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近现代史里,美国,日本, 沙俄,法国当时分别以什么样的方式侵略中国,具体如何
美国是以经济侵略为主,军事侵略为辅:如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帮凶角色,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一战期间伙同日本加强对华侵略,蒋介石上台后对国民党的扶持,《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现代史中通过朝鲜、台湾、越南对中国的威胁等;
日本是以经济和军事侵略并重:如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一战中与美国争夺对华经济侵略并达到几乎独霸的目的,还有《二十一条》,20世纪30年代到1945年的对华军事侵略等;
沙俄主要是以军事侵略为主:如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侵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法国是以经济和军事侵略为主,但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并不是很突出,经济侵略赶不上美英日,军事侵略赶不上日本、沙俄和英国: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Ⅱ 1989年美国是怎样入侵巴拿马的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位于巴拿马首都西南的里奥阿托镇万籁俱寂。离该镇不远处驻扎着巴国防军第6、7两个步兵连队。虽然近几天巴军和驻巴美军之间发生过几起枪击事件,但在此时,这两个连的官兵却没有做好迎敌的准备。
殊不知美军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入侵计划已悄然实施。远在美国内华达州托帕诺空军试验基地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早已打破夜空的宁静,此时,已潜入巴拿马里奥阿托镇上空。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破了里奥阿托镇夜空的寂静,气浪和烟雾吞噬了两个连队的营房。这时巴军才发觉美军对他们发动了突然袭击。
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分队的部分队员袭击了巴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另一部分“海豹”队员袭击了守卫诺列加专用船的卫兵,并炸沉了船只,从而切断了诺列加的空中和海上逃路。
接着,美军分为5路,同时向巴军重要目标发动进攻。第1路是由美特种部队和一个突击队营组成的“红色特遣队”,利用“隐形”飞机的轰炸效果,进行低空伞降,首先消灭了曾在巴政变中营救过诺列加的第6、7连,接着占领了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第2路是由陆军两个营和海军“海豹”分队组成的“尖刀特遣分队”,奔袭并占领了巴军司令部大楼,歼灭了附近的巴军第5连。第3路是由第82空降师一部和别动部队组成的“太平洋特遣队”,阻击并挫败“2000年营”和其他巴军增援巴拿马城的企图。第4路是由2个步兵连和部分宪兵组成的“永远忠于特遣队”,负责抢占横跨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保卫美霍华德空军基地。第5路是由两个步兵营组成的“大西洋特遣队”,在特种作战部队支援下,击败巴军第8连和沿海警卫部队,攻占了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城。
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巴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使美军阴谋得逞。至22日,美军已摧毁了巴军所有主要军事设施,占领了巴军大部分军营,控制了巴绝大部分地区。反对党总统候选人恩达拉,在美国监护下就任巴拿马总统。原总统诺列加于24日逃入梵蒂冈使馆避难,但是梵蒂冈在美国政府压力下,不得不请他离开大使馆。1990年1月13日,走投无路的诺列加只好选择了向美军“自愿投降”。随后,诺列加被带上“黑鹰”直升机飞往美国霍华德空军基地,最后被押往美国迈阿密监狱,成了美国的阶下囚。
在世界舆论的谴责下,1990年2月,美国撤走了大部入侵美军。在这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入侵战争中,美军仅伤亡357人,被击毁战斗直升机1架,被击伤运输机14架。巴军伤亡和被俘3406人,平民伤亡2000多人,造成百亿美元以上的损失。
美国发动这场入侵战争,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可谓是处心积虑。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一个借口就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理由”。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另一借口。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如果有一个听命于美国政府的巴拿马政权,美国就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寻找借口,也就更没有必要对巴拿马实施入侵了,可是事情却并非如此。诺列加自1983年就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后,奉行民族主义方针,坚决要求履行新运河条约,为收复运河主权同美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里根政府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1987年6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84票对2票通过一项关于巴马拿局势的议案,要求巴拿马政府撤销诺列加国防军司令职务,要求巴拿马军人“还政予民”,结束侵犯人权的行为”。结果,巴拿马城1.5万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干涉巴拿马内政。
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无论美国怎样掩饰,怎样寻找借口,其入侵的行为是昭然若揭于天下,为正义事业所不齿的。
Ⅲ 美国是怎么通过美元贬值把经济危机转移到别的国家的
