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经济合作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作用
第四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与作用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
1.国际经济合作的根本特征
当代的国际经济合作是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相互尊重主权、坚持平等互利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所以在主权国家间进行经济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标志。
2.国际经济合作的综合特征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全球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综合特征,并且合作范围广、领域宽、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经常结合在一起发生一揽子的综合国际转移。
3.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发生的领域不同、交易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作用不同。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
通过国家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移动与重新配置实现了各国间在生产要素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互补,促进了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❷ 国际经济学研究什么
第一讲 导 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崩溃——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 ) 2.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的建立及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3.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二战后,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贸总协议即世界贸易组织。它为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贸易方式与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简单的进口与出口——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 5.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国际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搞好国际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各国又如何加强对国际性企业经营活动的监控与管理。)
6.资本输出有了新的内涵。(战前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一般都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战后各国主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并控制外资的投向,使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7.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世界着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由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它们为世界各国资金的余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发展。
8.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发展。(美元、黄金、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国英镑、日本日元——欧元) 9.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上述变化,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也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极其发展规律。 具体地说,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国际经济关系并不指某些具体的个别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具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这种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与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方法。由前可知,国际经济学是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组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则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综合分析法。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详细占有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国际经济关系的传导机制及其运动规律。
3.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既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要从逻辑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国际经济学学科体系。只有将历史与逻辑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构造一个科学的、逻辑严谨的国际经济学体系。 4.实事求是的方法。对于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既不能一概加以排斥、否定,也不能一概加以肯定、照搬。要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正确地评价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避免空洞的、脱离实际的方法,坚持洋为中用、为现实服务的方法。 6.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即运用数学原理、数学模型来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经济变量的依存关系;定性分析即考察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与发展趋势。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
三. 国际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一)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联系: 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西方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而国际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上也分为两大部分,即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宏观部分(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的范围;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国际金融理论实际上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的范围。
两者区别: 1、在研究对象上,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的理论经济学;而国际经济学则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经济学。 2、在研究范围上,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而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国际贸易则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利益、政策等。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总量问题,如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等;而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国际金融则主要研究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等。
(二)与世界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联系: 它们同属于理论经济学,都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共同的历史前提,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两者有相同之处。 两者区别: 1、在研究对象上,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生产关系,特别是国别经济。
2、在研究内容上,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问题;而世界经济学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涉及到了更宏观的问题,如世界市场问题、国别经济问题、世界能源问题、世界生态资源保护问题等。 3、在研究方法上,两门学科都采用抽象法,但在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抽象层次要比国际经济学中等高。
(三)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侧重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一些具体的业务、运行特点及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贸易学和国家金融学都属于应用经济学科,而国际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科。
四. 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第一讲 导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三. 国际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 一.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 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 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讲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试讲) 一. 国际贸易政策 二. 国际贸易措施 (一) 关税措施 (二) 非关税壁垒 (三) 出口鼓励、出口管制措施 案例一:中国直面“反倾销” 案例二:中韩贸易战前前后后的故事 案例三: 消灭走私的绝招 第一次作业
第四讲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一.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 二. 国际收支的平衡、失衡与调节 三. 国际储备 第五讲 外汇与汇率 一. 外汇与汇率的概述 二. 汇率的决定因素、汇率变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案例: 人民币升值“陷阱论”及汇率取向 课堂讨论: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第六讲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作用及趋势 二.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 观看教学片 第七讲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一. 劳动力国际流动 二. 技术国际流动 三. 国际资本流动 案例:非法劳工事件 与“打洋工”要走正道 第二次作业: 就劳动力国际流动, 谈你对“出国潮”的看法 课堂讨论: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第八讲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形式、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第九讲 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原因 二.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三.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课堂辩论: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总复习
❸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一,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1.国际经济合作的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重要形式;2.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都与生产要素和商品生产有关;3.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常常结合在一起构成综合性的国际经济活动.
