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产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需要的自然资源中70%,重工业原料中90%都来自于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与之有关的是原材料工业和采掘业,构成了工业的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与矿物原材料的利用关系密切,正因为此,历史学家就以此划分人类社会的历史阶段: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随人类文明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人均国民产值1000~4000美元,对矿产品需求的增长最快。全球1962年矿业原矿总产值2350亿美元,1970年4300亿美元,1982年9890亿美元,1989年达11250亿美元,25年中增长5倍。矿产品国际贸易也在迅速增长,1963年为400亿美元,1987年为4423亿美元,增长11倍。
1981~1994年,大多矿产增加不少探明储量,特别是黄金(表6.10、6.11、6.12)。
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均,绝大多数矿产资源60%以上产量都集中于5个以内国家。近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时代逐渐向信息社会时代过渡,矿业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不少矿产品需求疲软,生产能力过剩,有些矿种过剩生产能力高达15%以上,如钢铁高出30.5%,铝16%,铜23%,水泥19%,硫、磷、钾矿产过剩40%;发达国家为其环保和经济回报率等原因,逐渐将其矿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矿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选冶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金属的回收利用比例越来越高,1993年世界钢产量的30%,铅产量的23.3%,精炼铜的30%,精炼铝的40.5%来自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工业发达国家更高一些。
世界矿产品消费自7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部分放慢,部分加快,硫磷钾等农用矿产消耗量减少,铁铜铅锌低速增长,铝、镍中速增长,而锆、钛、高岭土、金刚石等快速增长,矿产品应用新领域的开拓也越来越广(表6.13、6.14)。矿产品价格在低价位徘徊,1993年以后有所回升,1992年世界矿产品贸易额6169.7亿美元,其中燃料矿产3260.7亿美元,1980~1991年金属矿产品贸易增长了30%,非金属矿产品贸易额增长速度更快,80年代前就增加1倍以上。据统计,世界矿物原料产值结构中,能源矿产占75.64%,金属矿产值占12.11%,非金属矿产占12.25%。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的消费开始了从较传统的金属向特种金属、合金、陶瓷塑料等方面转变。
表6.10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基础①的变化
说明:①某些矿产的储量基础未列入;②可回收的金属体积;③商业品级,Cr2O3;④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未包括在内;⑤西方国家;⑥中国未包括在内;⑦估计价值;⑧工业标准;⑨相当于Na2CO3。
(据世界金属和矿物年报,1995;美国地质调查局年报,1998)
表6.11世界主要矿产品的产量
说明:①精矿;②纯硼砂;③天然碱+合成碳酸钠,除中国外;④包括叶蜡石;⑤除中国外。
(据世界金属统计年报,1995)
表6.12中国探明矿产储量潜在价值在世界上的位次
(据朱训,1999)
表6.13世界上几种金属的消耗情况(年增长率,%)
(据世界金属统计年报,1994)
农用矿物中硫、磷、钾产量在80年代随化肥需求量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在东亚、拉美。90年代以来,需求量有所下降,如硫1993年产量6877.5万t,与80年代中期持平;磷1993年产量仅与70年代中期持平,为1×108t左右;钾1992年产量甚至低于1975年水平,仅2390.5×104t。这几种矿产品的贸易也有同样发展趋势,其资源保障程度都比较高。
表6.141992年一些矿产品的人均消耗量
说明:①1990年消耗量;②1991年,K2O量;③P2O5量;④1989年。
值得注意的是,非传统农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各国重视,有30余种矿物岩石在牲畜和家禽饲料添加剂、肥料、土壤疏松剂和水载物质、液态肥料载体、土壤改良剂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铁与铁合金金属,70年代世界钢铁产量持续上升,8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85年较之1979年产量下降4.65%,多数发达国家单位国民总产值钢消耗量下降40%~50%,近几年全球年平均钢产量74596×104t,而1993年为72530×104t,呈波动下降,但合金钢变化不大,不锈钢年递增2%~3%。中国铁矿石产量1993年已达2×108t,居世界首位,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20%以上。全世界再生钢产量达3.2×108~3.4×108t,占当年产量的40%。较之70年代末,80年代多数铁合金元素产销量也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Mn下降10.37%,W下降3.34%,Mo下降5.1%,V下降14.56%,而稀土上升52.56%,铬上升2.4%,镍上升14.9%,钴上升21.2%。
