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0年南方特大暴雨的福建地区
新华网福州6月16日电 (记者 涂洪长)15日以来,福建省中南部地区发生暴雨到大暴雨,部分江河出现超警戒水位。
据福建省防汛办统计,从15日8时至16日6时,全省降雨量在50至99.9毫米的有21个县(市、区),100至199.9毫米的有11个县(市、区),分别为上杭166毫米、长汀164毫米、德化143毫米、武平136毫米、新罗132毫米、漳平123毫米、大田116毫米、安溪114毫米、永泰110毫米、永安109毫米,大于200毫米的为连城201毫米。
16日6时,沙溪梅列站水位超警戒2.39米,尤溪坂面站水位超警戒1.07米,九龙江北溪漳平站水位超警戒0.96米,汀江回龙站水位超警戒2.31米,其他江河水势平稳。
据福建省气象台预报,16日,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阴有中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各市阴有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 华网厦门6月16日电 (记者沈汝发)记者从龙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自13日至16日,地处福建西部山区的龙岩市因连续强降雨造成全市7个县(市、区)107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员31.51万人,倒塌房屋2816间;持续强降雨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铁路、公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毁损严重。
据龙岩市洪水预警报系统统计,13日8时至16日8时,全市161个雨量测站连续降雨基本都在100毫米以上,其中超过200毫米的站有48个,超过300毫米的站有6个,最大的达387毫米。据龙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全市水库蓄水位大幅度上升,其中3座大型水库现有库容占汛限库容的84%,比12日上升30个百分点;68座小(1)型、中型水库大部分满库,现有库容占汛限库容的90%以上。另外,全市土壤含水量基本达饱和状态,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仍很大。
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灾情。据介绍,目前龙岩市已有6人因房屋倒塌、山体塌方、泥石流等原因死亡,其中漳平市3人,上杭县3人,另外新罗区1人失踪。 持续强降雨还造成基础设施毁损严重。漳龙铁路因山体滑坡中断铁路行车2小时40分,经紧张抢修后恢复通车,赣龙铁路新泉站往冠豸山站方向铁路路基因洪水冲刷塌陷。全市公路中断交通70条(次),其中国道2条8处,省道4条9处。全市通讯共中断19条(次),供电中断26条(次)。
另外,持续强降雨造成龙岩市经济损失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17591公顷;水产养殖受灾3115公顷;堤防受损114处、15.3公里,冲毁塘坝117处,损坏灌溉设施1992处,水电站受损14座;全市停产工矿企业158家。
面对持续的强降雨,龙岩市一手抓防灾救灾,一手抓灾民安置和应急事件处置。市里全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降雨严重的新罗区、上杭县、长汀县、连城县、漳平市等地加强高陡边坡、低洼地带、地灾隐患点等地带的巡查、监测,及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全市已转移人员2.77万人,抢救被困群众3394人。 人民网福州6月22日电(记者朱竞若 江宝章)记者从福建省防汛指挥部获悉,6月13日以来,福建省轮番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21日16时,全省直接经济总损失95.51亿元,南平、三明、龙岩、漳州、泉州、宁德、福州、莆田等8个设区市、60个县(市、区)、664个乡镇265.9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52.73万人,倒塌房屋4.42万间。目前,灾情尚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之中,各项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正紧张有序展开。
福建省防汛指挥办在昨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通报,据初步统计,截至21日16时,全省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51亿元,南平、三明、龙岩、漳州、泉州、宁德、福州、莆田等8个设区市、60个县(市、区)、664个乡镇265.9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52.73万人,倒塌房屋4.42万间,因灾死亡76人、失踪79人。
省气象台预报,今明天,省内部分仍有暴雨,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4日到25日早晨,全省降雨再度加大,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需特别注意防范城乡积涝、山体滑坡、洪水等灾害,交通运输注意行车安全。已经受灾的部分市县,需加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到23日,南平、三明两市有中阵雨或雷阵雨,部分有暴雨,24小时雨量可达50~70毫米,局部超过80毫米;其余各市有阵雨或雷阵雨,部分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24日到25日早晨,南平、三明两市和龙岩市北部、宁德市西部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市有阵雨或雷阵雨,部分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❷ 8月13漳州大地震
