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贵州和广西的经济情况哪个更好
2020年广西省GDP比贵州省排名靠前,2020年广西省经济比贵州省经济好。
2020年,广西的GDP总量为2.22万亿元,贵州为1.78万亿元,因此广西领先于贵州。贵州的主要支柱产业酒、煤、电、烟以及旅游业,不过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医药产业、航天航空也在快速的发展。而广西的主要产业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汽车制造以及机械。总体而言,贵州的产业方向是“新经济”和服务业,但是基础薄弱,是从零开始打造。广西的产业主要是重工业为主,有雄厚的基础。
(1)横县经济和平南经济哪个好扩展阅读:
广西位置比贵州好:
广西位于中国岭南地区,因为拥有北部湾的天然港湾,使得广西成为中国西南最近的出海口。广西也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的桥头堡。另外,从西南地区到达珠三角的交通线路也必经广西。水运方面,发源于云贵的西江干流流经广西,汇入了柳江、桂江、郁江等可以通航的河流。根据统计,广西的内河航运里程是位居全国第一的。在铁路方面,黔桂线、贵广高铁等西南出海通道都从广西经过。可以说,广西的地理位置是得天独厚。
⑵ 广西哪个城市的经济最好北海呢好玩不
现在是南宁发展最快,柳州不行了,老城市了,南宁现在是一年一大变样了
⑶ 广西哪个城市经济比较好
南宁市经济最好。
广西十四城市实力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
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
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
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财政收入74.63亿元,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
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
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
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
3、桂林市
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
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
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
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
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以北流、容
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
活力的增长点。
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
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
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
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
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
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
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
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
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
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
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
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
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
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
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
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
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
大支柱.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
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
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着称于世。,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
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
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
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
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政府决定把百色
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如果我这辈子注定要孤单,我会选择在路上漂泊一生。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认识喜欢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
伴。然后和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握手,拥抱,一起看繁华世界人间苍凉,然后告别,然后期待下一
次惊喜的重逢。?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
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
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
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
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 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贺州市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121条,总长73.68公里。贺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水
