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公布250亿欧元经济纾困措施有哪些
2020年3月16日,意大利内阁召开会议并通过了总额为250亿欧元、约合195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纾困措施,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实施的具体内容包括:
1、拨款12亿欧元给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提供半薪休假,或领取补贴雇用保姆照看子女;
2、年营业额2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暂停缴税;
3、向失业人员提供9个星期的保障性收入;
4、紧急拨款雇用医务专业人员加强港口机场等场所的防疫检验。
意大利总理孔特在内阁会议结束后发表讲话称,单凭这一措施不足以应对紧急情况,未来还将采取其他措施。
B. 意大利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靠政府管制经济,等经济好转了再放开。只不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采取的是独裁的法西斯方式,通过禁欲所有百姓的方式来掩盖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到独裁者手中,通过扩军解决就业问题和内需问题,虽然见效很快,但是必然结果就是对开开战扩张。美国是政府强力介入经济领域,通过政府投资,尤其是投资基础建设来提供就业岗位,刺激内需。
C. 意大利为什么南穷北富
说起意大利,艺术、时尚、历史、足球、阳光、美食似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集自然和人文风光于一身的国家,位于亚平宁半岛上。
亚平宁半岛宛如一只嵌入地中海的长靴,南北狭长。
历史上,不同文化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给意大利带来了巨大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表现在意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区则比较自由奔放,不循规蹈矩。
经过了几个世纪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南意大利在当时异常富裕。
除此之外,亚平宁半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贸易的发达,使得意大利南部成为了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中心。消失的庞贝古城就是意大利南部富庶繁华的见证者之一。
▲庞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维苏威火山吞没之前,这里曾是古罗马贵族的疗养胜地
但仔细观察意大利地图,半岛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最大的波河平原却分布在北部。
波河丰水期长,水资源丰富,波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积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条件比南部更优越,那么北方的发展应该比南方更好才对。但在罗马帝国时,北方蛮族(包括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中央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为了防止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人利用阿尔卑斯山这个天险,在北方修筑了众多的军事要塞,防止蛮族的入侵。以都灵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数是在军事要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抵抗北方蛮族的前哨阵地,开发成本高,因此虽然北部自然条件更优越,但这时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却在南方,北方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二、北方逆袭,南方没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时代,意大利开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状态,逐渐分裂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
日耳曼人开始进入亚平宁半岛,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意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蛮族的隐患已经消除,意大利北部的优势逐渐凸显,北方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完成了对南方的逆袭。
除了北方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商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此,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统治,直布罗陀海峡这一西方航线的生命线被阿拉伯人控制着。
直布罗陀海峡被异族封锁,处于地中海中心的亚平宁半岛逐渐成为了地中海航运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选择通过意大利北部,把货物中转到欧洲大陆。
地中海贸易区的发展,带动了威尼斯、热那亚、伦巴第等众多城市共和国的经济繁荣。
南方虽然纬度低,光照资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希腊殖民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人口数量较少,南部可以凭借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开垦来满足当时的需要。
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意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经无法供养更多的人口。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北方转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残余势力长期占据意大利中南部,生产力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大利南部的发展。
与此同时,意大利北方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文艺复兴,这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更是为后来的意大利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状态越来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天堑。各地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
当时的意大利境内,撒丁王国和两西西里王国是最具有影响的两个国家,撒丁王国在北方,两西西里王国在南方。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财税改革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兴建铁路港口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发展自由贸易,使撒丁王国成为了半岛上最发达的地区,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集中区,为统一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而盘踞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经济落后,保留着封建专制,且国王腐败无能。因此,承担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国的肩上。