假的!不信给你看则报道
晋江破获散布地震谣言案 利用短信恐吓群众(图)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2010年08月11日08:01
警方抓获散布谣言的江某长
晋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抓获散布地震谣言者
早报讯 昨日下午6时,晋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称,晋江警方在昨日上午成功破获一起散布地震谣言案件,抓获一名利用手机短信编造“根据省市地震专家会商结果,泉州近期会发生大地震”谣言进行散布传播的男子。
铁厂工人散布地震谣言
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晋江市公安局副政委陈永聪介绍说,近期在泉州部分地区谣传将发生破坏性地震,出现了少数企业工人准备辞工返乡的情况,给社会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对此,晋江警方连日来一直在对地震谣传事件进行深入摸排处置,特别是强化对地震谣传源头的调查。
8月9日下午4时许,晋江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东石镇有外来人员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内容为“根据省市地震专家会商结果,泉州近期会发生大地震……”的造谣信息。
晋江警方连夜召开国保、刑侦、治安等警种主要领导开会,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在当晚就进行立案侦查,组织国保、刑侦、治安及东石边防派出所等100多名警力,对东石镇辖区的外来人口进行摸排。
经过连夜奋战,晋江警方于昨日上午在东石镇塔头村一出租民房内,抓获了发布这条造谣信息的幕后黑手江某长(江西赣州市于都县人),并缴获了他用来发布造谣信息的手机。
经过审讯,江某长向警方交代说,他平时在东石一家铁厂内打工,8月8日下午5时许,他收到了晋江市“地震办”群发给晋江市民的辟谣短信:“根据省市地震专家会商结果,泉州近期不会发生大地震,请大家不要听信谣传,安心工作、安心生活。”
当晚10时下班后,他就将这条短信进行修改,把“泉州近期不会发生大地震”中的“不”字删掉,又把“大家不要听信谣传,安心工作、安心生活”改成“大家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然后将修改后的短信群发给周围的老乡、朋友。
截至被抓获时,江某长共向石狮、龙岩、江西、广东、晋江等地的众多人员散布有关地震谣言的信息。
散布谣言将负法律责任
针对江某长的行为,陈永聪表示,散布谣言要负相应法律责任。
陈永聪解释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另外,《刑法修正案(三)》规定,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那江某长的行为是要接受治安处罚还是已构成刑事犯罪?陈永聪对记者表示,目前晋江警方正在做进一步的审查和取证,待查清江某长共发送了多少短信、造成什么后果,才能有最后的处理意见。
此外,晋江警方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对地震谣言制造者、散布者,特别是对以招工为目的故意制造、散布、传播地震谣言的,依法进行严厉打击。(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何金海 文/图)
相关新闻
泉州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警方锁定两名网络造谣者
早报讯 昨日,泉州警方初步锁定两名利用网络等渠道散布地震谣言的犯罪嫌疑人,目前正在抓紧追捕。
据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来,泉州市部分地区谣传8月13日泉州将发生破坏性地震,导致晋江等地出现了少数企业工人准备辞工返乡的情况,给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这一情况引起了福建省、泉州市地震部门的高度重视,组织地震专家会商,确认关于“8月13日在泉州等地将要发生大地震”传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纯属谣传。
相关部门经调查初步查明,由于泉州拥有良好的务工环境,因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务工人员前来泉州务工。前段时间,个别省外企业在招不到员工的情况下,打起了泉州的主意。今年7月初,这些别有用心的省外企业,以及少数为牟取非法中介费的职业介绍机构,公然在泉州等地散布谣言,谣传泉州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有害虚假信息,目的是为了从泉州挖走工人或赚取中介费。受这一谣言影响,少数不明真相的外地在泉务工人因轻信了这一谣言,准备辞工返乡,给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发现这一情况后,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泉州市地震局等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辟谣,在通过《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新闻媒体公开辟谣的同时,联合相关县(市、区)地震办在谣传集中的企业中开展数十场讲座,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此外,还通过专门制作的辟谣宣传挂图等形式加强宣传,加强识别真假地震信息的科普宣传,防止谣传蔓延,安定民心。目前地震谣传在泉港、晋江等地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缓解。
