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仲裁法中经济性怎么理解

仲裁法中经济性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2-08-02 19:18:49

❶ 仲裁的特点有什么

法律分析:仲裁的特点如下:1、自愿性;2、专业性;3、灵活性;4、保密性;5、快捷性;6、经济性;7、独立性;8、国际性。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❷ 仲裁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调解与仲裁优缺点,简要如下:
1、关于调解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便利——便民而且免费。
缺点:
自愿性——需双方当事人,自愿进行调解。
2、关于仲裁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快捷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经济性——仲裁可以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从而节省费用。
3)强制性——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缺点:
自愿性(除劳动仲裁)——提交仲裁须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是否仲裁、由哪个机构仲裁、仲裁什么事项、仲裁员等。

❸ 什么是经济仲裁简述仲裁的基本原则。

经济仲裁是一种和平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时,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自愿将争议的事项或问题提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依照专门的仲裁规则进行裁决,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该第三者成为双方选定的仲裁人(亦称公断人),或为仲裁机构。我国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了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除了向法院诉讼外,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另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仲裁具有当事人自愿、程序简便、不公开审理、解决纠纷迅速及时等特点,因此,在世界各地成为当事人乐于采用的解决国际国内经济贸易纠纷的重要方式。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也是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仲裁法。仲裁法的制定,是对我国仲裁制度根本性的改革,被誉为我国仲裁史上的崭新里程碑。仲裁法对原有仲裁制度的改革,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行当事人自愿原则。这是现代仲裁制度一条基本原则。仲裁法规定:以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当事人可以以协议方式自主决定;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当事人对审理案件的仲裁员有权自愿选择;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事项。 第二,实行仲裁的独立性原则。仲裁法规定: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从机构的独立性保证仲裁的公正性;仲裁员办案的独立性,仲裁庭对案件的裁决是独立作出的,无须获得任何机关的批准,仲裁庭作出的生效裁决,任何机关不得非法撤销。 第三,实行一栽终局的原则。仲裁法改变了以往我国国内仲裁裁决后,一方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又裁又审、一裁两审的作法,实行一裁终局的原则。所谓一裁终局,也就是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一方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既有利于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也有利于保证仲裁裁决的权威性。

❹ 仲裁和诉讼各自的优缺点

1、仲裁的优缺点

优点:

(1)仲裁保密性强。仲裁的开庭审理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只要没有特别的规定或约定,仲裁的进行均不对外公开。这充分体现了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商业信誉,同时又尊重当事人的原则。

(2)仲裁可以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从而节省费用。

(3)仲裁程序比较灵活、简便,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程序,避免繁琐环节。

缺点:

(1)仲裁的程序简单,一裁终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时,又失去了再审的监督作用,没有了当事人进一步主张权利的回旋余地。

(2)仲裁解决纠纷的成本较高。由于仲裁程序的规范化,造成申请仲裁的费用过高。

(3)仲裁协议形式要件过于僵化。

2、诉讼的优缺点

优点:

(1)诉讼是一种有强制力的救济措施,是最终的结果,不管对方怎么样你都可以提起。比较稳定,有效。

(2)诉讼可以充分全面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

缺点:

(1)诉讼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

(2)诉讼的保密性不强,诉讼的结果是要公开的,而有的人是不愿意被公开的。

(4)仲裁法中经济性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仲裁的适用范围: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

2、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

3、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诉讼的基本概念:

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组织依法告诉(起诉),申诉、控告或司法机关依职责依追究他人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

诉,是指告诉、申诉、控告的意思和行为。

讼,是法律行为,讼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就是“打官事”。诉不是指辩论和辩护,它是诉的表现形式。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属于讼。

❺ 仲裁具体怎么理解

争议发生后,如果双方当事人不能通过协商自己将矛盾化解掉,如有需求,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可以是调解组织,也可以是第三方专门机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便是其中之一,依法调解与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是基于争议当事人的申请,法定专门机构居中作出调解意见或仲裁裁决的一项准司法制度,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相比,具有快捷、灵活、低成本的优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人事权益救济制度。

❻ 仲裁的特点有哪些

法律分析:仲裁具有以下八种特点,分别是:第一,自愿性;第二,专业性;第三,灵活性;第四,保密性;第五,快捷性;第六,经济性;第七,独立性;第八,国际性。

法律依据:《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阅读全文

与仲裁法中经济性怎么理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经济适用房拆迁怎么赔偿 浏览:599
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些人 浏览:909
幸福里买菜哪里最便宜 浏览:14
健康之首是什么 浏览:478
事业单位和科长不合怎么换 浏览:722
马跟猪相配婚姻怎么样 浏览:477
如何处理故事 浏览:605
怎么教育嗯哼爱情观 浏览:935
数字1423表达爱情什么意思 浏览:44
什么叫爱情真实内涵 浏览:657
龙男狗女婚姻怎么样 浏览:690
黄骅港买海鲜哪里经济实惠 浏览:596
婚姻的委身是什么意思 浏览:176
爱情观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641
王羲之写书法故事有哪些 浏览:178
美女怎么拍背影好看 浏览:921
雷影兄弟和水门有什么故事 浏览:315
美国故事书有什么 浏览:432
现代说祝你幸福古代怎么说 浏览:296
爱情和彩礼哪个划算 浏览: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