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翠华镇的乡镇简介
翠华镇位于大关县境南部,总面积92.39平方公里,东接青龙乡、天星镇,南靠玉碗镇,西连黄葛乡、悦乐乡,北邻黄葛乡,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700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发房地产资源,房产业、建筑业十分活跃。
翠华镇位于云南省大关县境南部,总面积92.39平方公里,东接青龙乡、天星镇,南靠玉碗镇,西连黄葛乡、悦乐乡,北邻黄葛乡,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700米。
2. 建国60周年
为这样的解放军自豪!!!
现在,大部分的人对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有种种的否定的说法。其实只是少数几个人玷污了人民子弟兵的形象!象文中这样的英雄现在仍有,只是相对比十三亿人口太少,大家不应该因为自己不知道就一口把人民子弟兵全部否定。
近日来,长寿区大坝乡的老百姓们时刻都被一个老山英雄的平凡人生感动着:他叫余泽忠,今年41岁,重庆市长寿区黄葛乡人。他在老山战场英勇杀敌舍身救战友荣立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他先后6次跳入长江救人,三次挺身而出制服扒手。他如今身患重病,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又留下美好遗言———捐献眼角膜和身上有用的器官。
部队熔炉显身手
1981年,18岁的余泽忠应招入伍,进入了兰州军区“红军师”,部队的优良传统和老战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染着他,他暗暗发誓,要像老战士那样,忠诚地履行一名战士的职责,为“红军师”增光添彩。
1985年初,中越边境正处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全国各军区都处于紧张的备战之中,各种实战演习相继展开。回家休假结婚不到半月的余泽忠突然接到归队公函,要求他马上回部队参加一项演习。军令如山倒,不假思索,余泽忠立刻打点行装,踏上了西上的火车。
回到部队,还没来得及调整,余泽忠便代表部队参加了全军各兵种协同实弹作战的演习。在演习中,余泽忠发挥自己平常练就的本领,冲锋在前,勇敢“杀敌”,获得了部队首长的一致好评。演习结束后,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将军接见了余泽忠等在演习中表现优秀的战士,并授予他三等功奖章一枚。
1985年12月,余泽忠所在部队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老山前线进行对越防御作战。经过临战训练,1986年7月20日,余泽忠所在的二排从友邻部队那里接管了最突前、最危险的、号称“死亡阵地”的负17阵地。
刚接管阵地不久,余泽忠就遇到了参战以来的第一次血战。那是7月23日晚上10点左右,天空下着细雨,阵地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任代理排长和阵地长的他带领战士孙金虎、李兴文、牛先民等进行防御警戒。突然,从阵地前约20米处传来钢盔和武器掉在地上的声音,紧接着,又传来一阵草动声。“越军来偷袭了!”于是,余泽忠命令大家作好战斗准备。几分钟后,越军便发动了攻势,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炸响后,又是一阵猛烈的枪声。
正当余泽忠准备指挥战士反击时,越军扔出的一枚手雷在防御阵地上爆炸,一时间,整个阵地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离爆炸地点最近的战士牛先民肚子被炸开,肠子外流,整个人都被鲜血染红。看着自己的战友身受重伤,一向嫉恶如仇的余泽忠一边组织战士顽强反击,一边运用基本的医疗知识对牛先民进行抢救。余泽忠反背着牛先民,在两名战友们的掩护下,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匍匐前进,穿过了几道封锁线,终于在黎明之前把战友送到了后方医院,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余泽忠在前线一呆就是1年又8个月,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光独自帮助受伤战友转移就达几十次,3次身受重伤,其中有两次是因为掩护战友而受伤,并造成左手明显短于右手。
复员返乡露本色
黄葛乡是一个小地方,余泽忠退伍后就在这里扎下了根,一条老街仅数十米长,在乡邻口中却流传着一个个关于这位老山人的故事……
1988年1月,刚回到地方上的余泽忠和战友程志光一道去长寿县武装部办事,路上,一车人正昏昏欲睡的时候,三个小偷开始疯狂地行窃。其中,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一位老人的裤子口袋里,可老人却丝毫没有发觉。眼看小偷就要得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余泽忠和战友挺身而出,两双大手紧紧地抓住了小偷的手,“你在干啥子?”一声巨吼,把全车人从睡意中惊醒,大家震惊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却无一人上前对他们施以援手。看到余泽忠和战友孤立无援,其他两个小偷分别从腰间掏出了锋利的跳刀,一左一右扑向了站在前面的余泽忠。只见余泽忠左右开弓,施展出在部队里学到的擒拿功夫,两三下便把两个小偷制服……看着失而复得的血汗钱,老人的眼泪禁不住往下流,这可是他积蓄了半生、准备到集市上为老伴抓药治病的救命钱呀!看着可怜的老人,余泽忠从身上摸出仅有的100元钱,塞到老人的手里,默默地转身离去。