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依法打击故意散布虚假有害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治安、网安、国保等多个警种,日前联手展开行动,依法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追捕“泉州近期将要发生地震”的造谣者,一旦查获,将依法从重从严予以处理。昨日,泉州警方初步锁定两名利用网络等渠道散布地震谣言的犯罪嫌疑人,目前正在进一步追查。
❸ 漳州龙海一厂房被吹倒,台风“克拉米”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今年第6号台风“米克拉”已于8月11日7:30在漳浦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受到它的影响,10号夜里12点多到11日漳州市暴雨侵袭,强风强雨不断。据气象局统计,8月10日12时到11日20时累计的降水,漳州市共有138个雨量站超过50毫米,其中有38个雨量站超过100毫米、以漳浦盘陀镇梁山水库179.7毫米为 最大。
台风带来的损失是特别大的。
1、狂风。受台风“米克拉”影响,国道漳浦段多处行道树被台风刮倒,导致道路多处堵车。县城街道行道树“横七竖八”,群众的出行受到影响。倒伏的树木还砸到了停在路边的车辆,被砸车辆车身受损严重。许多的电线杆都被风折断,导致电力公司连夜抢救。许多的房屋倒塌。
❹ 米克拉台风是几号台风
台风米克拉(英语:Typhoon Mekkhala,国际编号:20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Ferdie)为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第6个被命名的风暴。“米克拉”一名是由泰国所提供,意为雷天使
“米克拉”于2020年8月10日11时许在南海东北部获得命名,随后其一路北上,强度逐渐加强,于8月11日7时30分前后以近巅峰强度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m/s),登陆后“米克拉”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最终于8月11日17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截至2020年8月13日9时40分初步统计,“米克拉”共造成中国福建省漳州市32654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11亿元
望采纳
❺ 历史上漳州有旱灾吗如果有的话灾情有多大
2002年漳州特大旱灾
2001年秋季至2002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持续干旱少雨,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其主要特点:一是降雨稀少,旱情持续时间长。自2001年9月21日至2002年5月10日全市累计降雨量只有68.9~278.8mm,比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旱情最严重的1962年秋至1963年春大旱还少5~7成,达到了“特旱”标准。二是水库蓄水严重偏少,储备水源紧缺。5月10日,全市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分别仅占正常库容的16.2%、15.6%、5.8%,有285座小型水库干涸。三是几条河流接近断流,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九龙江干流流量出现了197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漳浦鹿溪、云霄漳江、诏安东溪下游的城关水位站的过水流量分别为0.2m3/s、0.5m3/s和零严重旱情不仅使河流干涸,而且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全市有6600多口老井出水不足甚至干涸。罕见的旱灾给漳州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截至2002年5月10日,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26.66亿元。其中农业方面:早稻因干旱缺水无法插秧,播种面积比2001年减少2万hm3以上,抢种、补种的农作物有2.4万hm2死苗、绝收,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61亿元。水利方面:因干旱少雨减少供水1.4亿m3减少发供电2.1亿kW·h长时期高温干旱造成部分水库大坝、江海堤防干裂严重威胁度汛安全,水利方面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
❻ 漳州经济状况如何
泉州的私营企业比较好,所以经济更发达,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县市在全国县级市经济排名均名列前茅,所有的县级市排名几乎都是省内最前的,除了长乐和福清夹杂在其中。 漳州的经济主要靠农业,水果和花卉两大块,遇到自然灾害往往损失惨重,现在漳州主要是厦门的卫星城市(福建省确定三个经济重点发展的城市:福厦泉),厦门的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厂几乎都会迁往漳州
漳州跟泉州没得比 ! 懂? 晋江在全国排名第6,龙海呢? 在说勒泉州经济总量一直是福建第一,潜力大呀!你去晋江看下和龙海比下就知道。 自己掂量就知道勒。要看你在龙海哪里,如果在漳州开发区的话(也就是招商局)还不错,目前厦门经济已经饱合了,很多企业都迁到那边去,隔岸就是厦门。要去厦门坐轮渡只要15分钟,而且现在也在建厦漳大桥,以后就更方面了,晋江那边经济不错,在全省县级市当中排名老大,那边可是中国的鞋都,安踏、特步等等就是出至那里的,不过就是太乱了,挺排外就是了
闽南的经济在福建省确实是最发达的!