以人民币为例,假如目前1美元vs7人民币,倘若美元贬值,现在就1美元只能对6.5人民币了。这个道理很简单。
然后我们看其产生的后果:
其一,美元贬值实际上相当于人民币被迫升值,这种升值并非因为经济增长而上升的,因而会引发市场混乱,于是就导致物价上涨,和人民币事实上的的贬值,从而导致通胀,引发经济危机。
其二,减少他国外汇收入。这个很好算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本人是做投资行业的,同时也自己很有兴趣研究经济学,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可以直接加我的网络hi联系,或者qq:1033920853 注明:经济或投资
Ⅳ 美国以前在遇到金融危机时是怎么转移给别的国家 全身而退
眼下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来势迅猛,有人甚至称其为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陷入恐慌之际,那些一直被财富光环笼罩的华尔街精英们的华尔街梦,也似乎一夜间被无情地打破。
一、裁员高峰即将来临
一位在华尔街已有近20年交易生涯的华人告诉记者说,目前的情况相当严峻,从我知道的华尔街百年历史来看,这种气氛类似于1929年华尔街盛行的金融公司大量破产的恐怖气氛。
这位华尔街人士介绍说,有这样一个经典场面曾被各大媒体广为报道: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前夜,全公司灯火通明,员工通宵翻箱倒柜清理物品,甚至复制客户联络资料,为下一波求职做准备,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有些经理和交易员还在忙碌加班,清算破产,准备繁杂的账目清单。据悉,雷曼兄弟全球雇员25000人,纽约雇员13000人,现在随着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后,有10000名员工将重新被聘用,野村证券一举拿下雷曼兄弟全亚洲的特许经营权以及欧洲业务后,又“挽救”了5000多名雇员。但是一批华尔街人员失业在所难免。华尔街一家猎头公司称,基于英国巴克莱银行为可能的解雇和续聘费用拨款25亿美元,因此预测其可能在所购业务部门中最多裁员5000人。
由于目前华尔街金融格局重新组合的进程尚未完成,真正的裁员高峰也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购买、合并等环节进行到一个阶段,估计年底以后,裁员高峰将随之到来。
二、裁员风险无处不在
一般人以为,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华尔街人士是那些宣布破产、受到吞并的金融机构,其实不尽然如此。 “美洲银行”是收购“美林”的胜利者,可是,当记者在10月1日采访“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利率部负责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acklin女士时,她告诉记者说,自己在昨天晚上刚刚被公司裁掉。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公司负责人与她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随后递交一份书面通知,就这样轻松地被自己服务了6年之久的公司所抛弃。
这位来自于新加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MBA的高材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十分可怕,整个华尔街的感觉都不太好,以往业内人士除了拿份自己的工资外,均希望年底拿到丰盛的“花红”或“分红”,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奢望已经一去不复返,华尔街暴利的风光时代不再。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像贝尔斯登、雷曼公司、美林公司的人感到压力,就连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内部也几乎是一片恐慌,在“美洲银行”的同事们也无不担惊受怕,大家都心神不定,大家心里非常清楚,美林并入之后,在两家公司之间将主新进行资源整合与人员配置,很多业务美林原来的公司已有,而且美林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因此,在新的组织架构内原来两个公司的人员之间就必然出现竞争,即使“美洲银行”的员工也是人心惶惶,尽管大规模的裁员尚未开始,但是人们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可以说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
Jacklin女士告诉记者说,从大的角度来看,裁员的进程取决于金融机构内部整合的进展,从具体环节来说,裁员进程则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情况。将来即使能侥幸被公司留下,年底的“分红”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了。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由于金融动荡,客户们也不想做的业务太多,因为做得多就赔得多,客户们都不轻易做交易,银行也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相信客户,没有交易,客户与银行双方都赚不到钱。华尔街有人在考虑离开纽约,到其他地方谋求发展,大多数人是走一步看一步,难有较长远的打算,只是希望明年的情况不要继续恶化下去。她说,对我个人来说,由于我对目前的情况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并不感到特别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现在华尔街的人几乎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大家明白自己都有可能随时被裁掉,所以也都做好了随时离开的思想准备。毫无疑问,裁员之后,对自己的生活将有不小的影响,一些开支项目不得不缩减,买车、度假等支出暂时不能过多考虑,所有的日常消费都要小心,能节省的就要节省。当然,还不至于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因为华尔街人士工作一些年后,总有一定的积蓄,而且,在被裁员时总会得到公司的一定财务补贴。当然,“美洲银行”对员工的补贴很有限,没有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慷慨。
