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弱宋能享国三百余靠的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呢
众所周知,北宋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北宋时期,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发达,我们熟悉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技术等在北宋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北宋的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业技术等都达到了古代所没有的高度。据介绍,北宋时期的GDP占当时全世界的60%左右,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宋不仅不弱,而且可以说非常强。
宋军军事力量非常大,战斗力特别强的宋军胜利率非常高。盛唐时期的军队也没有这么高的胜利率。宋朝有名将军是山西太原的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等杨家名将,以及岳飞为首的岳家军将军。他们都为保卫领土作出了巨大贡献。杨家军的存在使北方的金人陷入恐惧,岳飞有效地抵御了倭寇的侵略。种种事迹表明宋朝的军事储备还非常富裕。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王朝,明代也同样是重文轻武。明代武将地位极低、职级最高的武将也只能当总兵官,地位还在六部尚书之下,就连姻亲继光、李成梁等名将,也要和张居正这些文官搞好关系,甚至不惜贿赂张居正例如,戚继光送给张居正两个美丽的“胡姬”,让他享受。
⑵ 宋朝是因为经济过度发达而间接导致灭亡的吗
宋朝的灭亡: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那么宋朝又是为何会灭亡呢?
北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便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一圣谕促进了宋朝商业、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艺术、城市化建设和对外贸易等的全面进步,使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封建朝代。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越发展,物质越丰富,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人们的私心惰性就会越发强烈,贪图享受、精神颓废就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景象,千年后仍让世人惊叹不已。宋朝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中产阶级。国难来临时,他们和精英阶层一样,依然是享乐至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就是那种无视国难、“醉生梦死”的真实写照!
优越的物质条件常常使人们过多地强调个人利益而无视国家利益,甚至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直至卖国求荣。于是,宋朝就成了我国历史上巨奸佞臣最多的朝代之一。大名鼎鼎的巨奸有丁谓、蔡京、童贯、高俅、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贾似道等,还有张邦昌、秦桧等卖国奸贼。奸党国贼对上糊弄昏君,对下妖言惑众,祸国殃民。
而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刚刚走出氏族社会、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在物质和文化上处于落后地位,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爬冰卧雪是家常便饭,千里跋涉更是习以为常,这些练就了他们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物质条件的匮乏与落后,促使他们将掠夺作为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故而不畏生死,时刻保持着强劲的扩张和掠夺斗志。他们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是养尊处优的宋朝贵族和穿上军装的农民永远也比不上的。
2、对武将不信任
由于宋朝的江山就是后周武将赵匡胤发动政变而夺取的,所以宋朝统治者非常忌讳武将拥兵自重。为了防范武将威胁其政权,实行了“兵将分离”制度,尽管军队过百万,但却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种违背军事原则的屯兵做法,疏远了官兵关系,降低了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战斗力。这是宋朝军力孱弱的重要原因。
同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宋朝皇帝严重违反这个军事指挥原则,对自己的大将一点也不信任,派出去的大将,还没打几个月就赶紧招回来,再换一个去,生怕他们造反,结果一败再败。汉朝和唐朝为何强大?唐朝李靖长年带领十万精骑在外作战,唐太宗对他很放心;汉朝汉武帝对卫青、霍去病也是一百个放心。
再看看当时的少数民族军队。他们大都是军政一体、军民一体,其民皆兵、其兵皆民。广大牧民平时劳动,战时则跨马弯弓投入战斗。各部落的首领既是生产生活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这种生产、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国小力单、兵源不足、指挥不便等矛盾,把部落变成了大兵营,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3、没有强大的骑兵
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没有强大的军力。宋朝的经济虽然强大,却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强大的骑兵,就算是抗金英雄岳飞辖下的骑兵也不过三千左右,其他部队的骑兵就更少了。这种“重步轻骑”的指导思想,让宋军在战场上机动能力很差,时时陷于被动。
而无论是西夏、金、辽还是蒙元,他们都是北方少数民族,都拥有强大、机动、快速的骑兵。他们的部队机动性强,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宋军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善于远距离包抄迂回和分进合击战术,战斗素质和技能极为惊人,铁蹄践踏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历史一再证明,富并不是强,一个没有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繁荣强大,文化再灿烂辉煌,也是人家的盘中餐。历朝历代,没有武功,哪有文治?而宋代统治者推行的“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使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大家灿若星河。就连那些大小官员平时也以附庸风雅为能事,对咬文嚼字、卖弄文采、风花雪月、浅斟低唱等乐此不疲。而一旦国家危机,就推诿扯皮,束手无策,甚至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由于文气过重,武功萎靡,最终惨遭屠杀,被蒙元所灭!