但是闽南经济实力要以厦门泉州最好,漳州次之.
有待发展,但其相对省内其他地方也是不错的
❼ 漳州的经济概况
2015年漳州全市生产总值2766.6亿元,增长11.5%,增幅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4.8亿元,增长16%;公共财政总收入274.75亿元,增长4.14%;2013年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0元,增长11%;全市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增长16%,新增4A级景区1家。
2012年财政总收入205.48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20.93亿元,增长21.1%,其中,教育支出41.1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0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4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8.66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9.3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5.7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12.6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6.9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下同)1444.09亿元,农户投资42.82亿元。全年在建项目投资完成1189.6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54.49亿元。全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03.0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64.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51.2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96.87亿元。投资超百亿元项目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38个。在建高速公路里程348公里。 现状
漳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基地,2012年漳州市被国际蘑菇学会授予“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的称号。 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2012年全年,漳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58.85亿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75.75万亩,粮食产量70.26万吨。水果产量272.66万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0.81万亩。林业产值16.86亿元。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46.9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17.7万亩。全年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3万亩(含非规划林地造林8.23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7.82万亩,防护林面积5.1万亩;完成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43.9万亩;成林抚育面积35.8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4.70万亩。牧业产值60.71亿元,肉类总产量27.92万吨。年末生猪存栏211.08万头;生猪出栏315.88万头。禽蛋产量2.29万吨。渔业产值185.51亿元。全年水产品总量154.40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9.60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4.80万吨。
2012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绿标产品10个、有机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28个。年末全市有拖拉机12692台,其中大中型234台,小型方向盘式853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7.31万千瓦。其中,种植业机械动力64.92万千瓦;渔业机械动力60.19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36.09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5.80万千瓦。
发展历史
唐代建州之初,刺史陈元光即提出“劝农重本”的方针,招徕流亡百姓,着力推广中原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唐军在漳江上游修建一座可灌千余亩良田的军陂,推广牛耕水耨,逐步改变土着居民刀耕火种的旧习。因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一些地区实行水稻早晚两季连作,出现“嘉禾两度新”的景象。至天宝年间(742-756)已有5846户,1.794万人。唐贞元二年(786)州治移至龙溪县后,漳州地域进一步开发。
入宋,漳州由于地处东南一隅,战祸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人口增至2.4万多;熙宁六年(1073)增至10万多;淳祐间又增至16万多。300年间,人口增加近6倍,正是“民生日繁,鸟兽避迹”。人口迅速发展,耕地扩大势在必然。宋哲宗时,沿海平原地区兴起围垦辟荒之风,时龙溪县都官谢伯宜在八、九都围海成田,后陈太保(名香)引九十九坑水灌溉,使斥卤之区成为良田。此后,开渠筑陂接二连三,内地山区也大力营造梯田。水稻种植开始讲究精耕细作,并引进耐贫瘠、早成熟的占城稻。
