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保护相协调,发展速度要与发展质量相协调,发展规模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效益要与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B. 旅游业由哪些业务构成它具有什么特点旅游业如何影响国民经
1、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属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三大支柱”说)
2、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行业务组织部门、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五大部门”说)
3、行、游、住、食、购、娱分类(“六大旅游活动行业”说)
特点:
1.综合性。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必须实行全行业管理。
2.经济性。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本身就是由旅行社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等众多的以盈利为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构成的。因此,经济性是旅游业最根本的属性,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实质。
3.服务性。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过程就是服务。
4.依赖性。我们了解旅游业的依赖性特点,要明确它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把它视为唯一经济支柱,一旦发生巨大波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带动性。方能带动其他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全体的发展。所以是一业兴、百业兴。
6.外向性。现代旅游也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缓解居民工作压力,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版之间的交流沟通,带动农村权风貌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积极引导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共同转变。总之,旅游业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对社会各阶层收入具有二次分配的经济意义,还在于它能带来的各地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及价值观方面等交流和沟通。
C. 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D. 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哪些商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7
E. 谈谈旅游业如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话,首先就可以促进当地的旅馆,酒店的这些消费。另一个就是当旅客去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肯定是要吃饭的,也就促进那个地方的饮食上的消费
F. 旅游业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1、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它所具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4、增进国际交流,拓宽世界视野
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交流,通过发展旅游业,各国人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并有力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软环境效应可以克服各国意识形态间的障碍,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5、促进招商引资,利于国际接轨
与贸易创汇相比,旅游创汇不需要直接输出物质产品,不需要进行多环节的长距离运输。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低成本地学习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更新观念,促进本地区扩大开放及与国际的接轨。
(6)旅游业如何发展经济扩展阅读:
旅游业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G. 旅游业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
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境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中国康辉旅行社总裁助理王新军说,“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者将选择中近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出游的主要目的地。同时,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远程目的地将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进一步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思路,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这一市场开发战略。业内专家认为,调整后的市场开发战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体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H. 春节假期国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旅游业能推动经济发展吗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1.00亿元,同比增长8.2%,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8.6%。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例如,中国延安市的旅游业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9年,该市的个体工商户数量仅为1,141个,约有4,500人。到1994年,共有4,582户家庭,超过19,200人。家庭数量增加了约四倍,人数增加了4.28倍。同时,从事旅游服务,饮食,交通,摄影,工艺美术的许多企业,解决了大批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生产发展。可以看出,旅游业可以降低失业率,从而减轻政府帮助失业人员的负担,从而增加政府在公共建设等其他领域的投入,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相对节能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使经济运行时间更长,收益更大。假设一个国家大力发展自己的重工业或其他工业,自然资源将越来越少,环境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增长,但成本过高,失去了原始价值。绿山绿水已换成金山银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环境的恶化而下降。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同。旅游业注重保护环境,秉承“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重视经济发展,这是双赢的最佳选择之一。