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渝经济圈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同时,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第四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 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Ⅱ 渝北悦来处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吗
摘要 近年来,李后强教授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先后提出成渝博弈论、成渝协同论、成渝轴心论、成渝圈群论等多个学术观点。2019年7月25日,李后强教授在“2019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上提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府决策行为机理探析──以博弈论视角》;2019年11月12日,李后强教授在“第九届泛成渝经济区商会合作峰会”上作题为《成渝轴心论》的主题报告;2020年6月12日,李后强教授在“建设中国科技城 打造成渝副中心──绵阳市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上作题为《成渝绵协同论》的主题报告;2020年7月4日,李后强教授在“推进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端论坛”上作题为《成渝潼圈群论》的主题报告。
Ⅲ 成渝双圈有什么好处
成渝这两个城市,会成为西部增长的发动机、增长极、动力源。成都人口2100多万,市区人口1000多万,重庆人口3000多万,市区人口近2000万。西部两个人口如此密集,如此集中的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成渝双圈建设,毫无疑问是未来五年川渝地区发展的绝对重头戏。两地在规划纲要中对此均有浓墨重彩的部署。
其中,四川是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一干多支”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重庆第二篇则是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由此也足见重庆对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Ⅳ 重庆渝北区是富人区吗
重庆渝北区是富人区。
渝北区,隶属重庆市,属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重庆市西北部。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区、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邻水县,总面积1452.03平方千米。
2020年,渝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55.68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326.08 亿元,增长0.5%。
气候
渝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着。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
常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134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319天。
Ⅳ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要体现什么
要体现了当今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成”“渝”是中国西部两座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的简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中国的1.9%、6.9%、6.3%。
2020年初,中国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西南腹地有着向西直达欧洲、向南连接东南亚与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这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Ⅵ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包括了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九项重点任务,指明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目标
规划明确要分为两步走,首先是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着增强。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Ⅶ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什么意思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意思是由重庆、成都组成的经济圈。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成渝地区一直举足轻重: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Ⅷ 现在风很大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德阳会受益吗
太难了 ,虽然国家它是划分为这个经济圈 但是最主要的发展还是在成都与重庆两个城市 除外的话 它只是附带的发展重心 并不在其他城市里面
Ⅸ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如何作为
这个规划提了几次天府新区,但一句话都没提到东部新区,这其实可以预见得到,天府新区在14年到18年规划期间,落地了很多中央单位,比如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西医院、最高法最高检法务部门,还有中铁、中交、中建、中电建等一大票央企在天府新区修西部总部,然后在19年的时候,天府新区突然减速,资金大部分批向了东部新区,你想这些单位不得通过自己的渠道找上面争取啊,而东部新区到现在为止主要围绕空港和大运会在修,落地的单位主要也是物流企业,没有中央单位跟着帮忙争取,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规划,东部新区就遇到了减速的时候。
Ⅹ 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多在努力提升公民的素质,对外地的游客多,宣传当地的一些特色景点,而且不断的在外部游客面前展现当地的良好的风土,人文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毕竟成渝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成”“渝”是中国西部两座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的简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中国的1.9%、6.9%、6.3%。
2020年初,中国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西南腹地有着向西直达欧洲、向南连接东南亚与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这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