二,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区别:国际经济合作既是一项新的业务,也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侧重于研究国际货物贸易以外的其他国际经济业务和交往方式。国际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强,在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3)简答题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1. 国际经济的理论支撑为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2.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策等。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3. 国际贸易是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意义是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作用: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续社会再生产。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❹ 帮忙做作业了 谢谢
(一)外汇与外汇汇率
1. 外汇(foreign exchange)。通常被定义为: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3. 我国规定外汇包括:(1)外国货币;(2)外币有价证券;(3)外币支付凭证;(4)其他外汇资金。
4. 外汇按可否自由兑换分为: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5. 外汇按交割期分为:即期外汇;远期外汇。
6. 外汇按来源分为: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
7. 按制定汇率的方法汇率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8.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价格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现钞价
9.汇率按外汇汇付方式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10.按照按营业时间汇率分为开盘价、收盘价
11、按交割时间汇率分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12、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13、一国货币汇率上涨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14、直接标价法也称 应付 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 外国货币 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 本国货币 来表示汇率。
15、间接标价法,又称 应收 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 本国货币 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 外国货币 来表示汇率。
(二)第二章 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是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场所。包括外汇和黄金的买卖,长、短期资本的借贷,以及有价证券的发行等。
2、现在多数国际外汇市场都没有具体的交易场所,而是通过交易人在银行柜台,或通过电话、电报、电传、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系统构建的一个进行无形市场。
3、外汇市场主要由以下方面参加者组成: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各类客户、中央银行。
4、国际际债券市场按筹集资金和促进资金流动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5、决定债券投收益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票面利率、发行价格和偿还年限。
6、债券的资信级别是决定其票面利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7、债券按面额发行称等价发行;低于面额发行称为低价发行,高于面额发行称为超价发行。
8、根据所发行债券的性质不同,国际债券市场基本上可分为外国债券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两大类。
9、外国债券市场主要是指那些对非居民开放、准许其按该国法律规定发行债券、筹集货币资金的西方国家的债券市场。
10、欧洲债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债券是以市场所在国以外的其他自由兑换货币为面值的债务证凭。
11、欧洲货币是指在发行国以外存放并进行交易、且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法令管制的货币。
12、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有伦敦型、纽约型、避税港型。
(三)第三章 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是关于国际本位货币、汇率安排、国示储备资产的决定、各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体系。
2、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依据 含金量 决定,这样的汇率也称为 固定汇率。
3、布雷森林协定中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其内容为:(1)双挂钩;(2)固定汇率。
4、布雷森林体系规定的双挂钩是指:美元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通过美元同黄会间接挂钩。
5、浮动汇率制度下,各种货币的汇率,主要由市场自由决定,并随外汇供需状况而波动。
6、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水平的决定基础是 各国货币的购买力。
7、浮动汇率制度从政府是否进行干预来划分,可分为:自由浮动 和 管理浮动。
(四)第四章 外汇交易业务
1、直接标价法:大数在前,小数在后,表示升水;间接标价法:大数在前,小数在后,表示贴水
2、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汇率大于即期外汇汇率;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汇率小于即期外汇汇率。
3、投机者预期某外币汇率将上升时,就在外汇市场买进该外币现汇,当该外币汇率确实上升时,再抛出该外币,通过即期外汇交易低价买进、高价卖从而获利。反之,当投机者预期美元汇率将下跌,就在外汇市场抛出美元现汇,当美元汇率下跌时,再购进美元现汇。
4、一般高利率国家货币的远期汇率趋跌,低利率国家货币的远期汇率趋涨。
5、进行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属于保值性的;另一个是属于投机性的,
6、升(贴)水合年利率大于利差,做时间套汇;相反做套利。
7、外汇期权合同内容:货币种类、金额、协定价格、保险费和期权期限
8、在外汇期货交易中,为了防止交易一方拒付造成另一方损失,规定当事人必须向清算所支付一定的保证金。
(五)第五章 外汇风险
1、出口商承受着出口收入的外汇汇率下跌的风险;进口商将承受支付进口货款的外汇汇率上升的风险。
2、简单指数化形式是以一篮子货币的指数保值。
3、如果预期计价结算货币的汇率趋跌,那么,出口商或债权人就应设法提前收汇,以避免应收款项贬值损失
4、货币汇率变动产生的交易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内本币的现金流量。
5、国际借贷中,借、用、还外汇不统一,存在用、还外汇汇率上涨风险。
6、每年跨国公司要将全公司的财务报表汇总,要求把各子公司以外币计价编制的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用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单位进行折算,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会计风险。
7、经济风险不是产生于会计核算,而是来源于经济分析。
