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动物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方面

经济动物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07-26 10:28:37

① 经济人类学中应用的最主要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济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其开创者为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他在研究了库拉交易圈后认为,西方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经济行为的目的——赚钱或获取使用价值的原则,在原始经济中并不存在;原始经济只是其他社会行为,如亲属制度、仪式行为的一种反映;原始社会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维持和完成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和责任。

经济人类学探讨不同社会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生产是开采资源并将其转变为有用物品和行为的过程,这些物品包括:食品、住所、工艺品和从图腾柱到金字塔的象征物。生计方式常被分为采集、狩猎、园艺、农业和工业几种类型。采集阶段人类使用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园艺是指对数百种驯服动物的饲养和驯化植物的种植,当时已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农业总体上指农民的农业,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农作物,如大米、小麦和玉米。所有这些经济形态都使用技术和劳动力分工。
一般认为,经济人类学经历了下述四个较为重要的流派:功能主义,纯粹形式主义以及实在主义经济人类学,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壁垒分明或存在先后替代的关系。

② 实验用动物分类

实验动物的分类方法
一、按实际用途分类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专门培育供实验用的动物,主要指作为医学、药学、生物学、兽医学等的科研、教学、医疗、鉴定、诊断、生物制品制造等需要为目的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例如小鼠和大鼠是首先按实验要求,严格进行培育的实验动物,其次如地鼠类、豚鼠、其它啮齿类、鹌鹑等亦已实验动物化。
2.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s)或称家畜家禽(domestic animals and domestic fowl)是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如肉用、乳用、蛋用、皮毛用等)而驯养、培育、繁殖生产的动物。转为实验用的有:产业家畜(猪、马、牛、羊、鸡、鸭、鹅、鸽、兔、鱼类等)和社会家畜(犬、猫、金鱼等),其中一部分虽已培育成能达到作为实验动物的目标,但同具有高标准水平的鼠类相比,其品质还不能说是很高的。
3.野生动物(Wild amimals)是指作为人类需要,从自然界捕获的动物,没有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动物。例如两栖类、爬虫类(青蛙、蟾蜍、蝾螈、水龟等);鱼类(鲫鱼、泥鳅等);无脊椎动物(蛤蜊类、墨鱼类、蟹类、海胆类、蝇类、蚊类、蟑螂等)鸟类;啮齿类(如黑线仓鼠、长爪砂鼠、黑线姬鼠等野鼠);灵长类(猿猴)等,这些野生动物,除少数外,一般均不能进行人工繁殖生产。
4.观赏动物(Exihibiting animals)是指作为人类玩赏和公园里供人观赏而饲养的动物,如踏车小白鼠、玩赏犬和猫等。
实验用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从野生到家养,通过纯化(定向培育)发展成多种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动物种化,实验动物纯化,是野生动物演变为实验动物的过程。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以往把实验用动物非常含糊地称为实验动物,在习惯上误认为实验用动物和实验动物概念是一样的,现在必须加以纠正,两者应该明确区分。
实验用动物就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其中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产业家畜和社会家畜)和野生动物,这三类统称为实验用动物(Animals for Research,或Expermental Animals)。
将实验用动物区分为实验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这三类动物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动物实验上,特别重视反应的重复性,这三类动物有较大的差异。所谓反应的重复性就是指不同的实验工作者,在不同的实验地点,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动物所做的的实验,几乎没有差异地均能获得相同的结果。这就希望动物实验能达到象化学分析天平称量那样的精确度,对实验动物来说,要求能达到化学试剂那样的纯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同时进行极为严格的遗传和环境的控制,两者不能偏废。这对实验动物来说是可以作到的,对野生动物几科是不可能的。对家畜来说,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虽然,家畜中某个品种的确立,亦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学控制和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但同实验动物的严格要求相比,还是相差悬殊。再从育种的角度来看,家畜育种的遗传性质目标,不外乎是按畜产上要求的泌乳能力(乳牛),产蛋能力(家禽),肥育能力(肉用家畜),产毛能力(皮毛动物)等来进行的,其选种的方法是择优除劣,即排除低生产性能的遗传形质和易感疾病形质。而实验动物育种的形质目标,是按研究上的需要来考虑的,可利用的形质是非常多的,除了培育有高产优质性能的形质外,凡是在实验动物中发现的同人相类似的疾病,都要通过遗传学手段积极的把它培育后保留下来,建立“疾病模型”的品系。不仅如此,对耐病性形质的的培育的方向也是多方面的,既要培育耐病性高的形质(例如低癌品系),同时又要培育耐病性低的形质(例如高癌品系),以适应研究的需要,这就同家畜的高性能育种方向安全不同,而且家畜也是很难作到这些。由引可以看出,将“实验用动物”区分为上述三类动物是完全必要的。

