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统计局: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哪些行业的恢复状况良好
制造业、IT行业、汽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B. 2021 年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21年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一是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万吨,增长2.2%;早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长1.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2021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0.5%、4.0%。
二是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0.42%。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750亿元,同比增长38.0%,两年平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全年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7.2%、14.5%、12.1%,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0%。
四是市场销售规模扩大,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4.5%、11.7%。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22%。
六是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48亿元,增长21.2%;进口173661亿元,增长21.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3687亿元。
C. 多项统计数据出炉!我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后续发展将会如何
因为疫情以及某些原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此次多项统计数据出炉,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后续发展会有一个质的改变,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经济会稳定增长,同时有关新兴行业会拉动经济的新增长和带来新发展。会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为广大失业者或者是就业者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的经济会逐步恢复到正常的步伐,并且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我国经济会迎来新的发展局面,国家经济转型会在稳步进行,并且会给很多人们带来新的挑战,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后续发展会越来越好,相关的快递行业以及运输业会迎来新的发展,增加相关的投入和收入。同时国家的服务业也会有更大的提高,以及贸易会有更大的增长。
D. 官方表示新西兰经济复苏或好于预期,他们为何能够恢复经济
新西兰的官员对外表示新西兰的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的更好。这还是主要是新西兰的政府对于新冠疫情的反应十分迅速,在其他国家还懵懵懂懂,或者说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的时候,新西兰已经快速的做出了反应,对疫情进行了管控,可以说全球疫情最安全的几个国家,新西兰就排在第2名。
可以说现在全球的经济其实都在慢慢的进行复苏,毕竟疫情发生以来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那么在不断的治理以及防控过程中,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然除了部分国家之外。新西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表示,由于部分国家可能因为疫情的反复而导致重新制定疫情防控措施,那么这也间接的影响到了新西兰的经济复苏,这就使得经济复苏在本国的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不平衡。
通过新西兰财政部所发布的财务状况,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第三季度新西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居然比2019年第3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了10.5%,第四季度更是增长了2.2%,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还能实现经济的增长,真的是不可思议,当然了,2020年第二季度正处于全球疫情最为严重,一个时期,所以新西兰的经济比2019年的第2季度萎缩了12.2%,但是可以从这些数据看出来,新西兰的经济恢复的不错。
E.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战后经济是怎样一点点恢复的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战后经济恢复的,国内采取的措施包括:推行民主政治、发展科技和教育、采取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国际方面包括:倡导积极的外交政策、争取国际援助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据史料调查统计,战争中共伤亡9000万余人,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各国经济百废待兴。其中德国和日本是战败国。他们是怎样恢复国民经济的呢?具体如下:
F. 二战后,日本用了多少年恢复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美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2、1956年—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在这时期日本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紧紧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适时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3、1973年至今,是在危机阴影笼罩下进行经济低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长率达5.5%、1970—1980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上升3.2倍,199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了5万亿美元。
(6)多少国家恢复经济了扩展阅读
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复苏以前,日本经济在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下滑,成为技术性衰退。瑞银财富管理公司的投资策略负责人乔治表示,对于日本经济复苏最好是全球经济发展。
乔治称,全球有大量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刺激,这对日本来说是最好的贸易消息,只要欧洲的情况不是太差。
日本央行在10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扩大了1385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但是收效甚微,市场中日元仍在上涨,出口压力巨大。
日元兑美元的上涨已经超过了3%。强势的日元使得日本出口产品更加昂贵,因此缺乏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经济
G. 多项统计数据出炉!我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什么助长了经济的复苏
今天是7月11日,根据最新消息报道,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平稳的运行和发展中,疫情过后,我们的经济也在逐渐出现复苏,这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抗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的胜利,疫情并没有让我们一蹶不振,反而让我们在逆境中反思我们存在的意义,国家经济的复苏带来的是我们生活的更好,人们安居乐业,那么是什么促进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复苏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H. 中国5月经济数据公布了,经济恢复的怎么样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看到经济恢复的状况之后,你觉得国民经济呈现着什么样的恢复势头?
看到现如今的数据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恢复的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国民经济正在呈现着比较猛烈的势头恢复也正在往之前的水平靠拢。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经济一定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生活也会早日步入正轨!