80年代以来有色金属中除铝、镁、钛等轻金属外,多数产销近于停滞或下降。铜1995年世界总储量3.1×108t,储量基础大,近年精炼铜年均产量1080×104t左右,回收废铜420×104t,年均消费量超过1000×104t,预计今后10年铜需求量的年增长率1.5%~1.9%。铅和锌的消费和产量都有逐年下降趋势,铅年均产量541×104t,消费506×104t,锌年产平均680×104t,消费量670×104t,铅锌资源保证程度较高,铅1.5×108t探明储量,锌1.4×108t探明储量,可以满足40~50年的需求,铅在环保方面遇到了严重挑战。Ti、Sn、Sb产销基本平衡,平均年产量分别是381×104t,19×104t和48608t,锑年产40%是由中国生产,资源保证程度较高。世界贵金属年产量持续增长,政府和个人储备欲望较高,高新技术的需求殷切,年平均用量增长7%。世界黄金资源总量75000t,15%~20%为伴生,已采出112000t,其中15%已损耗,余下95000t,官方储备36000t,私人持有59000t,近年来黄金勘探和开采是矿业界投资热点,年均产量已达2049t,价格不稳,波动较大。贵金属的地理分布不均,南非、独联体、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储量和开采量都相对较为集中(表6.15)。中国是亚洲黄金需求量最大的国家,1992年需求量350t,比1991年增长47%,其次是印度293t,美国132t,日本104t,沙特阿拉伯151t,中国台湾160t,马来西亚99t。世界银储量仅28×104t,年均产量8000t左右,仅能满足需求的58%~68%,由于电子工业、影像业的快速发展,已连续多年供不应求,资源保证程度也不高。铂族元素资源总量约为10×104t,探明储量5.6×104t,年产量约258t,西方国家消费年均约115t,市场供应和资源保证程度都较高。
表6.15世界金的产量单位:t
(据世界金属统计年报,1995)
稀散元素虽用量少但是高新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据日本后滕左吉教授预测21世纪初,世界对稀散金属元素的需求将成倍、成十倍、甚至某些元素成百倍的增长。稀土(REE)产量65755t年增长率5.7%,消费量以近1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单一稀土,用途前景广阔,稀土储量达1×108t,80%分布在中国,其次是美国、印度、独联体,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非金属及建材原料,不少人都把非金属产值超过金属矿业产值作为一个国家工业成熟的标志。70~8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时期,虽金属矿业受较大冲击,但非金属产值所受影响很小,价格波动不大,稳中有升,而且非金属矿物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有较大发展。非金属材料对传统金属材料领域起到替代品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产品技术性能,硅代替钢,代替锗,陶瓷代替钢材;橡胶、造纸、油漆、塑料亦需大量填料和新型建材等。非金属原材料的重要特点是深加工产生高附加值。如膨润土酸化成有机膨润土,价值由28.6~30.5美元/t升值为2400~2600美元/t,未磨的重晶石块矿加工成用物重晶石粉价格由40美元/t上升为2560美元/t。
金刚石因澳大利亚找矿的突破而产量大增,80年代前五年产量翻了一番,达8960万克拉,以后仍以6%的年均增长率上升,近30年价格稳步上升,世界金刚石销售总额64.14亿美元。至1994年世界金刚石保有储量9.8亿克拉,宝石级与准宝石级3亿克拉,资源保证程度不高。
轻质建材、新型水泥、陶瓷等领域,对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都有较大进展,建筑砂石和石材是用量极大的非金属材料。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占世界第2位,但人均很低,仅为世界的80位,为世界人均58%,矿业总产值占世界前3位。中国矿产资源有如下特点:品种齐全、配套程度高;探明矿产储量总量丰富;单位国土面积矿产资源丰度高;有20余种优势矿产资源在全球占重要地位。各矿种虽贫富都有,但大宗矿产品贫矿较多,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喜忧参半,资源勘查工作成效显着,而且资源潜力较大,但老矿山多,接替探明后备资源不足,同时开发利用中由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资源利用率不高(表6.16、6.17)。
表6.161996年中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据朱训,1999)
表6.17中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储量与产量(1990)
2.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有哪些
命脉行业,像军工国防科技、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金融、文化
还有像重大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领域
3. 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金属
铁,铜,金
4. 有色金属或者说是稀有金属有哪些,分别主要生产国是什么国家
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0%。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合金、半导体数据传输、航天产品的制造。主要伴生在铅锌矿中,2005年我国原生 铟产量也只有410吨。铟它是一种伴生的金属,它只是锌精矿里面的含量都是用PPM(百万之)计算的,非常的少,不能再生。
钨:我 国世界储量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为85%。主要用于硬质合金、特种钢等产品,并被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被称为“工业的牙齿”。钨能耐高 温,所以钨合金被大量用在机械、武器工业中。比如枪、炮的发射管中都会用到钨的合金。 军事方面用做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钨合金的机械性能与贫铀相差无几,而且贫铀的缺点反而是它的优 点。
没有放射性,钨的化学性能也非常稳定,甚至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氧化,而且硬度也不会明显下降。这点对防破甲弹的高温金属射流十分有利。钨 的硬度极高,主要用于钢铁金属的合金,加入钨后钢的硬度会有极大的提高,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刀具材料高速钢就是含钨的合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钨的话,在目前 技术条件下的金属加工能力就会出现极大的缺失,直接导致机械行业的瘫痪,所以称之为战略金属。此外在照明领域也必须使用钨做为灯丝。
钼: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的24%。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在军事工业中应用广泛,被称作“战争金属”。
稀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镁、铝、钛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味精”,这个大家说的最多,都知道,就不用说了