加富尔还通过外交手段各个击破,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1859年,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击败了奥地利,收复了伦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国改名为意大利王国。
随后,意大利先后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亚平宁半岛,1870年,罗马教皇国并入意大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
三、制约意大利前进的沉重一步
意大利虽然完成了国家统一,但南北贫富差距过大,无论在意大利王国时期还是现在的共和国时期,都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为了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在稳固西北传统工业区的基础上,开发新兴工业区。
此举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意大利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人均GDP高达32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并成为G7工业国。在意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当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意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时尚和奢侈品中心,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众多豪车品牌,和阿玛尼、Gucci、芬迪等众多奢侈品。而南方却没有几个声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业政策没有惠及到南部地区,反而将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南部的经济落后削弱了意大利抵御风险的能力。
欧债危机席卷整个欧盟时,意大利北方凭借着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引擎,但经济基础薄弱的南部地区却一直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贫困的南方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拖油瓶。当欧盟国家的经济普遍回暖的时候,意大利由于南部“拖后腿”一直增长乏力。
▲意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难民(2017年数据)
南方的落后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意大利南部离北非较近,近年来许多难民从地中海登陆来到南部地区,治安问题尤为突出。
意大利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很多人去意大利旅游一般只会选择去中北部,风景秀丽的南方却因贫困带来的治安问题,让游客望而却步。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造成了整个国家的认同危机。例如在意甲赛场上,以米兰双雄和尤文图斯为代表的北方球队,对以那不勒斯为代表的南方球队,地域谩骂更是不绝于耳。
这种差距反应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国家分离的风险。北方认为南方成为了意大利发展的累赘,觉得自己劳动多,上缴的大量税款却要补贴南方的“穷鬼”。
这种不平衡导致的分裂势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愈加强大。一些意大利北部的右翼政党要求自治,甚至是脱离意大利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D. 意大利目前经济状况如何
意大利目前经济状况已经有所好转,已经摆脱了前阵低糜状态,以下是有关意大利的经济情况,希望对你有用
经济方面: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俱、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公路四通入达,旅馆多为中小型。主要旅游城市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旅游业营业额达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对外贸易是意大利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连年顺差,是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顺差国。进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为主,出口以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皮鞋、金银首饰等轻工产品为主。国外市场主要在欧洲,进出口主要对象为欧盟和美国。
E. 政府祭出80亿欧元纾困案,意大利能否拯救接近崩溃的经济
意大利的经济援助措施并不能够挽救意大利近乎于崩溃的经济状况。因为在今年病毒肆虐的情况下,意大利脆弱的经济面临着雪上加霜的情况。从意大利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病毒肆虐,就已经可以看出意大利的相关制造产业已经出现了严重外流的情况,因此意大利国内没有足够的相关工作岗位来提供给老百姓进行工作。可以说这也和意大利这些年一直在走高端产业升级有着一定的关系。
一、援助金额对于意大利疲软的经济简直是杯水车薪。因为意大利经济衰退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时间,可以说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意大利政府的一个难题,所以意大利的经济问题并不是援助多少钱就能够得到根本性改变的。因为意大利国内相关产业并不能够给意大利老百姓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虽然意大利面临着很多经济方面的问题,但是意大利毕竟是一个老牌的发达国家。所以说意大利还有着足够的底气来应对现在的经济危机。
F. 意大利如何解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给了意大利的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为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危机,意大利法西斯更加急于从战争寻找出路。但因当时意大利实力有限,难以和英法在巴尔干、多瑙河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展开争夺。而一旦侵占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便可将其在东非的几个殖民地连成一片,扼住欧亚航道的咽喉,切断英法同其亚洲殖民地的联系,有利于同英法的竞争;同时,还可控制青尼罗河水源,将苏丹和埃及的整个灌溉体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墨索里尼一心要夺取。
墨索里尼集结65万军队于埃塞俄比亚边境,准备进攻。
G. 查查意大利现在的经济怎么样
据意国家统计局预测,尽管近些年意大利遭受全球经济危机和欧洲债权人危机双重打击,在2015年年初意大利已经开始从经济衰退中缓慢恢复,今年有望实现经济复苏。
意统计局月度报告显示,2014年11月意大利经济预期指数为正值,该指数也是欧洲债权人危机之后首次恢复为正值,这样也预示着2015年前几个月经济将开始恢复增长。
根据预测,2015年,由于欧元的贬值,出口将成为拉动意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将逐渐带动投资的发展,融资环境也在逐渐好转。而随着意政府劳动市场改革的效果逐渐显现,2015-2016年间,意失业率也将有所下降。意大利经济部副部长在政府会议上提道:2015年前意大利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长率为0.8%,略高于近期政府预估值的0.6%。
H. 二战后,意大利和德国是如何振兴经济的
