系的经济。
3,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不和国外来往,从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停止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让国内的各产业各行业形成内部循环,形成内部闭环,叫做封闭经济,也就是经济学上的自力更生。
4,自力更生有其明显的特征,首先表现的是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其次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障碍。以及国内货币体系基本不受外汇储备与国外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由国内各种因素与货币政策决定,最后还有国内物价水平基本不受汇率变动与国外物价水平的影响。
④ 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不仅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也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处于支配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所以,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竞争力,而不能笼统理解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
⑤ 提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什么意思
总体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和企业的利润增速分别高了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