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是什么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1 18:48:53

‘壹’ 列举二十世纪以来发生的两次经济危机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一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引擎,但是制造业同时带来了大公司的诞生和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是由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以及长期不健康的发展。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市场信贷泡沫严重,最明显的表现是房地产行业大量的高风险、非传统的抵押贷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产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在现代经济危机中,生产过剩往往与财政金融危机并发,商品滞销与通货膨胀交织。

(1)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实体经济衰退,整体经济下行的基本面下,一旦美国转变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回流,货币贬值压力加大,这种发展模式就会难以为继,此期间积累的各种风险也会爆发出来,中国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如果继续放水刺激,任由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老百姓的积蓄将化为流水;如果迫于压力加息,则将刺破泡沫,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二十世纪以来,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的大危机,都是在美国爆发。在这两次大危机发生前,美国经济都已经历了长时期的繁荣发展,实体经济因处于经济长周期末端而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则因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而一派繁荣,资产泡沫飞涨,最后为了抑制泡沫而不得不逆向加息,终于刺破泡沫,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

‘贰’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何会爆发有何特点和影响

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无法调和
特点 危害范围大 持续时间久 危害程度深
影响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干涉的先河
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叁’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什么啊

世界经济危机:指的是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经济危机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1、社会动乱
2、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3、政变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战前或战后,其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
主要表现: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肆’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一、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是生产过剩。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着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二、经济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的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战前或战后,其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

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伍’ 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

经济危机特点:

1、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

2、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

3、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

(5)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阅读全文

与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婚姻宫正财七杀代表什么 浏览:148
婚姻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浏览:861
社会养老事业有哪些模式 浏览:470
有多少人觉得婚姻失败了 浏览:789
郫都区哪些地方能办健康证 浏览:531
穷的婚姻怎么办 浏览:742
鸡兔结合婚姻如何 浏览:312
美女的没拼音怎么写 浏览:59
什么是快乐星球美女视频 浏览:951
健康证查艾滋病梅毒是什么科目 浏览:789
幸福千万种是什么意思 浏览:526
海南航空经济舱p舱位是什么等级 浏览:438
爱情中如何才叫适合 浏览:322
摆什么求婚姻 浏览:138
背叛婚姻如何报应 浏览:851
城东餐饮健康证去哪里办 浏览:865
豫事办健康码黄码转绿码要多久 浏览:396
感觉没幸福感怎么办 浏览:332
什么是爱情大致分为两种 浏览:41
无交流的婚姻如何继续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