明代是漳州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耕地进一步扩大,山区继续营造梯田,时人称之“地无旷土,人无遗力”。当时沿海围垦、兴修水利受到当局重视。漳州多任知府多有建树,其中姜谅任内就筑、修水利工程186处。由于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水稻两熟制普遍推广,洋田水稻年亩产可达七八百斤。同时还引进安南水稻良种,吕宋的甘薯和烟草也于此时传入漳州。
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入漳,郑成功军与之展开拉锯战,漳州成为主战场。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实行“迁海”政策,沿海三五十里内尽成弃土,以致漳州经济衰落。至康熙二十年(1681),漳州复界之后,经济才逐渐复苏。人民着力垦复和水利工程建设,并利用烟草梗埋在稻根下防治水稻病虫害,开科学治虫之先河。稻种有粳、秫、尖、香稻、白柳等。传统经济作物种类品系也有所增加,同时还引进檨仔(芒果)、波罗蜜、王梨(菠萝)、番木瓜、莉茇(番石榴)等。
新中国成立后,全民大办农业,大力兴修水利。50年代修建南溪、江东等灌溉万亩以上的引水工程;以后逐步展开引水、蓄水、防汛、排涝等配套工程建设;90年代兴修大型蓄水工程峰头水库和一些跨县的大型引水工程,从而保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87%。与此同时,又大搞农田建设和品种改良。50年代抓低产田改造,推广良种南特号、陆财号;60年代抓土地平整,辟荒围垦和实施品种矮化;80年代兴起吨粮田建设,推广杂交水稻,粮食呈现高产、稳产态势。1956年龙溪、海澄两县首先实现亩产千斤稻县,1989年龙海县又率先实现亩产吨粮县。80年代全省建立13个商品粮基地县,漳州占有5个县。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围海造田19万多亩,相当于海岸正面宽度向海推进1公里,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经济建设和其他用地,至1990年人均耕地紧缩为0.62亩。为摆脱人多地少的困境,必须大力发展高优农业,加快种植结构调整。90年代初,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地实施“向山海进军、发展‘两水’(水果、水产)”,农业由传统单一型向综合开发发展,由分散、零星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过渡。特别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漳州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之后,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形成了漳州芦柑、天宝香蕉、九湖荔枝、琯溪蜜柚,以及漳州水仙花等名牌水果、花卉基地。“八五”期间,漳州以占福建13.7%的耕地和8%的山地、滩涂,产出占全省15%的粮食、47%的甘蔗、22%的油料、41%的水果和17%的水产品。
80年代,针对国际市场需求,东山、漳浦大面积种植芦笋,各县也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培植错开登场季节的新品种水果。同时大力种植蘑菇、金针菇、凤尾菇等食用菌,其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国四分之一。水产养殖也日趋多样化,漳 浦县于1980年底成为全省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此外,还引进、驯养华贵栉孔扇贝、鲍鱼、西施舌(海蚌)等。199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7.2亿元,粮食总产150万吨,水果总产135万吨,海、淡水养殖57万亩,水产品总产96.2万吨,种植蔬菜96万亩,造林12.7万亩。漳州水果、水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蘑菇、芦笋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大防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农村三大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全市有9个县(市、区)通过省级小康县验收,贫困人口脱贫率达85%以上,造福工程完成80%以上。特别是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进展顺利,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经国家三部委批准已挂牌运作。 现状
漳州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 、国家级台商投资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2012年全年漳州实现工业增加值825.0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750.21亿元。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9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8.8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42.64亿元。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47.88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04.2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2.54亿元,实现竣工产值156.75亿元。
1、主要开发区
漳州市区及龙海:漳州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龙文工业开发区、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国家级) 、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漳 浦县: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大南坂工业园区、赤湖工业区、绥安工业区、旧镇工业园区、金浦工业园区
云霄县:云霄云陵开发区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东山县: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金都工业集中区、诏安工业园区
平和县;平和工业园区
南靖县:金山开发区、靖城工业区、三卞开发区、丰田开发区、大房开发区
华安县:华安经济开发区
长泰县:长泰经济开发区
2、发展历史