三、中高层管理同样被裁
原来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多年的Jacky 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说,幸亏自己2007年8月提前离开了雷曼公司,否则的话现在可就惨透了。他对记者说,现在华尔街所面临的金融形势相当严峻,经历了一系列惊涛骇浪之后,金融市场上只要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恐慌与动荡。
Jacky说,自己原来在雷曼公司的一些老同事,本来都是资深的中高层管理精英,可是现在他们损失惨重。Jacky分析说,对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前华尔街中高层的收入很高,但是,别看他们很风光,他们收入的其中一大部分70-80%是股票奖励,而不是现金,现在由于这些公司深陷金融危机,其股票大跌,使他们损失殆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另一方面,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高层往往有可能成为裁员受害的的重点,这是因为,合并后的金融机构在一些管理层面的设置上,存在有严重重复现象,为了减少公司营运成本,必然大幅度裁员,而机构重跌的部分就难以幸免,另外,新来的年轻人在被裁后,还能迅速调转行业领域,而这些多年在华尔街的中年人以后的日子就惨了。
Jacky分析说,而对于初入雷曼的年轻人士来说,他们的损失就是失去工作,所以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的问题。雷曼公司一共有1万2千到1万5千人,现在一下子要裁5千,形势非常严峻。而且,估计华尔街大规模的裁员潮将在12月份后会出现。这是因为,从法律上来讲,根据美国破产法,所有雷曼公司的员工都要被裁掉,但在实际运作上,收购雷曼的巴克莱公司与雷曼签署了一份为期3个月的临时合同,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必要的整合,暂时为雷曼的员工提供临时岗位,为他们发薪水的时间为今年12月31日。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也声明要设法减缩开支,这也意味着要大量裁员,有消息说美林要裁员1万多人。因为对投资银行来说,其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力,是人脑,它不像其他产业部门一样需要原料等成本,投资银行的所有交易要靠关系,通过人的活动来赚钱。
Jacky分析说,华尔街的华人职员可能冲击比较大,因为在华尔街华人圈子中,在投行部门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很少,大多是一些基础的岗位,如分析师,数据处理等,这部分工作又是在这次风暴中被裁员最多的地方。据知情人士透露,光是雷曼兄弟就有2000多华裔雇员,其中部分人手中还握有大把公司股票,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此次金融危机甚至使一些华裔员工面临失去合法移民身份的危机。据美国的律师介绍,20多个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询问有关身份的问题。但是,Jacky分析说,不能简单地说华尔街在裁员时存在种族歧视,这与以前出现过的情况不同。过去裁员是一个个单独进行,而现在将是整个部门整个部门地裁员,合并后重复的部门肯定要被裁减掉,因此裁员规模会很大,并对纽约社会带来恶性负面影响。
四、金融风暴殃及大学毕业生
记者在采访美林公司负责全球相关债券类产品的执行董事主任斯蒂文·陈时,他告诉记者,美林被收购后虽说保住了自己的名称与机构,自己原有的业务仍在开展,但上上下下,毕竟人心惶惶,因为未来一段时间,不知谁会陆续被裁,而且,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打破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华尔街梦。他说,以前,在美林实习的高材生一般都会实现自己的华尔街梦,可是今年在美林实习的学生,至今听不到美林要他们签约的召唤,恐怕未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据介绍,几年前,当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时,他们无论原来所学的专业如何,纷纷决定从“融”冲入华尔街。当时,这绝对是个明智之选。美国股市那时候牛气冲天,华尔街一派繁荣,各大银行在美国的校园招聘会上是无可置疑的香饽饽,华尔街那些大牌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和实习机会让人难以抗拒,美国最聪明的人也就此进入了“钱”途远大的金融业。一些幸运儿在暑假时进入雷曼兄弟公司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后顺利签约,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员。记者在一些名牌大学印刷的相关专业介绍中,直到今天仍以自己学生能在雷曼、贝尔斯登、美林等大金融公司实习、并在毕业后进入华尔街这些机构就职为荣。
然而,华尔街2008年的金融风暴却改变了这些,现在的情况是,名校生难进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本就疲软的美国就业市场真是重创,今年金融界已削减了10万个职位,而据猎头公司估计,雷曼兄弟和美林将会把这个数字再增加5万。金融危机同样波及到全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那些着名的高校。过去,名校们如漏斗般将毕业生输送到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些名声显赫的金融公司去,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工作。但现在,这个比例足足缩水一半,而像高盛、花旗这样的金融巨头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的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教授施荣恩(Ronald M. Schramm)告诉记者说,经过这场金融风暴,美国学生将重新慎重地审视对金融专业的选择,而对中国留学生来讲,由于将来要回中国发展,问题不是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业将来仍需要大的发展。
Ⅳ 美国因为哪些原因而侵略别的国家