路航运为主。207、323国道和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洛
阳至湛江铁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过贺州市。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
移,贺州市建立了旺高、西湾、信都工业区和贺州高科技工业园,
12、河池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
贫困县市。现在正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
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
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为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目标而努力奋斗。
13、崇左市(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
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
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工业园、大新锰谷工业园、
左江农产品加工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扶绥华侨投资区、大新桃城乡镇企业工业区、天等特
色产品加工园等工业园区。
14、来宾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至今还不满两周岁。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暂时排于十四位)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
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
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
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
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
⑷ 横县的经济
横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尤以粮、蔗最多。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3.05亿公斤,甘蔗(包括果蔗)66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7倍和128.4倍。农业总产值24756万元(1980年不变价计),其中种植业产值16278万元。1950年至1985年,全县向国家提供粮食13.77亿公斤,年均3825万公斤,最多的1983年达9518万公斤,人均110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5.7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4%。种植业还为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9.1%的制糖业提供原料。蔗糖业提供的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7.7%。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起设建设科、农业局(科)等,主管农业生产。后又陆续设良种场、推广站、种子站、测报站、土肥站、农科所。在各乡(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村设专职农业技术员。1985年,全县农业部门有干部176人,其中技术干部143人(县37人、乡镇106人)。在技术干部中,有农艺师44人,农业技术员28人。 民国18年(1929年),横县(含原永淳)工业,仅有铁器制造、木器制造、炮竹制造、酱料制造、酸卤制造、竹藤棕草制造、服装用品制造、雕刻和摄影共18家,从业人员41人。
民国19年,永淳县政府投资4万元(桂币),在永淳县城(现峦城镇,下统称峦城)兴办文化用品制造厂,从业人员70人。同年8月,横县县城(现横州镇,下同)先后兴办度量衡制造厂(店)4间,从业人员10人;峦城兴办6间,从业人员15人。
民国32年,全县铁器制造者、木器制造者、陶器制造者、铜器制造者、竹器制造者、皮鞋制造者、土布制造者、土带制造者、布鞋制造者、毛巾制造者、草席制造者、炮竹制造音、酱料制造者、酸卤制造者、烟丝制造者、服装制造者以及民间酿酒、碾米、榨油、榨糖等制造者发展到904家,1187人。
民国38年,横州有县政府直接管办的横县电灯公司、横县印刷厂2间以及惠泰隆酱园、大昌正记酱园、均安酒坊、宝华茶厂、恒昌织布厂、陈益栈织布厂、朱名琛织染布厂和峦城有翁联栈织布厂、大米加工厂,百合有和隆锅厂、达裕锅厂,南乡有天亮锅厂、遂祥锅厂、合山锅厂、西津锅厂等私人经营或联合经营的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除横县电灯公司和永淳的大米加工厂采用机器生产以外,全部都是使用手工工具生产。
1950年8月,横县人民政府接管民国县政府办的横县印刷厂和横县电灯公司。5月,林赞和、赖国祯、黄金海等19户,在峦城兴办峦城公益酒坊。同年6月,来亢宗在横州兴办福民织布厂。
1951年6月,灵山县平南锅厂的梁着光搬到南乡兴办利华锅厂,8月,又与南乡遂祥锅厂以及西津锅厂搬到南乡合并,成立利群锅厂。峦城邓天郝、黎子雄在峦城分别兴办天兴号织布厂、黎子雄织布厂。11月横县印刷厂正式命名为地方国营横县印刷厂。
1952年2月,横县专卖公司接管峦城公益酒坊。同年4月,横县电灯公司改名为横县电厂。
1953年5月,峦城的黎植萱在峦城兴办黎植萱织布厂。8月建立中国茶叶公司广西省梧州支公司横县茶叶收购组。同年11月,峦城公益酒坊转为地方国营横县峦城酒厂。
1954年1月,横州福民织布厂和陈胜玉、蒙澡织布厂合并,成立先声织布厂。2月横州私营的宝华茶厂并入横县茶叶收购组,改名为公私合营横县茶厂,8月转为地方国营横县茶厂,12月中国茶叶公司广西省公司接收,又改为广西省横县茶厂。这一年工商业者学习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后,接受国家统购包销的11户25人,接受国家委托加工订货的有酱料、酿酒、碾米、纺织、土制锅头等59户122人。1955年2月,峦城翁联栈织布厂、天兴号织布厂、黎子雄织布厂、黎植萱织布厂合并,成立峦城联合加工厂。同年6月,横州私营的惠泰隆酱园、大昌正记酱园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横州大昌酱料厂。8月,广西省劳改局驻横县马岭劳改农场兴建谢圩糖厂。
1956年2月,南乡的合山锅厂和南宁地区办的邕宁镇龙锅厂搬到南乡并入利群锅厂,成立公私合营南乡锅厂。百合的和隆锅厂和达裕锅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百合锅厂。峦城联合加工厂改为公私合营峦城棉织厂。当年,参加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135户,586人(其中工人319人),资金231399元,组成合营企业26个。资本最多的是惠泰隆和新申米厂,前者资本1950年1.8万元,合营时投资8560元,后者1952年10362元,合营时投资8857元。雇工最多的是朱名琛染织厂,1950年37人,合营时53人。资本最少的是利成号,合营时投资851元。