⑶ 宋朝有多大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
⑷ 宋朝GDP占全世界80%,这种说法的确切资料来源是什么
宋朝GDP占全世界80%,这种说法没有确切的资料。一般是根据当时的官方对于生产的记载。根据各国当时记载推断的占全世界80%,确实有可能,因为当时的GDP产值主要是由农业提供的,而中国的农业相当发达,所以GDP自然就高了。
宋朝人均GDP达2280美元,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65%,还有80%的说法,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而且欧洲当时还处于封建王朝的形成时期尚未成熟,而中国从商鞅变法就过渡封建了,且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生产力远高于欧洲。
农业是宋代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就广度而言,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增加。由子广大劳动气民的不断开垦,由于宋代封建国家有些时候推行奖励垦田的措施,以及某些官员关心农事、指导垦殖,各种类型的农田诸如抒田、山田、沙田、淤田、涂田、薪田等逐步增多,因此耕地肯定要比汉、唐增加很多。但是,宋朝官府对于垦田数字的统计,显然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宋朝经济介绍的是中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着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汴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九帝,是当时着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4)北宋经济占世界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由于刘宋朝廷大力提倡农桑,户调征绢布,当时绢布的地位等同货币,这些都促进纺织业的生产。刘宋的纺织业与养蚕业比较发达,产地以荆、扬二州为主。由于丝、绵、绢、布等是国家调税的主要项目,因此纺织是民间普遍的副业。织锦业则在益州为主,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开始在江南发展织锦业。当时富豪人家穿绣裙,着锦履,以彩帛作杂花,绫作服饰,锦作屏障。
朝廷设有专官管理矿冶,用水排鼓风冶铸。炼钢则使用一种杂炼生铁和熟铁的灌钢法。这种方法可以炼出优质钢,用来制造宝剑和刀。瓷器的烧制技术在刘宋时以青瓷为主,产地集中在会稽郡(绍兴)。其硬度高,釉料匀,通体青莹。江南其余地区的制瓷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刘宋的纸张洁白匀称,完全取代了简牍,藤纸与麻纸都很流行。造船业也十分兴盛,如宋末沈攸之起义反萧道成时,荆州作部曾“装战舰数百千艘”,而且三吴运河网也持续修造,到南齐时已大致完成,畅通了三吴与建康的交通。
⑸ GDP占全球60%的宋朝,究竟有多富裕
宋朝人均GDP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状态。宋朝是中国比较富裕的一个朝代,在宋朝,商品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巅峰。有人曾经推算过,在宋朝,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22.7%,人均GDP也超过了当时的西欧,算得上是非常富有的状态了。
一、宋朝的历史发展宋朝从960年开始,到1279年结束,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之后,元朝之前的朝代。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有18位皇帝,国祚319年。在宋朝,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繁荣,政治开明,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也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发展繁荣期,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由此看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应该非常舒服。
后世虽然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没有什么军事实力,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宋朝民间的富庶程度远远超过了盛唐。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⑹ 唐朝和北宋,中国经济总量分别占全世界的多少
在剑桥中国史中,记得提出过这一算法
8世纪初,唐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 6成,阿拉伯帝国紧随其后,大约有10%,欧洲由于连绵的战争以及黑死病,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
北宋总量占到世界的一半左右,其余一半由阿拉伯帝国、拜占廷帝国等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南宋是中国疆域最小的王朝,但是,在南宋的时期,中国爆发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商业革命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等都被发明且用于生产,在南宋时期,同时由于阿拉伯帝分裂成为四个国家,彼此攻占不休以及蒙古人攻一个城屠一个城,整个中东地区成为一片废虚,南宋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的八成!!!
另外,明也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他有1亿人口,但是收入却连南宋也比不上。明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是在万历初年,大约占到的世界经济的六成左右。
⑺ 都说宋朝富裕,到底有多富裕
其实在宋朝的巅峰时期的富裕程度,是远远要超过汉唐的。虽然领土没有汉唐时期的大,但是富裕程度确实可以相比拟的。
北宋从立国初期开始,就实行以仁义治天下,并且当时还推行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从政策。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是不被政府重视的,工商业的发展也不被朝廷看好。但是宋朝不一样,工商业的发达,以及对商税的重视,正为了宋朝国富的基础。
那么宋朝的富从那些方面才能得以看出呢?
还有就是当时宋朝的政策非常的和平,和平才能让百姓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无论是打不过也好,还是就是人家认怂也罢,但是战事的减少确实是对待百姓的发展更有利。再加上对待工商业的重视,还有税务制度的改革已经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让宋朝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饶。
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人觉得宋朝的重视文学的国策,有些过于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文学素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民们拥有更好的文学素养更好的素质教育也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