1997年春,带着女儿在江边玩耍的余泽忠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呼救声,循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余泽忠看到两个影子在江水中挣扎,“不好,有人掉水里了。”来不及脱衣袜,余泽忠“扑通”一声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由于江水太急,余泽忠几次靠近两人都没有成功,这时的他已经感到精疲力竭,如果强行去帮助那两人,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有危险。但余泽忠并没有放弃,依然全力地向两人游去,经过近1个小时的努力,余泽忠终于把两人推到了可以立足的岸边,而他却因为乏力被江水冲到了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等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晚上。事后,余泽忠才知道,被救的两人是父女俩,因为家庭贫困无钱让孩子出去春游,父亲才带着女儿到河边玩,谁知不小心父女俩都掉到了河里。为了感谢余泽忠的救命之恩,被救的女儿认了余泽忠为干爸爸,余泽忠还时常用不多的工资救济父女俩。
短短的几年时间,余泽忠就曾6次下河救人,见义勇为更是举不胜举。平常生活中,余泽忠还常常拿出微薄的收入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但谁又知道,他一个月工资才300元左右,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来养活。
男儿有泪不轻弹
2001年2月,下岗多年、家里拮据的余泽忠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昆明打工。他先后打过水泥工、洗碗工、水果贩等短工。
去年5月的一天,余泽忠觉得肝脏疼痛难忍,但上过老山前线的他认为这点痛根本不算什么,咬咬牙就过去了。然而疼痛把这位坚强汉子折磨得满头大汗。看着丈夫被痛苦折腾得几近扭曲的脸,心疼他的妻子硬是把他扶到了医院。余泽忠被查出患了肝硬化,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望着被病魔折磨得一天天消瘦的丈夫,妻子平生第一次瞒着丈夫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5万元钱,用来给丈夫治病。可是这些钱对于生病的余泽忠却是杯水车薪,钱像流水一般很快就花光了。断了一切经济来源,妻子终日以泪洗面,抱着丈夫的头痛哭流涕;上初一的女儿也辍学在家。
6月上旬,再也无力支撑昂贵医药费的余泽忠毅然决定放弃治疗回到老家,他不想让已经债台高筑的家再背上沉重的外债了。
回到长寿,从未向政府、单位伸过手的余泽忠不让家人把他得病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可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昔日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你50我100的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位战友甚至把单位给他买断工龄的7000元,分文未留的全部捐献出来。在老山前线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从没掉过一滴眼泪的余泽忠,此时却被这坚不可摧的战友情所感动,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止不住的往下流。再次凑到医药费之后,余泽忠被战友们送到了区医院,可惜,这笔费用只够解燃眉之急。面对无钱医病的困境,余泽忠在妻子的搀扶下悄悄地离开医院回到了位于河街上东街10号租用的平房。
这哪里称得上是个家,由于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所有的家当全都用布打成一个个的包裹堆放在潮湿的地上,整个家里值钱的就数那台十四英寸的彩电了。记者看到,在这个16平米的房间里,惟一醒目的是一个年数已久的木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一本本书写着余泽忠优秀事迹的获奖证书和一枚枚发出亮光的立功奖章。
余泽忠不希望给战友们增添负担,在区医院住病时,他得知,长寿区大坝乡的卫生院对治疗肝病有一定成效,而且收费很便宜,仍然对生抱着一丝希望的他在8月6日来到了这里,懂事乖巧的女儿日夜陪伴在父亲身边,而妻子则留在上东街打些零工来维持丈夫住院的费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泽忠仍然时刻惦记着被自己救过的落水儿童、那位钱包失而复得的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默默地传递着自己的那份爱心。
在余泽忠住院后不久,大坝乡的父老乡亲们就知道了这位战斗英雄的感人事迹,大家都纷纷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一位身患重疾的张大娘,拿不出钱来,就带着100个鸡蛋赶到余泽忠的病床前,握着他的手鼓励他:英雄呀,你一定要挺住,有你这样的好儿子,我为你的父母感到欣慰啊;一个名叫邓艳的小姑娘,当得知英雄叔叔没钱治病的消息时,她把自己这几年得的全部“压岁钱”捐给了不幸而勇敢的余泽忠;还有一位马大爷在高温41℃的烈日下,背着25公斤重的红苕藤走了两个小时的路程来到大坝乡赶集,只为在热闹的集市上换得两元钱为余泽忠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拿着这两张早已被汗水浸透的钱时,这位刚强的铁血男儿再一次落下了感动的泪水;有的乡亲舍不得把自己种的嫩包谷吃了,拿着它卖了3元、5元给英雄送去,虽然钱不多,但那份情义却价值千金。
英雄的三个心愿