三楼说的精辟...美国并没有所谓的“侵略”他国。美国所发动的战争基本都是正义的(纵然伊拉克战争未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同意)。可以说,打伊拉克、利比亚是为了清除独裁势力。打日本和打德国就不用说了,若是没有美国,现在亚洲和欧洲是个什么样子都很难说。打北韩也是因为北韩通过苏联默许对南韩发动战争,并且南韩差点就此亡国。出兵阿富汗绝对是为了清剿恐怖组织,因为阿富汗没有任何战略以及经济意义。封锁古巴是因为前苏联有可能会向古巴输送战略武器,事实上,俄国人也确实这么做了。并且以古巴目前的政体来看,解除封锁将对美国国土安全有很大的威胁。至于美国会不会攻打中国,那要看美国人民对入党的决心有多大。
Ⅵ 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会扩展到其他国家
美国是世界霸主,经济和金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美国出现金融危机对世界也是一个沉重打击。还有许多也国家购买了美国的次贷,所以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当然是世界第一。作为高福利国家,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观一直引导世界经济,是世界消费最重要的引擎。没有美国的市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出口都要收的巨大影响。此为其一。其二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度达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不存在什麽转嫁危险的做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的作用无可替代,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所以有余力的国家必须全力挽救美国经济。
Ⅶ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及其战争
伊拉克战争可以算作是正义的,
而海湾战争和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不义的。
1.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导火线
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并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检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开战理由及目的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2.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示意图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起因: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
多国部队进攻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海湾战争中的一角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战争的结束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日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3.北约空袭南联盟
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塞尔维业共和国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亦在受打击之列,此次空袭标志着20世纪最后一场战争的爆发。
北约空袭南联盟-起因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北约空袭南联盟-简介
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论的广泛批评。
北约空袭南联盟-四个阶段
主要武器
第一阶段
3月24日-3月26日,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1-3轮空袭行动,重点打击目标是防空系统,包括机场、导弹阵地、通信雷达设施。主要目的是夺取对南联盟的制空权。共出动各型作战飞机600余架次,动用了B-52、B-2战略轰炸机和部署在亚得利亚海的战舰,分别发射空射巡航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此外还有F-16、F-18、A-6飞机参加了空袭。
第二阶段
3月27日-3月31日,北约对南实施了第4-7轮的空袭。重点打击目标:南指挥中心、基地等核心军事目标。打击目的:瘫痪南联盟军事体系,瓦解其作战能力。出动情况:各型战机1000余架次,平均每轮250架左右,从第六轮开始改为24小时轰炸。
注:第四轮空袭中,南在贝尔格莱德西北25KM击落F-117飞机一架(89年投入实战以来的第一次)。
第三阶段
4月1日-4月29日,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8-37轮空袭。打击目标:
①南防空设施、指挥系统;
②军营、特种警察部队、坦克、火炮、装甲运输车;
③通信站、公路、铁路桥梁、炼油厂、油库、电厂等基础设施;
④南联盟总统府、内务部、国防部、空军司令部、防空司令部在内的重要政府机构和军事指挥机构);
⑤电台、电视台、转播塔。出动情况:各型战机1万架次左右,平均每轮340多架次。
空袭现场
第四阶段
4月30日-6月10日,即从第38轮开始至结束。
这一阶段特点是:空袭力度空前加大,按北约说法就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不停顿地轰炸。出动情况:每天平均600架次以上,最多近800架次。
5月7日晚上11:50,美B-2战略轰炸机使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袭击中国使馆。
北约对南联盟的78天空袭中,共出动各型战机35000余架次,其中突击架次约12600,支援架次约22400,发射各种导弹1600枚(其中巡航导弹400余枚),投弹20000吨,精确制导武器占总量的35%,对南52个城市,120个乡镇,35个企业,15个国家级设施,几百个军、民目标轮番轰炸,南联盟损失惨重,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这是近来以美国为首的发动的三个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