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Land Economics) 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经济、 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资产(资本)经济问题,分别涉及到土地实物、 土地财产以及这二者的货币表现。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地关系(生产力) 和与此相关的人与人关系(生产关系),或土地经济运行, 即与土地相关的生产力运行和生产关系运行。土地经济学是一门 应用 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又是“土地科学”(含土地经济学、 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等多门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学科。
‘贰’ 我学的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考属于什么专业大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国考里的管理学的公共管理类,具体可以查看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参考目录。
但是人保部对国考专业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省份探索性的给出一些本省的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分类目录,而其他省份有的说明是参考教育部的标准,有的直接不提专业这回事。所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查看专业参考目录,看自己的专业属于哪一大类。如果在专业分类目录中没有搜索到自己的专业,可以电话咨询想报考的招录单位,看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
另外,像税务机关就单独发布了使用于本部分的专业参考目录,还有其他部门在政策补充问答中也对专业要求做出了说明,所以报考这些部门的考生要格外注意查看。
‘叁’ 土地资源管理是什么专业
这个专业还可以,从业面非常宽:可以到政府机关(例如国土资源部门、事业单位(例如土地勘测等)农业管理部门等)、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主要看你自身的能力和学习的状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一门社会科学。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由于土地资源的多样化,有的学校,特别是一些财经、经贸类的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有细分到各种方向的专业。例如有的学校设有房地产方向的专业,主要研究房地产用地资源和房地产开发的环节。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发展前景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涌现,对加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过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这就需要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来解决。开设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名单[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 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山西] 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 内蒙古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 东北农业大学[上海] 同济大学[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 浙江大学[安徽] 安徽农业大学[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江西] 江西农业大学、华东地质学院[山东] 山东农业大学[河南] 河南农业大学、焦作工学院[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工学院[四川] 四川农业大学[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 甘肃农业大学[新疆] 新疆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全国排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4南京大学5武汉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中国地质大学8长安大学9内蒙古农业大学10贵州大学
‘肆’ 土地资源管理是文科还是理科
土地资源管理是偏文科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从2021年各省份招生计划来看,绝大部分高校都是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放在文科(历史)中进行招生,所以该专业属于偏文科专业。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 、保密管理。
二、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劳动关系。
三、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四、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
五、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
六、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
七、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八、服务业管理类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方向,偏向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法律、土地规划这方面;
工学方向,偏向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规划数据库这方面;
平时学习的课程一般有,法律、管理学、生态学、测绘学、GIS、土地规划学、地籍管理、评估学、土壤学、地质学;
比较核心的是测绘学、GIS、土地规划学、地籍管理、评估学。
‘伍’ 土地经济学属于哪个学科
土地经济学目前应该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除非是某些学校自设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陆’ 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2005年05月24日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黄贤金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地位
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土地学科体系的完善化、科学化以及应用性的增强。
(一)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性
土地经济学是关于人地关系和因其产生的人与人经济关系的总和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当然,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也是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所在,而无论是关于土地资源、土地规划、土地信息、土地生态、土地保护、地籍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归根到底也是为人地经济关系的规范化服务的,因此,土地经济学是土地科学中的主干学科。
(二)从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先导性
土地问题大致可以归为土地分配(产权)、土地利用(经济生产)和土地收益分享三类问题。而最早的农业共同体就是以对土地的排他性公有产权为基础的。因此,土地产权的出现,就意味着土地问题已经开始出现,由此也带来了土地利用等更多的问题。而与此相对应,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也具有先导性,土地经济学第一次成为大学教育的课程,是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授《土地财产》讨论课时开始的。正式成为单独研究领域则是在1919年美国在农业部内设立土地经济司时开始。土地经济学的先导性发展,以及土地问题的分化,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产生,由此推进了土地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从土地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地学科建设、发展与实践的全过程。
1.土地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由于土地经济学产生的先导性,土地经济学的发展为其他土地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基础。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土地估价、土地生态经济、土地政策、土地行政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以土地经济学科为基础的。因此,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建设中具有原生性、基础性作用。
2.土地学科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虽然我国当前的土地问题分别隶属于不同学科,但是通过土地经济学的发展,也有效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将土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土地规划学,则可以增强土地规划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土地规划实施手段的多元化,这都将更有效地推进土地规划的实施。
3.土地学科应用的基础性作用
土地经济杠杆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租地价、土地税费、土地产权等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了我国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效率。因此,土地经济学的应用性研究,将更有利于其他土地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土地经济学的主要基础理论有:
1.市场供求理论
土地供求分析是土地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而土地需求又是土地供给的起因,很大程度上对于土地供给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土地供求关系来看,必须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价格信息予以体现,才能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实践中必须依据这一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为科学地反映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的态势。
2.产权经济理论
相对于土地资源而言,土地产权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土地经济运行实践都是以具有一定产权的土地资源为单元进行资源配置的。土地产权要素对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还引导着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向。产权经济理论作为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效推进了土地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3.地租地价理论
地租地价理论既是土地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其对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当前有关地租地价的研究已经开始建立定量化的经验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而地租地价的研究,不仅与土地利用,而且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的合理化程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地租地价理论应用的面加以拓展。
4.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则是指从消费一件商品的一个额外的数量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在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中存在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即一种商品的消费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也越来越小;二是相等边际原则,即只有当消费者使花在所有商品上的单位投资所带来的效用相等时,才会使效用最大化。这两个原则,对于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规模以及产业部门之间土地资源的分配关系具有实践性意义。
三、土地经济学前沿问题
当今土地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土地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当然这本身也推进了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当前土地经济学前沿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主要有:
一是从政府土地利用行为角度,研究土地市场秩序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问题。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土地问题与政府财政对于土地收益依赖性的增强有很大关系,同时这与各级政府追逐“政绩经济”、“诸侯经济”有关。因此,必须从机制、体制、法制等几个方面来共同探讨规范土地市场的途径,以通过土地市场秩序的有序化,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从土地价格形成与运行的角度,研究地价与房价关系问题。一是要研究地价与房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而探求如何通过地价杠杆的作用,合理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研究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定量化、模型化的互动关系,从而为科学制定住房用地供应政策,实现房地产价格机制的有序化服务。
三是从经济行为分析角度,研究用地者土地市场行为问题。主要是研究企业、农户等用地者,对于政府土地政策决策的市场响应过程,从而为合理引导用地者行为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当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土地市场流转行为、企业用地者行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等方面。
四是用经济学的理念,重新认识土地法的相关问题。包括土地法规运行的成本、效益,土地执法手段的经济成本,土地法规监督的成本与监督制度的改革,以及土地执法难的经济学分析等问题。这些研究有利于提高土地法规的运行效率。
五是土地经济学方法论问题。土地经济学方法论问题,关系到土地经济学学科自身如何建设与发展。当前不仅提倡问卷调查方法在土地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还要不断地创造性引进新的方法论,如博弈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在土地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如果想深入理解这门课程,还需要阅读微观经济学的着作,向你推荐平狄克和鲁宾费而德编着的微观经济学.
‘柒’ 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区别和联系
你好。有区别: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土地管理专业属于经济管理类。
‘捌’ 土地管理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啊难学吗
您好,全程是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的一个专业,不难学,只要用心学就能学懂,重在培养管理类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