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观经济学中MU曲线的问题
它就是想表达MU函数是总效用函数U的导数。但这句话会带来误解,其实你根本不用扣那么深,如果按照它的解释,商品消费量是离散,那么中点上的半个消费品它又如何解释,如此定义一个所谓半个点上的MU曲线上的值又有何意义?
如果是要理解,你可以直接将总效应曲线看作连续函数,边际效用曲线MU曲线则是它的导数曲线,x的MU值对应x的U值。但如果你只是要做那些无聊的题,就是(u2-u1)/(x2-x1),MU值便是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效用u2-u1,这个值被记在了(x2-x1)这段变动的中间值上,参考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B. 微观经济学中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啊,求科普
I代表收入,P商品价格,Qd商品的需求数量,C生产成本,E生产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T生产技术有时也代表管理水平和偏好,,e弹性系数,,MU边际效用,,TU总效用,CS消费者剩余,,MRS边际替代率,,,FI固定收入,,VI可变收入,,
C. 西方经济学中mu和u有什么关系
u是效用,mu是边际效应,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对u求导可得mu
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西方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西方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西方经济学是运用西方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属于片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以一般均衡理论、配置经济学、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竞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博弈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GDP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擅长数量分析、在“实证化”的名义下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对立起来,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线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基本特征。
D.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的英文字母缩写是什么意思
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的英文字母缩写含义如下:
AC:平均总成本
AFC:平均不变成本
AP:平均产量
AR:平均收益
AVC:平均可变成本
C:成本
CS:消费者剩余
D:需求
e:弹性
ed:需求的价格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E:均衡(或期望)
K:资本
L:劳动力
LAC:长期平均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
MC:边际成本
MFC:边际要素成本
MP:边际产量
MR:边际收益
MRP:边际收益产品
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MU:边际效用
P:价格
PEP:价格扩展线
PS:生产者剩余
Q:数量
r:利率
S:供给
SAC:短期平均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TC: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TP:总产量
TR:总收益
TU:总效用
TVC:总可变成本
U:效用
VMP:边际产品价值
W:劳动价格
二、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4)微观经济的mu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西方经济学不能完全脱离市场的实践,正是这一原因,虽然西方经济理论体系或整体倾向性具有非科学的成分,但是它的经验总
结方面的部分内容并不完全脱离实践,其中有些地方是和实践相一致的。这些理论体系以及与实践相联系的总结部分显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参考的价值。
更加具体的说:西方经济学中的部分观点、概念和方法值得我国加以借鉴。
E. 微观经济学mux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生产者均衡。所谓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所谓利润最大化可以理解为该赚的钱每一分都赚到了。
F. 微观经济学里的MU是什么意思
dU/dQ的意思是函数U对q求导。题目里U=q^0.5+3M,对q求导后dU/dQ=0.5q^(-0.5)
G. 微观经济学的字母缩写的意思
P:价格 Q:数量 D:需求 S:供给 E:均衡(或期望)e:弹性 ed:需求的价格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U:效用 TU:总效用 MU:边际效用 CS:消费者剩余
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L:劳动力 K:资本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TVC:总可变成本 TC:总成本 AFC:平均不变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 LAC:长期平均成本 SAC:短期平均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 TR:总收益 AR:平均收益 MR:边际收益 PS:生产者剩余 MP:边际产品 VMP:边际产品价值 W:劳动价格 MRP:边际收益产品 MFC:边际要素成本 r:利率 PEP:价格扩展线
这些可都是我从微观经济学书中一个一个找的啊,赏分啊!呵呵!