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50%。主要用于夜视仪、热成像仪、石油产品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并被广泛用于光纤通讯领域。
此外钽、锶、 锑、镉、铱、铋、铑、钛、镍、锆、铬、钴等等及镍铬、镍铬硅、镍铝、钛铝、铁镍等等,在欧洲这些很多都是战略金属在国防建设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有些已经用 于宇宙飞船的制造及军事应用.如金属钽不仅在火炮上有大用处,而且是以后宇宙空间探索必要的材料,其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至今科学家还在研究, 钽合金的特殊用途目前仍在研究、开发。
如劳斯阿莫斯国立研究所开发出含有熔融钚并含有20wt%钛的钽合金。这种合金用于要求材料密度在 11.0g/cm3以下,对熔融钚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及在800~1200℃的高温中能持续数小时的耐氧化性。被选用的T-222合金(Ta-10W- 2.5Hf-0.01C)正在被研究用作冥王星探测器发电装置的材料。目前T-111(Ta-8W-2Hf)合金被用作在宇宙空间使用的包裹热力发动机热 源的强化结构材料。可以看出,稀有金属的供应是发展原子能、宇宙探索,国防建设,电子计算机、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所必需的条件。
本人花了许多时间,找到这些资料,还有很多没有找出来,实在是时间所限,只为尽一份心力,希望大家再补充。据统计,近年来国际铟消费量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日韩等国已经出台了具体措施,加强包括铟在内的许多小金属的战略储备。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冯君从:
“日本是在去年年底宣布,要增加14种战略金属储备,其中就包括铟,有钨、钼,锗等等这些金属,每年要增加这 个储备,韩国是今年3月份,也公布和日本相应的一些类似的一些政策,也是增加国家政府,国家的储备 日本经济产业省前不久组织了由稀有金属供应商、稀有金属用户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的研讨会,共同研究确保钒、铬、锰、钴、镍、钼、铂、银、铜、钨、铟以 及稀土等31种稀有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对策,并将研究结果作为政策课题纳入预定于今年5月提出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
据了解,日本的稀 有金属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日本每年消费总量90%的钨从中国进口,截至2005年10月,其国家储备为293吨,这些稀有金属大部分储存在日本茨城 县的国家储备基地。日本产业界认为,政府计划将铟和稀土列入法定战略储备物资的原因除了其稀少之外,主要还因为这些资源控制在中国手里。如果不趁早储备相 当数量的铟和稀土,很容易受制于人。
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就曾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日本产业用稀有金属过分依赖进口,不能保证稳定供应,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在稀有资源供应上受制于人(中国),除了官民齐动手,大量囤积从中国廉价购买的稀有金属外,并已经着手研究相应技术,开发替代材料。
众所周知,中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尤其是许多制约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军事用途广泛的稀有金属蕴藏量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很大。金属锆主要用于核工业反应 堆、航天航空工业和武器制造,其中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铟主要用在液晶屏等高端的领域,全球80%的铟都产自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中国拥有世 界稀土资源的88%,2005年我国稀土出口总额3.1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1.8亿美元,占总金额的58.2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3亿美元,占 10.26%,排在第二位。
此外,钨及钨制品出口总额7.3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2.3亿美元,占31.6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88亿美元,占 12.10%,排在第三位。其它稀有金属如铍、铬、锗、镓(含铟)等稀有金属出口总额为5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3.1亿美元,占61.8%;出口美国 0.55亿美元,占10.94%。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各种稀有金属矿和煤矿一样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 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一些个人,单位,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得失,对稀有金属开采滥挖乱采,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 锻或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以铟为例,这种稀缺资源全球储备也不过若干吨,其中80%都出自我国。虽然在全世 界来看,铟都属于稀缺资源,但我国的铟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1995年我国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截止到目前原生铟年产量占到了全球的 80%以上。不过,我国的铟开采出来却大多销往了国外,特别是日韩。日本的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0%,所以中国基本上90%以上都是出口,而且铟主要是用在 液晶显示屏.