③ 动物资源的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按用途主要分为肉用、毛用、皮用、药用、观赏用、狩猎用、役用、茧丝用等。我国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人工养殖的特种经济动物包括52个种,140多个亚种,1200多个品种(类型)。
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有关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51年)、毛皮兽研究所(1959年)、蜜蜂研究所(1958年)、吉林特产研究所(1956年)和吉林特产学院(1958年)。在“变野生为家养、家植”的政策指导下,开展了珍贵、稀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工作,先后开展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收集了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驯鹿、麋鹿、林麝、马麝、藏獒、狍、猪獾、紫貂、水貂、赤狐、蓝狐、乌苏里貉、白貉、麝鼠、艾虎、中国白兔、果子狸、丹顶鹤、天鹅、大雁、雉鸡、绿头鸭等特种经济动物资源20多种。“茸鹿驯化放养”、“紫貂笼养繁殖”、“雉鸡引种驯化”、“林麝养殖技术”等多项技术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茸鹿饲养数量由1951年的2100只发展到146万只。近20年来形成了年生产2000万只的肉雉鸡饲养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了蚕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先后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多项性状调查和评价,阐明了多项性状相关性和遗传规律;发掘出20多项特殊性状的优良素材300余份,创建了7类新种质。1986年以蜜蜂形态、生态、生物学特性为依据,将中华蜜蜂分为:东方亚种、西藏亚种、阿坝亚种和海南亚种等5个亚种和生态类型。
共有23个保种场(库),其中蚕种质库1个、蜂种保种场7个、鹿类保种场8个、毛皮动物保种场3个、特禽保种场3个、动物生殖细胞库1个。保存的种质资源种类及数目:蚕种680份,其中基因突变系统200份、测交系10个、近等基因系10个、地方品种96份、国外引进品种152份、改良种177份、多化性品种15份,蓖麻蚕20个。鹿类动物29个品种(类型),其中梅花鹿11个、马鹿8个、白唇鹿2个、驯鹿4个、林麝2个、马麝1个、狍1个,共有动物3900头;保存冷冻精液2310头份。毛皮动物22个品种(类型),其中紫貂2个、水貂4个、赤狐2个、银黑狐2个、蓝狐2个、乌苏里貉2个、白貉1个、麝鼠2个、艾虎1个、猪獾1个、中国兔3个、果子狸1个,共有动物2600只;保存冷冻精液1120头份。珍禽12个品种(类型),其中山鸡6个、绿头鸭2个、鹧鸪2个、孔雀2个,共有动物1200只;保存冷冻精液432份。蜜蜂资源850份、熊蜂资源3种300份。分别建立了蚕、蜂、特种动物3个数据库。
2001年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发现优良性状资源118份。创建了一批具有国内国外领先水平的种质,如蚕的抗氟种质、蜜蜂抗螨种质、鹿的抗腐蹄病种质、狐的优质毛绒种质、林麝的高泌香种质等。

④ 有一个海洋经济动物,进行基因组学研究,你认为应该如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请高人指点,最好系统一点。

首先是高通量的测序啦,然后把基因组组装出来,之后进行进化,功能基因组的注释研究。
在这也不可能给你个详细的计划,建议你多到nature,science看下相关的文章,目前我们华大基因
在上面发了很多文章,可以参考下比如熊猫的基因组文章,还有水稻啦,很多的。