宋朝时,由于大量种植绿皮荚蔗,制糖业迅速发展,时漳州号称“八州糖王”。纺织业发展也很快,陈洪进割据漳、泉时,年贡葛布2万匹。此外漳州还能制造泛海大船和单一色彩的上釉瓷器。从景泰至万历间(1450-1619),海外航线发展到47个国家和地区。由此促进了漳州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丝则取诸浙西”,“苎则取之江右,棉则取之上海”,加工成漳绒、漳纱、漳绢和土潞绸,以漳州名牌销往海外。制糖业发明了榨车,提高榨蔗效率,并生产出白砂糖、冰糖、角糖等新产品。时糖以及瓷器、茶、果品、铁器、药材、纸等都是走俏商品,除远销东南亚外,内销也很旺盛,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之繁荣景象。生产方式也突破家庭副业的格局,出现了作坊和工场,呈现资本主义萌芽状态。康熙二十年(1681),漳州复界之后,经济才逐渐复苏。纺织业恢复较快,相继创办了许多染坊,染色丰富多彩。“神州妙药”片仔癀和“品重珍珠”的八宝印泥也相继问世,并与水仙花一道成为漳州名产,畅销海内外。
1949年漳州地区工业产值2.55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起食品、纺织、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电子、橡胶等产业,但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未能重点投资,故产业档次不高。改革开放后,竞争日趋激烈,工业生产此起彼伏,呈波浪式涌进现象。进入90年代,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振兴漳州经济”,实行倾斜政策,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出现“二位数三同步”增长。产销两旺的产品有农用运输车、关节轴承、内燃机等21种产品。工业内部结构由以往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转向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三种类型企业的联动发展。至1994年,“三资”、国有和集体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4%、29%和27%。保持长盛不衰的除传统产品片仔癀、八宝印泥外,新产品有万利达家电、科华不间断电源、市轴承厂的关节轴承及一些乡镇企业的食用产品。199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6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6.9%,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也日益加快。双菱集团股票上市,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漳州糖厂为核心的福建糖业集团挂牌运作,龙溪机器厂等一批企业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正在实施。同时,抓紧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经国家和省政府批准,漳州市设立12个重点开发区,开发35.72平方公里,引进项目900多个,合同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到资13亿美元,开发区已成为漳州市利用外资的载体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乡镇企业在90年代发展最快,成效最大,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半壁江山”的历史性跨跃。全市乡镇企业总值1991年35.36亿元,1994年为216.39亿元,1997年达630.96亿元。至1997年,全市企业总数达141372家,职工总人数为711771人。其中集体企业8515家、私有企业19380家、个体户113477家。外向型乡镇企业也取得突破性进展。80年代全市几乎没有一家乡镇“三资”企业。1995年,全市已拥有乡镇“三资”企业713家,合同外资额12.57亿美元,实际到资5.1亿美元,其中已投产411家,年创产值55亿元。1997年,全市乡镇三资企业产值达101.46亿元。
2012年,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729.64亿元,增长10.0%。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0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211.00亿元,限额以下零售额410.06亿元;城镇零售额560.57亿元,乡村零售额60.49亿元。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98.31亿美元,其中出口69.91亿美元,进口28.40亿美元。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29个,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60个(包括增资12个)。新批利用外资项目注册合同外资1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下同)8.90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其中,台资项目72个(包括第三地),验资到资3.83亿美元,香港项目34个,验资到资3.38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86个,验资到资7.3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869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67万美元,对外派出劳务人员999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1.59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161.2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9.58万标箱。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23亿元。其中,邮政业(包含速递)业务总量4.2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8.01亿元。全市邮政业(包含速递)业务总收入4.73亿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8.49万户,移动电话477.08万户,宽带网用户72.31万户。201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380.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3.15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47.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8.70亿元,入境游客33.0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9亿美元。摄制《市长带你游》,积极参加全省旅游促销活动,引进北京首旅集团开发建设南靖土楼景区,灵通山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桥上书屋”入选全球八大环保建筑。