铟如此,稀土、钨等一大批稀有金属资源又何尝不是在这样毫无节制和管理地滥采贱卖呢?拥有紧缺资源就拥有“话语权”。稍微留心的人都知道巴西、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资源上卡中国脖子的事,人家满天要价,宝钢等中国企业十分无奈。而我们身在 “宝山”,却把稀有金属弃若蔽履,由于这些行业的管理者目光短浅,为了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任意抛洒,廉价竞售,不惜在外商面前竞相压价,连定价的“话语 权”都统统拱手相送!让美日等国拣了大便宜,以极低的价格轻易就大量攫取到了我国特有的稀有战略资源,进而大量囤积。
稀有金属资 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命脉。在为了GDP增长而引进外资时,我们是为那些不断被更新和淘汰的所谓“知识 产权”付出了高昂代价的,可是在不可再生的,卖一点就少一点的,甚至可以用以制作精确制导武器来攻击自己的稀有金属资源面前,有人却鼠目寸光,浑浑噩噩,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它们的巨大战略价值,毫无战略头脑,毫无忧患意识,放任自流,眼睛只盯在一点点薄利上。真是“仔卖爷田不心痛”,连国家的发展 和安全都不顾了!
加强储备、对一些重要的有色金属的开采、生产和出口进行调控,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着手做的事情。比如说美国,尽 管他们有相当多的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位居全球首位,但他们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矿产储备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美国封存了大量矿山,转而从国外进口矿产 品。这样一旦国际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激增的时候,美国就有可能抛出储备,打压价格.
美国、西欧、日本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 军售限制,只要是有可能改善中国军事装备的任何技术、设备和资源都要受到苛刻的管制,其狼子野心就是要阻止中国强大起来。而我们却在把能对战略和发展起决 定性作用的稀有资源争相推出国门,为居心叵测的反华势力储备积聚能掉过头来攻击我们的战略资源大开绿灯,为什么我们不能学那些卡中国脖子的国家那样,制定 法律、法规,对稀有金属,尤其是关系着战略资源的稀有金属严格控制开采权,严格限制出口呢?
美日等国未雨绸缪,早已在为今后的激烈竞争甚至战争处心积虑地进行战略物资囤积了。我们是麻木不仁还是立即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我国稀有金属出口刻不容缓! 其中有些稀有金属已经基本开采殆尽,中国后来还要回过头来高价从国外买回。现在动手也算亡羊补牢,整顿稀土行业,严控战略资源出口刻不容缓。
2006年5月,倭国政府将提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根据新“战略规划”,日将扩大稀有金属战略储备的范围,以防止因这些稀有金属的短缺影响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有关专家指出,稀有金属作为关系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日美都大量储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我国进口,而我国对部分稀有金属的生产和出口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管理,这一局面必须尽快改变。
5. 沪铜价格创新高,为什么市场对铜需求这么大
沪铜价格创新高,为什么市场对铜需求这么大
发展国民经济需要一百多种矿产,金属矿产中用量最大的是铁、铜、铝。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矿产资源储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我国铁矿资源虽然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富矿少,贫矿即低品位矿,富矿即高品位矿,全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仅在30%,而炼钢需要较高品位的铁矿石。铜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电机制造、通讯电缆、住宅电气线路、电子工业、交通工业、机械工业等等方面,而我国却是一个铜矿储量相对较少的国家。所以,我国需要进口铜、铁矿石。 同时,应该倡导厉行节约的风尚,废铜废铁等废金属要尽量回收利用。
6. 关系到国家命脉的18个行业都是哪些
对于命脉行业,报告列出了军工国防科技、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金融、文化9个行业。而对关键领域,报告列出了重大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9个领域。
7. 黑色金属是什么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事实上纯净的铁及铬是银白色的,而锰是银灰色。由于钢铁表面通常覆盖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而锰及铬主要应用于冶炼黑色的合金钢。所以才会被“错误分类”为黑色金属。
黑色金属的分类也有其意义,因为这三种金属都是冶炼钢铁的主要原料,而钢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亦是衡量一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黑色金属的产量约占世界金属总产量的95%。
(7)什么金属的产量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扩展阅读
