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确定经济总量

如何确定经济总量

发布时间:2022-07-25 12:16:35

Ⅰ 什么是五大宏观基本经济总量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哪些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
1、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3、就业率
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指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与待业人员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力中,实际被利用的人员比重。一定时期在业人员越多或待业人员越少,则就业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

Ⅲ 实体经济总量如何测算

统计年鉴上的经济数据是产出值,比如企业利润,工人工资,财政收入等,可以用收入法计算GDP增长率,公式是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收入法的优点是它最接近GDP真实值,因为所有经济参与者的最终收入是通过在市场上的最终交换获得的,比如,企业的收入是其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的回报,工资,利润税收是企业收入的一部分。

Ⅳ 什么是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狭义指社会财富总量即社会价值总量,经济总量广义指所有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国民经济总量。
社会财富总量,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真正财富总量,既包括社会财富的量,也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狭义的经济总量是有效经济总量,不包括无效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总量,既包括有效经济总量,也包括无效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规模扩大有两种途径:资源配置与资源再生。狭义的经济总量增加更多通过创新与资源再生来完成,广义的经济总量增加往往通过资源配置与外延扩张来实现。新常态经济增长是狭义的即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包括无效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新常态是不断扩大有效经济总量范围、缩小无效经济总量范围的过程。
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总需求-社会总的购买力(买方);社会总供给-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卖方),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则会引起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都不利。
经济总量狭义指社会财富总量即社会价值总量,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真正财富总量,既包括社会财富的量,也包括社会财富的质。
狭义的经济总量是有效经济总量,不包括无效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广义指所有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国民经济总量,既包括有效经济总量,也包括无效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规模扩大有两种途径:资源配置与资源再生。
狭义的经济总量增加更多通过创新与资源再生来完成,广义的经济总量增加往往通过资源配置与外延扩张来实现。新常态经济增长是狭义的即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包括无效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新常态是不断扩大有效经济总量范围、缩小无效经济总量范围的过程。

Ⅳ 国民经济总量的计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
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Ⅵ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指标是什么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16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凡在指定时期内届满一定下限年龄,有工作并取得报酬或收益的人;或有职位而暂时没有工作(如生病、工伤、劳资纠纷、假期等)的人。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国民生产总量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

Ⅶ 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是什么

西方宏观经济学定义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GDP=C+I+G+NX(支出法); GDP=工资+利润+租金+税收+折旧(收入法)。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C+I+G+NX—折旧=工资+利润+租金+税收
按照资本劳动还原理论,若用生产法计算的话,国内生产净值=一定时期内投入的劳动因子总数=最终产品劳动因子数+中间品增量劳动因子数+进出口净值(价值、货币和资本新论第202页第一行中要更正一下,即把GDP更换成国内生产净值)。因为一定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不包括以前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所形成的本期折旧,即便折旧是本期投入的劳动因子形成的也应该扣除,否则会重复计算(因为折旧价值已作为成本计入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计量一定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实际上是计算国内生产净值而非国内生产总值。此时,一定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国内生产净值=最终消费品+(新增投资—折旧)+进出口净值,或一定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国内生产净值=最终消费品+新增净投资+进出口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品+资本形成总额(或新增投资)+进出口净值,这个公式和上面西方宏观经济学公式是一致的。
若用收入法计算的话,按照有机均衡市场分配理论,所有的劳动产品在不同的群体中分配(所有商品都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一定时期内投入的劳动因子总数最终全部分配完,因此有,国内生产净值=一定时期内投入的劳动因子总数=一定时期内分配的劳动因子总数=工资+利润+租金+税收,因此价值、货币和资本新论第205页第十四行中要更正一下,即把国内生产总值更换为国内生产净值。
提出国民净收入概念,国民净收入=国民收入—中间品增量价值=国民收入—(新增投资—折旧)=国民收入—新增净投资,因为只有最终消费品才能消费,新增净投资是不能消费的,国民净收入反映的是国民可消费的最终消费品数量。因此价值、货币和资本新论第205页第最后一行中要更正一下,即把国民收入更正为国民净收入。
尽管用资本劳动还原理论和有机均衡市场理论演绎出来(演绎法)的与西方宏观国民核算(归纳法)至少现在我还没有发现相抵触的现象,但是我发现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了以前时期生产转入的本期折旧,这部分不是本期的生产成果。举个例子,甲国和乙国的GDP都是10000亿,但是甲国经济增长更快,其新增投资大于乙国,只不过甲国本期折旧少于乙国才出现两国的GDP相等。如果严格对比两国在这一年的经济总量的话,那么应该甲国要超过乙国,因为当期甲国投入的劳动资源总量更大。
另外价值、货币和资本新论第159页第第十七行中要更正一下,更正为:只需上例中假设甲产品是普通葡萄酒,乙产品是窖藏葡萄酒。

Ⅷ 考察经济总量的指标有哪些并说明相互之间的关系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
衡量方法包括:

1. 收入法
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对这种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给出的国内总收入,只要随库存增值对之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再加上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就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2. 支出法
是把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及净出口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3. 产出法
是汇总该国的工业和生产型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若再包括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它就能给出国民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及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动)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则是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例如: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记入日本的GDP。反之,一个在美国制造业中开设公司的日本老板取得的利润是日本GNP的一部分,但他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超GDP,则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而GDP超过GNP时,说明的情况则正相反。供参考。

Ⅸ 经济资本总量如何确定

资本是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经济资本总量就是全部经济体资本之和,我国经济体有国有、私营、三资等等,那么中国的经济资本总量就是上述经济体的资本之和。
这个可是宏观经济数据,估计国家统计局可能有。
另:要注意与资产总量的区别。

阅读全文

与如何确定经济总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禁摩和经济发展哪个好 浏览:464
婚姻网怎么发联系号码 浏览:707
如何让女生越来越幸福 浏览:382
雪花酥在爱情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422
什么叫牙齿健康知识 浏览:261
单字的故事哪个歌 浏览:925
婚姻中受了伤怎么发说说 浏览:149
中级经济法看多久能过 浏览:417
有人问有故事吗怎么回 浏览:17
跟美女聊天玩什么 浏览:136
爱情公寓工资多少钱 浏览:909
健康经常遗尿怎么治疗 浏览:53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婚姻 浏览:264
哪些经济实惠的连锁酒店 浏览:645
农村母子健康手册在哪里办 浏览:771
池善雨婚姻状况如何 浏览:128
晚上好各位大美女英文怎么说 浏览:210
美女下面的什么样 浏览:394
幸福肥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浏览:957
爱情数字78是什么 浏览: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