(图册资料来源于政府官网 )
❽ 南方台风“天兔”导致多少损失啊
据统计,截至9月26日,台风“天兔”已造成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5省区34人死亡,1人失踪,78.1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约220.6亿元。
据广东省民政厅报告,汕头、汕尾、揭阳等11市65个县(区、市)971.7万人受灾,30人死亡,1人失踪,63万人紧急转移;1.6万间房屋倒塌,4.8万间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2.8千公顷,其中绝收11.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8.5亿元。
据福建省民政厅报告,泉州、厦门、漳州、龙岩4市19个县(区、市)29.3万人受灾,11.5万人紧急转移;900余间房屋倒塌,4600余间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0.7千公顷,其中绝收3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8亿元。
据江西省民政厅报告,吉安市遂川县、安福县1.3万人受灾,500余人紧急转移;近100间房屋倒损;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
据湖南省民政厅报告,常德、永州、湘西等9市州33个县(区、市)113.7万人受灾,4人死亡,3.4万人紧急转移;500余间房屋倒塌,4800余间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68.3千公顷,其中绝收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报告,崇左、桂林、贵港等6市10个县(区、市)2.8万人受灾,1500余人紧急转移;近200间房屋倒损;农作物受灾面积3.7千公顷,其中绝收2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
❾ 最近发生的地理大事
2006年08月14日
四川重庆遭50年特大干旱 长江水位降至10年最低.
据悉,四川、重庆近一个月来,滴雨未降。长江重庆段水位降至四点一二米,为十年最低。低水位造成多班轮渡停航。
2006年08月15日
毛乌素和科尔沁两大沙地结束“沙进人退”历史
2006年08月24日
我国平均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3.8亿人次
据1990―2004年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3.8亿人次,每年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高达4700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1762亿元,约占GDP的1%―3%。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940万公顷以上,受灾农作物占所有农作物的20%―35%,造成粮食损失约200亿公斤,并致使300多万间房屋倒塌。
2006年08月23日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
时,近一段时间以来,江西境内降水量减少,5大河流的来水量不断下降,鄱阳湖对长江的水源补充能力也由前一段时间的700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目前的4600立方米每秒,并且补给水量仍在继续减少。随着大量淡水对长江进行补给,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
2006年09月19日
25年间全球约150万人死于气象灾害
新华网南京9月18日电(记者马杰、王骏勇)第十次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和培训研讨会18日在南京开幕并进行首日研讨。记者在会上获悉,近25年,全世界发生的7000多次自然灾害,共造成近200万人死亡和1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约150万人死亡和约7500亿美元经济损失与气象水文灾害有关。与会的各国气象学家纷纷表示,加强灾害的早期预警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尤为重要.
2006年09月22日
中国今年将退耕还林2000万亩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董峻)今年中国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20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600万亩。
❿ 台风米克拉登陆福建,此次台风给福建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
今年的第六号台风被称为米克拉,已经形成。8月11日七点三十分钟左右登陆我国领土福建,福建已经启动了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台风米克拉的级数高到八级。
米克拉在福建漳州登陆,以每小时25到30km的速度向北方移动,预计也会在厦门以及周边的沿海地区登陆。台风所经过的地区都会造成暴雨天气,当地的居民要注意防范。现在的福建正在全力防范米克拉,台风带来的不仅仅有大风还会持续降暴雨。暂时米克拉还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网友们纷纷表示,漳浦人有被吓到,早上被风声吵醒的。坐标漳州市区,6点多被落地窗哐哐响震醒,这次风有点大。躺被窝里等风小点,在去上班。在漳浦登陆的一手台风,漳浦龙海这边感受很强烈啊,窗户哐哐叫,还断电了。我忘了几点,反正睡得正舒适,就被玻璃窗的碰撞声和风雨声惊醒,然后爬起来关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