⑤ 什么也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研究动植物的时候以类群来研究比较合适.
生物分类学的概念
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据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约有2 000万~5 000万种生物还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研究、保护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学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梳理,分门别类,逐步建立了生物分类学.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三个领域.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生物归入不同的类群(分类单元);命名是根据国际生物命名法给生物分类单元以科学的名称;鉴定则是确定一种生物属于已经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程.因此,概括来说,生物分类学是对各类生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按分类学准则排列成分类系统,并对已确定的分类单元进行科学命名的学科.其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
生物分类的方法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物进行过分类.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分类方法上有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这两种方法也代表了分类工作发展的两个阶段.
人为分类法 主要是凭借对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的认识将生物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本质联系,因此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大都属于人为分类体系.例如,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将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他还根据雄蕊的有无、数目,把植物界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纲等24个纲.16世纪我国李时珍(1518—1593)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将植物分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将动物也分为五部,即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和兽部;人另属一部,即人部.又如,亚里士多德根据血液的有无,把动物区分为有血液的动物和无血液的动物两大类,等等.
自然分类法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的确立及生物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现存的生物种类和类群的多样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学应该反映这种亲缘关系,反映生物进化的脉络.
现代生物分类学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特别强调分类和系统发育的关系.在研究分类的过程中,分类学家追求的是划分的分类单元应是“自然”的类群,提出的分类系统力求反映客观实际,也就是说要符合系统发育的原则.因为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际反映.因此,研究各生物类群的分类学家,都把组建该类群的系统发育作为主要目标,以便在此基础上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的历史,编制生物的多层次分类系统,即自然分类系统.
植物的自然分类法是以植物的形态结构作为分类依据,以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从生物进化的理论得知,种类繁多的植物,实际上是大致同源的.物种之间相似程度的差别,能够显示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上的远近.判断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相同点的多少.例如,菊花和向日葵在形态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如它们都具有头状花序,花序下有总苞,雄蕊5枚,花药合生.于是就认为它们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而菊花与大豆相同的地方就比较少,如大豆花是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蝶形花瓣,二体雄蕊(花丝9枚合生,一枚离生),于是就认为它们的亲缘关系比较疏远.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植物的分类已经不仅以形态结构为依据,而且得到了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古植物学等学科的密切配合.各国植物学家正在这方面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便使植物分类的方法更加完善.
动物的自然分类方法更加复杂,主要是根据同源性进行分类.分类学家必须考虑多种多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化学、行为、营养、胚胎发育、遗传、细胞和分子组成、进化历史及生态上的相互作用.特征越稳定,在确定分类时就越有价值.
生物分类的依据
目前生物分类已从形态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扩展到多个学科.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分类学家在分类的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生理、生化、免疫学、生态分布、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进行分类学研究,以便获得更为可靠、更为全面的分类学依据,来确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使“自然分类”更符合自然的本来面貌.
总之,一切具有种间差异的特征均可作为分类的依据.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生物学各学科的发展为生物分类的逐步完善提供了条件,人们才有可能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最终建立起一个反映亲缘关系的自然分类系统.

⑥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前者,是以实验动物本身为对象,专门研究它的育种、保种(培育新品种、保持原有品系的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生殖及生态等特点)、繁殖生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予防,以期达到如何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后者,是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实验动物如何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去,为生命科学和国民经济服务。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基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物学、兽医学和医学等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成就发展起来的。因此这门科学是综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泛,它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不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以遗传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还要引用机械工程学、环境卫生学、建筑学等科学,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

⑦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 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准备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参考。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

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 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养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时亦需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同时还要依法符合动物防疫、检疫的要求。例如,对肉用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要依照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办理。

2.4充分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市场调查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非常重要,热门品种和紧俏品种不一定是好品种,有经济效益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好品种。原则上是以销定产,鹿、水貂和蓝狐等大规模养殖的物种,产品市场亦相对较大,虽然竞争激烈,但产品相对容易销售。饲养花鼠主要作为宠物出口国外,虽说目前花鼠养殖场数量极少,出口价格也较高,但如果没有专门的出口渠道,仅靠需求量很小的国内市场,盈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鸵鸟肉和杂交野猪肉的年产量并不高,但因市场需求量较小,供、求市场脱节,部分地区产品供不应求,部分地区产品严重积压,个别地区的杂交野猪肉价格和家猪基本相同,因此盲目进行养殖很难见到效益。

2.5选择合适的地点建场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和市场需求不同适合分不同的地区饲养。例如,鳄鱼、虎纹蛙等特别适合在气候温暖的海南饲养;水貂、狐和貉等毛皮兽适合在寒冷的北方饲养。非典过后,因广东省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以广东省作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周边省区的果子狸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海南省没有制定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的政策法规,所以目前在海南省饲养果子狸仍然有利可图。

2.6加入行业组织,及时了解信息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组织发展较慢,虽然在一些地区和一些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养殖协会,但多数协会结构单一,其指导性和组织性不强,科技含量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挂靠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成立于 1991年,十几年来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定要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加强交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和行业信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3.1养殖种类的选择

如果以前没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经历,刚刚步入本行业时,应选择容易饲养、种源充足、供求市场都很大的常规品种,尽管利润有限,但风险较小,而且可以积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经验,如梅花鹿、马鹿、蓝狐、野猪和雉鸡等。选择药用动物和裘皮用动物养殖只需了解国内、外大市场的行情即可,选择肉用动物养殖一定要了解周边市场的需求。有文章介绍蓝孔雀的养殖市场前景很好,除了肉的价格高昂,还可以将雄孔雀制成标本高价出售。因蓝孔雀肉在广东市场销量较大,所以在广东省及其周边省区养殖尚可,在其他地区大规模养殖则必须考察当地市场;如果与标本公司签定了合同,尚可能制成标本出售,所以在普通养殖时根本不能考虑标本的利润。海狸鼠养殖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有文章介绍海狸鼠产品经深加工后,每只经济效益可超过千元,但实际上无人从事产品深加工,盲目发展最终导致海狸鼠养殖业的全面崩溃。所以,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前必须了解所要养殖品种的真实市场价值和养殖成本,慎重做出选择。