1、钢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
2、生铁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
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3、铁合金铁合金(英文Ferroalloys),广义的铁合金是指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元素添加剂等加入铁水中使钢具备某种特性或达到某种要求的一种产品。铁与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中间合金,主要用于钢铁冶炼。
在钢铁工业中一般还把所有炼钢用的中间合金,不论含铁与否(如硅钙合金),都称为“铁合金”。习惯上还把某些纯金属添加剂及氧化物添加剂也包括在内。
4、铸铁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
8.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6
1.矿业经济
玻利维亚是一个传统的矿业生产和出口国。几百年来,矿业为其主要经济命脉。玻利维亚矿业生产历史悠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了金、银、铜、锡矿的开采,并掌握了用铜或铜锡合金制造器皿、用具和武器以及用金、银制成装饰品的技术。自1545年波托西省塞罗里科(CERRO RICO)银矿被开发以来,玻成为西班牙在美洲无数次探险中被发现的唯一“黄金之国”。银产量当时在世界上占首位。玻以其丰富的银矿自然也成为西班牙在美洲重点掠夺对象国。殖民统治末期,金、银的产量大大减少。玻独立后,矿业生产以锡、铜、铅、锌、硫磺、铋等为主,后又增加了钨、锑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银的生产也有恢复。这期间,美国和英国资本相继渗进玻,逐步控制了玻的矿业生产,其中主要的是美国资本。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美国控制的三大公司几乎占有了玻全部的锡矿。
进入20世纪,玻利维亚锡和锑矿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次大战前,玻锡产量在西方世界一直处于首位,二次大战中,由于亚洲产锡国卷入战事,玻锡作为战略物资,身价倍增,玻的国际地位也有提高。战后,国际市场锡的需求量减少,加上其他产锡国生产发展,美国利用战略储备锡操纵锡价等原因,使玻锡生产不断下降,市场日益萎缩。
1995年,帕斯埃斯登索罗领导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之后,帕斯将美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成立了国营矿业公司,国家加强了对矿业的控制,但也允许中、小型私人矿业公司或矿业合作社的存在。多年来,国营矿业公司一直控制着玻矿业生产的70%左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7年数字表明,矿产品的开发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4%,其中矿业占1/4(5.6%),石油和天然气占1/6(3.7%)。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了6.8亿美元(按1990年水平)产值。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1998年增加到48%。
(1)锡矿
玻锡曾是矿业的拳头产品,长期起着经济支柱的作用。锡的生产和出口在玻利维亚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锡产量占世界的19%,玻利维亚、巴西、秘鲁和阿根廷是主要生产国。1979年前,锡产量保持在3万吨左右,占西方世界五分之一,居第二位。1979年后,产量连年下降,1979年为2.8万吨,1985年为1.6万吨,1996年为1.5万吨,1997年为1.4万吨,1998年进一步下降到1.054万吨,1999年只有1.02万吨,居世界矿山锡产量第五位。由于国际市场上锡价下跌,直接导致玻许多锡矿山倒闭。1997年精炼锡产量达1.69万吨,1998年大幅减少,降为1.11万吨。
(2)银矿
玻利维亚银产量水平不高,仅排世界第9或10位,1998年和1999年矿山银产量分别为402吨和422吨,占世界矿山银产量的2.5%。但由于该国的银矿床不仅矿床规模大,而且开采成本非常低,使得银成为玻利维亚很有竞争力的主要出口金属之一,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创汇6100万美元和7200万美元,占该国主要金属矿产出口值的16%。
(3)锑矿
玻利维亚的锑储量较丰富,有150多个脉状矿体,矿脉除含锑外,尚伴生金、锡沙等,单个矿脉不大(原约0.6~0.9m),点多且集中,主要产在锡矿带内。锑矿多由私人公司小规模开采。1975-1977年玻利维亚锑矿产量高达1.6万~1.7万吨/年,1978-1982年降到1.3万~1.5万吨/年,1983年以来,锑产量已由近1万吨逐渐下降到1999年的3342吨。该国最大的锑企业为文托(Vinto)锡锑冶炼厂,目前文托冶炼厂由于没有找到买主仍在运营,其生产的精矿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目前玻利维亚已由出口矿石和精锑改为主要出口氧化锑。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525吨和4550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2.4%和96.4%;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915吨和3725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7.3%和99.5%。主要出口英国、美国、比利时。1998年出口英国为2098吨,出口美国为1168吨,出口比利时为425吨。玻利维亚锑采矿业的私有化行动继续阻碍着锑矿生产。1999年玻利维亚锑矿山产量为3300吨,比1998年下降30.0%。Empresa Minera Unificada公司的Chilcobia矿山从年初开始仅以12000吨锑精矿的速度进行着生产,但其为了履行与国有的Vinto锡锑冶炼厂签订的合同,不得不动用其矿石储备。Cia Minera Salinas公司仍在进行少量的锑开采活动,但是1999年初仅能按100吨/月的速度供应Vinto锡锑冶炼厂原料。
