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云南与东南亚的18个陆路边境口岸,你知道几个又去过几个呢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沿边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最早的地区,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8个、二类口岸7个,是陆路通达印度洋、东南亚腹地及南亚的必经之地,是云南省乃至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
到2020年,经济带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2300亿元以上;沿边城镇加快发展,经济带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及对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的影响带动力显着增强;边境干线公路基本贯通,沿边铁路加快推进,玉磨、大瑞铁路基本建成,临沧-清水河、大瑞铁路接轨至腾冲铁路开工建设,国际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开放窗口作用逐步显现,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瑞丽、河口、磨憨、孟定等重点口岸进出口额及人员、车辆迅猛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屏障作用不断巩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展望2030年,国际运输通道全面形成,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边境城镇(市)开放发展更具活力,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内外联动、要素集聚、特色突出、互利共赢、和谐安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全面建成,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撑带。
㈡ 关于云南边境贸易的最新资料。因为要写论文了,谢谢!
■邓道勇
自1992年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以来,云南省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加速了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近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仪式在广西举行,场面十分火热。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零关税时代的到来,云南各地反应比较低调。在边境经济合作中,尤其是在边境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云南的处境较为尴尬。
管理主体尚需到位
云南省边境线长4060公里,有8个边境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毗邻。与这3个国家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瑞丽、磨憨和河口分别设立了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和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
在河口县委宣传部,记者向相关人员提出,希望到河口边境贸易区管委会采访。然而,从事外宣工作的陪同人员在经过一番打听后,告诉记者:“没有这个机构”。
在河口县商务局,记者见到了“云南省红河州河口边境贸易区管委会”的牌子。河口县商务局局长邓永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云南省红河州河口边境贸易区管委会的牌子挂了,机构也成立了,但是至今没有运行起来。
云南省德宏州政府研究室主任李全民告诉本报记者,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位于德宏州瑞丽市,面积1.92平方公里,西临瑞丽江,东、北、南三面与缅甸木姐相连。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办公厅(国计办“2000”287号)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区,这是全国首个实施“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政策的经济合作区。
管理主体缺位导致投入不足。磨憨口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自1993年口岸开通以来,除昆曼公路外,来自上级的投入资金仅有6000万元。财力薄弱,加上磨憨口岸地处狭长的沟谷地带,既不靠县城又不靠乡镇,开发成本非常高。
吴彬告诉记者,近几年,中国—东盟合作在陆路大通道方面全面提速,但磨憨口岸的区位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他向记者分析,制约磨憨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GMS交通运输便利化问题尚未解决。纵跨中、老、泰三国的昆曼国际大通道尚不能让三国车辆共同通行。昆曼公路228公里的老挝段存在通关时间慢、过境货物收费高、重复收费现象,加上中老货车运载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造成通而不畅问题。
二是国家原有的边境贸易优惠政策逐渐弱化,磨憨不再有不同于内地的优惠政策。而对面的老挝磨丁口岸,老挝海关后退18公里后,形成“境内关外”的特殊管理区。在政策方面,中国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相比,已经处于劣势。
产业体系尚待构建
吴彬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曾多次提到磨憨经济开发区、磨憨边境贸易区、磨憨特色物流园区等名称。虽然工作人员细致地介绍,但记者始终未能弄清设立开发区的初衷。
记者:磨憨口岸在向外招商引资时,是怎么介绍的?
吴彬:对外名称是磨憨经济开发区。
记者:经济开发区是如何定位的?产业导向是什么?
吴彬:这个问题还是头一次有人提出,我们还真没有考虑过。
记者:1993年至今,招商引资有多少?
吴斌:基本上没有招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边境贸易区和经济开发区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它们对产业体系构建并不明晰。资料显示,从磨憨口岸、瑞丽口岸进口的产品,很多不是本地企业使用,出口产品绝大部分也不是本地或云南生产,而是来自省外企业。
据记者了解,1985年,云南德宏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成为我国开放最早的沿边地区。1992年,瑞丽、畹町成为沿边开放城市,同年设立了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按照“境内关外”的方式设立了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德宏州成为全国沿边地区拥有沿边开放城市和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
不过,记者在德宏州采访过程中,并没有看到当地产业经济的繁荣景象。德宏州政府研究室的杨寿禄告诉本报记者,德宏州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省外生产,进口商品的80%销往省外。
由于边境贸易区、经济合作区目前的尴尬处境,云南省瑞丽、磨憨和河口三个地区均建议,国家尽快将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组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机构,及早在国家层面启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磋商与谈判。
据悉,云南省政府已经于2009年2月将相关报告上报国务院。
㈢ 河口瑶族自治县边境经济合作区
河口瑶族自治县边境经济合作区园区概况
园区级别:
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界定面积4.02平方公里,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区内实行税收、土地、项目审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一条龙服务。
园区位置:
位于云南省东南端,与越南老街市、谷柳隔南溪河、红河相望,边境线长193公里,有河口及坝洒、老卡、山腰、纸厂等各级口岸。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运在此形成枢纽与越南对接,是我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最佳口岸通道之一。
布局规划:
河口已形成了以边境贸易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新格局,现有各类商行商号181家,76户拥有边贸经营权,通过越南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关系,2002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近16亿元。
㈣ 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作用
从一个不知名的边境小山村,逐步成为云南省进出口贸易量第二大的陆路口岸;从国家级一类口岸设立,到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如今,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外商人的投资热土。今天,就跟随小编走进中老经济合作区,一同感受“两国一区”的新发展、新变化。
汽车从磨憨口岸出境,沿着宽敞的柏油路行驶不足十分钟,便来到老挝磨丁口岸。办好通关手续,就正式进入中老经济合作区的老挝磨丁片区。与磨憨一样,磨丁过去也只是老中国边境线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动了磨丁的快速发展,让磨丁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㈤ 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区别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在两国边境附近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部分地区进行跨境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聚集,实现该区域加快发展,进而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具体包括:内蒙古、广西、云南、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省(自治区)等地方。[1] 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
㈥ 孟定的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瑞丽、畹町、河口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云南获批的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原名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分为孟定核心园区、南伞园区和永和园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成立,使云南沿边开放迎来了新的突破,临沧边合区的建立和建设将对云南、乃至全国沿边省区边合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㈦ 西双版纳州哪些地方比较有前景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版纳人,我推荐几个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地方。
首先是勐腊县:作为古茶马古道的起源,古六大茶山,这里占据了五座,这里出产的茶叶举世闻名。勐腊县西面与缅甸隔江相望,南面和东面与老挝山水相连,这里是有中国第二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及中国第五个,云南第二个“勐腊(磨憨)开发开放试验区”,这里作为中国和老挝之间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云南第二大口岸),目前有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昆曼大道与中南半岛各国相连,同时2021年这里还将迎来泛亚铁路中线的贯通,发展前景向好。
其次是磨憨:作为云南第二大陆路口岸,磨憨是昆曼大道,泛亚铁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界,这里的磨憨火车站为客货两用站,占地面积达到了2464亩,如此巨大的体量很难说不是在为未来繁忙的贸易往来做充足准备。同时这里2016年被国家设置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现在领导小组由云南省长阮成发直接挂帅,短期内应该会有政策出台,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其余的诸如州府景洪以及勐海县发展前景也尚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实地考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