❺ 国际经济合作的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论1 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1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3 第三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和方式4 第四节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6 第五节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新特点9 思考题11 【案例分析】12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14 第一节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理论14 第二节经济一体化理论17 第三节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21 思考题25 【案例分析】25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27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27 第二节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35 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估与决策42 第四节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46 第五节我国直接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57 思考题64 【案例分析1】64 【案例分析2】65 第四章国际间接投资69 第一节国际间接投资概述69 第二节国际股票投资71 第三节国际债券投资76 第四节国际基金投资81 第五节国际信贷85 思考题88 【案例分析1】 89 【案例分析2】89 第五章国际资本合作新形式91 第一节国际风险投资91 第二节国际BOT投资99 思考题105 【案例分析1】105 【案例分析2】106 第六章国际劳务合作与国际工程承包109 〖2〗Ⅵ国际经济合作第一节国际劳务合作109 第二节国际工程承包115 第三节我国的国际劳务合作与国际工程承包124 思考题129 【案例分析1】130 【案例分析2】132 第七章国际租赁134 第一节国际租赁概述134 第二节国际租赁的种类137 第三节国际租赁的运作140 思考题146 【案例分析1】147 【案例分析2】149 第八章国际技术转让153 第一节国际技术转让概述153 第二节国际技术转让的内容155 第三节国际技术转让的方式161 第四节知识产权165 思考题170 【案例分析1】170 【案例分析2】171 第九章国际信息合作173 第一节国际信息合作概述173 第二节WTO《基础电信协议》与《信息技术协议》177 第三节国际信息合作的经济影响182 第四节国际信息安全合作187 思考题190 【案例分析】190 第十章国际发展援助192 第一节国际发展援助概述192 第二节联合国发展系统200 第三节世界银行贷款203 第四节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206 第五节我国与国际发展援助211 思考题218 【案例分析1】218 【案例分析2】222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合作组织224 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概述224 第二节政府间磋商与政府首脑会议227 第三节全球性经济合作组织230 第四节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36 目录〖2〗Ⅶ思考题239 【案例分析1】239 【案例分析2】242 第十二章国际经济协调245 第一节国际贸易协调245 第二节国际金融协调248 第三节国际投资协调249 第四节国际税收协调253 思考题259 【案例分析1】259 【案例分析2】262 第十三章我国对外经济合作267 第一节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概况267 第二节中美经济合作274 第三节中日经济合作277 第四节中欧经济合作280 第五节中俄经济合作282 思考题286 【案例分析】286 第十四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政策292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政策选择292 第二节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政策选择298 第三节国际人力资源流动与我国政策选择302 第四节企业国际化与我国政策选择306 思考题311 【案例分析1】311 【案例分析2】313 参考文献316
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年分别要学哪些课程请分别罗列一下谢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如下:
大一: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
大二: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
大三: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法、国际商法、市场营销。
大四: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物流学、服务贸易、期货市场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谈判。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国际经济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在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
❼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有那些区别和联系求大神帮助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联系 1.国际经济的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重要形式 2.国际经济和国际贸都与生产要素和商品生产有关 3.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常常结合在一起构成综合性的国 际经济活动.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学科是研究国家间各种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与配置饿运动规律及其协调机制,其侧重点主要是生产领域的直接合作;国际贸易学科则是研究国家间商品流通的规律性,其侧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2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3业务周期长短不同 4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❽ 辨析题:国际经济合作学科的对象包括一切国际经济交往的方式
不是。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际经济关系。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以生产要素国际转移为本质内容的、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之间以及它们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一定方式进行的经济协作。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各国政府通过本国与世界其他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保护本国自然人或法人在国外的合法权益;
其二,遵照国际惯例,制定并完善本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明确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本国应享有的权益和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其三,通过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本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各种关系,使对外经济合作的开展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宏观利益。
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人和自然人之间通过签订契约或合同等方式,确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以此建立较长期较稳定的经济关系而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不同国家的企业或公司间的经济合作活动构成微观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部分。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相辅相成。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宏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宏观国际经济合作规定了微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并服务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