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经济统计学专业
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是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以及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与统计学理论基础,良好的经济学素养;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较强的采集数据、设计调查方案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实际经济研究领域,成为财经领域擅长统计分析的专门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基础性人才。
Ⅱ 经济统计学怎么样
经济统计学属于经济学类专业,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基本专业。将经济学与统计学结合在一起。统计学是收集、描述、分析和研究经济数据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统计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是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传输,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
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Ⅲ 经济统计学是做什么的
经济统计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经济统计学专业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有升学(攻读博士学位);出国留学;金融和保险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国家统计部门;各类公司等就业途径。 此外,一直以来,经济统计学在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中都不可或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中国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民间统计越来越热受到人们的追捧,正逐渐成为政府统计之外的涉及市场调研、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内容的重要却倒和方式,这主要包括各类统计调查公司、统计师事务所、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统计研究所等,比如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就把统计方法熟稔运用于企业决策和管理等,这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居民之间的一个纽带,致力于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市场微观信息。而民间统计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目前在我国发展非常不错,正逐渐成为广大经济统计毕业生的不错选择。
Ⅳ 大学中有个专业叫经济统计学,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
统计学有2个支系,一个是经济统计,一个是五格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归属于社会发展经济学,五格数理统计属于数学。经济统计学专业更为偏重于统计这一道具在经济工作中的应用,而五格数理统计学更偏重于统计这一专用工具自身的学习培训。
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行业毫无疑问被炒的挺火!这两个行业促进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日上百万一定的TB信息量一下子要我有一种大家统计人要走向人生巅峰的幻觉啊!益处:这种行业基本都是私人企业,因此工资应当还比较丰厚,晋升空间相对而言也比较大,还能够较为全方位的掌握全部企业的运转,能够触及到不一样单位的人。
Ⅳ 经济统计学专业是什么
一、经济学门类包括什么?
经济学门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专业类:
0201 经济学类
0202 财政学类
0203 金融学类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二、经济学类包括什么专业:
经济学类包括:
020101 经济学、020102 经济统计学、020103T国民经济管理、02010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5T商务经济学、020106 能源经济、020107 劳动经济学、020108经济工程、020109 数字经济
三、什么是经济学类专业
经济学类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 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
四、简述经济统计学:
1、什么是经济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养成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常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具备在政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管理与咨询、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的能力。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3、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修满学分且完成全部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毕业,但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未修满学分和未完成培养方案的,可以延后毕业。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
1、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第一外语非英语的,如开设第二外语,应尽量开设英语。
2、具有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3、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研究分析和论文写作。
(2)专业知识
1、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
2、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
3、熟悉经济学理论运用的市场环境、政策依据和政策效果。
4、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
(3)其他相关领域知识
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所从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因此,根据具体专业属性还须熟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人文学科、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
(3)具有将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利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持续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3)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4)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4、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课程体系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应强化创新教育。应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或课程融入课程体系。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50学分左右,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为125
学分左右,实践教学课程为25学分左右。在理论教学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6学分左右,通识课程30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课程39学分左右(其中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左右),任意选修课程15学分左右。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原则上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12学分左右,专业实习4学分左右,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5学分左右,毕业论文4学分左右。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中的学分安排做适当调整,但实践教学各项学分之和应保持在25学分左右,约为总学分的15%。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指定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均为必修;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增开的其他各类课程可以为必修,也可以为选修。
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在折算后满足上述学分要求。课堂教学按照16~18学时(每学时50分钟)折算1学分,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按照1周折算1学分,毕业论文折算4学分。
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规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16学分,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
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程采取“4+4+X"
模式,第一个“4" 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