1958年3月,横县兴建第一个地方国营工厂横县淀粉厂。5月,槎江镇红星铁木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部分过渡到国营,成立地方国营横县农械厂。6月至12月,横县硫磺厂(12月改为地方国营横县化工厂)、横县造纸厂、横县造船厂、横县农药厂、横县水泥厂、横县玻璃厂、横县槎江炼铁厂、横县江口炼铁厂、横县江口化肥厂、横县六蓝加工厂、横县六景炼焦厂、横县云表糖厂、横县尖顾铅矿、横县水滴铅矿、横县昌六铅矿、横县那阳煤矿等16个地方国营厂、矿上马。8月,自治区兴建的西津水力发电厂破土动工。这一年,全县工业企业职工人数达2550人,总产值为1208万元(其中区办工业69.2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6元(区办工业4099元),发电量9.25万度,供电量8.85万度(其中工业用电5.06万度),茶叶341.45吨(区办工业),混合机制糖1248吨,黄片糖413吨,白酒1098吨,酱料606吨,锅头4.14万只,水泥1767吨,铁木制小农具1.92万件,木制家具0.98万件,人、畜力车2650架,棉布79.6万米,皮鞋1.6万双,制皮600张。1959年1月,地方国营横县农械厂改名为地方国营农机修造厂。5月,自治区驻横县国营良圻农场内兴建良圻造纸厂。8月,公私合营南乡锅厂和公私合营百合锅厂搬迁横州,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横县锅厂。同年12月,专为西津水力发电厂施工所需而兴建西津动力厂。
1960年8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砖瓦厂。10月,公私合营横县峦城棉织厂大部分人灵和主要设备搬迁横州,并入公私合营横县棉织厂,改名为地方国营横县棉织厂。1961年10月,地方国营横县水泥厂、横县玻璃厂、横县那阳煤矿并入地方国营横县锅厂。1958年6月至12月上马的地方国营横县化工厂等16个企业和1960年8月兴建的地方国营横县砖瓦厂,全部下马。这一年,全县工业企业只有职工1689人(其中区办企业129人),总产值997.89万元(其中区办企业50.64万元),比1958年减少33.76%和17.39%。
1962年2月,横州均安酒坊并入横州大昌酱料厂,改名为公私合营横县大昌厂。
1964年6月,自治区办的西津水力发电厂1号机组发电。同年6月,横县电厂改为横县供电所。
1965年5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化肥厂。
1966年,全县工业企业有干部、职工1763人(其中区办工业445人),总产值3196.55万元(其中区办工业1784.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8131元(其中区办工业40097元,县办工业10715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发电量24775.97万度(区办24774万度),供电量2986万度(其中工业用电1504方度,农业用电825万度,生活照明用电657万度),茶叶1099吨(区办工业),混合机制糖26105吨,黄片糖562吨,白酒972吨,酱料552吨,锅头25.46万只,钙镁磷肥8046吨,铁木制小农具1.65万件,木制家具3.55万件,人、畜力车1818架,棉布37.20万米,皮鞋2.33万双,制皮1145张。
1968年5月,西津动力厂下马。
1969年6月,在地方国营横县锅厂内增加钢铁生产,成立地方国营横县钢铁厂。10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菌肥厂。
1970年8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水泥厂。8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炸药厂。
1971年5月,筹建地方国营横县氮肥厂。
1973年10月,地方国营横县炸药厂下马。
1974年5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自来水厂。9月,地方国营横县氮肥厂建成投产。
1975年5月,自治区驻横县国营良圻农场兴建良圻糖厂。8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罐头厂。10月,横县建筑工程公司(大集体)兴办该公司直辖的石灰厂、红砖厂和水泥构件预制厂。
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有干部、职工3295人(其中区办工业1195人,县办工业2100人,各占总人数的36.27%和63.73%),总产值11128.99万元,(其中区办工业7259.8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5.23%,县办工业3869.18万元,占34.77%),全员劳动生产率33775元。主要产品有:发电量100546.07万度(其中区办工业100025万度),供电量5011万度(其中工业用电2732万度,农业用电1149万度,生活照明用电1130万度),混合机制糖9213吨(其中区办工业3757吨),黄片糖1255吨,白酒1982吨(其中区办工业208吨),酱料1745吨,锅头28.71万只,碳酸氢铵15673吨,腐植酸铵磷9693吨,钙镁磷肥18656吨,铁木制小农具18.94万件,木制家具5.86万件,人、畜力车323架,交流电动机2465台,手扶拖拉机拖卡1140辆,动力粉碎机、动力碾米机1317台,棉布149.92万米,电炉钢3200吨,钢材4830吨,冷拔线材747吨。
1979年10月,地方国营横县菌肥厂转为南宁地区横县制药厂。
1980年6月,地方国营横县化肥厂转为地方国营横县白水泥厂。同年5月,横县革命委员会贯彻执行197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六个部门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对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后在企业内工作的14户、31人进行区别,结果,资本两千元以上,雇工4个人以上的工业者有朱名琛染织厂、达裕锅厂、和隆锅厂、大昌正记。惠泰隆、均安等6家,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一般不雇用工人,自己从事劳动,依靠劳动收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手工业者4家;占有一定生产资料,雇用1-3个工人,自己从事劳动,以维持生活主要来源的小业主4家。从业人员中,定为其他劳动者的6人,小手工业者8人,小业主2人,学徒2人(其余定为原工商业者)。
1982年2月,筹建地方国营横县石塘糖厂,12月建成投产。
1984年6月,兴建地方国营横县汽车修配厂。
1985年1月,筹建地方国营横县峦城糖厂,1986年12月建成投产。