3.2引种问题

确定了养殖的种类,然后就是如何选择优良种源的问题。选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一定要请专家协助,参照选种标准,选择有实力的养殖场进行引种。因种兽的价格相对较高,很多经销商都将商品兽当作种兽出售,扰乱了养殖市场。近十年来,我国相继从芬兰、挪威和美国等国引进了大量的优质种狐,对改良我国种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场家用改良狐冒充进口原种狐,杂交后代出现严重退化,使许多养殖户蒙受经济上的损失。

3.3技术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在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需注意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不要选择技术尚不完善的养殖物种和养殖方式,比如蚂蚁养殖和全人工圈养林蛙技术尚不成熟,疾病多、死亡率高、经济效益差,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资料,盲目投资。二是要学会辨别技术的真伪,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资料和一家之言,许多骗子学了些简单的养殖技术就自称为专家教授,大肆行骗,也有个别学者为了个人利益胡乱鼓吹不成熟的养殖技术,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仅以蓝狐的人工授精技术为例,据我国最早开展蓝狐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专家统计,我国人工授精母狐的受孕率高低差别很大,较高的受孕率达到或超过了 80%。但一些蓝狐养殖企业宣称其掌握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使母狐的受孕率达到98%和99%,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3.4炒种与诈骗

加入行业协会,多向专家咨询,摈弃暴富心理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防止被骗的关键因素。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恶意炒种现象屡见不鲜,价值只有几元的豚鼠被炒到几百元,几十元的海狸鼠被炒到几万元,上千元的鸵鸟被炒到十几万元,最后受损失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炒种有几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放种回收,将要炒作的物种高价出售,再与养殖户签订高价回收合同,待骗到一定余额时逃之夭夭。二是对炒作的物种进行商业包装,更名改姓,将海狸鼠称为海龙,将豚鼠称为中国黑豚,将仓鼠称为珍珠獾,将番鸭称为鸳鸯鸭等。三是夸大炒作物种的经济价值,如养殖蓝孔雀除了出售肉,制成标本还可以卖几千元;将海狸鼠体脂肪开发成化妆品,经济效益每只可达一千元;在鸵鸟蛋壳上进行雕刻绘画,可以卖几千元。这些宣传都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养殖户很容易上当。四是把养殖技术尚未成熟的物种宣传成如养殖畜禽般简单易行,如关于蛇类养殖的书籍出版了几十本,但养蛇技术至今尚未过关。此外,在哈尔滨进行大规模的商品鳄鱼养殖,在广东省和海南省养殖蓝狐等,都不符合客观规律。

3.5综合开发

提高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对特种经济动物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保证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每种特种经济动物都有其自身的主要产品,如貉和蓝狐的毛皮,鹿的茸角和鸵鸟的肉等。如果对貉肉进行加工并进入食品市场,开发鹿的茸肉兼用品种,对鸵鸟皮进行深加工,就会获取更大的利润,同时降低了养殖的风险。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目前十分重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所以在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也应选择有综合开发潜力的品种。

⑧ 经济动物学考研科目

动物学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它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在此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01原生动物生物学;
02动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学;
03水生动物学;
04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
05水生动物生殖生理学;
06水生动物营养学;
07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
08生态毒理学;
09鸟类生态学;
10昆虫生理生态学;
11发育生物学的细胞信号转导;
12动物分子系统学;
13原生动物生物化学。

阅读全文

与经济动物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数字78是什么 浏览:732
爱情是幻想叫什么名字 浏览:957
校医事业编招聘在哪里能看到 浏览:332
校园爱情连续剧有哪些 浏览:92
爱情公寓停车位多少钱 浏览:761
黑帝斯讲了什么故事 浏览:651
抖音如何开故事直播 浏览:977
如何维持女孩爱情 浏览:391
怎么样进入爱情树 浏览:306
贵阳和太原哪个经济好 浏览:371
美女在厦门做什么工作 浏览:42
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怎么发展 浏览:582
为什么喜欢伏羲的诞生这篇故事 浏览:813
母子健康手册跟坐月子有什么关系 浏览:560
事业单位增编多久一次 浏览:469
这是一个出车祸的故事英语怎么说 浏览:75
王德顺谈健身吃什么都不健康 浏览:156
创造故事的人有多少 浏览:462
可以维持爱情的东西有哪些 浏览:905
婚姻早晚一根香什么意思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