H. 经济学中MU怎么求Mrs是什么怎么求
MU是边际效用,对TU(Q)求Q的导数,含义是多一单位商品所能得到的效用。
MRS是边际替代率。公式:MRSxy= - △y/△x=MUx/MUy=px/py
MRS是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T是生产者,投入不变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TS是生产者,生产要素的替代率。
MRS:MRS12=-△X2/△X1。
MRTS:MRTSLK=-dK/dL。MRS=MRT
MRTS:当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必须减少方能使产量维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只有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这两种要素的替换时有效率的。
无差异
MRS递减的无差异曲线形状如图3—45所示。MRS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MRS递减是因为X和Y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但又不能完全替代,当X增多,Y减少时,MUX递减,而MUY递增,因而要用越来越多的X替代Y,即MRSXY递减。
这时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因为MRS是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例如,在图3—45中,无差异曲线上a,b,c点的斜率,分别是递减,即b点上斜率小于a点上斜率,c点上斜率小于b点上斜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边际替代率
I. 微观经济学常用字母符号含义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
出现的章节
符号表示
英文含义
中文含义
数学计算 备注
第2章
D Demand 需求
S Supply 供给
P Price 价格 2.1
Q Quantity 数量 2.2
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2.3
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M money 收入
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2.4
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
2.5
第3章 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 TU=f(Q)
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
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
第4章
第4章 L Labour 劳动
K Capital 资本
TC total cost 总成本 TC=f(Q) 4.1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4.2
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4.3
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 FC=常量 4.4
VC Variable cost 可变成本 VC=f(Q) 4.5
TR Total revenue 总收益 TR=f(Q)=P×Q
A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
MR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
π 利润 π=TR-TC 4.6
TP Total proct 总产量 TP=f(L) 4.7
AP Average proct 平均产量
4.8
MP Marginal proct 边际产量
4.8
MRTSLK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
STC Short-run total cost 短期总成本 STC=f(Q)=FC+VC
STFC(FC) Short-run total fixed cost 短期总不变成本(固定成本) STFC=常量
STVC
(VC) Short-run total variable cost 短期总可变成本(可变成本) STVC=f(Q)
SAC
(ATC) Short-run average cost 短期平均成本
SAFC
(AFC) Short-run average fixed cost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SAVC
(AVC) Short-run average variable cost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SMC Short-run marginal cost 短期边际成本
LTC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 LTC=f(Q)
LAC 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
LMC Long-run marginal cost 长期边际成本
第6章 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ct 边际产品价值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ct 边际收益产量
W Wage 工资
注:
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d,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
出现的章节 符号表示 英文含义 中文含义 数学计算 备注
第9章 GDP Gross demestic proct 国内生产总值
C Consumption 消费 C=f(Y)=C0+bY 9.1
I Investment 投资
G Government payment 政府购买
NX Net export 净出口 NX=X-M
X export 出口
M import 进口
NDP Net domestic proct 国内生产净值
NI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
PI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
PDI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
GNP Gross national proct 国民生产总值 9.2
第10章 Y 总量 10.1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平均消费倾向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边际消费倾向
10.2
S Save 储蓄 10.3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
10.4
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 AD=C+I+G+X
AS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 AS=C+S+T+M
T tax 税收
K multiplier 乘数
10.5
第11章 MEC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L Demand for money 货币需求 L=L1(Y)+L2(R)
R Rate 利率
M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
第13章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
第14章 KG 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4.1
KTR Transfer payment multiplier 转移支付乘数 14.2
TR transfer 转移支付
KT Tax multiplier 税收乘数
KB Balanced budget multiplier 平衡预算乘数
第15章 Mh Money base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 Mh=M0+RE 15.1
Ke Deposit expansion multiplier 存款乘数
15.2
Km Money multiplier 货币乘数
15.3
第16章 M import 进口 M=M0+mY
KX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对外贸易乘数
第17章 G rate of growth 经济增长率
17.1
Gt 实际增长率
Gw 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合意增长率
Gn Nature rate of growth 实际增长率
注:
9.1 其中,C0是自发性消费;cY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 。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0-流通中现金;RE-存款准备金。
15.2 D-派生存款;M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1-货币供给;Mh-基础货币。
17.1 s-储蓄率,s=S/Y;J-资本产出比率,J=K/Y。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J. 西方经济学,MU除以P是什么意思
MU/P=λ ,意思是消费者自己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益与价格的比值为定值,即保持不变;商品价格增大则效益随之变大,反之,则减小。其中,λ为恒定值,MU 是表示边际效益,意思是每增加一个商品单位时所增加的消费者的满足度;而P为商品价格。
西方经济学以一般均衡理论、配置经济学、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竞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博弈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
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GDP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擅长数量分析、在“实证化”的名义下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对立起来,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10)微观经济的mu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