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什么是违法性经济裁员

什么是违法性经济裁员

发布时间:2022-07-26 00:00:38

① 什么叫非法裁员


【法律分析】
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司的裁员都是违法的。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② 哪些情况下公司裁员是属于违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能裁员: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什么是违法性经济裁员扩展阅读

以下4种情况最容易被裁员:

A、资历最浅的员工,高层会认为他们的去留不会对公司的前景带来太大的影响。

B、绩效水平最低的员工,尤其业绩无法达成与其高薪形成正比的员工。

C、低价值员工(低价值人力资本、低晋升潜能)也是裁员的重点考虑对象。

D、经常假公济私,浪费公司资源的人。公司到了危难之时,当然会心狠手辣地清理掉这些为公司雪上加霜的人。

企业裁员的人数: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从该条款规定看裁员必须符合以下程序:

(1)人数要求:裁减人员需达到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才可启动裁员程序,少于该人数的,应当只能够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2)提前说明: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注意既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也可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选择;

(3)报告程序:裁减人员方案需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注意法律并没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才可裁员,只要履行报告程序就行了。本案中公司裁员人数达到50人,符合了人数要求,提前30日通知了工会获得工会同意,且向劳动部门报告了,因此裁员程序基本符合要求。

③ 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的区别

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的区别如下:
1、合法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
2、非法裁员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因为裁员关系到许多员工的生活,影响极大,所以裁员被严格约束。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一种情况是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另一种情况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
企业裁减人员,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减人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减人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④ 什么叫裁员,什么叫小裁,大裁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高行政处分。实际上,企业通常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只要其错误不十分严重,并愿意改正错误,就不马上开除,可先给予留用察看处分,以观后效。希望以上能够帮助到你

⑤ 裁员有不同类型,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裁员有不同类型,什么是经济性裁员?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的讲:经济性裁员就是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性原因,解雇多个劳动者的情形。对经济性裁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经济性裁员, 是指用人单位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 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保护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生存能力, 度过暂时的难关。

考虑到经济性裁员对劳动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而且经济性裁员的人数标准过低,用人单位很容易利用终止条件更宽泛的经济性裁员来解除劳动合同,但对劳动者来说并不好。同时,我们应该考虑社会的宽容。如果一次辞退更多的工人,却不履行说明情况、听取意见、报告的程序,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次性裁减20人或20人以下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属于经济性裁员。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违法性经济裁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雪花酥在爱情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421
什么叫牙齿健康知识 浏览:258
单字的故事哪个歌 浏览:924
婚姻中受了伤怎么发说说 浏览:147
中级经济法看多久能过 浏览:415
有人问有故事吗怎么回 浏览:15
跟美女聊天玩什么 浏览:135
爱情公寓工资多少钱 浏览:907
健康经常遗尿怎么治疗 浏览:51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婚姻 浏览:262
哪些经济实惠的连锁酒店 浏览:643
农村母子健康手册在哪里办 浏览:770
池善雨婚姻状况如何 浏览:126
晚上好各位大美女英文怎么说 浏览:208
美女下面的什么样 浏览:393
幸福肥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浏览:955
爱情数字78是什么 浏览:732
爱情是幻想叫什么名字 浏览:957
校医事业编招聘在哪里能看到 浏览:333
校园爱情连续剧有哪些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