I. 在战争结束前德国就拥有想当数量的高科技人才。研发能力强,生产设备先进,产品工艺较高。例如德军专门对付马其诺防线而生产的古斯塔夫格特拉大炮长43米宽7米高11米重1350吨。由于发射炮弹对炮管内膛磨损相当厉害,所以后发的炮弹要比前面的直径要大,也就是每一发炮弹经过精密计算单独生产,按发射先后顺序编号。由此可见当时德国具有的非凡生产工艺。在二战后期出现的V-2火箭,喷气式飞机虽然未能在战事上为第三帝国挽回失败的命运,但却还是证明了当时德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另外尽管许多工厂毁于战火,但大批科技人才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依然在,并没有造成技术断层,为今后的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II.盟军的慷慨。战后盟军没收了所有纳粹德国的资产。以大众汽车厂为例,它一度为盟军控制,英国人重建了工厂,更名为沃尔夫斯堡发动机厂,公司资产被没收。主要修理英军车辆和生产吉普车发动机,并少量生产大众汽车供应占领军和德国邮政用车。1949年盟军放弃了对纳粹没收资产的管制,而没有象苏联人那样疯狂的从占领区将整个整个德国工厂搬回去--的伏尔加汽车就是全部的德国技术。也就是说西德地区的尚未毁于战火的工业基础设施被保存下来了,而没有象东德地区再遭受一次比战火更甚的洗劫。为今后的经济重建保存了较为良好的工业基础。
III. 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战后欧洲经济破败不堪,德国更甚。生产尚未恢复,经济面临崩溃,人民生计也是极大问题。由于普遍贫困导致共产主义,潮逐渐冒出头来。马歇尔担任美国国务卿后认为消除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展只有尽快恢复欧洲经济,恢复人民正常生活。经过马歇尔的努力美国国会批准了该计划。此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即欧洲经合组织的前身。130亿美元自1948年到1951年以直接援助和贷款的形式为帮助恢复工农业生产、稳定金融、扩大贸易作出了极大贡献。在此期间几个西欧国家的GNP增长达到了15-25%,并极大的促进了化学,工程,钢铁工业的迅速更新,还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德国当然是其中最大的收益者。但这并非美国慷慨,而是出于与前苏联争取欧洲的不得已之举。
IV. 独创的社会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法律。经济部长路德维西艾哈德于1948年废除旧货币,推出新货币,即Deutsche Mark。而且取消了物价管制,利用自由市场自身体制来决定资源配置。政府放弃集中管理经济,恢复生产与消费的自由。以自由经济为主,国家干预为辅,政府尽量不干涉市场活动。即使干预也是为了鼓励竞争,打击垄断,创造一种竞争秩序。这就是经济学上称的社会市场经济。这是德国首创并践行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和保护这种“自由加秩序”的市场经济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为依托。第一,为适应自由竞争的要求,确立规制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如在竞争法方面颁布《反对限制竞争法》、修改《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颁布《损害赔偿责任法》、《德国产品责任法》.第二,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要求确立规制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如在规范企业法律形态方面,修正《公司法》,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明确国有企业必须以竞争者身份参与生产经营;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方面,颁行《企业责任法》、《营业场所租赁法》、《标准合同条件法》、《机动车货运法》等法律.第三,为适应社会安全的要求,确立社会分配调控的法律,如颁行《解雇保护法》、《就业促进法》、《严重伤残法》、《农民养老救济法》、《社会法典》等法律。第四,为适应国家适当调节经济的要求,确立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颁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经 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价格法》、《预算法》、《外贸法》、《税法》、《投资法》、《计划法》等法律。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普鲁士的律法就为许多国家借鉴,如日本的第一部宪法几乎就是照抄了一遍。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国家向德国借鉴,中国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完善的法律系统和稳定的经济使德国马克有“纸本位时代的硬通货”之美称。
V.出色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德国战后迅速恢复并在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世人所公认的,因此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又以作为主体与核心的“双元制”模式最具特色。所谓“双元制”,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数据显示在德国毕业学生占相应学龄人口的86%。其中25%选择了普通教育,61%职业教育。这两者的比率是29:71。也就是说100名中学毕业生有71人选择了成为技术工人。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建设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具有初、中级技术质素的合格工人,是德国工业的软基础。 为了振兴经济,意大利和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一样实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鼓励占有优势地位的服装和汽车等产业创名牌并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为了改变南北经济发展差异,在南部的巴里和布林迪西等三个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吸引外资和内资在那里投资办企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意大利和德国一样,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到九十年代一度超过英国,紧随美日德法,跻身世界经济5强行列。
I. 意甲何时才能复兴
1985年发生的“海瑟尔惨案”终结了英格兰球队在欧洲赛场上的强势,意甲开始崛起,到阿布驾临斯坦福,切尔西、西甲双雄、拜仁并起,这之间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意甲被称作“小世界杯”。意甲的衰落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经济开始衰退,而德国自1990年统一以后经济强势增长引领整个欧洲,所以拜仁和多特蒙德、勒沃库森、沙尔克04的崛起具有经济基础,而西甲双雄的暂时繁荣则属于经济泡沫。因此如果意大利经济得不到复苏,则很难看到意大利足球的复苏。
J.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意大利累计流失约100万工作岗位,当地居民如何生存
2020年,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身为欧洲国家的意大利,虽然在我们国家还有意大利自身的防疫措施下,比其他国家优先控制住了疫情的传播,但是,由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疫情一直难以控制,导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意大利累计流失100万工作岗位,给意大利的社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意大利疫情
经济过于依赖进出口
和欧洲的经济捆绑太深
一,意大利的疫情控制的比其他欧洲国家要好意大利在欧洲疫情爆发的初期,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反智,进行了比较科学的防控政策。和中国的沟通,中国也对意大利的疫情情况进行了对口的帮扶,所以,意大利的疫情控制状况,其实是比较优于英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