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中,但不重复统计。
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左右,且应当与专业必修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和延续关系。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提供备选课程供学生选择。鼓励将内容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但学生不能只在一个模块中选课,应在多个模块中选够选修课程。
任意选修课程
任意选修课程15学分左右。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备选课程。
鼓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供学生选择。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定和学分认定制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性质的课堂教学,如专业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等。
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
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开设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或环节。教师应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活动。同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专业实习
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有组织的专业实习。允许学生自行联系适合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但应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实习质量。专业实习建议安排在第三学年及以后,可一次或多次进行,累计4周左右。实习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实习后学生应完成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
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实践、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等,累计5周左右。社会实践应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组织,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体现经济学类专业鲜明的理论色彩,并兼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毕业论文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学生应在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兴趣和特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并撰写。
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本专业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经验丰富人员共同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6000字。
5、培养模式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将学科竞赛的课程融入的各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建模课程和数据挖掘课程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研究实践,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代表院校:青岛黄海学院
“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切入点,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师资能力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前提,融理论教学与教学改革、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实验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进行改革研究。整合符合“科教融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体现“超前设计、回归实践、创新模式、系统集成”的创新系统。
代表院校:河北地质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视培养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与协作能力。
6、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方向。
就业方向
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府统计部门、经济和社会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数据分析机构、市场调查机构等。
(内容源于网络)
Ⅵ 经济统计学是学什么的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统计学有2个支系,一个是经济统计,一个是概率统计,经济统计归属于社会经济学,概率统计属于数学。经济发展统计学专业更为偏重于统计分析这一道具在经济发展工作中的应用,而概率统计学更偏重于统计分析这一专用工具自身的学习培训。从经济社会发展看来,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着,每个课程的发展方向都要与大数据分析紧密结合,就是说未来从业一切经济发展有关的作业都需要了解一定的数学软件。
无论什么时候 车全是你来行驶的由于经济统计学归属于技能型人才技术专业,发展前景非常好,针对本科毕业生而言,学的物品非常杂,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就出现一个转为的难题。数据处理方法是这个技术专业的优点所属,是财务会计、经济发展等技术专业也没有的优点。关键面对金融业,统计分析,经济发展,财务会计这四个方向学生就业。例如金融机构统计分析,券商等金融企业做风险管控,个人信用剖析等,还能够到车险公司,自然并不是卖保险的。另外一个关键方向是国家公务员,能够参与公务员招录测试去审计局工作中。总的来说,倘若专业对口率,薪资收入或是好的。
Ⅶ 能够介绍一下经济统计学这个专业吗
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上得起大学和研究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也在不断重视。金融和经济类的专业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在水涨船高。经济统计学这个专业成为相比于金融学来说也是比较火热的专业了,许多人都会选择这个专业来就读。
经济统计学将统计与经济学内容联系在一起。以便与我们用统计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去了解事物的本质,能够进一步解开事情的真相。而且经济统计现在找工作也会更加轻松,很多职位都需要。
Ⅷ 经济统计学属于什么类专业
经济统计学属于经济类专业。经济统计学主要是收集、描述、分析和研究经济数据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统计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厚实的统计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擅长于运用经济统计信息资料进行经济分析及管理,拥有定量分析优势,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与统计分析人才。
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以及就业情况。
经济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把控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空间解析几何、随机过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分 析、应用多元分析、抽样调查等。
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以及各级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就职。
Ⅸ 什么是经济统计学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呢
经济统计学学概率统计、描述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政策数据分析、统计调查基本原理、多源数据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原理、会计专业、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内容。本专业就业方向能够面对金融业,统计分析,经济发展,财务会计这四个方向。而经济统计学大学毕业生中大多数人 成为了财务会计,其次是数学老师,然后就是金融机构等金融企业。金融业应用统计学最好的就业方向便是进到工作企业。
培育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学素质,掌握应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式,能娴熟的使用电子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 业、事业单位和经济发展、管理部门从业调查统计、统计分析信息化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设计、运用和管理方法工 作,或在科学研究、教育局从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阶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们关键学习培训必不可少的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数据统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技术性, 遭受基本培训的学生们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学素质。
Ⅹ 经济统计学属于什么学科门类呢
经济统计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