(4)钨矿
钨矿亦是玻利维亚传统生产和出口产品。70年代以来,直至1984年,钨矿产量一直在2000多吨的水平上徘徊,仅次于加拿大和南朝鲜,居西方世界第3位。钨矿主要是由中型企业生产,其产量约占全国钨产量的一半。90年代以来,玻利维亚钨矿产量已下降到500~600吨的水平,1998年产量627吨,次于奥地利和葡萄牙,居西方世界第3位。1998年钨品出口创汇250万美元,美国为玻利维亚的最大进口国。1999年,玻利维亚钨矿产量进一步下降到334吨。
(5)锌矿
圣克里斯托巴尔银矿的开发使玻利维亚成为世界重要的锌矿生产国。1996年玻利维亚矿锌产量为14.50万吨,1997年增加到15.45万吨,1998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5.07万吨(占世界总计2%)。
2.矿产品进出口
玻矿产品90%以上供出口。80年代,玻矿出口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呈下降的势头。1980年,矿产品出口总额还在6.4亿美元以上,1986年已不足2亿美元。矿产品出口在全部出口额中的百分比,1985年为39.2%,1986年为33.2%,低于天然气出口(占55%以上)。所有矿产品出口中,锡仍占首位,1980年出口2.39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37%左右),1986年为9.6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49%左右),90年代,玻矿出口收益有回升,但仍低于80年代的水平。1997年和1998年矿产品出口总额分别达5.2亿美元和4.5亿美元。在所有矿产品出口中,以锌为首位,1997年和1998年出口分别为2.0亿美元和1.5亿美元;其次是锡,1997年和1998年锡的出口量分别为1.24万吨和1.04万吨,创汇额分别达1.4亿美元和1.37亿美元。
矿产品传统的出口对象国家是美国、英国、西德。90年代,玻矿出口对象仍是以美国、西欧为主,其次是拉美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阿根廷、比利时、智利、德国、秘鲁等。矿产品出口在玻出口总额中的比例按国别统计为:美国13.5%,英国5.9%;西德5.0%,其余均不足2%。
表16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
1998年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如下表16。表16中的数字显示出,尽管1998年贵金属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有色金属的产量却出现了下跌。这些趋势反映出玻利维亚大部分矿产品的国际价格在这一年出现下降。虽然与1997年相比,1998年银的价格平均上涨了13%,但在年末却开始下跌。锌价的下降(仅为1997年价格的78%)准确地反映在1998年的出口收入上;铅(85%)的状况基本与此相同。相比之下,1998年锡的价格上涨及下降的幅度都达21%,其平均价格基本与1997年持平。金的价格虽然下降了12%,但由于位于Santa Cruz的Purquio Norte矿的投产使得产量有所增加,所以出口收入下降不大。
玻利维亚的矿业传统地被分为国有部门、合作采矿和手工采矿者、商业矿山。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这种三分法正逐渐不能适应矿业统计的需要。国有的玻利维亚矿业公司(Corporacion Minera de Bolivia简称Comibol)1985年产值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51%,但到1998年这一比重却下降到了5.4%。以前的国有Comibol矿山或者与私营企业重组成为合资企业,或者转让给合作开采企业,只有瓦努尼(Huanuni)锡矿和科尔奎里(Colquiri)锌-锡矿例外。
Comibol将成为一个控股公司,通过出租许可证给他人和由他人经营来获取利润(要出售该公司的矿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进行修改)。该公司一直试图将剩余的两个矿山作为附属矿山归并到它的另一资产——Vinto冶炼厂这样一个一揽子资本化解决方案中,以便从这两个矿山的经济、社会重担下解脱出来。作为Vinto冶炼厂的原料来源之一,Colquiri在1998年给政府造成了300万美元的亏损,Comibol正努力缩减目前多达230人的雇员队伍。
Huanuni的状况同样很危险。总的来说,Comibol公司在1998年亏损了500万美元。其资产还包括位于东南的Mutun铁矿以及Cerro Rico银矿。
在产量和就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合作采矿者和所谓的小矿主,其中有许多使用Comibol许可证的合作者在早期的矿山关闭后纷纷转让采矿许可证。1998年,玻利维亚35%的矿业产值来源于合作采矿者和小矿主,他们占玻利维亚锌产量的30%,银产量的38%,锑产量的42%,金产量的16%,锡产量的25%和铅产量的19%。这一领域的业主数量正急剧减少。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玻利维亚有842个合作采矿者和500个小矿山。绝大部分小矿山集中在贫瘠的Andean高原上,历史上有名的矿业区Potosi和Oruro现已沦为最贫穷的地区。
事实上近年来所有的矿业投资都集中在商业产值,1998年该部门的产量增长了6.1%,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60%,分别占锑的56%,黄金的84%,银的55%,铅的78%和锌的66%,雇用了约4000名工人,所支付的工资是其它私营部门的两倍。
玻利维亚现代矿业的标志是在Oruro北部Kori Kollo的Inti Raymi(Battle山金矿的88%)项目。1998年该矿山磨矿770万吨,金的品位为2.23克/吨(0.065盎司/吨),回收金336000盎司,银968000盎司。1998年金价为307美元/盎司,而1997年则为322美元/盎司。随着黄金价格在1991年中期降至250美元,某些开发活动已延期。
