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色诺芬的经济论标志着什么

色诺芬的经济论标志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2 01:00:23

❶ 人类第一本经济学着作的作者是谁

色诺芬的:《经济论》或名《家政论》

《经济论》是一部语录体的着作。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在第1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
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
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

❷ 色诺芬在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做了哪些研究

色诺芬把经济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加以研究。他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直接把国家的强大与财力的雄厚联系起来。虽然他的理论并不完善,但毕竟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最后他把政治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注意到它与社会结构、经济之间的关系;这是古希腊所有学者之中比较罕见的成就。

❸ 在希腊史学的发展史上,色诺芬有哪些开创性的贡献

首先他首创了传记写作体例。他写有《回忆苏格拉底》和《阿格西劳传》,两者都是以单个人物为中心,前者不太系统,但尽可能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生活的各个侧面;后者是关于斯巴达国王亚偈西劳的传记,偏于记述其行政和军事方面。自此以后,回忆录和传记成为希腊史学着作的两种重要体裁,普鲁塔克、阿利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他的继承者。

其次他把经济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加以研究。他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直接把国家的强大与财力的雄厚联系起来。虽然他的理论并不完善,但毕竟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最后他把政治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注意到它与社会结构、经济之间的关系;这是古希腊所有学者之中比较罕见的成就。

❹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研究特点是什么

色诺芬,也译成希诺芬,古希腊人。在公元前370年,他调查研究了当时的社会生产活动,阐述了社会分工的概念及其优越性,比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要早很多很多,亚当.斯密是18世纪才提出劳动分工理论的。一般人都认为,亚当斯密是社会分工理论创始人,其实,劳动分工理论的“鼻祖”是希诺芬。

❺ 什么是色诺芬经济

色诺芬(Xenephon,约430~354BC.)是古希腊着名的经济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这个词的人,他写过许多经济学着作,如《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论税收》等。其丰富的学术着作和经济思想是给后人对经济领域进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是本人对色诺芬经济思想中主要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是对其经济思想的整体概括以及对他的一点评价。
【关键词】色诺芬 财富 劳动分工 商品价格
一、 色诺芬的对财富的认识
由于财富与人类生存相联,古代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就要求开始研究最初的经济问题,古代希腊流传下来较早研究经济问题的着作是色诺芬写的《经济论》一书,在色诺芬的着作里“财富”与“经济”是同一词,什么是财富?色诺芬写道: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举例说:“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来说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有处的石头"”,不过“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们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们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保存着不卖时就不是财富。”色诺芬认为物品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换财富就是有用的东西,而对于财富的源泉,色诺芬认为:“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使用价值即是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这是色诺芬的观点。
色诺芬也有关于财富来源问题的探讨。他强调农业是财富最重要的来源,“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因为农业“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开采白银,从事商贸活动,出租房屋、土地、船只和奴隶等,也可以增加财富。他曾提出在市场附近、港口和城市“为零售商人建造一些房屋和店铺,那它们不但对雅典是一种装饰品,而且也可以由此获得大量的收入”。国家还可以出租公共船只,“从这个泉源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不过色诺芬较为轻视手工业生产,将手工业归属“粗俗的技艺”之列,他主张希腊的自由民不应该从事手工业,而应该让外邦人或奴隶去做这些工作。
二、色诺芬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
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提到了劳动分工问题。他说:“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这种观点在他的另一书《居鲁士的教育》中阐发得更加明白: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大城市中,一个人只要从事一种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有时甚至还不用做一种手工业的全部。只做一种最简单工作的人,当然会把工作做得很好。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引证了这段话,并作了这样的评述:“色诺芬在此只注意使用价值的品质,虽然他已经知道分工的程度是依存于市场范围”。
三、色诺芬关于商品价格的理论
在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这个问题上,色诺芬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商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用途,并根据市场上经常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认识到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市场供求的变化。他说:“当农产品价格低廉时,农业就无利可图,许多农民就会放弃耕耘而从事商业、旅店业或借贷业。”同样,他还认为,当铜器或铁器生产过多,价格就会变得低廉,工人就会因此破产失业。这说明色诺芬已经意识到供求变化对价格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供求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
色诺芬揭示了市场流通的客观现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经常发生上下波动,这标志着当时中、西方学者对商品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的认识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但是,们的思想认识也存在一个缺陷,这就是只认识了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忽视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不能从生产商品自身所消耗的劳动量大小来说明对价格高低的决定,从而也就不能自觉地去认识价值规律及其自发作用,导致了“流通领域中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错误结论。
通过对色诺芬这几点的经济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重视农业而轻视手工业,称“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他认为,奴隶主的任务在于管好自己的庄园、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他发现财物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换。他还看到了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上下波动。此外,他还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而且专门从事一种技艺会造得更多更好,这也是他的一大贡献。他对货币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为以后的学者研究货币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但其学说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然,这种局限性也是当时历史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我们不能苛求于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等领域做的深入研究使之成为伟大的经济、史学和思想巨人。

