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观点
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
Ⅱ 1.1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经济系统是动态的实体,并且在这些系统中发生的种种变化的性质及结果相当重要。这种变化影响着个体福利,并最终会影响社区和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不得不对观察到的变化做出反应。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应非常被动:当经济状况改变,他们立即发现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了,于是迫使自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环境。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经济体制的改变代表了一种挑战;他们想办法理解那些引起变化的因素的本质,并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校准他们的行为模式或试图把这种变化带入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经济学代表了一种可以理解经济体制的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我们想办法找出制约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因素,以及随着这种分布变化,了解它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重要的影响。 因此,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成以下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第1个“何事”指的是经济活动的每种类型:不仅包括工厂、农场、矿山等狭义的生产、建设活动,还包括其它各类企业、家庭、私人和公共机构的生产活动。“何地”指的是相关经济活动的区位;它包括空间接近、集中、分散和空间模式的相似或相异,“何地”还可以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讨论,例如就地带、地段或地点而言,讨论地区或者微观地理单位。“为什么”和“应该如何”的意义参考经济学家在其能力和胆量的某种弹性限度内对问题所作的种种解释。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它的迟到的出现表明了一个令人遗憾的趋势:即以前的传统专业领域原则失去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忽略了一些亟需应用综合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重要的问题领域。直到最近,传统的经济学家仍然忽视“何地”问题,在他们研究的许多问题中没有考虑任何的空间因素。传统的地理学家,虽然直接涉及“何事在何地”,但是他们仅仅凭借描述现象和绘图,缺乏解释人类行为和机构活动原因的任何真正的技术。传统的城市规划者,具有类似的局限性,他们只专注于理想化的都市布局的外形和审美方面。 这种不幸的形势在最近几十年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转。那些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标签称呼自己的个人,如: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城市和区域规划专家、区域科学家和城市学家,已经参与发展分析的工具和技巧,并把它们应用于解决一些最紧迫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以来,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以其坚持不懈的开创性工作和在思想及组织方面的领导能力,对从各种各样的理论中获取支持,从而创立这门新学科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建立的的“区域科学”的领域极其宽广。(胡佛)
Ⅲ 区域经济学的内涵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
Ⅳ 区域经济有哪些主要特征
区域经济也叫“地区经济”。指分布于各个行政区域的那部分国民经济。它的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经济等方面联系比较频繁的居民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应答时间:2021-03-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区域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LZ也是要考研究生啊 我也是今年考研 就打算考区域经济学这个专业。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Ⅵ 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有什么具体的异同点,两个专业研究的侧重各在哪方面考研的话各有哪些好学校
楼主也应该是学习经济学的,那我先说一下概念吧:
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综合方法和区域观点,从自然、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生产综合体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区域经济学:一门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资源不均质分布且不完全能自由流动的社会经济空间中多种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经济科学。
所以简单说: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中观尺度的空间)的经济活动,因而侧重是中观经济学。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Ⅶ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Ⅷ 区域经济学学科特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