看得出他已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然而坚强、乐观的他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悲观和失望,他说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退伍士兵,党和人民已经给过他很多的荣誉,可现在看到战友和乡亲们为了他而到处奔忙,他真是无力也还不清这份恩情呀。为了阻止人们为他奔走,每次有人来看他,他都会装出一份没有事的轻松,还安慰大家:我没得事,你们不要担心。一个人能来到人世已经很幸运了,而一个平凡的生命逝去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终归是要死的,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这么多的负担却是自己于心不安的。得病不要紧,但关键是人的精神不能倒,只要自己还在一天,就会想着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可是,当余泽忠想到假如有一天自己离开人世了,妻子和女儿该怎么办?觉得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觉得自己对不住女儿。而自己欠妻子的也太多。从1985年1月结婚,还在“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就要离别,妻子默默地送丈夫上前线,这一别就是两年,其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而当他再次写信回家时,已是一个一岁多小孩的父亲了,妻子这几年在家艰难地独自一人抚养他们的孩子,对他在前线的生死都一无所知。自从去年患病以来,因为他的病而花费的7万多药费中,向外借的债款就高达5万多。医生说他的病若要继续医治至少需要有10万元钱。然而,这10万元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拖累,是他造成这个家今日的一贫如洗。
说到心中三桩未了的心愿,余泽忠不禁黯然神伤,他告诉记者:马上就要开学了,当女儿看着同龄人都背着书包上学时,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只好躲在一边悄悄地哭,每次看到女儿哭红的双眼,他的心里就特别难受。即使自己在病中,他依旧放心不下那个小女孩梁雪梅,自从那次救了她,她就认他为干爸爸,他不仅教会了小雪梅游泳还教她一些防身术,说这样以后就不会吃亏了。他担心自己真的哪一天走了,就没有谁教干女儿,于是他一再叮嘱妻子和女儿不要因为他不在了而中断两家人的来往。最叫他放心不下的是,妻子一辈子跟他吃了不少苦,哪一天自己撒手人寰时,妻子靠什么生活下去。他这段时间叫战友们帮忙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能接替他照顾妻子和孩子,真心实意对她们好,这样他才能安心的离去。听着丈夫的话,一旁的妻子早已是泣不成声了,可丈夫却轻轻地为她擦去眼角的泪水并微笑着安慰她说:我们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我们是好人嘛,好人一定会平安的!
消瘦的脸上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淡而无光,然而其中透出的那股刚毅却叫记者过目不忘,一双肿胀的脚艰难地穿在凉拖鞋里。他在病床上想得更多的依然是别人,当兵出身的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的威武和整洁,也有儿女情长的他说到伤心处不禁潸然泪下。
他心里永远只装着别人的事,而对于自己的病却是一笑而过。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老山战士的英雄本色,令人可亲、可敬。
3. 云南昭通大关县有哪些乡镇
翠华镇,天星镇,寿山乡,悦乐,高桥,黄葛,玉碗,木杆
4. 昭通大关的历史沿革
据《大关县志》:“大关以有险可守,关寨重垒,故名。”清置大关厅。1913年设县。 2000年,大关县辖1个镇、10个乡:翠华镇、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青龙乡、玉碗乡、悦乐乡、黄葛乡、寿山乡、吉利乡、天星乡、高桥乡、木杆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58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翠华镇26315上高桥乡15255青龙乡15300玉碗乡12693悦乐乡20436黄葛乡18772寿山乡23459吉利乡17744天星乡9高桥乡20631木杆乡241682001年,全县辖1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翠华镇、吉利乡、玉碗乡木杆镇、天星乡、青龙乡、悦乐乡、黄葛乡、寿山乡、高桥乡、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2006年,撤销黄葛乡,其所辖塘房村委会的唐家营、大园子、独瓦、马桑坪4个村民小组和永康、田元、兴隆村3个村委会划归翠华镇管辖,所辖塘房村委会的沙坪子、松林、黄泥坳、喜马溪、岩口、凉水井、营盘、大毛坡、大桥、青坪、罗家湾、梯子坎、老水井、赶山坡、街口、田坝、田方石、丫口、塘房19个村民小组和新寨、太平2个村委会划归悦乐乡管辖,并将悦乐乡改设为悦乐镇,镇政府驻原悦乐乡政府驻地;撤销青龙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天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城镇设施
5. 悦乐乡在什么地方
悦乐乡(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
悦乐乡简介:
位于县境西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东与翠华镇、黄葛乡接壤,南和上高桥乡相连,西与永善县墨翰乡隔河相望。乡人民政府驻地悦乐场,曾是唐代靖川县城址,海拔1160米,距县城32公里,洒(鱼)墨(翰)公路穿境而过。此地依山面河,梯田层层,气候温和,是县境内较重要的农贸集市之一。民国初年,悦乐乡称礼义乡(辖今黄葛乡洗马溪),民国30年(1941)改为妥河乡,1950年4月与今黄葛乡合划为大关县第二区,1958年与黄葛分开成立悦乐人民公社,1961年并归黄葛区,1962年分设悦乐区,1970年复名悦乐公社,1984年改称悦乐区,1988年改为悦乐乡。全乡辖青林、妥河、悦乐、里底、沙坪、大坪6个村委会,居住着汉、回、彝、苗、傣等民族,总人口22844人,其中农业人口22365,少数民族931人,约占总人口的4%。全乡耕地总面积28065亩,有林地65025亩。2004年全乡地方生产总值2058.79万元。 教育事业:全乡共有中小学29所,其中中学1所,教职工43人,学生743人;小学28所(其中村完小8所,中心校1所)共有教职工123名,学生3710人,入学率为98.02%。卫生事业:全乡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6名,村卫生室6个,乡村医生12人。 交通状况: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全乡6个村委会,实现了村村通公里,公里里程达54公里。 资源:悦乐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滇能集团高桥公司投资建设的四座梯级电站中,有两座共8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站建在悦乐境内;生物资源建设中,悦乐乡是全县竹类无性繁殖实验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硅铁等,分布在大坪及妥河,其中大坪的煤矿较丰富,已进行了前期勘探工作,待引资开采。 旅游资源:乡境内沙坪村委会鱼仲堡村民小组有一南酸枣树,树龄在1200余年左右,树高27.5米,树干直径480厘米,是旅游观光一大风景点,另外,境内还有乐汉岩墓群等历史文化遗迹。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为龙头,以流通为重点的整体发展思路,抓机遇、打基础、稳粮烟、强畜林、兴科教、调结构、建设竹乡。抓住在乡境内修电站的机遇,加快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开发劳动力资源,加强人才内外交流和培训,引进和输出人才;强化两大基础,即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基础设施建设.
6. 贵州省有哪些名胜古迹
1、黄果树瀑布
中国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位于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的瓮安县猴场镇,距瓮安县主城区14公里。草塘古邑旅游区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突出。旅游区汇聚了土司文化、商贾文化、龙狮文化和红色文化,有着川湘滇黔民风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蕴。旅游区是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产业配套服务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7. 云南大关县黄葛乡到盐津县怎么坐车,以及黄葛乡到成都应该到哪里去坐大巴车,费用大概多少,急求。。。。
成都----昆明的车子 途中可以 经过昭通 。。。。。具体成都 ——眉山市 ——乐山市——(到昭通市 的 途中 经过大关县)昭通市。。。。。。。其实豆沙关是属于盐津县,所以你可以在大关县休息一天,再去盐津县,可以经过豆沙关。。 所以你做这个车子他熬药经过大关县 和盐津县 返回也有到成都的
亲如果能帮到你,麻烦点击“好评”谢谢!祝您天天开心!!!
8. 昭通大关县 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8年,昭通大关县辖8镇1乡。8个镇分别是:翠华镇、玉碗镇、木杆镇、吉利镇、天星镇、高桥镇、寿山镇、悦乐镇;1个乡是:上高桥乡。
截止2018年,大关县总人口28.6万人,有苗、彝、回等21种少数民族,全县险关重叠、关镇坚固,“大关”因此而得名。大关县以汉、回、彝、苗族为主体,除以上民族外,还居住着藏、壮、傣、佤等少数民族。
(8)大关县黄葛乡经济如何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元世祖时乌蒙路(今昭通)辖归化州(今大关县)、土僚长官司(今盐津县),此时,县境属云南行省乌蒙路归化州。不久乌蒙路改为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领有乌蒙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布路等地,今大关县地归属未变。
顺帝至元元年(1335)九月,诏以乌撒乌蒙之地隶四川行省,县境随属四川行省乌蒙路辖地。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大关属四川布政司,今大关县地属云南布政司乌蒙府辖地。洪武十六年(1383)正月乌蒙三府隶四川布政使司,县境又属四川乌蒙府辖地。
清雍正五年(1727)诏乌蒙、镇雄二府归滇辖,县境归属云南省乌蒙府辖地。雍正六年置大关厅,设通判驻其地。
中华民国2年(1913)改称大关。初属滇中道,后废道,直属于省。民国6年将县境黎山以北划出14乡新设盐津县。民国32年大关县改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关于1950年4月解放,属云南省昭通专区管辖。1958年10月4日盐津、大关并县,称大关县,隶属不变。1961年4月28日,大关、盐津分县,各复原名,大关隶属不变。
参考资料:大关县人民政府网-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网络-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