I. 多项统计数据出炉!中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什么会支撑我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表明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稳步恢复,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强大的韧性,尤其是各个地区完整的产业链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的重要引擎。
J. 新中国建立后,哪一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应该是1952年。
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的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
农业的恢复,是国民经济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充分调动农民个体经济和劳动互助两方面的生产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三年间,国家用于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1950年为2.74亿元,1951年增加到4.17亿元,1952年增加到9.04亿元;国家银行对农业生产的贷款也逐年增加。三年来,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约7亿元,占全国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0%以上。全国直接参加水利工程建设的有2000多万人,完成土方量17亿立方米以上。随着治理淮河、荆江分洪、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基本完成,解放前江河堤岸严重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初步改观,千百年来威胁中国人民的洪水灾害开始得到有力的防治。在治理江河的同时,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所有这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1952年的3278.4亿斤,增长44.8%,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1936年增长9.3%。棉花总产量从1949年的888万担,增加到1952年的2608万担,增长193.7%,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1936年增长53.6%。
工业生产的恢复,是在艰难境况中起步的。党强调一要依靠工人阶级,二要依靠国营经济。首先重点恢复国计民生所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和主要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按照中央的部署,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各省率先恢复了工业生产,开始初步的经济建设。东北生产出的机器设备和工业物资,又支援了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生产事业的恢复。除重点恢复和改造原有企业以外,三年间,国家还抽出一部分资金,有计划地新建了一批急需的工矿企业,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和大型轧钢厂,山西重型机械厂,武汉、郑州、西安、新疆的纺织厂,哈尔滨亚麻厂等。这批最早在经济恢复时期新建的厂矿,后来都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骨干企业。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恢复的重点。三年间,在基本建设资金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国家用于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共17.7亿元,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22.6%。在铁路修复建设方面,数十万铁路职工和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共同奋战,1949年底就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网,南北大动脉京汉线和粤汉线恢复运营,东西干线陇海路也全线通车。1950年6月,穿越巴蜀的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开始动工修筑,至1952年7月建成通车。这条铁路是清朝末年就酝酿兴建的川汉铁路的一段,拖了近半个世纪未铺上一根钢轨,而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在大西北恶劣条件下修筑的天(水)兰(州)线,也于同年9月竣工。公路建设除修复原有公路外,还新建和改建了一些主要干线和县、乡级公路。到1952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由解放初的8.07万公里增加到12.67万公里。为配合进军西藏,解放军工程部队和广大民工一道赶修了甘青、川康、川青等公路。特别是在海拔近5000米的六座大雪山和悬崖深谷之间修筑的康藏公路,以通往“世界屋脊”而堪称奇迹。
经过三年的努力,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较快发展。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77.6%,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钢产量达到134.9万吨,比1949年增加7.54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46.3%;生铁产量比1949年增加6.72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7.2%;原油、水泥、电力、原煤等都超过历史最高产量。棉纱、棉布、食糖等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平均来看,1952年我国工业生产超过旧中国历史最高水平23%。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8.4%,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生猪、大牲畜的年底头数都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国民收入比1949年增长69.8%。财政收入比1950年增长181.7%,不仅有了成倍增加,而且连续两年收大于支,均有结余。在财政总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逐年上升,社会文化事业的支出有所增长。城乡人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按1957年价格计算,抗战前的1936年全国职工(包括家属在内)平均消费额为140元左右,1952年增加到189.5元,增加35%左右。农民净货币收入由1949年的68.5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27.9亿元,增加86.7%;从1949年到1952年,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间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有明显的战后恢复性质。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与欧亚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的情况相比,新中国战后经济恢复之快,增长幅度之大,是举世瞩目的。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全面贯彻统筹兼顾、照顾四面八方的经济建设总方针,不仅活跃了中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获得显着改善。在国民经济内部的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处于优先增长地位。在全国工业(不包括手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57%,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52.8%。在全国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国营商业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60.5%,控制了很大部分社会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时,国营经济虽然尚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但已成为我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国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中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都各得其所,获得较大发展,促使原来非常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工业生产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增强。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包括手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2年的43.1%。其中现代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7%上升到27.7%。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6.4%上升到1952年的35.5%。这表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不仅有数量的发展,而且有性质上的变化和质量上的提高。这些深刻变化,为我国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