1985年,横县工业企业属自治区办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茶厂、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津水力发电厂、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良圻农场造纸厂、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良圻农场糖厂。列入县办地方国营的有:横县糖厂、横县石塘糖厂、横县峦城糖厂、横县钢铁厂、横县锅厂、横县氮肥厂、横县水泥厂、横县白水泥厂、横县食品厂、横县制药厂、横县罐头厂、横县棉织厂、横县印刷厂、横县农机修造厂、横县汽车修配厂、横县自来水厂、横县供电公司、横昌矿产公司。列入轻工部门大集体的有:横县木器厂、横县五金厂、横县皮革厂、横县标件厂、横县机电厂、横县铸造厂、横县松脂厂、横县服装厂、横县印制厂、横县羽绒厂。列入基建部门大集体的有:横县石灰厂和横县水泥制品厂。全县总共34个厂,干部、职工7236人(其中区办工业1415人,县办工业5722人),总产值16315.41万元,比1978年增长46.6%(其中区办工业8603.41万元,增长18.51%;县办工业7712万元,增长99.32%)。全员劳动生产率22548元,下降33.24%(其中区办工业下降6.25%,县办工业下降26.85%)。这一年的主要产品有:发电量107626万度(其中区办工业106967万度),比1978年增长7.04%,供电量增长1.21倍(其中工业、农业和生活照明用电分别增长1.27倍、8.18%和2.23倍);混合机制糖和自酒增长2.9倍和37.45%;酱料和碳酸氢铵增长12.49%和89.44%;人畜力车和手扶拖拉机拖卡增长2.84倍和27.05%;黑色水泥和6.5公厘冷拔线材增长2.62倍和4.87倍;电炉钢和8公厘轧钢材增长3.22倍和35.68%;锅头和棉布下降19.89%和3.28%。这一年生产白色水泥5510吨,园钉292吨,石灰2900吨,水泥预制件2100平方米,水果罐头1483吨,板兰根冲剂274.31万块,罗汉果止咳冲剂635.84万块,五花茶冲剂223.16万块,石林通片1039.47万瓶。
1985年,各项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县办工业总产值:制糖占33.74%,食品占13.62%,金属占11.55%,建材占8.25%,化肥占5.77%,皮革制品占4.11%,机械占3.7%,制药占2.36%,纺织占1.47%,印刷占0.98%,木制品占0.88%,电力占1.56%,自来水占0.44%,其他占12.57%。 公元前206年横县已有商业活动。
1887年,横县圩场,装卸商品之端口头遍布全县。干隆十一年(1887年)的《横州志》记载:“横(县)之境,距城各百里,而遥为圩场者凡三十,至贸易米、盐之谓端口,则十而有三。三十圩即横州、谢圩、滩头圩、乔庆圩、云表圩、安乐圩、石罅圩、那阳圩、罗凤圩、木山圩、荒岭圩、博合圩、邓村圩、六加圩、筋竹圩、江口圩、南乡圩、西宁圩、飞龙圩、石柱圩、小里圩、莲塘圩、龙头圩、复旺圩、陶圩圩、石塘圩、校椅圩、青桐圩、花桥圩、刘公圩。十三端口是:清江、学前、小里、逢湾、西津、飞龙、平佛、滩头、南乡、甜菜、平塘、米端口及盐总端口。
民国22年部分关于商业的记载,以百合为中心,其次为县城,再次为南乡,全县商店214间,资本总额22893元(横县当年每担稻谷集市成交价5.64元,相当于4259担谷的价值)。入口货以洋纱、火油、生盐为大宗;出口以谷、米、牲畜、油料、茶叶方大宗”。民国32年编的《横县志》第五册中记载:民国29年全县有24个圩场,其中有23个圩场设有商店共1085间,资本总额2711788元。
⑸ 广西南宁除了市区之外哪个县的经济比较好
你好,广西南宁除了市区之外,宾阳县的经济比较好,经济上增加是广西十强县之一(排名靠前),请予以采纳,谢谢
⑹ 广西武宣县 桂平市 平南县三个县哪个经济好点私家车多一点
桂平经济好点。
我是平南的,我知道平南的发展状况!武宣县相对来说可能会比平南好点。
桂平原来也是县级来的,早都改成自治市了!
我先回答的,给分我吧
⑺ 请问广西哪个城市经济比较好
1 广西十四城市实力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财政收入74.63亿元,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
3、桂林市
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以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活力的增长点。
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大支柱.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着称于世。,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政府决定把百色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如果我这辈子注定要孤单,我会选择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认识喜欢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后和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握手,拥抱,一起看繁华世界人间苍凉,然后告别,然后期待下一次惊喜的重逢。�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
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其 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贺州市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121条,总长73.68公里。贺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水路航运为主。207、323国道和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洛阳至湛江铁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过贺州市。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贺州市建立了旺高、西湾、信都工业区和贺州高科技工业园,
12、河池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贫困县市。现在正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
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为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目标而努力奋斗。
13、崇左市(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
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工业园、大新锰谷工业园、左江农产品加工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扶绥华侨投资区、大新桃城乡镇企业工业区、天等特色产品加工园等工业园区。
14、来宾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至今还不满两周岁。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暂时排于十四位)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