第二个重要的开发项目位于Uyuni东南和Potosi西南这个高而贫瘠县的圣克里斯托巴尔(San Cristobal)。自1994年以来这里的Apex银矿公司一直试图取得包括古老的Todos矿在内的所有权(Properties)。由于这里发现了极重要的银、锌和铅矿床,且具有进行大规模露天开发采矿的潜力,有人预言它将使玻恢复其在世界银市场中的地位。
1998年,Golden Eagle Internation宣布了其在Cangalli(La Paz南部)的有关黄金的重要发现,储量为640万盎司。另一个重要的矿产地Don Mario金铜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业已完成。该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的方式,以氰化流程这一常规处理方法可望回收90%的金。
从拉巴斯省发源的几乎每条河流都有砂金的成矿条件,不少私人或小型公司在该地区淘金。据报导,目前在玻矿业公司注册的以开采砂金为主的矿业合作社近400个。另外,在与玻、巴西交界处的马德拉河玻方一侧,以及圣克鲁斯和贝尼省的部分河流里也有金砂。岩金在玻也有一定规模的开采。但是限于能力,玻无法探明金矿的储量,更无法控制金矿生产,很多黄金被走私出境或被别国(如巴西)非法采走。采金者多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采取瞒产私分和采富弃贫的办法,使国家资源遭到很大破坏。
9. (3)金属矿产
铁矿石产量快速增长,粗钢产量增幅回落。近年来,铁矿石价格连续大幅上涨,刺激了国内铁矿行业的投资和开发,铁矿石产量大幅度上升,远高于同期粗钢产量。2006年,我国铁矿石和粗钢累计产量分别为5.88亿吨和4.2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8.0%和19.7%(图22、图23),其中铁矿石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2.7个百分点,大量低品位和超贫铁矿的开采利用,有效缓解了我国铁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
图22 2004~2006年铁矿石产量同期对比
2006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10. 非金属矿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非金属矿产系指除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以外的各种可供利用的矿物和岩石。它是人类最早使用并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矿产资源。目前,这种矿产资源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工业矿物和岩石”,而前苏联等国以及我国则采用“非金属矿产”这一名称。其种类繁多,迄今已达200余种。
非金属矿产是人类物质生活、科学进步、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在20世纪初叶,被利用的主要非金属矿产约为60种,目前已达200种以上(其中150余种矿物,50种岩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可供利用的矿物和岩石种类将继续增长。由于非金属矿种多,一般产量大,用途广,这些特点使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统计1974年工业矿物(非金属矿)世界耗量总值为600亿美元,1980年增至85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非金属矿的产销量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目前产销量较大的大多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如原西德按人口平均非金属原料消费量每年约15t,美国约9t,日本和西欧国家也接近美国水平。
近几十年来,非金属矿产之所以得到如此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可利用的非金属矿的品种增多,性能改善,用途扩大。此外,新兴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节能的需要也扩大了非金属矿产的利用。当今世界已经把对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程度作为衡量国家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标准,可见其的重要性。目前,非金属矿产利用比较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
非金属矿产在建筑材料方面消费量最大,约占整个产量的90%,占产值的60%。仅石灰岩一项,全世界一年的消耗量近20×108t。近20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建筑向高层、超高层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建筑材料(砖、瓦、沙、石)的组成和发展轻质骨料与轻质板材,从而使人们注意研究和寻找具有轻质、高强、隔热、隔音、防震等性能的非金属原料,因此使某些过去认为没有用的、或用途有限的矿物和岩石得到广泛的利用。
目前轻质骨料主要包括蛭石、珍珠岩、沸石岩、浮岩、膨胀粘土、页岩、板岩、火山碴、硅藻土、煤矸石等。由于它们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容易取得、经济便利,因而成为理想的轻质建筑原料。
随着高级建筑石材、室内外建筑饰面材料和大量工艺雕刻石材等的需求快速增长,必然促进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等石材工业蓬勃发展。
二、冶金工业的辅助材料