❻ 求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论文或者读后感急急急。

色诺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所规定的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更有效地剥削奴隶,以增加由奴隶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收入。

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的职业。农业繁荣,百业兴旺;土地荒芜,则百业凋零。农业是奴隶制自然经济的物质基础。但他对手工业抱着鄙视的态度。

色诺芬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社会分工能使产品制作更加精美,更加提高产品的质量。

色诺芬依据市场上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了解到商品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意识到由供求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但他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马克思曾指出色诺芬把货币在其作为货币和贮藏货币的特殊形式规定性上作了论述。色诺芬也注意到商业问题。在他看来,商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使人们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对商品货币问题的论述立足在维护奴隶制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❼ 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是谁写的

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是色诺芬写的。

经济论是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创作的经济学着作,约写于公元前387至公元前371年。

《经济论》是一部语录体着作,这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在第一部分里,作为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的色诺芬,以苏格拉底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对经济的认识。色诺芬在第二部分中表示,妇女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好家务,并且应该在女子的学习中加入家务训练。在书中,色诺芬借用别人之口介绍了农业技术和改进,以及耕耘、播种、收获、磨谷等方法。色诺芬认为合理地经营农业可以增加收入,提高土地价格。此外,《经济论》还讽刺了当时盛行的粮食投机。

《经济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奴隶主经济理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专门论述经济的第一部着作。

家庭管理是指以提高家庭物质、精神生活质量为中心的一种特殊的家庭组织和建设活动。包括组织、决策、指导、协调、研究和实施等家庭生活的一切方面。

在我国,主要有家庭经济管理、家务劳动管理、家庭饮食管理、家庭投资管理、家庭环境卫生管理、家庭安全管理和家庭娱乐管理等。它遵循家庭生活管理科学化的原则,合理组织、调配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遵循家庭管理现代化的原则,采用现代技术方式和工具进行管理,提高家庭管理效率,减轻劳务负担;遵循家庭管理制度化的原则,使每个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家庭生活原则,使家庭生活规范化,具备高尚品质和美好的情操。

❽ 经济概念是什么

一、工具书解释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着:《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着:《政治学》)。
第1、2个解释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第3个解释是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用法;第4、5个解释是古希腊对经济一词的用法。
二、传统政治经济学着作解释
6.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7.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8.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我们通常讲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就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上讲的(这一定义犯了逻辑错误,即循环定义)。
三、俄罗斯经济学家解释
9.经济就是遵循一定经济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动;
10.经济就是人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为了创造满足我们需要所必须的物质环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采取的行为的总和(以上见参考文献[俄]M.N.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着:《政治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1.经济是指财富;
1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1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1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1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1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1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2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2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2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2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2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
2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2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❾ 什么是经济学人们面临的什么问题促使了经济学的诞生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历史起源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社会分工学说,纵然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着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着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的诞生之初,可能并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一些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把人类生活中的某些经济行为概括总结出来,寻找其中的规律,从而改善人们的经济行为中不好的方面,寻求最好的一面。

❿ 色诺芬对经济学思想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色诺芬比当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要重视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2部经济专着中,最早使用了“经济”这个词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奴隶主经济理论,详细地记述了古希腊城邦的经济事务,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古希腊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方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卷中,为了说明古希腊的社会分工情况,就大量地引用过色诺芬的着作。

阅读全文

与色诺芬的经济论标志着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鸡年正月婚姻怎么样 浏览:648
我为什么说西安是爱情的城市 浏览:638
男四十女三十六两人婚姻如何 浏览:61
幼儿经济困难怎么办 浏览:583
事业编没有岗位怎么评职称 浏览:802
濮阳县什么时候考事业编报名时间 浏览:697
事业在计划表里怎么安排 浏览:701
爱情公寓邀请了多少明星 浏览:859
吸血鬼是怎么变成美女的 浏览:507
事业心的表现是什么 浏览:662
南欧各国经济怎么样 浏览:485
从未懂得幸福是什么意思 浏览:421
法国健康证在哪里办 浏览:664
爱情的意义是什么歌曲 浏览:903
事业编联考考试考多久 浏览:812
美女怎么护肤光滑 浏览:435
尊重你的伴侣怎么收获更多幸福 浏览:999
如何选择幸福的理论 浏览:999
如何让重组家庭过得幸福 浏览:840
幸福是用来追求的快乐是什么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