随着冶金工业高速发展和冶炼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以及对辅助原料的需求向多品种、高质量发展,因而对冶金用非金属原料如耐火材料、熔剂、球团矿黏合剂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利用的概况是:
1.耐火材料
过去有菱镁矿、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铬矿石、高岭土等。现又增加了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刚玉、叶蜡石、膨润土、珍珠岩、锆石、石墨、石英岩、石英砂岩、水镁石等。
2.熔剂材料
除传统的石灰岩、萤石和铝土矿外,近年来又增加了橄榄石、纯橄榄岩、叶蜡石等。高炉中加入上述材料,一是做助熔剂;二是做炉渣的调节剂。它可以减少高炉添加的熔剂的总量,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
3.铁矿球团的黏合材料
鉴于富铁矿石日趋不足,许多国家已广泛利用贫铁矿石制成球团炼钢。随之而来,作为球团矿的黏合剂的矿物原料引起关注,钠质膨润土是理想的黏合材料,已得到广泛的利用。
三、陶瓷工业
陶瓷业属于资源、能源大量消耗型领域,节约燃料已成为陶瓷业突出问题之一。为此,各国正注意开辟新的原料领域,提供生产陶瓷用的矿物原料。传统的陶瓷原料如高岭土、叶蜡石及其他粘土等属于铝硅酸盐,而硅灰石、钙长石、透闪石、透辉石等矿物归为钙硅酸盐。后者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使用,主要优点是节约燃料,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对陶瓷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四、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
在当今人类生活中,环境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环境污染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一大社会祸害,某些非金属矿可以用来消除污染,清洁环境。由于非金属矿产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除害效果好、常可回收有益组分等优点,世界各国在“三废”处理中相当重视利用天然原料。已经投入试用的有沸石岩、珍珠岩、海绿石砂岩、硅藻土、硅质岩及白云岩等,尤其是天然沸石被普遍利用在环保方面,处理废气、污水、放射性废物,净化城市供水等。
五、公路建设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大量修建高速公路,石材用量剧增,目前已启用的有石英岩、玄武岩、石灰岩、浮石、珍珠岩、蛭石以及各种废矿渣等。公路领域对非金属矿产的利用前景广阔。
六、轻工、日用化工
这是非金属矿产最热门的开发领域,除日常生活有关的环保产品外,还有饮料或饮用水助剂、澄清剂、食品保鲜剂、安全香烟处理剂、各种吸附剂、干燥剂、除油垢剂、食油处理剂等。这些产品均有很大的市场容量,是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广阔天地。
七、农业
农业是非金属矿产极有发展前景的重要应用领域。为解决农用钾肥、磷肥的不足,一些国家如南非、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广泛开展了含钾岩石如钾长石、明矾石、霞石、白榴石、金云母等的研究,有的已用于工业生产。此外,为了提高肥效、改良土壤,还直接利用下述矿物或岩石如海绿石、泥炭、蓝铁矿、硅藻土、沸石岩、蛇纹岩、细粒石灰岩、珍珠岩等。
八、矿物填料及矿物材料
在橡胶、塑料、绝缘材料、油漆涂料、造纸等工业上,矿物涂料用量很大,据外刊报道,2000年仅塑料工业将消耗矿物填料达1500×105t左右。因为上述工业产品采用矿物填料后,在相对密度、硬度、强度、软化点、耐火性和导热性、表面平滑度、透明度、颜色及其他性能都有改善,扩大了利用范围,并节省了部分金属用量,例如:添加了矿物填料的工程陶瓷、工程塑料可以制作陶瓷气缸、汽车外壳等。因此,矿物填料已列为重点开拓对象。该类矿物种类较多,包括石棉、重晶石、粘土、云母、硅灰石、透辉石、脉石英、沸石、硅藻土等,可以生产系列填料,经济效益较好,使非金属原料增值。利用矿物或岩石制取技术材料是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重要和有远景的领域,是一个新发展趋向。
九、节能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和开拓新的能源。除了利用油页岩作重要的油气新采源外,并启用了沸石、珍珠岩、蛭石、浮石、硅质岩、矿棉(矿物纤维)等,生产各种保温放热制品,如用基性岩制取岩棉;膨胀珍珠岩、蛭石、硅藻土制取保温材料;用硅质粘土或沸石制取锯末矿棉,泡沫保温材料等。
在建材工业中,非金属矿产的利用具有重要节能意义,例如:在水泥生产中,加入复合矿化剂即含氟、硫、钡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原料,包括萤石、重晶石、石膏、黄铁矿等,可以降低熟料的煅烧温度。在陶瓷业,采用硅灰石或透辉石、透闪石、钙长石、绢英岩、霞石正长岩等低温快烧原料,既可以节能,又可以改善工艺条件和产品性能。
近代,在开发节能产品中,玻璃钢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玻璃钢的强度超过合金铝,可与高级合金钢媲美。在驱动部件和交通工具等采用玻璃钢,可大幅度减轻制品的重量,降低能耗,如汽车部件和车身用玻璃钢制造可减轻重量20%~30%。据测算,每减重10%,可节油5%左右。其他如船舶、电动机片、火车窗框等使用玻璃钢亦有显着节能效果。
此外,近年来日本已开发出取暖的放热材料,其用硅藻土加煤粉、盐、还原铁制成,产品可放入衣袋或鞋内,成为小型化学加热器。这类产品对于寒冷地区和某些病人尤其适用,由于携带方便、价格低廉,产品市场看好。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和品种均不亚于美、俄罗斯等国。但在利用范围和产销量方面却远不及它们。只有加强探查和应用试验并加以推广,才能将丰富的资源用来增强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